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飞
摘 要:县级农村配电网是我国整个电力系统中的基础与重要组成部分,搞好县级农村配电网的管理与维护,提高农村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才能从本质上提升我国电力事业水平,真正促进我国电力实业发展。所以文章基于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如何提高县级农村配电网的运行可靠性提出了部分探讨性意见,以期推动我国电力事业发展。
关键词:县级农村;配电网;可靠性
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的用电量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某些城镇陈旧的电力设备已无法满足农村群众的用电需求。面对覆盖范围广、线路复杂、用户群庞大等特点,电力部门提供强有力的电力保证、维护用电可靠性等工作任务刻不容缓、意义非凡。
通过对山阳县的调查研究显示,2011年山阳县农村和城市用电量比例分别是: 56%和44%,农村用电量占全县用电量的55%;2012农村和城市用电比例分别是:61%和39%,农村用电量占全县用电量的61%;很明显,2012年山阳县农村用电量占全县用电量的比例提升了5个百分点;这无疑给农网用电的平稳和安全提出了新的挑战。
1 供电可靠性的标准
用电可靠性这个问题不同程度的会给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水平造成不同的损失。针对供电可靠性的衡量标准。我国《供电国家企业等级标准》规定的《配电系统供电可靠率统计办法》中,对供电可靠率规定了计算办法,用公式表示为:
供电可靠率=(1-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统计期间时间)*100%。
供电可靠率管理是一种全电力行业的全面安全和全面质量管理,它反映了一个供电企业的电网状况,供电水平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供电的可靠性,将愈来愈得到社会和企业的重视。
2 影响县级农村配电网运行可靠性的因素分析
2.1 配电网设备及技术等因素
县级农村配网供电故障主要原因是设备、线路本身的问题,比如说有变压器故障、瓷瓶闪络放电、跌落式熔断器故障、网架薄弱、绝缘程度低形成的污闪故障频繁、单电源辐射状供电等,农村配网结构不合理,造成的供电变径大、导线截面小、线路单一供电过,是造成停电范围扩大的重要因素,这些都可能成为影响可靠性的原因。
2.2 外在环境和外力因素
第一,自然现象、地理条件等外界环境对县级农配网设备引起的故障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比如风吹雨淋和高温日晒造成的设备自然老化,雷电、台风、暴雨等灾害性天气形成的线路跳闸等;第二,外力故障包括人为故意或过失伤害造成的线路故障,比如电缆被挖、车辆撞击,以及飘浮的气球、风筝或者抛弃的杂物等外力因素均会造成意外故障,每年鸟类筑巢活跃期造成的鸟害,树木生长造成隔离距离不够形成的遗物短路,严重影响了农村配网供电线路的安全稳定和用户的正常用电。
2.3运行管理和维护因素
第一,县级农村配网的运行管理粗放,各项管理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彻底,调度运行、停电、检修计划各部门安排不协调,配网改造、技改大修、日常检修、开拓业务等工作安排不合理,造成重复性停电较多,停电范围扩大,在带电作业、状态检修、安全性评价等管理推广上科技含量不高,更没有注重可靠性与经济性相互联系的分析,存在管理上的漏洞,致使农村配网供电可靠性不高。第二,县级农村配网自动化系统不健全,在实时监控、自动故障隔离、事故自动化处理程度、负荷管理以及恢复供电上自动化程度较低,现代化模式陈旧,故障寻址器能及时反映线路运行情况,由于电池更换不及时,造成反应线路故障情况不正确、不及时,造成停电耗时长、恢复慢,采集数据、设备管理、停电管理、用电管理等技术水平与管理手段落后,成为农村配网供电可靠率低的重要因素。
3 提高县级农村配网运行可靠性的建议
3.1 从技术角度出发
第一,合理构建县级农村配电网络,选择科学的自动化系统方案,加强对电网的实时监控、故障预测、负荷管理等工作,通过数据比对,实施优化方案,提高供电可靠率。通过配电网运行监控及管理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施配电系统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远方监测、保护、控制、故障隔离、网络重构以及需求侧管理等功能。采取智能联络开关与切换开关相互配合,可使由故障造成的部分失电负荷迅速转移到其他系统供电,从而缩短正常线路的停电时间。第二,对于县级农村配网中重要单位、企业或者养殖中心采用双回路供电,从而做到输送能力加大,稳定储备性高,增加供电可靠性的保证系数。增设电力线路的分支开关,采用架空绝缘线和地下电缆的敷设,应用中性点接地和相关配套技术,减少因外力造成的停电故障,减少停电范围,尽量缩小因可靠性低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三,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提倡带电作业,就是对高压电器设备及设施进行不停电作业,这是目前提高供电可靠性的重要技术手段,这样不仅可以及时解除设备故障,提高工作效率,还能减少电力线路中其他设备的停电影响,避免经济纠纷,减少因停电造成的损害,提高供电可靠率,树立供电系统良好形象。
3.2 从管理角度出发
第一,超前规划县级农村配网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实施决策层、管理层和执行层的三级联动机制,转变供电可靠性管理思路,改革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安全生产管理过程的供电可靠性工作,启动激励和约束机制,科学分解可靠性指标、严格供电任务考核,加强正规化管理工作力度,实施加强供电可靠性指标的目标管理,确保供电可靠性的有效实现。第二,重视电网建设和管理,对重点工程实行双回路供电,平衡电路负荷,加强施工、检修质量,注重日常管理和维护,这不仅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還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控制环节,设备检修周期长短是影响供电可靠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第三,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带电作业,综合考察用户供电高峰时间,权衡利弊,科学合理安排停电检修方案,加强电力线路的巡视和检查,启动预防事故发生计划,切实提高施工和检修质量及工作效率,提高供电可靠性的保障系数。
3.3 从人员素质角度出发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县级农村配网供电的科技含量随之提高,这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培训工作,树立全员供电可靠性意识,提高县级农村配网供电人员可靠性管理水平、业务能力、可靠性服务质量,定期组织业务考核和经验交流,加大培训力度,拓宽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不仅要熟练掌握供电运行、检修、设计安装等,还要懂得配网计算机和自动化系统的运行、维护工作。
同时,要严把农电从业人员的准入关,要求工作认真负责,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且具备相应学历水平和现场操作经验的专兼职人员,提高其综合素质,确保第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电力设施的供电可靠性状态,杜绝各种误操作和人为造成的停电故障,预防为主,把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胜任供电可靠性工作岗位,确保配电设备、电力线路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