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资》记者 徐骞
行业时评
从全球杀虫剂市场看我国农化产业竞争力
——访中化农化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骞
□《中国农资》记者 徐骞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834家规模以上农药企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1-12月,我国化学农药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229.26亿元,同比大幅增长30.8%,再创历史新高。2013年全年,国内农药产量达到319.0万吨,同比小幅增长1.64%。杀虫剂产量同比下降9.0%,为61.3万吨,占农药总产量的19.2%。在出口方面,2013年我国农药出口109.5万吨,农药出口数量占农药产量的50.84%。农药出口数量占到农药产量的一半。出口额37.455亿美元,平均出口单价3408美元/吨,金额同比增长31%。
日前,在由中国植物保护学会植保产品推广工作委员会、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药市场信息》传媒联合主办的杀虫剂发展与推广应用交流会上,中化农化有限公司市场部副总经理王骞对全球杀虫剂市场作了分析,并对我国农化企业全球化发展提出了建议。
《中国农资》记者:据统计,2013年杀虫剂占全球农药总份额的28%(含非农),是第二大类农药,从近年来的趋势上来看,杀虫剂在农药总产量中的比重是逐步提高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王骞:从目前来看,保持增长是一个基调。近年气候变暖引发病虫害活动增强,从而使杀虫剂用量持续增长。同时,发展中国家人口的增长较快,粮食需求必然增加。拉美、非洲、亚太等地区种植面积也在稳定增加。另外,饲用作物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以及进而导致的次要害虫猖獗值得关注,而非农领域用药的提升,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家庭卫生用药,以及仓储、园艺、草坪方面的用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增长点。
《中国农资》记者:那么除了市场份额不断提高,未来全球杀虫剂发展是否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方向?
王骞:从历史上来看,早期杀虫剂主要是一些无机化合物和天然矿物、植物。1940年DDT工业化生产之后,我们才进入有机杀虫剂时代。70年代以来,长残留的有机氯杀虫剂和某些高毒有机磷杀虫剂逐渐被淘汰;同时杀虫剂的研发领域不断扩大,微生物杀虫剂有较快发展。80年代,全世界杀虫剂品种已超过500种。1977年氯菊酯上市、1985年阿维菌素上市、1991年吡虫啉上市、2008年氯虫苯甲酰胺上市,从杀虫剂的研发历程上来看,新型产品的出现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探索,随着品类的不断齐全,研发效率有所下降。
与此同时,国际社会对农药的安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特别在杀虫剂行业更为明显,新型的高效、低毒、低残留杀虫剂将会为企业带来较大利润。2007年,布莱顿(BCPC)世界植保大会向氯虫苯甲酰胺颁发了“最具创新的化学奖”,为环保型杀虫剂的研发给予了鼓励。
《中国农资》记者:2013年,中国杀虫剂出口量为22.46万吨,金额达到9.08亿美元,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9%和17.7%,依然保持着很好的增长势头。与国外企业相比,国内农化企业具有哪些优势和劣势?
王骞:近年来,我国农化工业竞争力不断提高,持续不断的研发支持中国农化产业在世界范围参与竞争,而2013年中国农药工业以占全国0.18%的GDP贡献了贸易顺差的3%,证明了我国农化产业的强大竞争力。中国农化产业是继欧盟、北美、日本之后全球第四大拥有一体化生产能力的大国,拥有全球第一大本土市场,同时拥有几乎全球各种作物,可便于产品开发测试和经验积累。
另一方面,“品牌魔咒”限制了国内企业的发展,形成了重生产、轻市场的局面。一方面,全球市场几乎鲜有中国大陆品牌的终端农化产品,另一方面,许多国内大型企业忙于贴牌代工,在业务上被世界企业所捆绑,缺乏全球化的营销、管理水平,行业内极其缺乏具有全球化能力的人才储备。
《中国农资》记者:通过对全球杀虫剂市场的研究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国内农化企业在国际竞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您对于我国农化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有哪些策略性的建议?
王骞:首先,需要明确企业战略,寻求平衡业务,同时考虑如何利用我国本土优势“第二个黄金十年”、包括更加注重并购、专利壁垒等手段。此外,国内企业应建立、储备全球化的管理团队和营销团队、建立匹配的全球化能力,对于海外市场,坚持属地化原则,在合适的时间考虑进行全球性供应链布局(生产、制剂)。对于高门槛市场,不仅要看到机会,更要看到竞争风险,认真研究目标市场的文化、社会、政治环境,寻找合适的战略伙伴、抱团出海。企业要学会充分利用目前的研发资源,制定适合自身的有效发展市场战略,并持之以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