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对中华核心价值观的贡献

2014-02-10 05:59:46谭继和
四川党的建设 2014年6期
关键词:巴蜀中华中华民族

巴蜀人的价值观理念,数千年来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同时,他们又受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熏陶和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五千年的传承、积淀和在新时代条件下发展的结果。它的形成和发展,既是时代性的,又是历史性的。它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社会主义文化的新发展,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走向和独特创造的新体观。因此,习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特别提出了“价值观自信”问题,要求讲清楚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和“价值理念”,这是有深刻意义的。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是任何民族、任何国家凝心聚力,行有所归的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中国是以文化为中心立国的,翊卫神州最持久最深沉的力量来自于五千年文化积累的鲜明价值理念和坚定的价值观自信。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个民族和各个地区都对中华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自己历史的和现实的贡献。历史悠久而又独具特色的巴蜀文化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着其独特的作用。这里可以举出几点看一看 :

一是巴蜀人有通经致用的特点,善于以自身的文化特色和文化视野来丰富和发展中华价值理念。巴蜀是仙源、道源和儒源之地,它以自身独特的对于人类命运的终级思考和价值理念,对中华道学和儒学的价值观作出了开源性的贡献。西汉文翁兴学,巴蜀人积极学习和接受以中原文化为向心力的华夏核心价值观。上个世纪30年代,针对否定传统文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率先提出了“把马克思请进文庙,让马克思和孔夫子对话”,使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并在中国生根的主张,至今对我们如何认识和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和方向,都是有益的启示。

二是脚踏实地、爱国敬业、和谐友善的价值观念,传承至今。西汉“孔子”扬雄主张天地人合一的“太玄”理念,主张“江河四海朝宗中国”的爱国观念,对多民族大一统国家观念作出了重要贡献。李白“万户千门入画图”和杜甫“肯与邻翁相对饮”的和谐人居共有乡思、乡恋与乡愁的理念,至今为蜀人乐道。杜甫从剑南山峰“石角皆北向”的地势和朝天峡、朝天门、朝天驿等蜀中地名,看出蜀人自黄帝时代起,即具有心向中原,心向大一统的国家认同心理,至今这也是增强国家和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文化资源。

三是具有企盼国家富强、文明的理想主义精神。杜宇魂化杜鹃,啼血春耕的为国为民精神,为历代传颂。司马相如以“包括宇宙,错综古今,控引天地,总览人物”的仰望星空的浪漫梦想,完成了开发西南夷,促进民族团结融汇和国家进一步统一的功勋壮举。陈子昂、李白、杜甫、苏轼、杨升菴等天下文宗,虽多次遭遇人生的挫折,但“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爱国爱民情怀与胸襟则始终如一。

我们还可以如数家珍地数下去……

总之,巴蜀人的价值观理念,数千年来不断地丰富、充实和发展着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体系。同时,他们又受到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培育熏陶和教育。今天巴蜀人必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建设和发展,在承袭巴蜀历史优势的基础上起到更大的作用,作出更大的奉献。(责编:李妍婕)

猜你喜欢
巴蜀中华中华民族
青年共建“双城圈” 摄影同话“巴蜀情”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川渝两地携手共建“巴蜀电影联盟” 联合打造巴蜀特色电影
现代艺术(2022年1期)2022-02-07 11:06:24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北广人物(2020年51期)2021-01-10 11:26:28
清代巴蜀詩話待訪書目考
国学(2020年1期)2020-06-29 15:15:34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当代陕西(2019年21期)2019-12-09 08:36:10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宋代巴蜀书法综述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5:02:00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东方教育(2017年11期)2017-08-02 12: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