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2014-02-11 12:38:46
天津科技 2014年10期
关键词:滨海新区途径原则

戴 续

(天津市唐大环境保护生产力促进中心 天津300450)

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途径

戴 续

(天津市唐大环境保护生产力促进中心 天津300450)

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了调研,分析了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现状及解决问题的方向。提出了构建生态文明城区的原则、途径,指出要从实际出发,为未来新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的整体提升提供支撑。

生态文明 环境污染 节能环保 转变方式

0 引 言

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为社会公众集体参与环保监督提供平台,最终实现滨海新区生态和谐状态。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经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产生的高级文明形态,其要义是以尊重自然和维护自然为前提,着眼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互促共赢,走可持续的和谐发展道路。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生产力观、价值观及可持续发展观为城镇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动力,同时,把生态文明建设同吸引外资、发展高科技产业和旅游业有机结合,可以变被动的生态欠账补救建设为主动、有规划、大规模的生态文明建设,将有效促进城镇经济的高速健康发展。

本文将对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状况进行研究,力求反映现实,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的整体提升提供支撑。通过找出符合实际的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的途径,为企业健康

1 滨海新区生态文明现状

1.1 生态环境恶化现状

滨海新区位于京津冀三地交汇处,西临北京,东临渤海湾,北有唐山首钢,属于重工业、冶金业、化工业等重度污染处。由于改革开放长期以来的无序开发,生态环境恶化态势很难在短时期内得到有效改善和扭转。

生态环境的恶化具体表现在:重度空气污染企业和日益增多的机动车尾气污染,致使城市空气污染问题较为突出;渤海湾海域水质持续恶化,很大程度上污染了海洋生态环境;施工期土渣车运输过程中洒落的土方和工程车辆在城市快速路上掉落的木方产生的路面扬尘问题较为突出;大片土地失去种植农作物和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的条件,土壤盐渍化严重;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改善明显落后于城市,特别是环境卫生建设;地表水质较差,呈现直线下降的趋势,而且用水自给率很低;森林覆盖率比较低,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较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间功能相对独立,关联性较差,未能形成良好的产业链;经济发展方式仍属粗放式发展,存在高耗能、高污染现象,给新区环境和生态造成了很大压力。

1.2 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向

解决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难题,深化生态文明建设改革,是首要任务。从社会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滨海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十分迫切,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努力:在水污染方面,查明地表水出现质量问题的原因,找到污染源,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提高地表水质量;在空气污染方面,查明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遏制下滑趋势;在社会发展方面,应继续保持优势,着力于优化产业结构,注重提高服务业产值 GDP比例;在协调管理方面,继续保持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工业污水达标排放率、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率、单位 GDP水耗 4个指标的优势,同时进一步提高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 GDP比重,降低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二氧化硫排放量。

2 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

滨海新区生态城的建设目标是成为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经济活动相和谐的宜居城区,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强调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本课题组通过调查,结合滨海新区建设现状,完成了对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的初步构建。

2.1 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城区途径的原则

具体原则包括:①坚持生态优先、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②注重对本地区自然本体的维护和修复环境保护利用的原则;③房地产结构设计实行尽可能的平衡就业与居住原则;④注重中心体系布局与公共交通、慢行系统结合的原则,提倡减少小汽车的使用;⑤新能源、清洁能源与再生能源的开发使用原则;⑥提倡雨水、污水和垃圾的有效处理和利用原则。

2.2 构建初步的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

2.2.1 完整保留湿地和水系,实施水利修复和土壤改良,建立本地适宜植物群落。构建“海河保护-临港湿地-小区绿地”复合生态系统,形成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格局。

2.2.2 积极推广新能源技术,加强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优先发展塘沽丰富的地热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使用率达到20%。

2.2.3 推行清洁生产和节能减排,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100%。

2.2.4 滨海新区地势低洼,未来用水不容乐观。以节水为核心,制定水循环源使用比例,实行分质供水,建设城市直饮水工程,人均生活用水指标控制在120,L/d,人均综合用水量320,L/d。

2.2.5 区内实现绿色交通,建设清洁能源公交、慢行体系相结合的绿色交通系统,城际轻轨和清洁能源公交四通八达,区内绿色比例达到90%。

2.2.6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100%,回收利用率达到 60%。区内参与开发建设的单位必须服从相关生态标准;城内用水全部为海水淡化或再生水;所有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污染严重的化工企业及时治理或者搬迁。同时,生态城内的建筑标准参考中国绿色星级标准。

3 结 语

总之,目前滨海新区在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本项目通过调查得出构建滨海新区生态文明途径,为未来新区成为生态、环保、节能、自然、宜居、和谐的环保节能生态之城提供了科学依据。

[1]严耕.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

On Ways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n Tianjin Binhai New Area

DAI Xu
(Tianjin Tangda Environment Protection Productivity Promotion Center,Tianjin 3000450,China)

Based on an ecological culture survey for Tianjin Binhai New Area,current status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of the area and the orientation of problem solving were discussed. Besides,principles of building an urban area featuring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elative approaches were proposed. It also pointed out that scientific basis should be provided for government’s policy making regarding the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actual conditions should be considered so as to provide strong support for the overall promotion of the ecological culture in the area.

ecological civilization;environmental pollution;energy conserv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transformation mode

N34

A

1006-8945(2014)10-0059-02

2014-09-09

猜你喜欢
滨海新区途径原则
天津滨海新区 率先建立防返贫资金池
今日农业(2021年12期)2021-11-28 15:49:26
天津市滨海新区乡村人才振兴的困境与应对之策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天津市滨海新区粮食局 创新机制加强监管
多种途径理解集合语言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天津滨海新区“典范之声”合唱艺术节圆满落幕
惹人喜爱的原则(二)
知识窗(2010年9期)2010-05-14 09: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