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焕章
(江西省高安市杨圩中心卫生院,高安 330800)
“治未病”的理论起源于 《黄帝内经》,随着我国历史的发展,其理论内涵和实践应用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 “治未病”的理论体系与我国现阶段 “以预防为主、防治重心前移”的医疗卫生方针具有一致性。尤其是在我国医疗改革的过程, “治未病”的理念能充分发挥中医药预防保健在服务体系中的优势,能达到医疗卫生服务低成本、广覆盖、低投入、高效益的要求[1]。无论对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创新和发展,还是对国民健康素质的提升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 “治未病”在中医临床的应用思路构建进行简单的探讨。
最早的的 “治未病”理论来源于 《黄帝内经》,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保健方式体现的是古人天人合一的养生理念。 “未病先防;己病防变;防微杜渐、止其萌芽”就是中医 “治未病”的理论基础。从起居、饮食、情志、活动的调养和四时节气的变化入手,养生防病是中医 “治未病”的核心。后世的 《伤寒杂病论》、 《金匮要略》、《丹溪心法》、 《温热论》都对其进行 “治未病”的理论进行了丰富和完善,在指导人们养生保健的基础上,将其应用于临床医疗实践。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一方面,来自社会、工作、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精神常处于紧绷状态,焦虑、抑郁的情绪不断累积;另一方面,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许多疾病的发生率呈现不断增高的趋势。以肿瘤的患病为例,发病率逐年增加,患者不得不选择接受放化疗,但其相关并发症多,在疾病治疗的同时对健康的身体机能也有很大的破坏,中医理论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归到“火邪”中去,以活血养阴作为防治基础。在肿瘤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中医防治有效降低了急性放疗反应的发生率,就认为预防性防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
同时,从我国的国情入手,社会结构老龄化的加剧、医疗卫生服务与城乡居民之间的矛盾也日渐突出, “看病难、看病贵”成为医改的阻碍,不仅是严重社会问题,也折现出巨大的经济问题。国家医疗财政的投入力不从心,人民看病困难使得矛盾进一步升级。
在国家部委联合发布的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 (2006~2020)》中,明确将预防为主,将疾病防治中心前移的理论纳入人口保健的实施措施中来。加快早期诊断技术的发展,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结合是我国医疗工作的重点,中医 “治未病”的理论对于解决我国的医疗保健问题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都有重要意义。
“治未病”的临床应用思路的构建应该与其 “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理论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从饮食起居、情志的调理,养生引导、针灸防治等方面促进机体的整体协调。 “治未病”的临床应用应该是渐进式的,预防与控制也应有效分级[3]。
一级的防控要从疾病发生的隐患入手,以基层社区、乡村卫生服务为基础,做好生理、精神卫生的健康教育,改善人们因各种压力导致的情志不遂,改变不良生活习惯,从根源上降低疾病的发生率。
二级的防控则是要将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作为重点,重视疾病的医学处理与控制,把稳定病情作,把握合适的治疗时机作为主要目标,尤其是对一些致死致残率较高的疾病,要对其预后、转归高度重视,做好与患者、家属的沟通,最大程度防止疾病和机体功能障碍的扩张,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三级的防治则是以疾病的治疗控制为工作重点,一方面对已发生的疾病和已经受到损伤的机体功能进行矫正、代偿或者适应,另一方面,提高个人的控制能力,通过中医辨证施治和康复保健的方法和饮食、运动的调理降低继发病症的出现和功能障碍的扩大化发展[4]。
总之, “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内涵丰富,是预防医学的理论精华,对其进行临床创新应用对国民健康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赵唯贤,范新六.“治未病”理念在现代医疗模式中的意义[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20(2):165-166.
[2]张新响.浅谈“治未病”在中医临床上的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中医体质学术研讨会暨2008年国际传统医药创新与发展态势论坛,2008,10(24):198-201.
[3]关兴惠.“治未病”观念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C].吉林省护理学会2008学术年会暨护理技能培训班论文汇编,2008,10(1):178-180.
[4]黄守文.“治未病”健康管理服务的推广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12(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