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略论

2014-02-06 11:49王秀玲
嘉应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歧路聊斋用例

王秀玲

(广州大学 人文学院, 广州 510006)

《歧路灯》是清代河南作家李绿园(1707-1790)“用带有河南地方色彩的语言写清初的河南社会生活”的一部长篇白话小说,该书是研究18世纪河南方言不可多得的语言学资料,同时,由于处在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发展演进的过渡阶段,因而该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歧路灯》中的疑问代词非常丰富,和现代汉语普通话相比,既有共性,又有差异。这种差异,有的是时代造成的,有的则是方言的因素。我们把《歧路灯》中的疑问代词依据询问功能,分为问人、问事物原因、问处所、问数量、问时间、问情状方式以及表别择询问等七类。其中,问人、问事物、问处所、问数量及表别择询问的疑问代词和普通话虽然也有一些用法上的差异,但整体差别不大。而差异较大的当属询问事物的“啥”类疑问代词和询问方式、性状等的“怎”类疑问代词。本文主要是讨论询问事物的“啥”类疑问代词,一方面,对《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的具体用法作静态描写分析,另一方面,通过共时和历时的比较,尽可能挖掘“啥”类疑问代词所反映出的时代和地域色彩。

一、“啥”类疑问代词在《歧路灯》中的具体用法

《歧路灯》中的“啥”类疑问代词主要包括“甚”、“甚的”、“什么”和“啥”,共计4个,它们的主要语法功能是用来询问事物和原因,在《歧路灯》中的用法如下:

(一)表询问

1.表指示

询问性状,“甚”、“甚的”、“啥”、“什么”出现次数分别为4、1、11和83,如:

1)昨日席上说的话,毕竟是甚事见委?(第二回)

2)这主人是甚的人?(第七回)

3)你到底是啥事呢?(第四十二回)

4)你是什么人?(第六十五回)

“什么”修饰的对象范围非常广,可以用来询问人、事物的性质、种类、名称等,也可以询问处所、原因、时间等,如:

5)我怎么摸到这里,这是什么所在?(第七十回)

6)这百姓是什么缘故呢?(第九十四回)

7)绍闻道:“当真你两个摆什么碟儿。”(第三十五回)

8)这天什么时候了?(第一回)

例(7)中的“什么”并非对“碟儿”的性质进行询问,而是问“为什么摆碟儿”。

2.表称代

(1)询问原因、目的

“甚”、“甚的”、“啥”、“什么”均可对原因、目的进行询问,出现次数分别为9、40、32、62。询问原因最常见格式是“为+疑问代词+VP”,如:

9)姓谭的也像一个人家,为甚拦住我的箱,扭我的锁,偷我哩衣服?(第三十回)

10)咱还没一个钱使,为甚的借与人家七八十串?(第二十五回)

11)姐夫甚不喜小学生街上走动,为啥叫他街上去?(第八回)

12)他断然没病,却是为什么不来呢?(第十九回)

询问目的最常见的格式是“VP(是)+做(为、干)+疑问代词”,如:

13)Ⅰ.又想二百多两银子,两天都尽,又费了许多粮饭油盐,是为甚的?(第二十四回)

Ⅱ.俺们并没啥意思,王哥,这是做甚的?(第六十回)

14)嵩老你要他做什么?(第二十回)

15)Ⅰ.你说这话,我就恼了,要结拜兄弟干啥哩?(第二十七回)

Ⅱ.自己弟兄们,这是做啥哩,不怕人家笑话么?(第五十四回)

Ⅲ.你两口儿从来不争嚷一句,我极喜欢,这是为啥哩,扯捞到戏上。(第五十六回)

以上两种形式是“啥”类疑问代词询问原因、目的最常见的格式。至于其他形式,用例较少,如:

16)你先哭什么?(第四十七回)

17)王氏问道:“福儿,你毕竟是为着啥来。”(第六十回)

(2)询问事物

“啥”类疑问代词中仅“啥”、“什么”具备询问事物的功能,二者的出现次数分别为29和35。如:

18)Ⅰ.有二十多天没见相公,相公要说什么?(第二十六回)

Ⅱ.你姓什么?(第五十六回)

Ⅲ.什么叫做走毒子?(第一百零四回)

19)Ⅰ.这三封是房钱,这一小封是啥?(第二十三回)

Ⅱ.客姓啥?(第三十三回)

Ⅲ.啥是章程,银子就是章程。(第七十七回)

Ⅳ.你家大相公好几时不曾出门,每日在家做啥哩?(第三十七回)

询问事物,“什么”、“啥”多用在特指问句中,但也可用在设问句中,如上例(19)Ⅲ。

(二)表反问

“啥”类疑问代词都具备反问的功能,其中,“甚”表反问用例21次,表指示作定语10次,表称代作宾语11次;“甚的”用例共4次,均表称代作宾语;“啥”共32次,表指示作定语18次,表称代作宾语14次;“什么”共见110次,表指示54次,表称代56次。如:

20)Ⅰ.看的戏多,有甚短处?(第八十二回)

Ⅱ.无识之人,满口胡谣,大率如此,究他则甚?(第八十九回)

21)每夜不过做百十文,又不开大炉,怕甚的。(第七十六回)

22)Ⅰ.大相公读过《五经》《四书》,啥事不知道,何用你多说少道的。(第三十二回)

Ⅱ.我还戴他做啥哩!(第六十七回)

23)Ⅰ.小孩子赶会,有什么好处,不去罢。(第三回)

Ⅱ.这不过是个毛虫,值什么。(第三十三回)

(三)表虚指

除“甚的”外,其余三个“啥”类疑问代词均有虚指功能。其中“甚”共见3次,表指示2次,表称代1次;“啥”共68次,表指示53次,表称代15次;“什么”共136次,表指示86次,表称代50次。如:

24)Ⅰ.天晚了,王中不必回去,他母女两个,也没甚的怕。(第八十一回)

Ⅱ.我不得闲,你看我当下是做甚的,有话改日说罢。(第六十八回)

25)Ⅰ.可也高攀不起,家儿穷,也没啥给娃子。(第四十回)

Ⅱ.属鼠哩,五月端午生,不知是啥时辰。(第八回)

26)Ⅰ.请了一个瞎医生,不知用的什么药,把半嘴牙都烧掉了。(第六十四回)

Ⅱ.大叔也该看看,怕咬坏了什么。(第二十九回)

(四)任指

“啥”类疑问代词仅“什么”具有任指功能,共10次,表指示8次,表称代2次。如:

27)税役们只有五个字,说“这个办不了”,任凭什么官,再不会有法了。(第一百零一回)

28)我虽什么也不晓,却也为日子不行,心中胡盘算下三四条儿。(第七十六回)

为了清楚展现“甚”、“甚的”、“啥”、“什么”四词在用法、功能上的差异,表示如下:

表1 “甚”、“甚的”、“啥”、“什么”四词在用法、功能的差异

从表1可以清楚地看出,“啥”类疑问代词“什么”用例最多,共见436次,其次是“啥”,172次,“甚”、“甚的”用例较少,出现次数分别为53和48。这四个词都具有询问、反诘、虚指的功能,“什么”还具有任指功能。单就询问功能而言,四词略有不同:“甚”、“甚的”主要是用表称代询问原因,虽可表指示询问性状,但只是个别用例。“什么”和“啥”功能强大,表指示询问性状;表称代除询问原因目的外,还可询问事物。就在句中所作的句法成分而言,“甚的”、“甚”只用作宾语或定语,其中作定语用例很少。“什么”、“啥”除作宾语、定语外,还可以用作主语,“什么”、“啥”用作宾语、定语都比较常见。

二、《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的历时和共时比较

从时代层次看,“甚”和“什么”产生最早,唐代就已出现。“甚”使用后不久就有“甚底”的复合形式。“甚底”在宋代已有不少用例,大约在元明时期,“甚底”又写作“甚的”。至于“啥”,则是一个方言色彩浓厚的方言词,吕叔湘(1985)认为可能是“什么”的合音,在官话区的一大部分方言和吴语区的大多数方言里,是和“什么”相当的疑问指代词。[1]“啥”的出现时间较晚,吕叔湘(1985)举清代的《红楼梦》、《儿女英雄传》为较早用例,而据冯春田(2003)的研究,在明代“啥(嗄、 )”已有用例,但是有着明显的方言色彩。冯氏所举用例多为吴语区民歌,除此之外,笔者在明代亦检得1例:

29)却好撞着于时在河口看划龙船,孔良宗落轿,叫“于老哥,在里做啥?”(明/西湖渔隐主人《续欢喜冤家》第十七回)

冯氏认为“合音式疑问代词'啥'明代已在南方方言(特别是吴语)里产生”,这个观点应该是比较可信的。[2]

为了更为清楚地展示“啥”类疑问代词在清代的分布情况,我们把《歧路灯》中的“啥”类疑问代词和清代的《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红楼梦》、《儒林外史》*本表中《红楼梦》的用例和数据,指人民文学出版社1964年版《红楼梦》前80回。《醒世姻缘传》、《儒林外史》数据均来源于《国学宝典》中的语料统计。《聊斋俚曲》数据来源冯春田先生的《<聊斋俚曲>语法研究》,冯春田先生考察范围仅限于《聊斋俚曲》中《姑妇曲》、《翻魇殃》、《禳妒咒》三部分内容。做了进一步对比分析。表格如下:

表2 《歧路灯》中的“啥”类疑问代词在清代的分布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什么”自清初以来在询问事物原因的疑问代词中已遥遥领先。但从词形上看,“什么”有两种不同的书写形式:“什么”和“甚么”。这两种词形在上述文献中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分布情况。《红楼梦》、《歧路灯》大致相同,词形“什么”基本上一统天下,《歧路灯》中无“甚么”,只有“什么”。《红楼梦》中“甚么”仅见4次,与“什么”悬殊极大,在代表江淮官话的《儒林外史》和山东方言的《醒世姻缘传》、《聊斋俚曲》中,“甚么”的使用频率却远远高于“什么”。笔者认为这种整齐的分布,不单是作家个人的书写习惯和用字差异,还有可能是由于语音差异而导致的结果,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讨论。不过,可以明确的是,清初以来,“什么╱甚么”已经成为占主导地位的询问事物的表达方式。

“甚”在各书中均有用例,但从“甚”所使用的群体来看,“甚”的文人气息较浓。“甚的”的分布在清代并不均衡,《红楼梦》和《聊斋俚曲》均未出现,《儒林外史》仅见4次,《醒世姻缘传》、《歧路灯》出现频率较高,而《歧路灯》尤高。“甚的”口语性强,多出自市井人物之口,在清代的山东方言和河南方言中依然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发展到今天,“甚”、“甚的”在河南方言中已经基本不用。不过,据邢向东(2006)研究表明,“甚”在其他一些方言中仍在使用,如太原、忻州、神木、绥德、佳县、吴堡等地。[3]

“啥”,是一个极富方言色彩的疑问代词。上述文献中,《醒世姻缘传》、《红楼梦》均未出现“啥”,《儒林外史》仅有1例字形作“嗄”,不足以代表江淮官话的使用情况。《醒世姻缘传》中未见“啥”,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醒世姻缘传》时代略早,而“啥”出现时间短,尚未广泛使用;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方言的差异。“啥”使用最多的是《歧路灯》,高达172例,是“什么”以外最为常见的疑问代词,具有极强的口语性。和《歧路灯》分布大致相同的是《聊斋俚曲》,《聊斋俚曲》中“啥”字形作“嗄”,“嗄”共出现63例,是本书中“什么”以外最为常见的疑问代词。由此可以看出,“啥”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方言词,见于清代河南以及山东方言。今天河南方言中“啥”仍十分活跃,大部分河南话基本只用“啥”,不用“什么”。 不单河南方言用“啥”,哈尔滨、徐州、扬州、洛阳、西安、西宁、上海、杭州、宁波、银川、乌鲁木齐等多个方言区也使用询问事物的“啥”。不过,官话区也有一些方言不用“啥”, 如济南、南京、万荣用的是“什么”。

通过以上研究,我们对《歧路灯》中“啥”类疑问代词的用法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 在四个“啥”类疑问代词中,“什么”用例最多,其次是“啥”,“甚”、“甚的”用例较少。从功能上看,这四个词都具有询问、反诘、虚指的功能,“什么”还具有任指功能。单就询问功能而言,四词略有不同:“甚”、“甚的”主要是用表称代询问原因;“什么”和“啥”功能强大,表指示询问性状;表称代除询问原因目的外,还可询问事物。从句法成分而言,“甚的”、“甚”只用作宾语或定语,其中作定语用例很少。“什么”、“啥”除作宾语、定语外,还可以用作主语,且用作宾语、定语都比较常见。另外,通过和其他文献的比较,我们发现,清代,“啥”是一个地域性较强的方言词,在本文所考察的文献中,只在河南以及山东方言的局部使用。今天的河南方言中“啥”仍十分活跃,大部分河南话基本只用“啥”,不用“什么”。

[1] 吕叔湘.近代汉语指代词[M].江蓝生,补.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5:127.

[2] 冯春田.合音式疑问代词“咋”与“啥”的一些问题[J].中国语文, 2003(3):234-243.

[3] 邢向东.陕北晋语语法比较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67.

猜你喜欢
歧路聊斋用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聊斋书介
UML用例间包含关系与泛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UML用例模型中依赖关系的比较与分析
歧路亡①羊
无题(5)
联锁软件详细设计的测试需求分析和用例编写
夜路吟
從出土文獻用例看王氏父子校讀古書的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