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宣赫,谢庆宾,岳大力,徐 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教育论坛
高等学校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构建
王宣赫,谢庆宾,岳大力,徐 静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 北京 102249
自教育部、财政部2007年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来,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得到蓬勃发展,建设成果显著,但随着教学团队不断发展,重选拔、轻建设、规章制度有待完善的问题也日渐突显。本文通过阐述教学团队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提出构建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及如何构建基于二级学院、教学团队及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
教学团队;二级学院;管理体系
自2007年1月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来,高等学校积极推进教学团队建设,成果丰硕。就中国石油大学(北京)而言,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3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校级培育教学团队30个,校级基层教学团队145个。其中二级学院响应学校号召,积极遴选和组织建设教学团队,以地球科学学院为例目前有基层教学团队26个,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北京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校级培育教学团队4个,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显著。
教学团队发展对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教师专业化发展[1-2]等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对教学团队的建设和管理非常重视,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为教学团队建设发展起到很好的指导协调作用。但随着近几年的蓬勃发展,教学团队呈现出数量不断增加、学科门类日益多样化的特点,因而,对教学团队管理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使如何更好地将教学团队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促进教学团队健康稳定发展成为一个新的课题。二级学院作为学校教学团队的基层管理部门,有必要构建合理的教学团队管理体系,更好地发挥其管理服务功能,作为学校教学团队管理的有益补充,促进教学团队健康稳定发展,更好地为教学工作服务。
1.了解情况,便于“因地制宜”
二级学院是高等学校中的重要基层管理服务部门,在高等学校管理中,二级学院起到承上启下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学校方针政策主要通过二级学院进行部署和落实。因此,在学校政策的引导下,二级学院应针对本学院教学团队的实际情况,对学校教学团队的相关规定进行细化和补充,以制定符合本学院教学团队特点、便于学院对教学团队进行监管和指导的规章制度,使教学团队在运行过程中获得更具有针对的指导和规范。
2.方便实施,利于监管指导
规章制度制定后,如果监管不到位,将直接影响制度实施效果。二级学院了解教学团队的实际情况及运行状态,能够及时对团队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和指导,因此,建立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能够提升相关规章制度的实施效力,有利于学院对教学团队运行进行监管和指导。
综上,针对教学团队在组建和运行等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为了更好建设教学团队,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作用,有必要完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使之成为学校相关政策的有益补充,使二级学院的教学团队的管理和建设更加制度化、规范化、合理化。
1.重选拔,轻建设
充,但同时也显露出一些问题。总体而言,教学团队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在原有教研室、课题组的基础上整合组建起来的一批具有良好基础和传统的教学团队;另一类为以课程或课题组为基础新组建的教学团队。第一类教学团队具有合理的团队结构、优秀的团队带头人、良好的科研成果及丰富的教学积累。在学校教学团队政策和资金的扶持下,该类团队在原有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发展,在团队建设、课程建设、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可以做到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产生了一批优秀的教学成果,如教学名师、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等等。第二类教学团队成立时间晚、基础相对薄弱、建设经验不足、团队结构不完善、缺少号召力强的团队带头人,团队成立后,教学和科研工作依然保持原来的运行方式,在外部缺少推动力,内部缺少主动性的情况下,该类团队处于自我发展的状态,很难取得较好的教学成果及教学突破。
2.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教学团队依据学校的建设原则组建起来后,大部分教学团队建设的标准和依据仍然是学校的相关文件,但学校在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时,要兼顾学校内不同学科专业,是引导性、概括性文件,对不同学科专业的建设要求很难做到更具有针对性和具体化。因此,教学团队在选拔方式、建设原则、淘汰机制、考核方式等方面都缺少明确具体的指导制度,运行过程中基本延续以前的方式,缺少必要的制度作为监督和保障,尤其对教学团队中的新生团队,由于缺少前期的积淀和后来的指导,常常会遇到发展瓶颈。
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是教学团队建设发展的保障,合理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可以有效促进教学团队发展,帮助提高教学团队成员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教学团队管理文件的指导下,进一步完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的管理制度对教学团队的发展将会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本文将从学院管理、教学团队内部机制建立及教师专业化发展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建立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制度。
1.制定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制度,补充细化学校文件
二级学院应该在教学团队的选拔条件、建设原则、奖惩方法、淘汰机制等方面完善教学团队管理制度,指导学院教学团队发展,使教学团队在发展建设过程中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为教学团队建设提供制度和资金上的保障。
2.建立教学团队内部工作机制,加强团队自治能力
角膜屈光手术会造成角膜组织结构和泪液炎症介质不同程度的破坏和改变,从而引起眼表功能改变,导致患者术后不同程度的干眼症状,这已成为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1]。全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根据是否制作角膜基质瓣,可分为飞秒激光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Femtosecond lenticule extraction,FLEx)[2]和飞秒激光小切口角膜基质透镜取出术(SMILE)[3]。本研究通过比较FLEx与SMILE术后患者早期眼表参数和泪液炎症介质变化,探讨这2种术式对术后眼表情况的影响。
教学团队要充分发挥其在教学科研中的积极作用,必须建立合理的内部工作机制,保持其发展的可持续性。
(1)建设教学团队文化,形成共同愿景理念。增强团队成员的归属感,使团队成员相互帮助、相互扶持,为实现团队的共同愿景不断努力,这是团队建设中的灵魂,应该贯穿于教学团队建设的始终。
(2)明确教学团队共同目标,确立教学团队发展方向。每一个教学团队应有长期建设规划和近期工作计划,团队成员应按工作计划认真完成自己的相关工作。
(3)强化教学团队纪律规范,加强团队成员自我管理。团队纪律是团队得以正常运行的基本保证,团队成员在团队纪律的规范和约束下认真参加团队活动,完成团队交给的各项任务。
(4)形成沟通交流机制,达到教学资源共享。教学团队成员通过课外讨论、课堂听课、集体备课、讲课比赛等活动进行多方位、多层次交流,达到教学资源共享从而实现增殖效果。
3.注重教师专业化发展,增强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
建设学习型和创新型团队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学团队发展的可持续性具有重要意义。
(1)构建学习型教学团队,促进教学团队持续发展。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还有三分学不到。社会在不断发展,知识结构体系也在不断更新。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使自己的教学内容及活动符合知识体系不断更新的趋势,教师本人及教学团队应该建立学习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3],促使团队成员主动学习教学新方法、科研新成果,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实践活动中,才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出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优秀学生。
(2)构建创新型教学团队,加强质量工程建设,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教学团队最根本、最重要的目标就提高教学质量,这是由高等教育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及质量工程的指导思想决定的[4]。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向经
验丰富的名师、教学能手学习,主动拓宽获取知识渠道,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在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方法建设方面勇于实践,开拓创新,实现教学改革的新突破,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人才。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在高等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形成以二级学院、教学团队及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础的二级学院教学团队管理体系,进而构建教师―教学团队―学院―学校四级管理模式,充分调动教师个体的积极性,激发团队整体的热情,强化二级学院的监管指导作用,最后促使教学团队形成“国家级别、市级建设、校级培育、院系发展”的良好发展格局,将对教学团队所在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师专业发展、教学管理等方面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合理的教学团队管理机制可以有效地促进教学团队发展并为其提供保障。
[1] 王志蔚,张彩云,王红玫,等.近年来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述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教学版),2010,23(1):32-36.
[2] 黄辉.高校教研室建设与教学团队建设关系辨析[J].高教论坛, 2010,(2):97-99.
[3] 王涛,孙伟, 王红梅.基于科学发展观的高校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08,29(2): 59-61.
[4] 田恩舜.建设高水平教学团队,切实提高教学质量[J].中国高等教育,2008, (15-16): 20-22.
Title: Teaching Team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Sub-college in Higher School
Author(s): WANG Xuan-he, XIE Qing-bin, YUE Da-li, XU Jing
teaching team; sub-college; management system
G640
A
1006-9372 (2014)01-0007-03
2013-10-2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本科教学改革项目:基于二级学院管理服务功能的教学团队管理。
王宣赫,女,讲师,主要从事本科教学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