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实现及技术分析

2014-02-10 03:48张梁岳菊宁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4期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电网

张梁 岳菊宁

摘 要: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运行要求越来越高,在现代技术不断发展的形势下,智能化、自动化在电网运行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促进电网的快速发展。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调控一体化具有很大的优势,提升了电网调度运行控制的效率,加强了电网的运行管理,对电网运行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文章对于电网调控一体化的实现方式以及系统的技术支持进行了分析,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

前言

在国家对电网要求不断提升的背景下,电力行业进行了电网体制的改革,在电网结构,运行管理模式以及调度方面进行了深化改革,在调度运行方面实现了精细化管理,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随之出现,对于电网的进步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在实行电网调控一体化的策略下,电力企业面临着重要的挑战,需要在各个方面提升管理水平,加强技术学习,提高技能水平。所以要求电力企业不断的学习,熟练掌握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流程,提升理论和实践的技术水平,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1 调控一体化介绍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基本上可以归为四种:一是传统模式:按变电站分站监控和操作,变电站有人24小时轮换值班模式;调度将预令、正令直接下到变电站。二是集控站模式:设若干集控站24小时值班监控和操作,一个集控站管理10~20个地理位置相近的变电站,变电站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调度将预令下到集控站,正令下到变电站。三是监控中心模式:即地市公司建立一个监控中心,按作业半径分设若干运维操作站,监控中心与调度系统是两套独立系统;调度将预令下到监控中心,正令下到变电站。四是调控一体化模式:监控和调度合并,按作业半径分设若干运维操作站,变电站无人值班,运维操作站少人值班;调度将预令下到运维操作站,正令下到变电站。

在进行电网调控一体化之后,系统将变得更加复杂,不仅要对调度技术进行变革,同时还要对运行模式进行改革,在整个结构和操作流程方面有所改变,提升电网调控的运行效率。在调控一体化运行后,对于电网的监视和控制范围将有所扩大,对于电网运行中的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及时有效的发现系统运行时的故障,在将故障进行隔离的同时,将信息上传到总的控制中心,减少事故的发生几率,为电网的稳定运行创造有利的条件。在现代化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电网调控一体化将成为电网运行中的主要趋势,对于电网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2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实现方式

2.1 调控一体化建设的总体思路

随着电网建设步伐的加快,对于电网的运行效率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基础上,结合现代智能化、自动化、信息化的运行方式,对电网进行综合管理,逐步实现调控一体化,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加强事故快速处置的能力,对电网建设的稳定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调控一体化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在机构设置方面要实现全面的统一化,实行统一化运作,将电网运行的状态信息及时的反馈到运行中心。第二,在人员设置方面要合理分配,保证各岗位的人员具有丰富的经验并且能够熟练的掌握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作流程。第三,在监视范围上要更加广泛,对电网实行实时监控,在事故预警和运行状态方面能够及时的反馈。第四,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对于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对于各项工作能够进行严格的监督,明确岗位责任,提高运行管理的效率。

2.2 调控的一体化业务流程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运行需要更加流畅的业务流程,对于系统运行中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严格管理,明确各个岗位和人员的职责,加强事故处理能力。在系统运行的过程中,要合理的安排人员以及岗位任务,在系统能够稳定运行的基础上,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3 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

调控一体化在电网中有更好的应用与发展,必须满足实施调控一体化管理对技术支持系统的需求,其原则是“统一平台、统一标准、统一设计、统一开发”。

3.1 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

一是具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包括模拟量与数字量采集、状态量采集、数据处理、视频监视等各个环节;二是在事件及告警处理上,能够通过自动调图、语音提示等手段,对电网中各类事故进行报警,同时具备对事故的自动记录、定位、事故追忆功能;三是在控制功能上,具备受控条件的开关(包括用户侧专变)实现分合控制,可实现保护及重合闸远方投停(退)、程序化控制;四是在故障判断及处理上能够根据发出的故障信息作为判断依据,自动确定具体的故障区段,并生成故障区段的隔离及非故障区段的恢复供电方案,能够自动或经调度员确认后执行操作,在发生多点故障时,能够对同时发生的多个故障进行判断和处理。配电设备如具备在线监测手段,系统生成网络重构方案时应评估其状况;五是在人机界面上,能够根据需要,为调度中心或者监控值班人员提供数据曲线图、饼图、柱状图等其它图形,能够进行遥控与人工置位,能够确认报警原因,能够操作挂牌与临时跳接线,并具备相应的安全约束条件,同时具备历史断面查询功能。

3.2 系统结构要匹配

一是在硬件结构上必须选择通用的、符合国标,先进可靠的计算机硬件,并且其性能稳定,便于维护,可替代性强。同时系统要综合考虑容量、结构和功能设计的可扩性,应实现终端及硬件配置可随时扩充而不需要修改任何软件;二是在系统软件结构上应该有操作系统、支撑平台及应用功能三个层次,能够实现从服务器到客户端软硬件的跨平台与混合平台,支持系统扩充、硬件升级。

3.3 操作与控制符合地县域需求

调控一体化要具备远方控制与调节功能,人工置数、标识牌操作、闭锁和解锁操作都具有可行性,其遥控操作具备“五防”的防误闭锁功能。整个系统以本地区域调度、监控、配网以及管理特征,大力运用基于节点、功能、用户、角色、资源、责任区六位一体的综合权限管理机制。同时,能够依据职能范围、工作性质、工作内容及责任区划分等给应用系统的使用者进行安全可靠、界限分明的权限分配,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

4 调控一体化模式特点及优势特征分析

调控一体化的实施,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实现了集约化管理,对设备及人员的控制实现了高效的管理,使电网的运行更加的高效和科学化。在调度和监控方面实现了互助,在电网工作日趋繁重的状态下,可以减少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在一体化模式下,调度人员可以通过系统对电网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提高了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在电网运行发生异常的情况下,监控人员能够快速的将信息汇报给调度人员,减少了中间的环节,提高了事故的处理效率。调控一体化对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进行集中管理,提高了人员的管理效率。

5 结束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电网现代化的进程,智能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在电网运行中得到了非常普遍的应用,促进了电网的高效运行。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要加强对调度和运行模式的改进,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加强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对电网實施集约化管理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符合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在对电网实施调控一体化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在管理模式方面不断的改善。调控一体化的实施,促进了电网运行的转型,为电网稳定高效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参考文献

[1]赵国喜.无人值班变电运行技术[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2]刘继春.电力调度优化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0.

猜你喜欢
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电网
穿越电网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配电网自动化建设与运行管理问题分析
浅谈智能电网的调控一体化发展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