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华南多降雨,华北黄淮有高温
东北、内蒙古:大部地区气温略偏高,但降水偏多3成至4倍,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东部部分地区雨日有3-6天,日照偏少,导致部分春玉米、一季稻幼苗生长缓慢,发育期略偏晚。
西北:中东部光热充足,墒情适宜,利于冬小麦开花授粉、春播作物和经济林果生长。新疆大部气温偏低,周后期部分地区出现大风沙尘天气,局地棉花、冬小麦、果树及设施农业受灾。
华北、黄淮:气温偏高,光照充足,大部地区出现10-25毫米降水,有效补充了土壤水分,河北中部旱情缓解,利于冬小麦开花灌浆和春玉米、棉花幼苗生长。
江淮、江汉:大部光温较为适宜,利于冬小麦灌浆乳熟、一季稻和棉花生长以及成熟的冬小麦、油菜收获晾晒。
江南、华南:大部降水量偏多1-4倍,雨日有5-7天,日照不足,对早稻分蘖拔节、荔枝和龙眼幼果发育及油菜成熟收晒有不利影响,强降水还造成局地农田被淹。
西南:东部多阴雨寡照天气,不利于冬小麦、油菜成熟收晒以及春播作物健壮生长;云南大部温高雨少,滇中旱情持续发展,对一季稻移栽以及玉米、烤烟等旱地作物生长不利。
东北地区要及时做好水稻插秧工作,插秧后应灌水护苗;土壤过湿地区要做好除湿散墒工作,促进春玉米、大豆等春播作物健壮生长。冬麦区要根据墒情及时灌溉,防御高温危害,促进冬小麦充分灌浆,并及时收获已成熟的冬小麦。
长江中下游地区要适时移栽一季稻、棉花,已移栽地区注意加强肥水管理。江南、华南要抓紧疏通农田排水渠道,尽快排除田间积水,促进受灾作物恢复生长;稻区应及时排水晒田,控制早稻无效分蘖,进入幼穗分化的稻田可合理施用促花肥,促进稻穗发育。
贵州、云南东部抓紧完成夏收扫尾工作,并注意抢晴晾晒已收获的冬小麦、油菜,避免发芽、霉变;云南中部旱区要积极抗旱,确保农业生产用水。
(本栏目内容由北京华风天际气象服务有限公司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