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穴位贴敷配合西药治疗久咳的护理体会

2014-02-09 01:11李文秀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4年12期
关键词:穴位皮肤药物

李文秀, 王 芮

(昆明市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11)

久咳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多发病,属中医学久咳、痰饮范畴,病机为阳虚痰饮,多为冬春发病,由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西医多采用抗感染、解痉、镇咳等方法治疗,但疗效欠佳。其发病率较高,不易治疗,具有反复发作、病程长、迁延难愈、逐年加剧特点,是全球性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内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春夏养阳” 的治疗原则,针对夏季发病率低,运用传统医学冬病夏治处理原则,选择三伏天穴位贴敷治疗,在背部腧穴贴药,达到内病外治,扶正固本提高患者呼吸系统免疫功能,减少发病为目标,体现了中医传统治未病思想。其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般资料 2009年8月―2011年9月本院肺病科开展穴位贴敷治疗,选取80例患者,其中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其中男48例,女32例;35岁~45岁38例,65岁~75岁28例,80岁以上14例,其中年龄最小的35岁,最大的80岁;病程1 a~30 a;多发于冬春季,68例无季节性发病,12例以受寒感冒为诱因者为主,其余以异味刺激为诱因,以上病例均有典型慢性支气管炎病史,发病时表现为咳嗽,胸闷,气喘,咯痰,痰难咯出,舌质淡胖,苔白腻,脉滑。符合慢性支管气炎临床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2 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沐舒坦30 mg加入5%葡蔔糖100 mL静脉滴注,2次/天,7 d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实验组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每日1次,每次4 h,7 d为1疗程,治疗2疗程。

1.2.1 贴敷药物 白芥子、元胡索、甘遂、玄胡、细辛等,研末用姜汁将药物调成稠膏状,取总量1/4加鲜生姜汁充分混匀做成直径为2.0 cm厚约0.5 cm饼状备用。

1.2.2 取穴 天突、心俞、肺俞、膈俞、脾俞、肾俞。遵医嘱正确定位,天突穴位于胸骨正窝陷处,心腧位于第五胸椎旁开1.5寸,肺腧位于第三胸椎旁开1.5寸,膈腧位于第7胸椎旁开1.5寸。操作时按压穴位点,询问患者有无酸、麻、胀感觉,将药饼放在所选穴位上,轻轻按压,使药物与穴位充分接触,用5×5 cm的防敏胶布固定,每次贴药时间4~6 h,视患者皮肤情况而定,如局部没有明显的灼热感,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最长不能超过6 h,如果贴敷期间局部出现灼痛,搔痒加剧,红斑、丘疹等现象,及时取下药贴,清除药物,给予对症处理。

1.2.3 贴敷周期 每年夏季三伏天,初、中、末各贴药1次,共贴敷3次,连续治疗3 a。

2 护理

2.1 穴位贴敷前护理 接受穴位贴敷治疗患者,治疗前评估皮肤敏感程度及皮肤情况,对胶布和药物过敏的要慎用此法,过敏体质,如皮肤过敏、瘙痒、易发荨麻疹等不宜敷贴;同时观察周围皮肤有外伤、破溃、红肿,询问过敏史。如高热惊厥、皮肤湿疹、紫瘢等不宜敷贴;孕妇不宜敷贴;3岁以下儿童不宜贴敷,因小儿皮肤娇嫩;内火较重容易口腔溃疡的人不适宜冬病夏治。贴敷药物应现用现配,不可久置,以免气候炎热致使药物变质失效,严禁口服。

2.2 环境要求 环境要安静,清洁、舒适、敷贴治疗时,室内应舒适透光,温湿度适宜,护士应作好治疗前的准备工作。

2.3 情志护理 久咳之阳虚体质是肺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由于疾病反复发作,迀延不愈,患者普遍存在焦虑、烦躁、抑郁、消极等心理问题。在护理工作中,关心患者心理感受,及时沟通,教给患者自我康复保健的方法特别在接受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时,患者心理变化很复杂,常有恐惧或怀疑心理,应向其讲明目的、疗效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注意事项,鼓励患者正确对待疾病,以积极的心态主动配合治疗。对焦虑、烦躁患者加强沟通,因怒伤肝,肝气不疏,导致阳气闭塞,就达不到治疗效果。

2.4 饮食护理 患者贴敷期间,禁食生冷、肥腻、辛辣刺激及海腥发物,鼓励患者多食水果、蔬菜、多饮水,进食高维生素、营养丰富的清淡饮食,可以进食莲子、山药、扁豆等化痰健脾的食物。

2.5 家庭护理干预 注意保暖,避免受寒,随季节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室内保持清洁通风,床上用品应使用棉织品,不要使用皮毛、羽绒等制成的被褥,家中不要养猫狗等宠物,家中勿用浓烈异味的化学物质如油漆、汽油、杀虫剂等。每天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在贴敷的过程中不能直接吹空调、风扇,防治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体内潜伏下来。

2.6 穴位贴敷后护理 贴敷后避风,皮肤遇冷后毛孔收缩,会影响药物的吸收。如果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水泡,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从水泡底部抽取渗液,排出水液后涂百多邦,无菌纱布覆盖,贴药部位不宜着水,保持干燥,防止感染。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久咳之阳虚体质属于咳嗽范畴,主要因阳气虚弱,与肺、脾、肾、心、密切相关,肺主气,司呼吸,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气足则一身之气健壮,吸清化浊功能正常,既可使皮毛充,卫气固,抗邪有力,又可使水液代谢正常,而不致集饮成痰。肺气不足,则邪自口鼻皮毛而入,影响肺气宣肃,出现咳嗽。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谷精微不行,则聚湿生痰,出现痰多咳嗽,胸闷。肾主纳气,肾气不足,则摄纳无权,致肾不纳气,出现咳嗽气喘,动则气急之症。心主血脉,心脉上通肺,肺能辅心调节血液运行,心腧具有宽胸理气、宁心安神、通调气血的功效。因此选用肺俞、心俞、膈俞、脾俞、肾俞,达到补益肺脾肾功能,所选经穴共同发挥益气温阳、调理气血、止咳平喘的作用。

穴位贴敷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最具特色的疗法之一,清代《张氏医通》中记载夏月三伏以辛温之白芥子捣烂外敷治宿痰的方法。穴位贴敷疗法是在中医“冬病夏治”,理论指导下,配合现代医学“透(经)皮给药系统”理论。久咳为肺病科常见病多发病,因反复发作导致呼吸系统免疫功能低下病程迁延,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现代医学治疗均使用抗生素,过多或不适当的使用抗生素,可造成肠道菌群失调或产生耐药性,因此,介入一些安全简便的方法,不仅疗效好,痛苦小,而且费用低,穴位贴敷疗法正是中医内病外治的一种传统方法,在祖国医学经络学说的指导下在辨证论治基础上,将药物贴敷在特定的人体穴位上,通过药物的持久缓释来作用于特定的穴位,又经过经络影响所属脏腑,起到治疗和增强免疫作用,既刺激了穴位本身,疏导气血,调整阴阳,同时发挥药物和穴位双重作用,在局部产生药物浓度的相对优势,发挥最大的全身药理作用。

“冬病夏治” 疗法将中医的时间医学、经络,俞穴及方药紧密结合在一起,此即“天人相应”原则。据此,古人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学说。随着冬夏寒暑交替,夏季三伏时节,人体阳气最旺盛之时,顺时就势摄取阳气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经研究表明,盛夏人体皮肤血液循环旺盛,全身经络畅通,腠理开泄,药物易经皮肤吸收,通过经络刺激全身,可全面调整脏器功能,提升正气,提高人体免疫力,即“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以防冬春季发病。可有效减少发病次数。

久咳是本科常见病、多发病,给患者身心带来很大的痛苦,中药与腧穴的联合应用具有抗炎、止咳、祛痰、平喘作用,因此,穴位贴敷采用局部给药,安全性高、刺激性小,是一种极具应用潜能的给药途径和治疗手段,操作简便可行,值得临床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笔者在对患者进行穴位贴敷治疗同时,除对患者进行贴敷治疗的一般护理,更注重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情志护理、家庭护理干预的健康指导,以增强其治疗信心,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祖国医学在整体观的指导下进行辨证施治,中医护理亦是如此,因人而异健康宣教。

猜你喜欢
穴位皮肤药物
第二层皮肤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如何选择降压药物?
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掰开吃——呼吸系统篇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我爱洗澡,皮肤好好
最熟悉的药物伤你最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