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省委党校校长 范锐平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新一轮改革规划的总目标,这既是对执政党制度建设现代化提出的新使命,也是对执政骨干队伍能力素质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四川作为全国的缩影,经过建国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朝着现代化的目标迈出了坚实步伐,正处在从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的关键时期,9000万四川人民正以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在天府大地上奋力谱写中国梦的四川篇章。
前不久,省委书记王东明同志在全省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读书班上提出“六个基本判断”,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四川、怎样建设四川”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刻阐释:四川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改革是解决制约四川发展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辟发展新空间;四川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更重,必须把民生改善和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四川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队伍建设任务繁重。这是对四川省情和发展大势的理性思考和科学判断,是完善治蜀兴川方略、构建现代化治理体系的逻辑起点。
经济治理体系,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生产力的总体布局和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是组织、管理和调节经济活动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是整个治理体系的基础和关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做好新时期经济工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这是我们推进经济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指导方针。省委通过认真学习,并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对基本省情和未来发展格局的认识更加深刻,战略更加清晰、举措更加务实和有力。
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核心是重构“四个体系”。一是重构城镇体系。这既是我省农业人口多,城镇化水平低的省情决定的,又是城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扮演的特殊作用决定的。2013年四川城镇化率44.9%,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城镇规模结构不合理,强县强镇数量偏少。问题就是潜力,抓住了城镇化就抓住了加快现代化进程的牛鼻子。要强化规划的科学引导和法律约束,善于用规划指导城镇体系建设。要突出“四大城市群”的龙头地位,择机择优扶持区域中心城市和中心镇的发展,力争通过5-7年的时间,真正建成布局合理、形态适宜、层级清晰、功能完善的现代城镇体系,重塑四川城镇发展版图。二是重构产业体系。我省先进制造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发展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对此必须顺应现代产业发展规律,构建有竞争比较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三是重构市场体系。核心是按国际惯例和市场规则重构市场体系特别是要素市场体系。四是重构政策体系。提高中观层次对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力和调控力,充分发挥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撬动效应。
大力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四川工业化水平比全国高8个百分点,但城镇化比全国低9个百分点,这既反映出发展结构上的缺陷,也是未来潜力之所在。东明书记强调:统筹城乡改革具有牵一发动全身的作用,不但成都要做,成都平原经济区要建成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示范区,而且全省都要做,力争通过数年努力,真正构建起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城乡关系。要坚决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改革和调整计划经济体制留承下来的阻碍城乡资源配置和均衡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要逐步实施确权登记颁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平台,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全面放开除成都市主城区以外的城镇落户限制,推进常住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并轨;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直接进入公开市场交易试点、探索建立农民宅基地自愿有偿规范退出机制等措施办法。要努力实现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要以教育、医疗、就业、社会保障等领域改革为重点,大力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剥离附着在户籍上的不公平待遇,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要由过去重视基础设施“物”的城市化,到现在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
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东明书记指出,我省已经进入要素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的发展阶段。摆脱原有发展的路径依赖,应对区域发展差距过大、区域竞争加剧的严峻挑战,打造可持续、有竞争力的比较优势,除了走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别无选择。重点是推进“三个转化”:要把显性的科教资源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我省拥有专业技术人员234万,研发机构与“两院”院士、高等院校数量位居中西部前列。但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50%,科教资源的优势远没有充分发挥。要把潜在的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根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四川8000多万常住人口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5500多万人。我省历来也是劳动力输出大省,但近年来劳动力也开始回流。2013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总规模达130.2万人,高等教育总规模达196.2万人,全省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54.7万人,博、硕士研究生达到2.4万人,这是巨大的人才宝库。要建立和完善鼓励创新创业创造的体制机制,为科研院所企业化改革松绑,为大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经济打造平台,为高端优秀人才创新创业提供便利和政策,为吸引外出求学、打工、创业的四川人回归提供动力。要把科技创新的红利转化为区域竞争的核心优势,形成强大的创新人才磁场。
四川的基本省情没有根本改变,必须始终保持专注发展的定力;
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必须主动转方式调结构,走转型发展之路;
改革是解决制约四川发展突出问题的根本途径,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开辟发展新空间;
四川面临的社会矛盾和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
四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任务更重,必须把民生改善和扶贫攻坚摆在突出位置;
四川党员干部队伍主流是好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比较突出,队伍建设任务繁重。
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现代化,核心是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政府、市场、社会和群众各方面积极作用,发扬民主、厉行法治,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加快构建党领导下多方参与的共治格局。传统的“管治”模式,主要弊端是权力过度集中,自上而下的单向行使导致重心偏高、层级偏多、责任不清,而且治理成本高昂,已经难以应对社会发展新趋势和群众的新需求。比如,随着社会的流动性和开放性日益增强,人口流动呈现空间多元化、出行方式多样化的特点,传统的“户籍+单位”模式已难以适用;又比如,由于多种原因和矛盾叠加而形成的征地拆迁、移民安置、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量存在,加之我省民办教师、企业协解人员等利益诉求群体数量庞大,以及5年两次大地震的特殊省情,社会矛盾量大面宽,新老问题相互交织,传统的“维稳”方式已不堪重负;再比如,我省网民人数已突破2700万,手机网民已达2000万,且数量持续上升,传统的重封堵轻引导的管控方式已难以奏效。必须进一步强化党的总揽、统领地位,进一步明确政府、社会和公众在社会治理中的责任权限,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加快从“单向管理”向“共同治理”转变。
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这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重点是处理好“三个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这几年,四川在政府职能转变上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去年以来,我省共取消调整236项行政审批事项,取消38项非行政许可和13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下一步还要继续加大力度,真正做到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要最大限度减少政府对微观事务的干预,激发各类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要严格规范行政审批裁量权,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二是依法管理和社会自治的关系。现代社会的显著特征是社会组织的充分发育。在强化依法管理的同时,要增强社会自我调节功能,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和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要大力推进城乡社区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积极发展基层民主。要注重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支持发展志愿服务组织,大力培育社区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三是公共投入与综合绩效的关系。一方面是公共资源的总量不足,一方面是公共资源的低效率供给,都是在建设绩效政府的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突出问题。
大力推进民主法治建设。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要加强民主法治建设,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着力提升法治思维和法治意识,引导民众从“遇事找人不找法”中彻底走出来。要用法治规范市场经济,依法保护产权,规范市场秩序;用法治规范权力运行,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注重选拔任用法治意识强、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的优秀干部;用法治规范社会秩序,落实依法治省纲要,加快形成依法治省新格局。
文化是制度之魂,制度是文化之体。推进治理体系现代化,必须以文化和人的素质现代化为前提、为落点。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创造具有时代特征和民族精神的时代文化,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提高科技和人文素养。现代化素质首先是科技素养。要大力推动公民科学素质行动,加大科普力度,推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在全社会加快形成崇尚科学精神的社会氛围。要按照塑造现代公民的目标加强人文教育,引导公民追求崇高理想和优秀道德情操,向往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和良好的风度气质,加强社会成员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对民族的责任感,自觉维护社会规范。要充分激发社会创造力。社会活力,本质是人的能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发挥,是人民群众在社会发展中主体力量的体现。社会要有活力,关键是要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公平机会,都有梦想成真的广阔舞台。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构建规则公平、权利公平、机会公平的社会治理体系,让每位合法公民,无论社会身份如何,无论从事什么职业,也无论拥有财富多寡,平等享受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权利。特别要打破靠血缘、亲缘、地缘、学缘、业缘等庸俗“关系学”的社会基础,建立能力本位、有序竞争的“规则之治”格局,把人们的关注点和努力方向引导到提高自身素质上来。
党的建设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必须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构建规范化组织运行体系。关键是要认真贯彻党章,严格遵循并健全和完善党的组织制度,特别是在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党内生活、严明党的纪律上下功夫。构建科学化选人用人体系。选好人、用好人,是推进治理现代化的关键所在。要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发挥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和把关作用。要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进一步健全选拔任用、考核评价、管理监督、奖励惩戒、权力保障、教育培养等各方面制度,构建有效管用、简便易行的选人用人机制。要按照“好干部”标准和“三严三实”要求,坚持“重品行、重实绩、重公认”导向,大力培养选拔能打硬仗、能担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要积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以解决“四唯”问题为突破口,探索构建起“选、育、用、管”一体的好干部培养选拔链。构建常态化作风保障体系。作风问题,就党员个体而言是党性和世界观问题,对党的组织和全党来说,则是一个制度机制问题。习总书记强调,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法抓作风建设,从体制机制上堵塞滋生不正之风的漏洞。这些年,省委始终把作风建设摆在突出位置,注重从制度层面促进作风建设的常态化、长效化。但从整个制度体系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制度设计过大,放之四海而皆准,针对性不强,牛栏关不住猫;过多地强调对下的规范,自上而下的示范带动作用发挥不好;强制性、约束性制度过多,内生性、激励性政策偏少;零星性、碎片化政策过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系统配套不够,等等。我们要认真落实从严治党治吏要求,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以问题为导向,系统谋划,整体推进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健全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直接联系服务群众和政绩考核等制度,推进党风传承和养成的常态化、长效化。构建服务型党建工作体系。我们要突出“服务”这个主题,加快工作重心转移,实现工作方法转变。一方面,抓有形覆盖,创新基层党组织设置,抓好在专业合作社、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聚集地、片区楼宇、产业园区等建立党组织工作,把党组织的“根”深深扎在各领域群众之中。另一方面,抓有效服务,大力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健全机关干部“走基层”、机关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开展志愿服务、党代表到辖区联系服务群众和藏区干部结对认亲“四项制度”,引导基层党组织把工作重心转到服务改革、服务发展、服务民生、服务群众、服务党员上来。(摘自范锐平同志在2014年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计划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