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凤华
(中共青阳县委党校 教研室,安徽 青阳 24280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近10%的持续稳定增长,不仅构成了“亚洲奇迹”,而且相对发达国家和地区而言,也创造了“全球奇迹”。然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经济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负向效应。其中,传统增长方式背景下所形成的高度依赖资源与高能源、资源消耗的模式构成了典型的特征化事实。本文基于这一背景与特征化事实,就科学认识、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科学资源观,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谈几点认识,以期对实践有所裨益。
一
早在2003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上对“科学发展观”的内涵作出十分经典的概括与论述,即“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笔者认为,科学资源观[1](P416~417)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内涵上拥有与科学发展观本质上的共性特征,在举措的制定与实施上具有一定的具体性、直接性与现实性,“以人为本”也构成了科学资源观最为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一切资源的优化配置与使用均以人为起点,这是科学资源观的一重应有之意。在微观经济学中,最重要的假定之一是资源稀缺,而这种稀缺性决定了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整个人类社会均需要合理配置资源,这种稀缺性与人的欲望的无穷性形成不可避免的冲突,而如何进行科学选择与优化配置资源便是科学资源观的根本诉求之一;在宏观经济学中,存在另一重与微观的资源充分利用的核心假定相悖的前提假定即资源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也就是存在着大量闲置资源,由此,如何充分利用资源便是宏观经济学重点要解决的问题,然而,无论是资源的微观层面的优化配置还是宏观层面的充分利用均离不开人,均要围绕人的需要与需求为核心出发点,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根本体现。
另一方面,尽管人的需要与需求构成了资源配置与使用的起点,但是反过来人又是资源配置与使用的能动主体。尽管无论是自然资源,还是经济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均符合稀缺性假定,然而并不是说人和人类社会在资源的微观配置与宏观利用上不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也是科学资源观与科学发展观提出和实施的顶层设计要义。换句话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改变中国传统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是要实现一种良性的经济增长机制,即实现人、自然与社会三者之间的相互协调、相互协同。而在这一过程中,人构成了最根本的能动要素。这也构成了另一重“以人为本”的重要体现。
二
科学的资源观是可持续发展的资源观。可持续从当前来看,强调的是当代人与自然资源的关系。但长远看,强调的是当代人的发展和后代人的发展,即代际永续发展。
第一,可持续的资源观要求的是资源消耗节约化。人类文明迄今为止经历了三个阶段: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目前,人类社会正处在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的转变期。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近300年来世界工业化的发展使人类征服自然达到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也没有能力继续支持工业文明的如此发展。早在20世纪上半叶,发生在美国、英国、日本等国的“八大公害事件”,已经暴露了发达国家实现工业化所带来的人与自然关系的紧张和生态破坏。[2](P3~6)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发达国家现代化的实现,臭氧层损害、全球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空气、水质、土壤污染等一系列的全球环境问题开始全面爆发,严峻的环境问题使人类认识到,资源是有限的,增长并不等于发展,自然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和文明演进的前提,必须彻底消除“大量生产、大量排放、大量废弃”的生产生活方式,走可持续发展方式。针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利用、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都在同步增长,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现实,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开始成为党和政府关注的重点。节约化消耗资源,建设生态文明,这是当代中国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实践性提升。
第二,可持续的资源观要求的是资源利用循环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对解决我国当前存在的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社会问题具有重大意义。这不仅有助于解决资源稀缺性问题,也有助于解决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问题,更重要的是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实现资源的代际永续利用,有利于造福子孙后代。
第三,可持续的资源要求的是资源功能拓展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进步,资源的功能始终在可持续发展变化中,人类创新永无止境,资源发展永无止境。人类知识能力和技术技能的发展进步,能够把以前没有价值的成份转化为宝贵的资源,能够把没有发现的资源功能转化成新的资源。资源的存在与人类的存在并存,人类的无限需求和无限开发创新能力,不仅使资源的种类、数量、规模在不断变化,更重要的是资源的功能不断拓展,使资源具有可持续性。
三
将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能够发挥经济叠加效应的现实优势构成了科学资源观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要求。由此,县域经济尤其是欠发达县域的飞跃式发展甚至是赶超式发展,需要县域经济体定位清晰,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凸显和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最终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并发挥潜在优势的现实经济效应。[3](P20~26)
首先,县域经济需要定位清晰,找准自身的比较优势,这是强化优势和发挥优势的必备条件。就青阳县而言,其一向以山青水秀、人文荟萃、古迹众多、佛教鼎盛而闻名于省内外。在安徽省池州市1180.6km2的土地上,有山水名胜19处,大、小喀斯特溶洞49个,间歇泉3眼,古树38株,尤其以九华十景中的“五溪山色”、“莲花云海”、“舒潭印月”、“碧桃瀑布”、“九子泉声”、“天柱仙踪”六景和九华山九十九峰中的七十二峰为最佳。青阳历史悠久,勤劳的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代文化,全县有古文化遗址8处、碑碣15座、崖刻6处、古代名人墓葬28座、古建筑31幢、石桥梁38座、寺庙110座。从地质发展史上看,海相沉积是青阳最古老的地质基础,后经中生代、新生代多次构造运动的作用,青阳西南部岩浆侵入,地壳不断抬升和隆起,形成了九华山体,地质的演化过程,奠定了青阳丰富的矿产资源。该县已知矿藏有煤、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等27种,有色金属有铜、铅锌、钼矿,白钨矿、金矿等,非金属矿有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花岗岩、麦饭石、大理石等,其中石灰石、白云石、方解石的地质储量分别1亿吨、4亿吨、2亿吨,不仅储量大,而且品质好。这些老祖宗留下的丰富资源为青阳发展奠定了基础。
其次,县域经济体凸显和强化自身优势是实现超常规发展的必然路径。潜在优势如果得不到重视与强化,永远停留在“潜在优势”,即仅仅具备什么样的优势或能力,而并未转化为现实优势、现实能力或现实生产力,县域经济体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县域只有打造和强化自身的比较优势,方能实现本区域的强劲增长与长期可持续发展。青阳县委县政府立足青阳的资源优势,以“加快发展、富民强县”为指导,确立并实施“工业强县、项目兴县、农业稳县、旅游立县”的战略,充分利用自身的矿藏资源,在工业发展上,围绕方解石、白云石、石灰石等非金属矿,搞好资源开发和深加工,打造全国最大的非金属材料加工基地建设。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打造旅游产业,九子岩风景区成功申报4A级风景区,神仙洞、神龙谷等景点不断提升,围绕九华山风景区,加快青阳旅游城建设等。最大限度、最佳效能地发挥资源对经济的驱动作用,以资源驱动项目、以项目驱动资本、以资本驱动产业、以产业驱动发展,依托资源来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业结构,也初步取得了好的效果。去年,台湾龙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项世界顶尖的专利新技术——石头造纸技术落户青阳。该项目由上海和浙江两家公司联合投资3亿美元,在青阳兴建5条铜版纸生产线,最终建成年产36万吨环保纸的大型造纸厂。从昔日“炸山卖石”到初加工“卖超细粉”,再到现在“卖纸”,这条由方解石派生出来的完整产业链,标志着青阳县委县政府开发利用资源取得了新成果。
再次,将潜在优势转化为现实优势,尤其是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叠加效应,需要发挥正如上文所述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利用与配置自身的各类要素资源,形成合力,发挥要素资源间的协同效应以及对经济扩张的倍增与乘数效应。任何资源都像人一样,不论天生优势有多大,关键在于后天的挖掘、整合、配置和强化其协同性、联动性。安徽省黄山市围绕黄山做文章,提出“一谷一景、一谷一特色”,如芙蓉谷看“野人”,翡翠谷看“猴群”等,使先天性优势和获得性优势得到最佳发挥。青阳县俗称“七山一水二分田”,围绕着“七山”做好“山文章”乃是建设旅游强县的关键,近几年“九华佛茶”借佛名扬四海,变“九华黄精”为黄金,九华生态土鸡成了抢手货等,依托资源使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也尝到了甜头。
最后,笔者认为,对县域经济而言,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和县域,为了寻求自身的飞跃式发展,不能重新步入“以往东部沿海地区依赖高要素和资源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模式”的内在陷阱,[4](P31~35)尽管现阶段在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但需要未雨绸缪,从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国内外发展历程与改革路径中总结经验与教训,走出一条真正的科学资源观之路,在这一新的路径中,培育新的产业进而形成自身新的经济增长点,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最终实现中国经济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1]岑况,余际从,毕普云.论科学资源观[J].矿物学报,2009,增刊.
[2]宫克.世界八大公害事件与绿色GDP[J].沈阳大学学报,2005,(4).
[3]洪银兴.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J].经济研究,1997,(6).
[4]王敏正.传统资源观的反思与新资源管理的构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