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步行出游、参加乐队、登山都是其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理念,只要能够让自己生活快乐而充实,就是自然和谐的生活方式。
——包鑫
曼城留学百相
由于英国教育全面对外开放,中国在英国的留学生大体分成3类。
一是从中学教育阶段就在英国留学的中国留学生。这也包括中学教育主要在国内完成,之后来英国大学预科,并最终在英国完成大学教育乃至研究生阶段的留学生。这类留学生一般比较能融入到“主流群体”即英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留学生中,他们的英语交流能力在全部留英学生中是最棒的,一般有自己的社交“小圈子”。
二是来英国进行1年制研究生教育的留学生,包括参加“2+2”课程的中国学生,他们在留英学生中比重最大,来英时间较短,目的单一而且明确,社交活动主要是和同期来英读研究生的中国留学生一起。
三是在英国攻读博士学位的留学生,在这3类里数量应该是最少的。由于学校、专业和来英时间的不同,他们的社交活动构成也非常不同。总体来说他们在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能接触到的中国人最少,所以在3类留学生里也是“圈子”最小的。我就属于第三种留学生。尽管圈子小,但来英时间会比1年课程的研究生长很多,所以我们就会想方设法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
我所在的曼彻斯特大学,以上3类留学生齐聚。而且由于曼城的中国留学生数量很多,你可以随时在曼城大街上碰到中国面孔。而这些学生里大部分又属于“第二类”:每年9月开学季的时候,各个学生宿舍里充斥着搬进搬出的忙碌的中国留学生。而校园周围更是一群一群参观曼大古老建筑的“新生”们。
总之曼城留学生数量众多,各个年龄阶段都有;社交生活主要在中国留学生社群内部进行;各种留学生团体林立;衣食住行都很方便,文化生活相对丰富。
身处曼城的烦恼
我从幼儿园到读研究生,都没有离开过海淀区,更别说北京了。所以来英留学,算是我一辈子最有挑战性的一件事,可以说是从衣食无忧的幸福到举目无亲的绝望的过程。
记得初来曼城,刚下飞机正赶上大雪,在冻冰的人行道上拖着行李箱子,举步维艰。而同时想着要在这个未知的地方生活好几年,那真是想哭都哭不出来。我在曼城的生活从此就开始了。
第一个烦恼就是认路和交通。因为基本没离开过家,所以对于认路、方向之类的事情,我从来都没上心过。北京田字格式的街道、环路交通和地下铁路,基本上不用记忆就直接印在脑子里了。曼城的街道却不是那么规整,一条东西向的路走一会儿可能就折成南北向的了。
第一次去阿斯达(Asda)超市,就是很令人崩溃的一段经历。超市离我宿舍并不算远,步行大概30分钟,但因完全不识路,且赶上曼城大雪,最后单程步行了至少1小时。为了不至于途中迷路,我在谷歌地图上反复确认路线,并在笔记本上把每个转弯点和叉路口的道路名称都标注出来。满以为按照“脚本”执行任务,应该不会走弯路。然而,世事并非总如人所愿。尽管在主要道路的叉路口会有些路牌,稍微跑跑腿就能找到它们从而确定方向,但是途径的一些居民区小路,有时候并没有明显的路标。遇到这种情况就只能估计:从上个路口经几个路口之后再拐弯;拐弯的地方是一个L路口还是个T路口。再加上暴雪天气,最后费了老半天劲找到超市,真是有种冒险成功取得宝藏的感觉——当然返程还要背沉重的生活用品。
打此以后,我步行去往某个地方,都养成了在谷歌地图上标关键点的习惯,尽管反复确认路标,但因走错道路而迷路时常发生,可步行能到达的地点却越来越远,看路标和记路口的速度越来越快,我逐渐开始享受这种类似冒险的认路过程。
曼城的公共汽车很有特色。你可以在车站招手上车,但上车之后你就发现有点下不去的感觉:车上没有北京公交上的报站系统,站牌也不像北京公交一样醒目地写着站名,而是用很小的字写着一长串好像和目的地无关的地名。最可靠的下车方法,就是一直盯着周围的建筑物,靠视觉记忆记住一路上经过的有明显特征的建筑,而下车的时间只能是靠这些建筑物来估计。再加上公交票价并不便宜,以及曼城城区并不是很大,我决定凡是步行一个半小时之内能到达的地方,绝不乘公交。这个决定和我探险式的认路方法相结合,成了我留英生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第二个烦恼就是吃饭。来英国前就一直为这件事情心里打鼓:我从小压根就没做过饭!本来打算住在包伙食的宿舍里,但是想想口味不一定能适应,还是选择了带厨房的宿舍。
英国的厨房,不像中国有煤气灶之类的设备,而是一色地装备电炉和电烤箱,再佐以微波炉、面包机和电水壶之类的小件电器。我本来就不大会用煤气灶,更别说烤箱之类的了,顶多用用微波炉。在咨询了室友(一位很会做饭的尼日利亚姑娘),并去过超市之后,我计划了一个简单易行的方案。
英国的速食种类丰富,从地中海美食到印度特色美食,再到改良的中国食品应有尽有。我的方案就是每周购买不同种类的速食一样一盒,这样一来不会因为总是吃一样东西感到乏味,也可以享受Multi Buy的优惠(一般是1盒2镑,3盒4镑的样子)。这样一周去一趟超市,购买12盒不同的速食,再加上“周末改善”的烤肉炸鸡或是自助,正好可以满足一周的饮食要求,也可以把伙食费压缩到一周30镑内。
这个计划看起来完美,但是执行中就发现问题了。首先,即便是不同的速食,因为口味不习惯的原因,最后有些也很难吃下去,比如奶酪盖面;其次,中午为了节省时间要在学校吃饭,带的食物是不能有太多汤汁的,比如有酱的食物。这样能吃的餐饭类型就越来越少,到最后只剩下炒面、炒饭和肉丸意面。好在我妻子(我来英之前已婚)半年后及时赶到,否则我会被吃饭这个问题一直折磨下去。后来我也学会了使用烤箱,还发明了桂林辣酱烤五花等“私房菜”,这都是后话。总结一点就是,速食绝对不是留学生活的救命稻草。
我的乐团生活
我所在的教研组,尽管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不同国籍的博士生,但大家关系融洽。每天中午都会相约休息室一起午餐,顺便聊聊趣事。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午餐会上提及会拉小提琴,同桌一个伊朗女孩儿说她也会拉琴,而且还参加了曼城本地的交响乐队。她表示乐队很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乐手,结果第二天我就跟着前往曼彻斯特贝多芬交响乐队了。
乐队队长是个年纪稍大的英国绅士,很爽快地同意我加入。这个乐队属于业余爱好者团体,具有中规中矩的普通交响乐团双管编制。与以往我参加过的国内学生乐队不同,这里的乐手有学校学生、上班族,甚至退休的老人都乐在其中。
乐队排练曲目由队员民主决定:每个音乐季之后会有一个队员大会,大家会对本年参加音乐会的观众人数和演出反馈做总结,以此为依据讨论决定下一季的演出场次和曲目。乐队演出安排的紧张程度可以用繁忙这个词来形容,有时1个月4次排练就要将一台音乐会搬上舞台,这是我参加国内学生乐队时想都不敢想的。由于过于繁忙的演出安排,演出的质量自然无法得到保证;但相应地大家不但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多接触一些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作品,而且由于总是演奏新的音乐,大家能够十分享受地全力投入演奏的快乐里。相比起国内学生乐队一年捉襟见肘的一两场音乐会,以及面向比赛的重复曲目的排练,曼彻斯特贝多芬交响乐队的排练演出模式让我感到十分新鲜和充满活力。
此外,队员之间的社交活动也是乐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每次排练进行到一半都会有长达半小时的茶休,大家会充分利用这段时间进行英国式的社交。入乡随俗,我也自然参与到这个环节中,在交谈中发现乐队中的队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他们都对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抱有浓厚的兴趣,其中有一位医生甚至曾经在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尽管大家的文化背景不同,一样对音乐的热爱和艺术的追求使得大家能更进一步接近彼此,了解一些彼此文化的深层次内涵。我参加乐队的热情与日俱增,后来我更是参加了另外两个不同地区的交响乐队和室内乐队。这样,乐队生活成为了我在英国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也是我深入了解英国文化的一个窗口。
学业上的挑战
留学,除了生活上的适应,最重要的还是学业。
初来曼城,我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来自“博士”这两个字的挑战。我是在国内完成硕士学业后出国读博的。相比起硕士时导师指派课题、提供研究方法和解决方案的模式,在英国读博的自由度实在是太高了。
首先,课题由自己拟定。我需要通过阅读文献来了解前人研究中尚未探索的或是忽略遗漏的部分,然后研究这些未知的问题为何尚未被研究,分析填补这个空白所面临的挑战和难点。
出国前申请学校时,我在拟定课题一项填写了“移动平台实时三维渲染”,而实际上我对这个内容知之甚少,完全寄希望于导师能指点一二。然而在我第一次与导师会面时,他三两句话就把我问住了。他了解了我选择课题的动机,然后向我介绍他指导学生的方法。之后他给了我几个月时间阅读文献和做实验,通过实际的操作来确定真正的课题。尽管我为了确定课题又花了几个月时间,但在这段时间,我终于明确了要研究的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法和研究方向,算是填补了我从“硕士生”到“博士生”之间的一个空白。
确定课题之后,研究的技术和路线需要自己寻找并学习掌握。导师在这个过程中并不是以领路人的身份出现,更像是评论员,他会评价你每一阶段工作的有效程度和完成度,而至于如何进入并完成下一阶段,这又是你自己需要探索的事情了。所以,习惯了“供给制”研究的我,一开始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阅读文献和学习新的技术上;再加上我是转专业学习的,在最初的阶段走了不少弯路,这些探索和走弯路的过程就是提高个人自学能力的过程。在现今一个信息高度公开自由的时代,“终身学习”这个概念已经悄悄走入我们中间;我们再不能仅凭课堂上学习的一点东西来满足以后工作中的所有需要;相反的,我们需要充分利用当今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不断获取更新的知识,从而解决更新发现的问题。经过这几年的磨练,现在的我对于如何快速获取并吸收信息有不少心得。这也许就是留学这个锻炼过程最终想要我们达到的目标吧。
曼城的“中国TOWN”
曼城的中国城据称是全英最大的中国城,以此我们可以推测曼城的华人社群也是英国较大的。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超市的数量众多、规模较大,同时中餐馆的质量和口味也更能为广大留学生接受。作为英格兰第二大城市,市中心商店街和特拉福德购物中心更是各种国际品牌林立,成为中国学生“血拼”的好去处。另外,作为“英超”两支劲旅的大本营,这里的足球文化生活也成为留学生津津乐道的一项内容。
随着曼城周边各大超市逐渐开辟中国商品柜台,加上一些新兴的中餐馆也逐渐从聚集在中国城到分布在曼城市中心各处,因此中国城主要作用日渐淡化,它更多的是长期旅居英国的华人聚集地。留学生信息化的生活方式,使得聚会的地点从现实中搬到了网络上。
曼城各类学生团体和网上论坛也很多。比如著名的学生旅游团体就有好几家:一方面组团旅游可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计划出行和出行过程中的种种麻烦和不便。而曼城论坛就提供了一个曼彻斯特学生之间各种信息和服务发布的平台,各种分类信息云集:无论是二手求购、兼职信息,还是寻找住宿,这里都是中国留学生首选之地。
在现实生活中,大团体大多是以学生服务为目的的社团,比如旅游社团。中国留学生更多的是像在国内一样以小群体为单位活动。例如,我所在的计算机系博士生之间就有一个固定的聚会团体,平时会进行一些文体棋牌类活动。而真正在中国学生心中最重要的活动,恐怕是逛街购物。曼大校园和各大学生宿舍紧邻市中心,坐公车10分钟就能到市中心;曼城作为英国北方重镇,市中心各类品牌云集,大商场林立;而车程半小时能到的特拉福德购物中心,这里据称是欧洲最大的购物中心。所以走在曼城商店街,你总能看到拎着大包小包的中国留学生带着满意的笑容购物归来。这个景象在圣诞和夏季打折季最为普遍,尤以圣诞节著称。圣诞节时看着那些拎着塞尔福里奇(Selfridges)百货黄色袋子匆匆忙忙来往于市中心的中国学生,不觉以为商场正在免费赠送。
除了疯狂购物和英超足球外的英国式文化生活,似乎离中国留学生就不是很近了。你很少能在音乐剧观众席上看见中国人的身影;即使是作为日常娱乐的看电影,似乎在留学生中也不是十分热门。曼城的工业科学博物馆,是我最喜欢的博物馆之一。尽管门票免费,而且展品精彩而丰富,在我多次前往参观的过程中,似乎就没碰上过别的中国留学生。究其原因,可能是语言门槛造成的,毕竟欣赏电影戏剧,或是细致参观博物馆这类活动,对观众的英语水平和知识储备有一定要求,很容易把对自己语言能力缺乏信心的中国留学生拒之门外。
心得分享
很难说什么是理想的留学生活,只有适合个人的留学生活。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对理想生活的定义也不尽相同。相比留学美国的同学开车1小时才能找到一家味道一般的中餐馆,曼城无疑是留学生活的天堂。
但从另一个侧面讲,物质上的极大丰富,造成了中国留学生接触外界的隔膜。要突破这层隔膜,需要个人主观上的冒险精神和开放态度。
我算是一个奇怪的例子,我不是个球迷,却来到了所谓足球“圣地”曼城。尽管如此,我仍然找到了同样喜爱音乐的英国人,并且投身他们的乐队中,享受音乐给我带来的热情和灵感。
所以,我理想的留学生活是,不但有一些中国留学生朋友作支撑,更能通过与当地人进行一些交流,互通有无,取长补短。从这两点上,我的留学生活都算是十分理想。
对于初来留学的中国学生,我有几点心得和大家分享。
一是通过周密计划,做一些有挑战的事情。这是对个人意志品质的重要检验和磨练。周密计划,是确保磨练过程顺利安全实施的前提。
比如,我计划走路这件事对锻炼我的计划能力和紧急情况处理能力颇有帮助。我十分喜欢登山,而曼城不远处就是英国第一个国家公园:峰区。这个地区如同它的名字,是登山爱好者云集的地方。每次去峰区之前,我都会在谷歌地图上把全部要走的路线在脑海中模拟一遍,把重要参照物的经纬度坐标输入到GPS中,然后放心大胆地去享受大自然。建议大家也能根据自己的喜好,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做一些新奇而有挑战的事情。
二是多上英文网站查找资料。这个看似平常的建议,实际上是很多人都不做的事情。许多百科类网站上英文条目内容丰富注解详实,可以让人快速弄懂事物的来龙去脉。而相应的中文条目则内容空泛,并且缺少科学的引用注解,有时候上面记载的结论甚至是想当然的。此外,多看英文新闻和文献,有助于培养英文语感,提高阅读速度。最后,由于外国人和中国人看问题的视点和方法不同,他们的文章可能会提供许多新鲜有趣的想法,成为解决你问题的突破口。
三是多参加外国人的兴趣社团。以我的经验,参加当地人现成的社团,似乎是很方便的一件事。这样的社团有很多,除了乐队,还有诸如摄影、登山、户外运动、动漫等各种爱好者协会。只要在互联网上稍加搜索就能找到“组织”。参加外国人的社团,不但可以满足自己爱好的需求,而且对了解当地文化、风土人情都很有帮助。
最后,就是节约和互助的精神。每年毕业季,大批中国留学生回国,留在宿舍里的是大批带不回国的生活用品。与其把这些东西当生活垃圾丢掉,不如留给后来的中国同学,一来避免浪费,二来可以帮助新同学。当然,这样的活动最好是能有中国学联的支持,从而达到环保节能减排的目的。(作者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在读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