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使用价值

2014-02-10 01:50:58王菲
糖尿病新世界 2014年23期
关键词:微量尿液肾小球

王菲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 473009

分析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使用价值

王菲

河南省南阳市中心医院,河南南阳 473009

目的探究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2月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选取62名健康人群作为观察组,清洁容器留取早晨中段尿10 mL,3 000 r/min,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体。结果对照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52±18)mg/L,观察组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18±12)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微量白蛋白明显高于健康组,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测定是诊断糖尿病肾病的实验室指标之一,对阻止和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糖尿病肾病;尿液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排泄率

我国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改善,而糖尿病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糖尿病肾也就是指肾小球硬化,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或氮质血症,并伴有空腹血糖增高或糖尿病症状。早期糖尿病肾病症状并不明显,检测尿毒氮和肌酐等肾功能结果均显示正常,尿常规蛋白定性也显示为阴性,但此时患者的肾功能已经损坏,应及时地进行对症治疗,才能扭转肾功能损害。而一旦出现临床蛋白尿,就会发展成为慢性肾功能缺失,情况严重者还会造成肾功能衰竭的后果。所以,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测定尿液微量白蛋白可以评估肾小管球滤过率增加和肾小管重吸收负荷超载功能受损的程度,在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中具有重要意义。为探究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在糖尿病肾病的应用价值。选取该院2010年3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①对照组:选取在该院进行治疗的62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诊断为糖尿病肾病患者。其中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为33例,年龄25~73岁,病程最短为6个月,最长为20年,平均病程(12±5.3)年。其中A组38例患者的病程超过10年,B组24例患者的病程不超过10年。②观察组:选取该院同一时间段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63名,其中女性29名,男性33名,年龄22~68岁。此62名体检者所有体检指标都合格。

1.2 一般方法

留取早晨中段尿10 mL,3 000 r/min,并在离心10 min后,取上清液体。检测中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应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全自动自化分析仪,在检测尿液微量白蛋白中应用透射比浊法,尿液微量白蛋白会结合其特异性抗体而产生免疫复合物,且浊度和微量白蛋白的浓度是正比关系。正常参考值为0~30 mg/L。

1.3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尿液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的对比

对照组62例,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52±18)mg/L,观察组62名,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18±12)mg/L,对照组的尿液微量蛋白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糖尿病严重地损害肾脏。

2.2 比较对照组A组和B组的病程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结果

对照组A组和对照组B进行比较,病程>10年的A组其尿微量白蛋白水平明显升高,患者的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会随着糖尿病病程的增长而不断衰退,并且功能损害越来越严重。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一种糖尿病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症,所以,发生糖尿病肾病时通常会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外周神经病变等其他器官或系统的微血管病,这会导致患者死亡。据相关医学资料显示,糖尿病肾病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30%~40%,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发病率为20%~30%[1]。

糖尿病的发病机制:①遗传史:有原发性高血压家族史的糖尿病患者更容易发生肾病,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肾病家族的发病率偏高。②高血压:绝大部分糖尿病肾病患者都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受血压的影响。③肾血液动力学异常:肾血液动力异常也容易引发糖尿病肾病,在糖尿病早期,肾脏体积增大会增加肾血浆流量。④高血糖造成的代谢异常:在长期高血糖的情况下,糖化终产物会累积变多,而糖化终产物会引起细胞外基质,如Ⅳ型胶原、层粘蛋白和玻璃体结合蛋白改变,使基质增多。⑤血管活性物质代谢异常:糖尿病肾病在发展过程中有很多内皮素、前列腺素和生长因子血管活性物质的代谢异常[2]。最近几年,医学研究家已经将关注点放在检测早期糖尿病肾病,并确定其主要特征为尿液中含有各种微量蛋白,其中尿液微量白蛋白最具有临床意义。

尿液微量白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9 000,是一种相对分子质量白蛋白,带负电荷,在正常状态下,尿液中只有微量可以通过肾小球滤过膜,而肾小管会重吸收大部分的微量,所以,早生理条件下,尿液中只会出现极少量的白蛋白[3]。从尿液微量白蛋白可以观察出肾小球的轻微损害、肾脏结构和功能变化,所以,可以将尿液微量白蛋白当作早期发现肾病的评估指标,也可以作为诊断和评估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的指标。尿液微量白蛋白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标准。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脏层上皮细胞和基底膜3部分构成肾小球滤过膜。滤过膜具可以起到以下几个屏障作用:①分子屏障:<20 000~40 000的蛋白可以顺利通过肾小球滤过膜,所以小分子蛋白是肾小球滤过膜中主要的原尿,而白蛋白(69 000)和更大分子量的免疫球蛋白含量无法通过肾小球滤过膜。②电荷屏障:带负电荷的蛋白质覆盖在肾小球基底膜上的Ⅳ型胶原纤维蛋白和基底膜上,就形成了网状多聚基质,可以阻止含负性电荷得到血浆的蛋白滤过。所以,在正常情况下,机体会重吸收大量肾脏滤出的白蛋白,尿液中排出很少的白蛋白含量。该研究分析对照组中不同病程的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水平可以得知,病程越长,尿液微量白蛋白水平就越高,肾脏受损害程度越深。总之,分析尿液微量白蛋白的水平,结合发病情况、病史,就能早些诊断糖尿病肾病,以便及时对症治疗。

[1]向伟成,苏清涛.糖尿病肾病不同阶段胰岛素用量分析[J].山西医药杂志,2011,12(3):27-28.

[2]秦利亮.TGF-β与糖尿病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导报,2013,5 (3):39-40.

[3]赵向彤,潘优津,吴朝明,等.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2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2,9(5):47-48.

R587.2

A

1672-4062(2014)12(a)-0060-01

2014-09-08)

王菲(1986.1-),女,回族,河南南阳人,硕士,初级检验技师,主要从事临床检验工作。

猜你喜欢
微量尿液肾小球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军事文摘(2022年16期)2022-08-24 01:50:52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跟踪导练(三)
微量注射泵应用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中西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80例疗效探讨
中外医疗(2016年15期)2016-12-01 04:25:52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
尿液NT-proBNP水平在慢性心力衰竭诊断中的意义
多种不同指标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价值比较
早期微量肠内喂养对极低出生体质量儿预后的影响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