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武
成春八一医院放射科,吉林长春 130000
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
杨广武
成春八一医院放射科,吉林长春 130000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总结有益经验以指导临床实践。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诊治的糖尿病足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全30例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以及X线影像学表现,总结X线对糖尿病足的诊断及鉴别价值。结果全30例患者中,共检出骨质疏松30例,软组织病变29例,骨干变细12例,骨膜反应增生16例,退行性骨关节病8例,骨质吸收与破坏18例,神经性营养关节病3例,骨骼重建5例。结论在糖尿病足诊断中,X线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患者的骨质损害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反映,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具有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意义,但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糖尿病足;X线影像;鉴别与诊断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很可能诱发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反复感染等并发症,糖尿病足就是糖尿病并发症中比较严重的一种[1]。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为:糖尿病性血管或神经病变引起的患者下肢异常改变(如感染、溃疡、组织破坏),给患者身心造成极大伤害,严重者甚至会残疾、昏迷和过早死亡[2]。该研究将该院诊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纳为研究对象,进行X限诊断及鉴别,现将具体情况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①对象选取: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该院收诊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患者年龄54~72岁分布不等,平均年龄(58.5±3.5)岁。②病程、病情分布:全30例研究对象中,糖尿病病程最短5年,最长22年,平均病程(8.9±2.4)年,皆为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8个月,平均足部病程(12.8±2.4)个月。③纳入标准:符合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标准,30例患者皆有不同程度的足部麻木、感觉迟钝、局部感染肿胀或溃疡等临床表现。
1.2 检查方法
①诊断器材:在本次研究中,全30例研究对象皆采用友通E-com3000直接数字化X线摄像机;②检查操作:全30例患者皆采取常规足正斜位X片拍摄,为更有效的观察患者软组织改变,该院对X线影像予以组织均衡技术后期处理。
1.3 统计方法
在该研究中,患者X线检查结果中共检出骨质疏松、骨干变细、骨膜反应增生、退行性骨关节病、骨质吸收与破坏、神经性营养关节病、骨骼重建、软组织例数记为原始记录,具有科学性、客观性和分析价值。
在检查对象中,X线影像显示:骨质疏松30例,表现为为足跗骨、趾骨骨质疏松;软组织病变29例,表现为足趾软组织的肿胀现象;骨干变细12例,表现为为足趾骨骨干、跖骨骨干较正常者变细;骨膜反应增生16例,表现为为跖骨或(和)趾骨存有一定程度的平滑型骨膜反应;退行性骨关节病8例,表现为跖趾骨关节的间隙变小,关节面出现骨赘;吸收与破坏18例,关节面的骨质损坏或凸起;神经性营养关节病3例,表现为跖趾关节面轮廓不规则;骨骼重建5例,主要表现为吸收损坏区域的修复和重建。
3.1 X线表现与糖尿病足临床的关系
从整体而言,X线对糖尿病足的诊断主要体现两大方面:一是患者足部骨骼的表现;二是患者足部软组织的表现。其中,骨骼表现主要表现为骨质疏松、骨干萎缩、骨质破坏、骨质吸收、退行性骨关节炎以及神经性营养关节病等几大方面[3]。①在该组30例患者中,X线检查显示,有骨质疏松30例,所有患者皆存在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表现为患者的单足或双足跗骨、趾骨骨质疏松,表现为骨小梁纤细,皮质变薄。②骨质吸收与破坏18例,主要为关节面的骨质吸收损坏,骨质吸收患者关节面向凸起锥状发展,骨质破坏者表现为骨关节出现骨质缺损区域,较严重者跖趾关节破坏不可见。③骨干变细12例,主要表现为患者左足和(或)右足趾骨骨干、跖骨骨干较正常者变细,最为明显的变化区为近节趾骨。④退行性骨关节病8例,主要表现为患者单个或多个跖趾骨关节的间隙变小,关节面出现唇状、刺状骨赘。⑤神经性营养关节病3例,主要表现为第一或第二跖趾关节面轮廓不规则,严重者可观察到关节面区域存在碎裂的骨片。⑥骨膜增生反应8例,主要表现为跖骨或(和)趾骨存有一定程度的平滑型骨膜反应。⑦骨骼重建4例,4例患者皆为经治疗控制后,本已被破坏和吸收的骨区的修复和好转。其次,软组织病变。本组患者中软组织病变29例,主要表现为检测对象的左足和(或)右足部软组织的肿胀现象,表现最为明显区域为足趾,部分患者的X线影响能够观察到含气征,少数患者表现出双管征足部血管钙化现象。
3.2 X线鉴别诊断
在疾病的诊断中,需诊断人员严格观察以区分其他原因所致的足部病变,为接下来的针对性、有效性治疗提供参考[4]。临床上需要与糖尿病足鉴别的骨关节病变主要有足坏疽或神经性骨关节病变,糖尿病足主要合并感染及湿性坏疽为主,而非干性坏疽;非糖尿病足如梅毒麻风等的骨部病变一般先从关节的破坏开始,而该病引发的骨部病变则先从骨端进行,对患者的骨破坏也更为严重。此外,对于风湿性、痛风性关节炎以及化脓性骨髓炎等骨部病变而言,其临床表现与糖尿病足的差异非常明显,此外还可考虑患者既往病史等进行鉴别。综上所述,在糖尿病足诊断中,X线影像学检查可显示患者的骨质损害情况,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对病理改变情况进行反应,且操作简便、成本较低,具有糖尿病足临床诊断意义,但诊断时必须密切结合临床。
[1]任忠怀.29例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J].重庆医学,2009(14): 1455-1456.
[2]周鹏.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7):778-779.
[3]许宏伟.糖尿病足X线诊断及临床分析[J].西部医学,2011(1): 148,151.
[4]张富军,郑雷,杨东奎.糖尿病足的X线诊断[J].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1):115-116.
R58
A
1672-4062(2014)12(a)-0078-01
2014-09-01)
杨广武(1958.2-),大学专科,研究方向:从事放射线CT等影像诊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