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乐春 毛红
1 重庆医疗器械质量检验中心(重庆 401147)
2 重庆市医疗器械质量与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 401121)
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中的铝是指血袋袋体材料中所含有的一种金属,它会对血液制品的质量和被输血者产生不良反应影响。人体摄取过多的铝将直接破坏神经细胞内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的功能,不仅使老年人易患痴呆病,而且还会促人衰老,引发慢性肾功能损害等病症。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对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中铝的含量进行测定,该法简便快速、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
原子吸收光谱仪(德国耶拿公司生产,型号:ZEEnit 700P)。
选用某厂家生产的一次性使用塑料血袋作为样品。标准物质(铝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 GBW(E)080219 12043,浓度:100μg/mL)。
将试验溶液注入原子吸收光谱仪光路的石墨管中,在309.3nm 波长下测其吸光度。
表1.仪器操作条件
(1)试验依据:采用GB 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 部分:传统型血袋》中“金属:Al”的试验方法对Al 进行含量测定。
(2)顶标标准溶液的制备:精密量取铝单元素溶液标准物质(100μg/mL)1mL 于100mL 容量瓶中,加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1μg/mL 的标准溶液。精密量取5m L(1μg/mL)至100mL 容量瓶中,加超纯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浓度为50ng/mL 的顶标标准溶液。
(3)标准溶液的制备:仪器自动稀释顶标标准溶液(50ng/mL),得下列浓度标准溶液(见表2)。
(4)试验液的制备:取总表面积为1500 cm2(包括塑料薄片的两个表面)的血袋塑料薄片。用100 mL 的超纯水清洗材料两次,并将洗涤液弃去。将薄片浸入250 mL 的超纯水中,在加压的、(121±2)˚C 的饱和蒸汽下浸提30min。平行制备两份试验液。以同样的方式处理超纯水,作为对照液(空白液)。
(5)试验步骤
a)标准溶液每一浓度测定2 次,计算均值;
b)平行测定两份试验液,每份测定2 次,计算均值;
c)连续测定空白液11 次,计算其吸光度的标准偏差,用公式计算检出限。
检出限=(标准偏差×3)/标准曲线斜率。
表2.标准溶液的的浓度
表3.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和标准曲线方程
表4.试验液的吸光度、浓度
表5.空白的吸光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较理想的线性范围在吸光度的0.1~0.5 之内,此次试验所得标准曲线的吸光度值虽为0.007~0.23,但相关系数r>0.995,且所测试验液的浓度落在线性范围内,检出限为0.775 ng/mL,由表3、4、5 可以得出,采用石墨炉法测定一次性塑料血袋中铝的含量,方法和结果均具有良好的准确度。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线性范围较窄,绘制一条工作曲线至少要取5 至7 点,并且每一个点要重复测定两次或多次,直到平行样的测定值满足要求后,再进行下一个点的测定。
试验中为增加稳定性,在标准溶液的制备中通常会选择用稀硝酸(0.5%或1%)作为稀释溶剂,对高浓度标准品进行相应浓度的稀释。按GB 14232.1-2004《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 部分:传统型血袋》的要求,试验液是用注射用水制备。为确保标准溶液和试验液使用的是相同的溶剂系统,此次试验用超纯水作为稀释溶剂,避免了因其他溶剂(如蒸馏水、去离子水、酸)中所含杂质对测量带来的误差。
[1]肖乐勤.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铝[J].光谱实验室 2006年1月第23 卷第1 期:67-68。
[2]杨汇川,孟丽等.人血白蛋白制备中铝离子含量的控制[J].中国输血杂志2000年第13 卷第4 期:239-241。
[3]栗克喜,黄凤琼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血白蛋白中铝离子含量[J].中国输血杂志 2001年第14 卷第6 期:361-362 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4232.1-2004/ISO 3826-1:2003 人体血液及血液成分袋式塑料容器 第1 部分:传统型血袋。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23837-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