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骨干校建设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2014-02-09 05:47惠青
文教资料 2014年4期
关键词:课程设计实训物流

惠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后骨干校建设中《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惠青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海南 海口 571127)

课程教学改革是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后骨干校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深入分析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思路下,提出与之匹配的考核方法。通过一学期的课程教学改革,有效地激发了课程活力,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骨干校 高职教育 过程性考核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1.问题的提出

2010年12月6日,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被正式纳入全国100所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下简称“骨干校”)的建设行列,成为首批启动项目建设的40所高职院校之一,并于2013年11月4日通过教育部、财政部验收。骨干校通过验收,意味着进入后骨干校建设时期,物流管理专业 (热带农产品方向)作为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是重点,亦是难点,在后骨干校建设中不容忽视。

近年来,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业受到政府、行业企业和教育界的关注与重视,2009年3月10日,国务院颁发了〔2009〕8号《关于印发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将物流产业列入十大规划振兴产业,但必须正视的是,物流管理专业教育起步晚,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为适应市场需求纷纷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表现出良莠不齐的现状,总体发展状况不容乐观。本文以《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为例,通过对该课程的探讨,分析物流管理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并提出合理化建议。

2.《物流信息技术》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是高职高专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目前,在设有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中都已开设了该课程。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工商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自2006年起就已开设《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师,我已连续为5届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讲授。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在课程设计和考核方式的改革上,有很多方面值得探讨。

2.1 课程师资多非科班,传统教学思维难突破

回顾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历程,2000年,教育部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至今不过14年时间,且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开设一般都晚于本科院校。1999年6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后,恰逢国家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为了生存和适应市场需求,很多高职院校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相继开设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严重匮乏,不少高职院校无科班专业教师。我所在的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也不例外,物流教研室共12名教师,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人,讲师9人,11人经济管理相关专业毕业,1人机械专业毕业,无一名教师物流管理专业毕业,从事专业教学工作主要根据专业方向和专业兴趣,在教学工作中,因受到自身专业的限制,使教师很难有精力突破传统教学思维。

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强,对教师的实践技能要求很高,很多高职院校在无科班教师的情况下,赶鸭子上架,让非科班教师转授物流管理专业相关课程,授课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尤为明显,更多的是在照本宣科中进行摸索。另一方面,由于不是物流管理专业科班出身,教师现学现卖,很多知识自己一知半解,备课、上课本就非常吃力,更没有精力从事课程教学改革相关的工作。

2.2 课程设计不科学,教材缺乏特色

目前《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教材非常多,教材质量参差不齐,主要表现在为:(1)课程教学目标不够明确,与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要求有偏离;(2)教材内容多以章节划分,虽然有些按照项目划分,但实质上并未脱离“理论阐述为主,辅以实践项目”的套路和模式,而且有些实训项目缺乏可操作性;(3)课程内容和其他课程内容重合性较大,缺乏整个专业课程的规划、设计和梳理。例如:POS系统,在《物流信息技术》课程里讲,在《仓储与配送》课程里讲,在《运输实务》课程里也讲。

传统的课程设计偏重理论而轻于实践,教师是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课堂讲授的理论灌输,而忽视了培养实践动手的能力。在教师与学生的信息传输中,注重单向信息的输出,而忽视学生信息的反馈,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没有得到体现。

这种形式与应试教育无异,学生只是单向信息和知识传输过程中的接受者,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体现。因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无法掌握每门课程的学习重点,最后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浪费时间而没有学到真正的技能,导致教学环节的学生主体缺位。

2.3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学生动手能力差

目前,高职院校的大部分教师都是从“课堂走向课堂”,缺乏企业一线工作经历,虽然有些院校分期分批派教师到企业挂职,也聘请企业人士到校内兼课,但并未形成常态化,观念还是停留在“把课排下去”的思路上,导致实践教学形式主义严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此外,为了节省成本,很多院校不愿意承担学生去企业认知学习的成本,出于安全考虑,教师也不会单独组织学生去企业,于是,“巴掌大”的学校和实训室成了各门课程想方设法开设实践课程的主战场。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也不例外,主要表现在:(1)为了应对教务处和教学督导委员会的检查,一些课程没有结合自身特点,片面追求“理论∶实训=1∶1”。如,很多纯理论课要开展实训。(2)一些校内实训室的存在并没有经过严谨的论证,观赏性大于实用性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些实训室和实训设备存在“挂牌不营业”的情况;还有一些实训室就是“电脑+仿真软件”,并不能很好地还原企业工作流程。另外,校外实训基地挂牌的多,利用得少,校外实训基地作为认知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都没有去过,更谈不上带学生去体验企业了。(3)虽然成立了专业教学委员会,聘请了企业人士担任委员,实际上企业人士很少参与指导学生实践,有的企业人士变身“专任教师”来学校上课,并没有真正发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

2.4 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

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考核方式只注重结果,形式单一,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传统考核方式存在以下弊端:(1)考试出题以理论知识为中心,考核内容以识记为主,容易滋生学生的惰性思维——以应付考试为目的,学与不学一个样,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很多学生平时不学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频发,考试结果不能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无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考核结果片面、不公平,临时抱佛脚的学生往往能得高分。(2)卷面设计不科学,试卷的单一性和答案的标准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更不能真实考查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鉴于学校的硬性规定,很多课程出现盲目跟风的现象,虽采取了所谓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较单一的考核方式有了改进和提高,实践考核流于形式,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只表现为一次性考核结果,忽视了学习过程的考核。(4)总评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在以往的考核中,平时成绩的构成要件没有根据课程特点进行设计,只通过一两次作业、课堂提问和考勤来评价,过程性考核的特点没有很好地得以体现。

3.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3.1 设计思路

近年来,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投入持续增加,高职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深化,课程建设和改革成为关注的焦点。改革的核心是创新,高职院校的课程既不同于本科院校的课程,又不同于中职学校的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建设与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是重点,高职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

高职教育的目标决定了课程设计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更为紧密。课程设计和课程建设与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是密切相关的,终极目标是为培养适应企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围绕这一目标,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创新精神和终身学习为中心,邀请社会精英、行业企业职业经理人、各层次的技能人才参与课程设计、课程开发和课程建设,打造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对岗位任职标准和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分析、调研、论证,确定职业素质与岗位能力,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依托,确定课程教学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以典型的工作项目为介质,设计教学活动;以行业企业技术规范为参照,设计考核方案,确定反映行业企业技术标准且凸显职业特征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标准,构建职业能力递进式、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正是基于这一思路展开的,该课程作为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家骨干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内容,在调研的基础上,与行业企业开展深层次合作,成立了《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建设委员会,围绕海南热带农产品物流特点,编写了“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成果”《热带农产品物流信息技术》教材。

3.2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物流信息技术》的课程设计,将教材的十章内容划分为“5个模块+1个课程实验”的形式:(1)5个模块将主要理论进行综合和提炼,理论教学22学时;按工作过程设计实训项目,实训24学时,实训课程在机房进行;(2)1个课程实验是对课程内容的总结和实践,共4学时。总学时48学时,理论∶实训=1∶1。

表1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设计内容

4.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考核

课程设计调整后,考核方式也需要做相应的改革,与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相匹配。成绩考核关键是融通企业用人标准,由平时和期末两部分组成,平时占总成绩的80%,期末占总成绩的20%。

4.1 平时成绩考核

过程性考核是平时成绩的基本构成,由四部分组成:考勤(20%)+作业(10%)+个人实训操作(50%)+小组团队实训(20%)。

4.1.1 日常考勤

课前考勤,除去节假日调课,期末按20次考勤计算,每次计5分,日常考勤以20%计入平时成绩。

4.1.2 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共5次,主要考查基本知识点的掌握情况,按完成情况进行评分,全部完成的计100分,缺一次扣20分,折合10%计入平时成绩。

4.1.3 个人实训操作

《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训操作主要在机房进行,通过相关软件的操作来完成,共5次,由教师评价,最后将5次成绩的平均分,按50%计入平时成绩。

4.1.4 课程大实验

课程大实验通过小组团队实训来完成,针对物流信息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开展调研工作,主要考查学生的工作态度、团队配合程度、分工效果,成绩按20%计入平时成绩。

5.总结和讨论

通过一学期的实践,由我任教的12级物流管理专业1、2、3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和热情得到了激发,课上学生思维活跃、课后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增强,师生之间互动情况良好,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明显减少,学生在课堂上交头接耳、睡觉、发呆、玩手机等情况也大大减少。值得称道的是,以往学生的被动学习逐渐转变成自主学习,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调动了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学生碰到不懂的问题还会主动请教老师、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这在以往是极少的。总体来说,课程改革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活了整个课程教学。

全过程的考核和多角度的考核,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过程是辛苦的,但结果是欣慰的。当然,在课程改革过程中,也碰到了一些困惑:理论与实训的比例、匹配度是否完全合理?小组团队实训中“出工不出力”的情况能否完全杜绝?实训课程能否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后骨干时期学院能否大刀阔斧地深化改革,从体制机制的层面激发整个学院的活力,从而带动课程改革的深入,使教师和学生都享受到改革的红利?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思考,也为今后课程改革的落实提供了指引,我也将持续关注并推进课程改革,并不断改进、完善、总结和提高。

[1]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姜显亮.高职物流信息技术课程实践教学环节改革[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6):78-80.

[3]刘娜.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J].长沙大学学报,2011,(5):116-117.

[4]石晓梅.浅谈过程性考核在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1):154-155.

[5]麦婉菁.基于项目教学的《物流信息技术》课程改革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2):147-149.

猜你喜欢
课程设计实训物流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基于Articulate Storyline的微课程设计与开发
虚实结合实训平台的开发与应用探索
基于自动化系统的PLC课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