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慧 唐艺芬 丁军 郑艳
目前,耳鸣的发生率约为17%~20%[1],少数耳鸣患者伴有烦躁、焦虑甚至抑郁,严重者可影响其工作和生活。耳鸣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据推算我国至少有9 000万耳鸣患者,因此,探寻耳鸣的治疗方法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2]。
由于耳鸣产生的机理较为复杂,声治疗的方式也具有多样性,如由最简单的听广播到聆听各种环境声、言语声、音乐声及噪声等,都有一定的疗效。对于伴听力损失的耳鸣患者,佩戴助听器不但可以补偿听力,部分患者耳鸣症状也可得到明显缓解,推测增加声音背景、提高患者可听度以及舒缓紧张情绪的音乐能对耳鸣产生治疗作用[3]。
分形音乐(fractal music)程序是利用助听器芯片开发的耳鸣声治疗程序,该程序利用分形数学计算公式,实时产生相似但非重复的噪声和旋律优美的音乐声,将分形音乐技术和助听器放大功能相组合的助听器可利用分形音乐缓解耳鸣患者的紧张情绪;同时,又可应用助听器的放大功能进行听力补偿,并根据患者听力损失情况精确调整耳鸣治疗音乐给声音量。Sweetow[4]和Herzfeld[5]对此程序进行临床研究,验证了其有效性。但因对音乐的感受受到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仍需在不同种族人群间验证其有效性。为此,近年来,本研究应用助听器的分形音乐程序对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且伴耳鸣的患者进行了听力补偿及耳鸣治疗,现分析报告如下。
1.1研究对象 以30例伴耳鸣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成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男17例,女13例,年龄19~56岁,平均41.7±8.7岁,其中27例为中度~中重度的高频听力损失,3例单侧突发聋患者为极重度听力损失;30例(50耳)患者第一主诉均为耳鸣,病因不明,0.25~4 kHz平均气导听阈<20 dB HL 4例(8耳),20~50 dB HL 15例(25耳),51~80 dB HL 8例(14耳),>81 dB HL 3例(3耳);病程平均2.1年,6个月~1年 4例,1~2年17例,2.1~3年4例,3.1年以上 5例。
1.2研究方法
1.2.1纯音听阈测试 测试在隔声室内进行,采用AC40型测听仪对所有对象进行双耳纯音听阈测试。
1.2.2耳鸣残疾评估量表(THI)评分[6]及耳鸣的相关咨询 对所有对象进行THI评分,其耳鸣残疾分为4级:0~16分为无残疾,18~36分为轻度残疾,38~56分为中度残疾,58~100分为重度残疾,前后得分相差≥20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耳鸣咨询内容包含:耳鸣的发生机理、耳鸣的情绪反应机制、耳鸣分级治疗内容、声音治疗在耳鸣治疗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分形音乐程序的用途。
1.2.3助听器验配及其分形音乐程序的应用 根据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30例(50耳)给患者分别验配具有分形音乐程序的助听器,其中10例单耳验配,20例双耳验配,并在Widex公司提供的调试软件下根据患者的喜好调试不同的分形音乐程序,无论分形音乐的音调、节奏如何,声音强度调试的要点为耳鸣声略高于分形音乐程序给声。其中11例患者16耳选择开放式微型耳背式助听器,该型号的特点为不放大或者少放大频率低于1 000 Hz的声音;16例患者31耳选择具有通气孔、减少低频放大的分形音乐程序的深耳道式助听器;3例(3耳)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选择具有分形音乐程序的大功率耳背式助听器。每例患者均经过分形音乐程序的微调设置,要求患者在不同的生活及工作环境下可使用遥控器或手动按钮调整单独使用分形音乐、单独使用助听器放大功能或者两者合用,在分形音乐程序中也可选择宽频噪声作为给声种类,在患者使用助听器及其分形音乐技术的过程中不受使用时间限制。
1.2.4随访 于配戴助听器采用分形音乐程序治疗后1、3、6月对所有对象分别进行随访,每次均进行THI评分,且随访时根据实际情况对分形音乐程序进行微调。
1.3统计学方法 通过卡方检验及Pearson相关系数对THI得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别分析治疗后1、3月的患者THI得分变化,及治疗后6月患者THI得分变化≥20分患者例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治疗前后THI评分比较 应用助听器分形音乐程序治疗前及治疗后1、3、6月THI评估平均分值分别为72.1±9.7、66.1±10.7、54.6±12.9及43.6±9.8分,经卡方检验治疗前平均得分与治疗后各评估时间得分比较,F值分别为14.645、8.519、2.052,均为P<0.05,说明助听器的分形音乐程序治疗耳鸣具有较好的疗效。
2.2助听器分形音乐程序治疗耳鸣的疗效 30例耳鸣患者经分形音乐治疗后,25例有效,3例突发性聋患者分形音乐程序治疗3个月后,耳鸣无明显改善;2例患者低频听力接近正常,因佩戴具有分形音乐治疗程序的助听器时,无法克服“堵耳效应”而退出,故总有效率为83.33%(25/30)。
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Jastreboff确立了耳鸣神经生理模式,并就此提出一系列的耳鸣适应性治疗方法,耳鸣习服治疗(tinnitus retraining therapy ,TRT) 便是其中之一,它主要通过咨询和声治疗达到使患者适应耳鸣的目的[3]。耳鸣咨询的主要内容为对于耳鸣的发生和与之相关的其他症状做科学性解释,理论上认为一旦患者了解了耳鸣的神经生理发生机制,即可获得好的治疗结果。耳鸣习服治疗的另一项内容是声治疗,在习服治疗过程中,声治疗起着加速耳鸣适应的重要作用,并在耳鸣的神经生理模式中具有切实可循的理论依据。主要的原理为:①改变声音环境背景,增加声音元素以减弱神经中枢对耳鸣的识别,即“烛光效应”;②打破耳鸣与不良情绪之间的关联度,如以舒缓的音乐声或自然界声音作为耳鸣的背景声,减少由耳鸣产生的边缘系统与自主神经之间的恶性反应[3]。
研究表明,50%的自发性耳鸣患者用音乐声刺激缓解耳鸣症状更佳,其机理为通过给予音乐声增加外周声信号输入或改变边缘系统活动来改善耳鸣的症状,尤其在对抗耳鸣引起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方面,音乐的主调与副调,快节奏与慢节奏等不同的类型刺激着不同区域的边缘系统并且可能改变下丘某些神经递质水平[7];这些神经递质浓度的改变可以降低应激反应,之后心率和呼吸频率都会发生变化[7]。陈爽等[8]在运用音乐及噪声掩蔽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李艳青等[9]运用五音乐曲疗法治疗耳鸣。但上述研究中采用的声音都存在旋律的重复性,而且不同的个体对音乐的接纳感会因性别、年龄、爱好、环境而不同,因此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特定时间所喜好的音乐,在以音乐为主要手段的治疗中,特别强调这种个体差异,这也包含了人们对音乐需求的不固定性。
分形音乐程序是利用助听器芯片开发的特殊程序,专为耳鸣治疗使用,该程序利用分形数学计算产生噪声和旋律优美的声音,这种声音具有相似性但永不重复;其基本治疗原理为:在具有分形音乐程序的助听设备中,具有包含宽频噪声在内的6个不同的分形音乐生成器,每一个生成器又可根据耳鸣患者的个性化喜好做包括声强、节奏的精细调整。耳鸣伴听力损失的患者可根据听力损失的频率特异性及程度特异性,针对性调整分形音乐强度[5,7],在患者需要利用助听器功能交流时,则可选择单纯的助听器放大功能,如果听力正常,则可采用250、500、1 000、2 000 Hz频率,20 dB HL设置分形音乐强度。因此,形象的说内置于助听器中的分形音乐程序对于患者而言既兼具了助听器的功能,又可随身佩戴作为习服治疗器。在分形音乐程序的使用中,最关键的是由助听器发出的音乐声强度不能超过患者的耳鸣声强,否则将不符合习服治疗原理,无法取得适应耳鸣的治疗效果。
在本组30例伴耳鸣的中重度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中,83.33%的患者耳鸣症状改善,该结果与Sweetow[4]、Herzfeld等[5]的研究结果相似。3例突发性聋患者为极重度听力损失,疗效无改善的原因可能为具有分形音乐功能的助听器放大功率未达到患者的残余听阈,即该声音未被患者识别。2例低频听力接近正常的患者,因佩戴分形音乐程序助听器后的“堵耳效应”,感到明显的耳内闷胀感而中途退组。从文中结果看治疗1、3、6个月后THI得分均较治疗前减少,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耳鸣疗效显著,可见具有分形音乐程序的助听器对于伴耳鸣的轻、中重度听力损失患者的耳鸣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4 参考文献
1 王洪田.耳鸣诊治新进展[J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2.
2 陈娟,张劲.耳鸣研究现状及展望[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8,22:617.
3 殷善开,罗慧敏.耳鸣习服治疗[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4,12:374.
4 Sweetow RW, Sabes JH. Effects of acoustical stimuli delivered through hearing aids on tinnitus[J].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Audiology,2010,7:6.
5 Herzfeld M, Kuk F. A clinician's experience with using fractal music for tinnitus management[J].Hearing Review, 2011,18:50.
6 孟照莉,郑芸,王恺.推荐一种耳鸣主观评估量表[J].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2007,15:325.
7 Kuk F, Peeters H, Lau C. The efficacy of fractal music employed in hearing aids for tinnitus management[J]. Hearing Review, 2010,17:32.
8 陈爽,古道建,易景成,等.音乐噪声掩蔽治疗感音神经性耳鸣[J].山东医药,2007,47:77.
9 梁辉,李艳青,李明.五音乐曲疗法治疗耳鸣的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 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