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学辉 罗 卡 张良芝
(1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全科医学学科,郑州450002;2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郑州450008;3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08)
中医社区适宜技术推广之我见※
常学辉1罗 卡2张良芝3
(1河南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中医全科医学学科,郑州450002;2河南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郑州450008;3河南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郑州450008)
中医适宜技术是面向基层群众廉价、有效的诊疗技术,它的推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本文就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应用进行探讨,以期探索出一条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道路。
适宜技术;推广;中医
中医社区适宜技术是中医药卫生事业的组成部分,研究、发掘利用和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是一项重要的中医传承工作。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应用,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但如何有效宣传推广社区中医适宜技术,提高其在基层的使用率和知晓率,建立中医社区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的长效机制,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探讨。
1.1 概念及特点所谓中医社区适宜技术,就是指那些适合于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广大基层群众预防疾病、增进健康的中医技术;采取经临床长期实践被证明有疗效,操作简便,费用低廉,又能在社区普及推广的各类中医技术。社区中医适宜技术具有“简、便、验、廉、效”的特点。“简便验廉效”作为中医药独具的特色优势,有其深刻的内涵。“简”是指治疗方法简便易行,能够为广大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掌握和应用;“便”是指诊疗过程省时方便;“验”就是能够被实践检验;“廉”就是医疗费用便宜、价格低廉,群众在经济上能够承受;“效”是指确有其效,能够为诊断、治疗、康复和预防疾病提供切实普遍的效果。
1.2 推广的意义众所周知,当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之一是“看病难、看病贵”,而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资源过度向大医院集中,基层卫生资源严重不足[1]。社区卫生服务作为现代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综合、便捷、低廉、持续的特点,积极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既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也可促进城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而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对于方便社区群众就医,降低社区居民的医疗费用和减轻社区居民的就医负担,提高社区居民健康水平均有重要意义,从而能有效地缓解广大人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中共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社区卫生工作,大力推广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的应用。1999年卫生部、国家计委、教育部、民政部、财政部、人事部等十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若干意见》,明确指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要积极采用中医药、中西医结合与民族医药的适宜技术。”2002年国务院十部委印发《关于加快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意见》提出“根据居民需求,大力开展中医药、民族医药等的适宜技术,进一步深化社区卫生服务的内涵。”200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也提出正式启动中医药服务示范区建设计划。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分四个批次在社区开展中医临床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工作,分别为2006、2007、2008、2009年开展的第一批38项、第二批19项、第三批25项、第四批15项推广项目。如:靳三针治疗儿童自闭症技术,埋线法治疗癫痫技术,针刺治疗抑郁性神经症技术等。
国内近年来在推广社区中医卫生适宜技术方面进行了一些试点性研究,大多以特定方法对特定疾病的治疗入手进行推广,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并初步建立了适宜技术筛选、评估及推广模式的基本框架[2],但也存在某些问题,如社区群众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疗效、医生的技术水平存在怀疑,某些适宜技术经济效益低,适用范围受限制不好开展等。在某些社区,居民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利用等方面的知识欠缺、认识片面,高三友等[3]对河南省249名基层医务人员的问卷调查表明,适宜技术的疗效是影响社区适宜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谢雁鸣等[4]、荆志伟等[5]分别对东北两省及东南三省医务人员的调查显示,影响基层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前5位因素依次为:适宜技术的疗效、居民的接受程度、领导的重视程度、医生的技术水平、收费价格。由此可见,适宜技术的疗效、居民的接受程度、医生的技术水平等是影响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应用和推广的重要因素。
4.1 选好项目中医适宜技术的社区推广由于地区的不同,医疗水平的差异等,并没有相对固定的模式。各社区应根据社区医务人员的结构特点,结合各社区的实际情况,在让社区居民享受到疗效确切、价格低廉的医疗服务的前提下,确定相应的中医适宜技术的应用方针。同时要规范技术的使用流程和效果,保证技术的合理使
用,明确社区适宜技术的适应证,社区全科医生应根据自己掌握的适宜技术水平,合理使用相关技术,确保适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在遴选、确立项目时首先要考虑当前医疗技术和社会经济条件下该项目是否适合在当地开展,以期选出最适合在本社区推广的中医适宜技术[]。
4.2 加强宣传中医自身的发展举步维艰,甚至面临着不被理解可能被抛弃的危险,这与宣传工作有非常密切的关系[7]。为充分发挥中医适宜技术治疗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优势,有效减轻社区群众医疗保健费用负担,应加大对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宣传力度。各社区应在显要位置悬挂古代名中医雕像,充分利用门厅、走廊、候诊区、诊室等区域,全面展示中医药文化;利用医院、社区诊所的宣传栏、墙报、展架、展室、视频系统、指示标牌等各种设施,广泛宣传中医药文化,有条件的社区可以集中自身及周围社区中医药力量,设置“国医堂”,积极推广弘扬中医药精湛治病诊疗技术。同时,采取群众看得懂、听得懂、喜闻乐见的形式,介绍常用中草药性能功用,开展中医药文化推广活动,配备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光盘、编印常见病中医适宜技术VCD光盘,扩大广大社区群众对中医适宜技术的认知度。让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到中医适宜技术在疾病防治中的独特作用,有效促进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4.3 组织培训各社区诊所、医院应与上级医院建立良好的协作关系,积极发挥上级医院的龙头带动作用,各上级医院定期组织专家轮流到社区诊所、医院坐诊、会诊、讲课,言传身教应用中医适宜技术治疗疾病的方法,指导中医适宜技术推广[8]。组织各社区诊所、医院的项目负责人到该技术持有人单位培训学习、进修。并结合继续教育,举办推广培训班等方法提高社区中医适宜技术的掌握度,从而提高自身的医疗水平。另外,还可采用全科医师统一集中培训、VCD自学相结合的方法提高社区医师水平,为全面开展中医适宜技术奠定基础。
通过对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的推广应用探讨,为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和方法,拟定出一套具有中医特色、适宜社区医生操作、方便推广而疗效可靠的中医适宜技术,并通过全科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高医生的技术水平,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弘扬中医文化,提高社区居民对中医的认知程度,从而改善社区居民对中医适宜技术应用的接受程度。
[1]刘晓敏.浅谈中医药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发展[J].中医药导报,2006,12(8):122-123.
[2]余信国,李静,赵鹏,等.以病定技术的中医适宜技术在社区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3A):712-714.
[3]高三友,郭金玲,林艳丽,等.河南农村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影响因素分析[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42(3):488-490.
[4]谢雁鸣,王思成,龚彦冰,等.东北两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7):1-3.
[5]荆志伟,谢雁鸣,刘保延,等.东南三省农村中医适宜技术应用影响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6,18(4):241-243.
[6]孙小珍,朱水英,胡万海.有效推广中医农村适宜技术的实践和体会[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1,31(6):583-584.
[7]郑伟民,冯汉财,李锐键,等.浅谈中医宣传[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750-752.
[8]王丙凯,崔树民.多措并举,三级强网,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9,29(10):739-742.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2.086
:1672-2779(2014)-02-0125-02
��吴义红 本文校对:邱攀博
2013-10-10)
河南省中医药科学研究专项课题[No:2013ZY0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