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栋 刘更生 张 蕾
(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 250014)
培养中医全科医学人才是提升中医服务基层能力的关键,因为其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有其特殊性,因此,在培养模式上更要注重中医思维能力和中医临床能力的强化,在培养过程中更要体现中医学术特点和中医人才培养的规律,沿袭当前的人才培养模式,片面强调教学内容优化的重要性,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高等中医教育改革的尴尬境地。近年来,各高等中医院校都围绕着中医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做了大量的极具探索性的工作,中医传统师承也屡被提及的热点,但简单的师带徒的形式,并不能代表中医师承的精髓。因此,我们提出了中医人才应该是全科人才这一基本命题,围绕着培养目标的实现,就如何将师承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要想全面了解师承对中医教育的作用及影响,必须透过“师带徒”这一形式,把师承放到中医教育和学术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考查,才能真正得到其精髓。具体来讲:一是从理论上,围绕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沿革、地位、作用、效果,探析传统中医师承教育基本特点和模式;二是从实践上,分析具有师承和院校教育双重特质的现当代名老中医的成长过程,总结他们成才的基本规律,从实证的角度剖析师承的作用;三是从相关性上,探讨反映中医学术特点,与中医师承密切相关的中医学术流派表现形式,阐释中医学术流派对中医人才成才的影响。这样,从师承自身特点、名医成才规律、中医学术特色等角度,去探寻中医师承内在核心要素,避免了片面就师承而论师承,从而使传统中医师承融入现代高等教育。师承对中医教育和学术的影响上是多层次的,对中医的影响也存在着利和弊两个方面。结合以上几个角度,我们提出了中医师承核心要素的概念,也就是在发扬师承的过程中,必须要坚守的几个基本点,分别是“根于经典,学有所宗,习在临证”,根于经典就是把中医经典作为学好中医的根底,领悟中医思维的基石;学有所宗就是把中医流派作为继承中医学术的关键,用活用好中医理论的导引;习在临证就是把临床实践作为贯穿中医学习全过程的主线和提升中医临证能力的着力点。
强化中医经典课程不能仅局限在课程本身,应把其放到中医人才培养的全程来看,放到是否坚持中医教育规律、是否培养合格中医人才的举足轻重的地位上来把握,让中医经典课程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环境条件等多方面获得更多优先支持、优先发展的机会。按照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实现条件、教学评价5个要素来构架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提出了中医经典教学“诵、学、摹、化、用”五个阶段,中医经典的教和学贯穿到了学习的全过程。“诵”即树立“中医的根底在于背”的理念,消除教材中医思维淡化的弊端,让学生从中医经典中去感受最纯正的中医思维。“学”即强调“先诵后学,以导促学”,经典课程开设应“先入为主”,打破中医经典与中医基础课程的顺承关系,将中医经典课程的开课时间提前,适当引入经典课程的导学内容,保证学生感受原汁原味的中医。“摹”即学生理解“一源多流”的中医学术特色,中医经典教育是源头,让学生感悟中医之道,中医流派教育是活水,让学生领略中医之理。“化”即采用中医医案实训的方法,让中医思维化为临诊能力,精选古代中医经典著名案例,学生学习经典提供了虚拟的临诊环境,引入PBL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共同参与案例分析、讨论,不求结果的正确与否,更看重临诊的过程。“用”即创造学生应用中医经典的外部环境,通过门诊、社区跟师侍诊、试诊,实现中医经典教学和中医临证两条主线的结合,进一步深化学生的中医功底。
在“诵、学、摹、化、用”的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的指导下,我们编写了《中医经典必背》教材,一入学就设立中医经典背诵课程。中医经典课程的上课时间也提前,如《内经》由第三学期提前到第二学期,其他经典课程也进行了跟进提前。依据学校的学术特色,把伤寒教学,尤其是齐鲁伤寒流派学习作为中医经典教学的重要内容。开设了《李克绍与伤寒解惑论》,学习李老如何“学伤寒、解伤寒、用伤寒”。编著了《中医经典与临证思维》课程,形成了中医经典医案库,通过分组讨论,依次请学生课堂提出自身见解,并不要求学生诊疗思路一定要与原案一致,鼓励提出自己的学术观点和辨治方案。在学生进入高年级后,通过拜师等形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医院门诊或社区基地去识药、跟师,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中医临诊能力得以不断提高和加强。
中医学术体系有别于现代医学,决定其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着不同,传统中医师承教育的成功经验表明,实践是中医人才成长的重要环境和动力,需要在实践中提升对理论的感悟,在理论深化中实现对实践的指导,边理论边实践,边实践边理论。通过实践实现理论学习的继续、补充和深化,实现中医道、法、术的传授。现行的高等中医教育模式,突出课堂、教师、教材的中心地位,采用现代医学教育所倡导的基础教育、专业教育、临床实习三段式教学模式,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脱节,实质上割裂了中医学术体系,破坏了中医教育教学的固有规律。我们将散在于中医内、外、妇、儿各临床课程中的临床基本技能、专科技能、思维能力、沟通交流能力等实践教学内容集中起来,优化整合,从培养中医兴趣信心出发,由浅及深、由简单到综合、由具体到抽象,一年级解决学生如何尽快进入中医角色的问题,重在经络循行、常用腧穴和穴位保健等;二年级解决学生对中诊和中药的全面认识,重在诊法脉法、药用植物、生药饮片、中药炮炙等;三年级解决学生对中医外治方法和处方用药的能力,重在针刺方法、推拿手法、组方实践等,四年级则与中医经典课程教学模式相融合,通过医案实训和跟师临诊,逐步向中医辨证思维和综合临诊能力过度。
加强基地建设,形成模拟传统中医师承环境,是中医临诊能力实践体系构建的关键。我校建立了“学校-医院-社区”三级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了中药鉴别、中医诊断、针灸推拿、模拟医院等于一体的中医临床技能实训基地。结合我校中医全科医学重点学科的优势,立足中医学的全科属性和中医全科人才培养的需要,把社区实践基地建设作为推进中医临诊能力实践体系构建的重点,在中医环境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作为中医全科人才培训实践基地。其优势体现在:弥补了中医病例资源和带教师资的不足;相对宽裕的就诊时间和患者的相对稳定,便于学生对患者的诊治和随访,从而可以进行经验的积累;便于学生在社区进行中药饮片的识别和简单的炮炙;便于培养学生沟通的技巧和纯正的中医思维。
基于传统中医师承核心要素,围绕着“思维”和“临诊”两个着力点,通过中医经典课程教学体系和中医临床实训体系的建立,我校成为山东省中医全科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在现代高等中医教育中全面融入中医传统师承教育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有一定辐射、示范效应的现代中医师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