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大爱精神 端正辅导员价值取向

2014-02-05 16:19裘娜宋博王正荣钱莹
枣庄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裘娜,宋博,王正荣,钱莹

(枣庄学院 化学化工与材料科学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近年来“大爱”、“大爱精神”已经成为社会上广泛使用的一个词语,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方面均有体现。作为肩负起培养国家建设者和接班人重任的高等学校,尤其是作为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高校辅导员在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负有指导学生、关心学生的职责。在社会迅速发展、大量信息网络共享、各类思潮不断冲击的情况下,不仅影响着大学生群体的价值观,进而对高校辅导员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同时对高校辅导员自身的价值观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在高校辅导员中大力弘扬“大爱精神”,端正辅导员价值取向,对于提高高校辅导员队伍的整体水平,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准确认识大爱精神并贯穿于工作全过程

在高等教育界首先提及“大爱”并作出解释的是杨福家院士,2002年9月中国科协学术年会上他以“不仅要有大楼、大师,更要有大爱”为题,阐述了他对世界一流大学的看法。他表示大爱要爱国家、爱人民、爱真理、爱科学、爱师爱生。由此可见大爱精神不仅应该成为每个人的行为准则,特别是在高校辅导员队伍中,大爱精神具体到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就应该体现在爱教育、爱学生、爱知识上。

1.爱教育是前提。

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奉献、具有责任感的一个职业,作为高校辅导员来说,教育具有课堂教育所不具备的特殊性。德才兼备、乐于奉献、潜心教书育人、热爱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是高等学校在选拔辅导员时的基本要求。只有热爱教育事业才会有工作的动力,才能在辅导员这个平凡且艰苦的岗位上默默奉献。

2.爱学生是根本。

大学生群体并不是一群人的自由组合,而是年龄相仿、教育程度相同、心理生理发展基本相似的一个青年群体。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青年群体,他们有着鲜明的特点。这个群体价值明确、意识鲜明且构成稳定,他们对未来的关注,对成功的渴望使得他们在诸多方面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学业与就业压力大、人际关系与情感压力大、生活和经济压力大、理想和现实反差大,这些在地方高校大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

大学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成熟及稳定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当今社会多元文化的迅速发展也使得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多元化的方面,并且与以往相比,不再具有稳定性。大学生在诸如个人与集体、责任与义务、奉献与获取等多种问题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选择“鱼与熊掌”兼得。因此,单纯的说教在大学生当中越来越没有效果,“杀鸡儆猴”式的处理方式越来越容易造成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

除此以外,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和辅导员工作中还存在一种惯性思维,一旦学生发生反常事件,总有部分辅导员先从学生方面找原因,归结为心理问题、精神障碍或者是各方面压力过大等等。但是学生出现迷恋网络、夜不归宿等不良现象很大程度上还是缘于各种教育的缺失,也存在着高校辅导员“工作不到位”的现象。因而反思辅导员自身价值观很有必要。如果不了解学生深层的价值判断问题,工作只是强调严格管理或纯粹服务,就会走向命令主义、服务至上主义,其效果将适得其反。

爱学生就是要带着对学生的浓厚感情去做工作,设身处地的帮助学生,深入到学生中间去,关心和爱护他们,了解和尊重他们,同时要学会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深入研究学生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对他们存在的困惑和问题作出有说服的回答。

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动向。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辅导员需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动,要用自己的爱心去滋润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健康的人格,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学业,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主要原因在学习的动力上,辅导员要主动的协助任课老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爱学生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特别是要关注困难学生,国家对家庭困难的学生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政策,辅导员有责任也有义务要学好用好这些政策,把奖学金、助学金发放的工作作为感恩教育和激励教育的重要载体,经常关心那些有生活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大学生活的温馨,真正把爱传递到学生心中。

爱学生还要从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方面出发,落实大爱精神,用宽容之心、理解之心看待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以此作为制定落实各类学生管理制度的出发点,给与其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机会。

3.爱知识是支撑。

爱知识就是对文化、学术、学问、思想的不倦追求,只有热爱知识的人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才能胜任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如果辅导员自身素质不高,能力不强,则工作成效不明显,势必会影响辅导员自身对自我价值的认同。

大部分高校辅导员都是直接由校园走入“校园”,年轻、有活力,但同时也缺乏经验。而辅导员的非专业化不仅仅是体现在没有辅导员专业或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专业出身,也体现在辅导员不具备完成其工作所必须的理论能力与经验,导致辅导员队伍“不受重视”“地位低下”。

在辅导员中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两眼一睁忙到熄灯,两眼一闭提高警惕”,在关于辅导员的文章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内容“我们许多辅导员总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繁杂、太琐碎、太枯燥、太乏味,每天忙得晕头转向不说还背负着随时可能出现意外事故给予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压力”,虽然也基本反映了辅导员工作的实际情况,但是进行个人政治理论和文化学习是任何一个想要积极进取的人会主动去争取的。节假日、寒暑假有足够的时间可以进行学习,可以总结工作经验,可以提炼工作方法;甚至晚自习过后、周末也可以充分利用分散的时间进行学习。

辅导员不仅要加强学习业务知识、提升业务水平,还要积极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把握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逐步转化吸收,以提高辅导员的个人政治素质和修养,这是做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一个合格的辅导员不仅仅要学习思想政治和自身业务知识,还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科目,知识渊博的辅导员不但能够更好的推动自身的工作,而且能够更好的融入学生中去,能与学生找到很多共同语言,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促进之间的沟通。

二、提升辅导员综合素质,发挥辅导员人格魅力

如果把“大爱”作为辅导员工作的准则,那么爱自己就是辅导员一切工作的基础。爱自己不仅仅只是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人格,塑造良好的人格魅力。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各种思潮也在不断侵袭着辅导员队伍,正如华中大李培根校长在该校暑期工作会议上讲的“学校不在真空之中,外面的世界太功利,学校的氛围太浮躁,虚拟的世界太精彩,责任意识太欠缺”。因此,辅导员人格魅力的塑造首先要从提高责任意识开始,要大力倡导爱岗敬业、认真负责、无私奉献、真诚付出的精神。

人格魅力不是天生的。对于高校辅导员来说,尤其是很多刚进入岗位的“80后”辅导员们,不仅要学习各种科学知识,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提高自身修养。正己而后可以正物,自治而后可以治人。学会理解人、尊重人、关爱人、教育人的本领,更好的做好育人工作[5]。

社会多元文化虽然对大学生群体产生多元化的影响,同时也给高校辅导员工作带来了多元化的方法。通过不断的学习,学会利用新的载体:QQ、飞信、微博等延伸辅导员工作的范围,延长辅导员工作的时效。对于大学生所关注的要了解,大学生所喜欢的要熟悉,大学生所需要的要精通,真正做到“辅”以学生成才、“导”引学生成长的辅导员。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辅导员良好的人格魅力不仅起到榜样的作用,还可以潜移默化的将外在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学生自身的内在需要,从而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育人的目的,并产生持久而有效的影响。因此,对大学生的管理工作而言,相比较各种学生管理制度,依靠辅导员的榜样作用进而使学生内心自然产生信念更为持久。

三、找准自身定位,认清辅导员工作价值

职业价值的自我认同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职业观。由于不断受到新的价值观挑战,外加工作职责泛化引起的工作量大、辅导员评价与发展机制不完善引起对未来的迷茫,导致辅导员对于自己的工作缺乏价值感、满足感和成就感,缺乏工作动力,出现职业倦怠情绪。

辅导员工作的特殊性造成其工作价值评价的特殊性。辅导员的工作无法同专业教师一样,用课时量、论文数、科研量等有形的指标进行衡量,因此其工作价值也容易被忽视甚至忽略。辅导员的工作既有形也无形,可定量也需定性,要迅速解决也要长期努力。不仅要看辅导员认定了多少贫困生,与学生谈了几次心,处理了多少突发事件,更要发现由于辅导员的工作而产生的学生在学风、行为、理想等方面的变化,与学生谈心后的效果,以及学生个人四年中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所产生的积极变化。

实践证明,在各种特殊时期、各类突发事件中,高校辅导员通过日常管理、人文关怀、思想政治教育、安全教育等方式,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班级、团支部等学生组织作用,有效的保证了学生、高校、社会的稳定,成为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者之一。

四、建立健全机制,为辅导员发展保驾护航

辅导员将大爱精神贯穿到工作中去除了需要自身努力以外,还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健全的制度加以保障。

建立辅导员培训机制。随着社会发展,信息化、全球化不断加快,知识更新速度也在不断加快,面对充满各种思想的大学生群体,建立一支与时俱进的辅导员队伍,实现辅导员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学习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高等学校应该为高校辅导员建立一套学习培训的长效机制,培训学习的内容不能局限于做学生工作的方法,而应该涉及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方面面,如形势与政策、教育学、心理学、网络应对、管理学、历史人文、大学生关注的热点兴趣点等。学习培训的方式不只局限于培训班,可以多举行“走出去、请进来”的活动,帮助辅导员提升水平、增强能力。

完善辅导员的评聘制度,提升辅导员的职称和待遇。辅导员的工作的特殊性就决定无法用专业教师的技术职务评聘制度来要求辅导员。对辅导员实行岗位、标准单列,有章可循地提升辅导员的职称。这是对优秀辅导员的激励,能够促进辅导员对工作的热情,对岗位的热爱。同时,随着辅导员学历结构的提高,学校还可以制定相关政策,把部分既有专业背景,又有学术造诣的优秀专职辅导员转入教学、科研岗位创造条件。

结语

辅导员工作需要奉献,需要更加细致、耐心的工作,如果没有对它的充分热爱,就难以胜任。作为一名高校专职辅导员,笔者也经历过从“新人”到“熟练工”,从“来者不拒”到“抱怨满腹”的阶段,但在面临岗位重新选择的时候,重新审视几年来的工作,发现已经从干一行爱一行转变为爱一行干一行,只有这样才能够把辅导员工作真正当成一种事业。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R].教社政[2005]2号.

[2]杨福家.一流大学需要大楼、大师与大爱[N].北京青年报,2002-09-17.

[3]李伟东.论高校辅导员能力发展的价值定位、结构及其优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3).

[4]王祥,谷月娟.浅议优秀辅导员必须具备的素质[J].商场现代化,2009,(25).

[5]王槊.提高辅导员的大爱精神和人文修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Z3).

[6]张海霞.构建高职院校辅导员队伍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J].科技资讯,2010,(25).

[7]郝登峰,张文娟.论高校辅导员工作价值[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8,(3).

[8]王少安,周玉清.试论大爱精神的普遍性和特殊性[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9]任江林.高校优秀辅导员成长规律探究[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0,(2).

[10]吴玮.多元价值文化对辅导员工作的影响及对策[J].中国冶金教育,2011,(3).

[11]付佳.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与专业化发展状况调研报告[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8).

猜你喜欢
辅导员大学生工作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不工作,爽飞了?
大学生之歌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选工作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