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展
内蒙古乌兰察布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和治疗
任展
内蒙古乌兰察布中心医院烧伤整形科,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目的分析糖尿病足病因,探索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分析方法对18例糖尿病足患者发病机理进行科学分析。结果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血管神经病变的严重并发症,是致残和能力丧失及致死的重要原因。结论应从饮食、运动、局部皮肤、创面、心理等方面加强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降低并发症,有效提高糖尿病足的治疗愈率。
糖尿病足;早期预防;合理治疗
糖尿病足是指糖尿病患者由于合并神经病变及各种不同程度末梢血管病变而导致下肢感染,溃疡形成和(或)深部组织的破坏。在临床上,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受到高血糖的影响,下肢血管硬化、血管壁增厚、弹性下降,血管容易形成血栓,并集结成斑块,而造成下肢血管闭塞,肢端神经损伤,从而造成下肢组织病变。抗感染力下降,伤口愈合缓慢,有时甚至无法愈合而截肢,因此足部护理与治疗非常重要。
2009年7 月—2012年5月,该科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18例,治愈16例,2例转院治疗。18例中,男13例,女5例,年龄44~80岁。糖尿病史最短2年,最长14年。本组18例中有不同程度感染8例,周围神经病变12例,表现为深浅感觉减退,缺血性溃疡1例,坏疽3例,经积极全身及局部抗感染治疗,治愈16例,2例因坏疽转院后截肢。
2.1 症状
病人多数皮肤瘙痒、肢端发凉、感觉迟钝、水肿,继而出现双足袜套式的持续麻木,多数出现痛觉减退或消失,少数出现患处针刺样、刀割样、烧灼样痛,夜间或遇热时加重,鸭步行走或倚仗而行。
2.2 体征
病人下肢及足部皮肤干燥、光滑、水肿,毳毛脱落;抬高下肢时,双足发白;下垂时,则呈紫红色。肌肉萎缩、肌张力差。少数患者足部畸形、跖骨头下陷、跖趾关节弯曲,呈弓形足槌状趾,足趾过伸如爪状。肢端感觉迟钝或消失,跟腱反射极弱或消失。
2.3 溃疡表现
少数患者呈现足部慢性溃疡。有的呈现干性坏疽,全足、足趾干枯、变小,皮肤光亮、变薄,呈淡红色,趾尖边区可见为数不等的黑点、黑斑。
3.1 神经系统检查
采用10 g尼龙丝一头接触于患者的大足趾和足跟;此时能感到足底尼龙丝,则为正常,否则为不正常。18例患者均不正常。
3.2 皮肤温度检查
进行定性测定和定量测定,均不正常。
3.3 压力测定
死区周围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增多,以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巨噬细胞为主;30~45 d 坏死区域逐渐缩小,网状纤维及胶原纤维增多,炎症细胞先后消失[13]。虽然不同细胞的热敏感性不同,但动物实验已证实肺、肾、胰腺、肌肉组织均有上述类似的病理变化过程[13]。目前尚缺乏人体甲状腺组织微波消融术后动态病理变化的实验支撑,而通过动物实验亦可推测人类甲状腺结节经微波消融后组织细胞同样可能经历迅速失活、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一系列病理学改变。
用MatScan系统、FooScan系统进行压力测定。
3.4 周围血管检查
通过触诊,扪及足背动脉和(或)胫后动脉捕动,患者都呈现足部大血管病变。
3.5 步行距离和时间测定
患者行走一定时间后均出现下肢疼痛,但继续行走时疼痛可缓解或减轻,血管有轻度堵塞。
3.6 多普勒超声
参照正常对照人群,呈现股动脉至足背动脉的病变。
发现肢端骨质疏松、脱钙、骨髓炎、骨关节病变和动脉硬化。
皮肤无开放性病灶;常表现肢端供血不足,双足麻、凉、疼及皮肤苍白,是为糖尿病足的早期表现,晚期出现创面。
5.1 生活预防
糖尿病人不要赤脚行走或赤脚穿凉鞋,应穿软帮、软底、大小合适的鞋;应穿吸水性强、透气性好的棉制品袜子,袜口不能太紧,应每天换洗;每天用温水(不超过40℃)浸泡双足,每次30 min左右;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或热水瓶暖足,防止皮肤烫伤。糖尿病人要经常检查足部是否有水泡、红肿、变色、摩擦伤及抓伤。糖尿病人不能使用硬膏药、鸡眼膏或有腐蚀性的外用药,以免发生皮肤损伤;对于小的伤口,避免使用碘酒等强刺激性消毒剂,不要用紫药水、红药水,以免遮盖伤口感染的症状,糖尿病患者必须戒烟。
5.2 医学预防
每年至少一次足风险因素检查。可及时发现糖尿病神经或血管并发症等危险因素,以早期治疗,将糖尿病足消灭在萌芽中。
5.3 药用预防
积极治疗糖尿病,使血糖保持长期稳定;控制高血压、降低高血脂。
6.1 创面治疗
有创面形成时,仍可坚持温水足浴,创面足浴后用银锌霜包扎,隔日一次换药,包扎敷料厚约2~5 cm,双下肢尽可能抬高,如换药无法愈合行手术治疗。
6.2 控制血糖
一般要求空腹血糖7.0 mmol/L,餐后血糖10 mmol/L以内。
6.3 改善全身的循环与微循环
服用麻疼丸修复神经,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提高神经传导速度的功效。
6.4 消除水肿
只要有水肿,就会产生溃疡,可采用利尿剂或ACI-I治疗及下肢抬高。
6.5 缺血性病变的处理
如血管阻塞不是十分严重或没有手术指征者,可采取保守治疗,静脉滴注扩血管和改善血液循环的药物。如丹参、川芎嗪、肝素、654-2等。
[1]许曼音.糖尿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505.
[2]刘继前.糖尿病足发病机制与治疗研究进展[J].疑难病杂志,2007,6(6):375-377.
[3]刘芳,王淑贞.糖尿病足60例分析及预防[J].中国医药导报,2009,6(11):139-140.
[4]王瑞洁.加强糖尿病足的健康宣教及自我防护[J].山西职工医学报,2008,18(1):75-76.
R492
A
1672-4062(2014)12(a)-0079-01
2014-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