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无 味” 之 “味” 美
——老子“味”论审美思想探析
赵艳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老子“无味”之“味”是一种至味,其建立的思想基础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老子的“无味”之境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是“道”境,具有无穷的审美意蕴。
老子 道 “味” “无味” 审美意蕴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提出的“道”、“无”、“玄鉴”、“味”等范畴对我国古代美学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老子“无味”思想在古代“味”论发展历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叶朗先生给予老子“味”论充分肯定,他认为老子“无味”说之“味”“已经是一个美学范畴,这是‘味’这个概念在历史上第一次作为美学范畴出现”[1]。可见,老子“无味”之“味”与饮食之“美味”不同,老子打破了饮食之“味”的局限性,从饮食之“味”出发揭示“味”与“道”、“味”与“审美”之间的相通之处,在“味”论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本文认为老子“无味”思想的建立基础是“道”,老子“无味”论包含着深刻的审美意蕴并对后世审美风格、审美范畴等有重要意义。
《老子》一书中“味”字共出现四次,《老子》十二章载:“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2]老子反对饮食之“五味”,认为“五味”同“五色”、“五音”一样,会带来过度的纵欲享受而失去感官的真正感受性,从而丧失“味”的真正意义。因此,老子提出著名的“无味”说,《老子》三十五章载:“乐与饵,过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用之不足既。”[2]此处,“淡乎其无味”之“味”已经超越饮食滋味的层面而上升为对“道”的审美体会,即“无味”之“道”、“道”之“淡味”,正如王弼解释这句话说:“言道之深大。”[2]“味”不是指饮食的味道,而是指超越礼法规范之上的自然朴素之“味”,是一种至味,是“道”之“淡味”。“味”的指向目标是“道”和“道”带给主体的一系列审美感受性,因此可以说老子“无味”说的建立基础就是道家的核心思想:“道”。
何为“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源,是万物的根本,是“无”。《老子》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2]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2]老子认为万物都是从无到有的,而“道”又生万物,因此“道”就是“无”,“道”就是万物产生的本源,正如《老子》六十二章所说:“道者万物之奥”[2],王弼释曰:“奥,犹暧也。可得庇荫之辞。”[2]没有“道”就没有天地万物,“道”是万物之根、万物的主宰。正是由于“道”的这种本源性使它无形可求,同于“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 老子追求的“道”不是平常可言可说之“道”,而是不可道之“道”,具有无形而空远的特点。那么如何才能体会“道”、追求“道”呢?《老子》四十一章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夫唯道善贷且成。”[2]河上公注:“‘象’,道也。”[3]成玄英疏曰:“大象,犹大道之法象也。 ”[3]可见,“大音”、“大象”就是老子所追求的“大道”。方大而无角,器皿大而晚成,最美妙的音乐是听不到的,最完美的形象也是看不见的,此“大方”、“大器”、“大音”、“大象”不可知而又真实存在,这种最高的审美境界就是“道”的境界,就是“大道”。因此,“淡乎其无味”之“道”才是真正的“大道”,“无味”之“味”才是一种至味。这种“无味”之“味”是一种对“道”的把握和体验方式,是一种形而上层面的“味”,也是老子对“味”论的新发展。《老子》六十三章载:“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2]“无味”亦指“道”之“淡味”,而第一个“味”则用作动词,意思是对“道味”的体味和感受。可见,在老子看来,不管是动词之“味”,还是“无味”之“味”,它们的指向都很明确,那就是“道”,“道”是老子“味”论建立的思想基础。
老子“道”论是道家思想的核心,是宇宙万物发展的本源,其美学思想和哲学观都是从“道”发展而来。不管是“淡乎其无味”之“味”,亦或是“味无味”之“味”,都强调“无味”、“淡味”,是“希声”之“大音”、“无形”之“大象”,是老子对“道”境的追求。“无味”之“味”不是具体的“五味”之“味”,具体的“味”已经消融在这“无味”的至味之中,与“大象”、“大音”、“大道”共存。从审美批评的角度而言,“无味”是一种至味,是一种最高的审美境界和审美追求,是“道”的境界,其目的就是体道悟道。因此,“道”是老子“无味”审美思想建立的重要基础,没有老子“道”论思想的建立,也不会有道家“无味”说的产生。
老子“味”论作为一个美学范畴,体现出一种恬淡之美,对后世“淡味”理论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道家“无味”说强调主体的审美体验性,从审美主体的角度出发观照客观世界,体现出深厚的审美意蕴。
(一)“无味”之“味”:恬淡之美
老子“无味”论具有开创性意义,所谓“无味”不是没有任何味道,而是一种最高境界的“淡味”,正如王弼所说,“无味”即“以恬淡为味”[2],是一种具有最高审美意蕴的“淡味”。叶朗先生也说:“‘淡乎其无味’,并不是否定一切美感,而只是提倡一种特殊的美感,一种平淡的趣味。”[1]可见,老子“无味”之“味”体现的正是一种恬淡之美,是一种恬淡的至味。何谓“恬淡”?老子曰:“恬淡为上,胜而不美。”[2]意为要用一种淡然的心态看待兵器和战争,体现了老子的“无为”思想。在《老子》六十三章中,“无为”、“无事”、“无味”共同出现,强调“无为”才能有所为,恬淡无味才是最美的滋味,“恬淡”、“无味”与“无为”思想共同贯穿于老子的美学思想之中,与老子“道”论、“有无”观互为观照,体现出一种恬淡冲和之美。
“无味”之“味”的本质就是“淡味”,从审美层面上说,这种“淡味”体现出一种韵味淡远、平淡自然的审美意境,自然澄澈、蕴藉悠长。“淡味”是“五味”之本,是一种冲和宁静之美味,它体现出一种雅淡闲适、空灵淡远的审美境界。老子“无味”论对“淡味”及中国美学“淡”范畴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老子“淡味”思想的基础上,庄子也对“恬淡”给予充分肯定,《庄子·天道》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万物之本也。”[4]亦云:“夫虚静恬淡、寂寞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也]。”[4]“虚静恬淡、寂寞无为”是万物的本源,是自然之“道”,“道”无形无象,也是万物之根本。因此,对恬淡境界的把握就是对“道”境的体悟,“淡味”体现出的恬淡冲和之美就是“道”的最高审美境界。恬淡之美从老子开始得到古代文学家的大力推崇,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句体现出一种恬淡闲适、悠然自得的诗歌审美境界;宋代苏轼也极为推崇“淡味”,提出“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的文学创作主张;方回《瀛奎律髓》中评价梅尧臣诗亦曰:“淡泊中有醲醇味。”恬淡之味是富有意蕴的情味,是自然高妙的道味,是淡远澄明的“无味”,是空灵渺远的最高审美境界。从文学审美批评角度而言,正是由于老子“无味”思想的提出,才有“淡味”这一审美意境的产生,才有我国古代文艺美学对“淡”范畴的推崇和追求。“无味”即“淡味”,其体现出的恬淡悠然的审美意境深刻影响了我国古代美学重体验、重感悟、重冲淡的审美风格。
(二)“味”无味:强调主体的审美体验
前文主要阐述“无味”之“味”的审美意蕴,本小节论述《老子》中动词之“味”的审美意义,分析老子“味”论思想对审美主体的重视。《老子》中“味”字共出现四次,其中作为动词体味、感悟之意的“味”只有一处,即“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2]中的第一个“味”。老子将饮食滋味之意的“味”活用为动词,意思是体味、感悟,其最初目的是用“味”的方式体道、悟道,然而却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感受性,强调了主体的审美体验。在老子“无味”论之前,不管是饮食的滋味,还是以饮食之味比喻音乐之美的“遗音遗味”都未脱离“味”的名词含义,即指用舌头尝到的滋味。而老子“味”论中作为动词体味、品味用法之“味”开古代“味”论之先河,对我国古代文艺审美批评的发展有重要意义。美食之滋味可以带给人们主观感受上的快感和愉悦,是一种瞬间的美好体验,老子之“味”“道”正是抓住了“味”的这种瞬间感受性特点。“道”深不可测,“大道”更如“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般无法触碰,因此只有用心灵那一瞬间的活动去“味”“道”、去体道、去感受“道”的奥妙无穷,才是悟道的真正途径,这体现了中国美学重视体验性和感受性的特点。“味”“道”是从审美主体的主观感受出发对“道”的一种观照,是审美主体用心领悟“道”境的最高审美体验,突出了审美主体瞬间的审美感受性,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说:“求返于自己深心的心灵节奏,以体合宇宙内部的生命节奏。”[5]只有审美主体的心灵世界与对自然世界的审美观照相辉映,才能真正体现“道”的审美意境,获得最高的审美趣味和审美享受。
老子“味无味”突出了审美主体的重要地位,“味”的审美过程不仅仅是对审美客体的简单观照,还是要发挥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审美体验性,让审美主体透过审美客体的表象去发掘审美对象的深层意蕴,抓住生命的瞬间感悟从而获得一种心灵上的快感和享受。这个过程不仅仅是审美主体的主观审美体验,更是一种生命的审美体验,是情与景、心灵与事物、生命与感受的相互融合,是对生命意义的瞬间感悟,因此也是人生最高的审美意境和审美追求,这是老子“味”论思想深层次的内涵和审美意蕴,对后世“味”论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宗炳《画山水序》开篇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认为只有怀着一颗虚静澄明之心才能体味象中之境,才能真正进入道境。刘勰《文心雕龙》载:“繁采寡情,味之必厌。”钟嵘《诗品序》亦载:“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是诗之至也。”他们均强调审美主体的主观审美体味,突出审美主体的重要性,可以说,从审美主体的角度而言,老子“无味”论是后代“味”论审美思想发展的滥觞。
综上所述,老子“无味”论的美学思想建立在道家核心思想“道”的基础之上,揭示了中国美学重“淡”、重体验的审美特点。老子认为“无味”是一种至味,是审美的最高境界,是包含无穷意蕴的“道”境。正如李泽厚先生所说,道家之“无味”“就主体来说,它实际上指的是一种不受任何有限欲望和对象束缚的审美感受;就对象来说,它指的是一种超出了对象的有限性,能唤起无限多样的感受的美”。正是由于这种对无限的美的把握,才使老子“无味”论包含了无穷的美感,对后代玄学自然观、“淡味”说以及“意境”理论均产生了重要影响。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楼宇烈.王弼集校释[M].北京:中华书局,1980.
[3]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4][晋]郭象注.[唐]成玄英疏.庄子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11.
[5]宗白华.意境[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