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世文
(吉林省通榆县中医院,通榆 137200)
“治未病”一词首先出于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原文是这样的: “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此语通过形象的比喻说明了治未病必要性,强调疾病预防的观点。千百年来,广大中医工作者正是依据 “治未病”的理念,在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我们的任务就是发掘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财富并予以新意,为现代人服务。祖国医学认为, “治未病”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下面分别从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素问·上古天真论》中云: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即是说那些懂得养生防病的人,能够按照自然界寒来暑往的变化规律,恰当地采取各种防病方法,使饮食有节制,起居有常规,休息劳动都不过分,使人体有一个和谐的环境,这样不但不生病且可达到长寿之目的。接着又说: “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这段话的做法与上面截然不同。笔者认为,文中的 “今时之人”也较适合现在的 “今时之人”。现代人大有饮酒无度者,大有把反常的生活方式当作正常者,动则通宵达旦,不离麻将桌。不知保养自己宝贵的 “真气”,不注意调摄精神,贪图一时欢心,只留下短暂的寿命。这一段并不冗长的文字,却含养十分重要的保健道理。它告诉人们在疾病未发生时就应该怎样做,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方面。
1.1 按季节防病养生 自然界的规律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天人合一的理论,人也应这样。比如,春天人体内就要有一种生发之气,人们应该被发缓形,夜卧早起,以使生发之气得以生发,否则就会有肝郁之弊,日久则可成疾成病。再如冬天,人们不要太张扬太暴露而应该 “藏”,否则因寒性收引,筋脉拘急,久则有胸痹、中风之紧。
1.2 依情志防病养生 喜、怒、忧、思、悲、恐、惊本是人的正常情志变化,但如太过即七情过激就会使人体气机紊乱而生病。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过度伤肺,思虑过度伤脾,惊恐伤肾已被人们所共知。现代生活中,由于情志过激而导致疾病的比比皆是。比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每每因情绪波动导致或诱发加重。在预防方面,如能做到宽厚仁德、善待人己、淡化名利、潜心养生,则疾病无由产生。所谓 “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 《黄帝内经》强调的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即是此意。
1.3 从饮食防病养生 人是大自然界的精灵所在,自然界也为人类提供了丰盛的大餐,如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饮食与健康息息相关,如何合理的安排饮食对防病治病至关重要。在我国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经济落后,人们的米、面、粮、油、肉等生活物资需凭票限量供给。那时人们所患疾病多与贫困饥饿相关,如结核病、肝病、营养不良性水肿以及克山病等一些地方病等。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生活逐渐富裕起来。人们的餐桌上肉多起来了,油多起来了,主食、蔬菜、水果等各种营养品丰盛起来,可以不必凭票供应,而是可以随意购买,随心所欲的吃喝。许多人并不注意饮食有节,开始大吃大喝起来。由于 “节约基因”的存在,人体对突如其来的过剩的营养一时无法承纳,于是变生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足,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正是 《内经》云 “膏粱之变,足生大疔”的最真实的理解。以上说明,饮食有节可养五脏,而饮食失节,就是要害五脏,长期的饮食偏好,就会导致体内阴阳失衡而出现疾病。食物也有四气五味,可以食疗之。如阳虚质的人可多食辛温润达之品以助阳补阳,阴虚质的人可多吃酸甘之品以化阴。
1.4 从运动防病养生 生命在于运动,关于运动能够防病治病人们都已认识到。但如何科学的进行体育锻炼,如何因人、因时、因地采取适当的方式去运动,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掌握的。通过运动,血脉气机通畅,从而改变偏颇的体质预防疾病发生。如前述,《内经》有 “和于术数”, “不妄作劳”,就是说要适当地选取锻炼身体的方法,如 《内经》所云 “吐纳”、“导引”等方法。这些方法看似简单,但为我们的先人所发明且在预防疾病方面行之有效,至今仍为我们所继承和沿用。 “不妄作劳”是说劳动、工作不要违背常规,要量力而行。不可不 “作劳”,亦不可 “过作劳”。 《内经》所言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科学准确地总结了“妄作劳”所带来的后果,提醒人们要劳逸结合,避免身心伤害,疾病发生。
1.5 适时规避邪气 《黄帝内经》指出 “邪气发病”,同时提醒人们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顺应四时季节变化,如春时避风邪,夏时避暑热之邪,长夏避湿邪,秋时避燥邪,冬季避寒邪。当今工业发展,雾霾天气中的细颗粒物、粉尘、化学有害气体、相应的过敏源等等,要防止其损害,避免疾病发生,都应 “避其毒气”,这些都在临床实践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如适时规避风邪,就可避免风湿类疾病或小中风 (面神经麻痹)等发生,适时规避寒邪,可使很多不该发生的心脑血管疾病得以避免发生,而冬季避开寒邪的侵袭并非难事,而其教训颇多,充分说明了预防的重要性。规避毒气对预防传染病发生,防止其大规模流行更具重要意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禽流感以及结核病、肝病等传染性疾病都是在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具体医疗实践,充分说明了治未病理念的不可替代性。规避邪气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那就是吸烟。我国的烟民们是一个庞大数字,同时人们也正逐步认识到,吸烟不仅仅是对呼吸系统的损害,而是对血液、心脑血管有一种极大影响,如动脉硬化、脑血栓形成、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疾病,都与吸烟的累积损害密切相关。因此,为了预防这些疾病,戒烟就一定要做到。
疾病虽可预防,然其发生在所难免。如果疾病已经发生,则应早诊断、早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或变生它病。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到: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这段话说明,善治者即好的医生是在疾病发生且很轻浅的时候就开始认真的治疗,并且知其传变,提前将预防措施或药物用上。如果不识疾病传变,使其步步深入,发生到哪里才知道治疗,不仅治疗上是被动的,同时也使病人承受更多的痛苦。象这样的例子在临床治疗上是很常见的。张仲景在 《伤寒论》中提到的六经辨证,六经传变,就是一个描述疾病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一般规律和特殊规律。太阳病不解,就可传入阳明,阳明病不解,就可传入少阳,……。也可由某一经越经传至另一经,如由太阳经直接传至少阴经。拿内科疾病感冒来讲,如经过正确的解表治方或自身正气抗邪于外,疾病向愈。但如失治误治,病邪可直接侵入少阴心经或少阴肾经,病毒性心肌炎、变态反应性肾炎等就是这样形成的。如果医生提前知晓其传变规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传变,就不会由一个普通感冒发展变化成一个缠绵难愈的少阴症或少阴重症。还有,中风病是当今中、老年人的一个常见病、多发病,但又是可防可治。很多病人在 “眩晕”阶段并不注意干预或干预失当,最后还是得上了中风,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如果在 “眩晕”时进行恰当的治疗,如气虚者益气,血瘀者行血,有痰者化痰,有风者熄风,……。这样,就会积极有效的预防中风的发生。其他如消渴病预防消渴肾病的发生,预防消渴眼病的发生,胸痹者预防真心痛的发生,肾病预防尿毒症的发生等等,都是既病防变的临床实际意义,不容忽视。 《难经·七十七难》云: “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肝木克脾土,临床上治疗肝病时常加入和胃健脾之品就是这一方法的具体运用。现代文献报道有用四君子汤加味治疗病毒性乙型肝炎取得良好效果,也正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在临床实践中,疾病已向愈,但因某种原因导致再度复发,这种情况时常有之。如何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努力找出促使复发的因素,也同样是治未病的一项重要内容。在 《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中云: “大病差后,劳复者,枳实栀子豉汤主之”。短短数语,就将瘥后防复的病因治疗方药一目了然。这里的差即 “瘥”并非痊愈之意,而是初愈、小愈。此时正气尚虚,邪犹未尽,如劳力过度,重伤正气,则邪有可乘之机而卷土重来,使疾病再度发生。在临床中如此类者常有之,如肾病病人经过一段时间住院治疗后,有些指标如蛋白尿、肌酐水平都可以有明显下降,而在出院后一段时间复查时,这些指标又有所回升,而相应的药物治疗并未中断。问其原因,往往是由于不注意休息,劳力过度使然。其他如因过度劳累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肝病等疾病复发加重的例子更是多见。提示人们在大病初愈后一定要注意休息,防止复发。 《伤寒论》中还提到:“大病瘥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这段是说,伤寒病初愈,频繁口中泛吐唾沫,久不见好转,是因胸膈之中有寒饮停留,治宜温化寒饮。否则寒饮不去,久久不愈在一定条件下,就有可能促使疾病复发。所以此条不仅是一个寒饮停留问题,而且也是提醒医者治疗时当除邪务尽,不留后患。临床上一些病毒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如结核病等都需彻底治疗,否则容易复发。医者当根据余邪性质,所在部位,属阴属阳等等,采取相应的祛邪措施,使其无复燃之机,则可使疾病瘥后不复发。 《伤寒论》中又云: “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此是说病人的脉象已经转为正常,而在傍晚时出现心烦,是因为病初愈,脾胃功能尚未恢复,如果勉强进食或突然大量进食,就会使虚弱的脾胃承受不了,而成食积,这样就有可能使原有疾病尤其是脾胃系统疾病复发或加重。如此的病例也较常见,因为各种疾病发作时,多数都是食欲下降,进食减少,疾病初愈,食欲亦会逐渐恢复,但一定要从小量、易消化的清淡饮食为主,如粥类、汤类等,这样不但不伤脾胃,反而可以调养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调养脾胃就会使疾病向愈。
综上所述, “治未病”涵盖了以上三方面的内容。实际上, “治未病”的思想是贯穿于疾病发展过程的始终,是时时刻刻都在进行的,而不能机械地理解成简单的三个方面。清代叶天士对 “治未病”有很深刻的体会,在 《温热论》中说: “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就是未雨绸缪之意。另外,在继承传统医学治未病思想的基础上,还应结合现代医学的发展,结合现代先进技术如理化检查、影像检查等,将治未病思想现代化,向微观领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