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观察员 莫北
炼油过剩下一个钢铁结局
□ 文/本刊观察员 莫北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石化董事长傅成玉在参加两会小组讨论时表示,目前中国的炼油能力已经过剩,马上全面过剩,警告称“今天的钢铁就是明天的炼油”。他建议,现在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另一方面要防止新过剩产能,在监管、产业标准、生产力布局等方面做好预备工作。
傅成玉称,中国的炼油能力已经过剩,马上就严重过剩。
傅成玉算了笔账,按照现在已经在建的炼油厂计算,到2015年,我国炼油能力可以达到7.4亿吨,2020年将达到9.1亿吨,但平均开工率才67%。再加上100多家、年产200万吨的小炼厂的炼油能力,其整体炼油的能力也能达到一亿吨。
2013年全国炼油能力利用率为67%。相比之下,钢铁虽过剩,其能力利用率仍有72%—75%。他说,“炼油过剩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炼油产能过剩已经成为全球面临的问题。近年来,世界炼油能力持续增长,炼油能力相对过剩,开工率低位徘徊,炼油毛利总体下滑。
北美由于页岩油气的开发成功为其炼厂提供了廉价的油气,凭借成本优势,美国一方面为本国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燃料和原料,另一方面也大幅增加向拉美和欧洲油品出口量。因此,北美地区炼油业正在复兴,美国各地炼油商正加大扩能改造力度,未来炼油能力不降反升。
欧洲方面,需求下降导致能力过剩,加上炼油成本上升、利润下降,已有8500多万吨/年的炼油能力停产,预计未来几年欧洲仍将关闭更多的炼油装置。
从全球来看,炼油产能继续从成熟市场转向其他地区。其中,亚洲增速为最快。而在亚洲,中国成为领跑者。过去10年中国炼油产能大幅扩张,综合市场多家监测机构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中国炼油总能力达到5.4亿吨/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呃全球第二大炼油国。2013年中国成品油产量达到2.96亿吨。而消费量在2.86亿吨左右,供应过剩达到1000万吨左右,而2003年我国的成品油供应过剩仅在50万吨左右。
是什么力量推动了中国炼油工业的快速发展?安迅思息旺能源成品油分析师李莉分析说:“由于2000年—2005年,我国油品短缺的情况时常发生,特别是柴油出现长期供不应求的局面。2006年开始,发改委对海南炼化的审批程序上有所放宽。这一项目的投资建设成为我国大规模改扩建炼油产能的一个开端。整体看来,‘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炼扩能的投资高峰,年均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大跃进式的发展,不仅是三大石油公司,在山东、东北等地区,许多地方、私人企业也看到了成品油需求的旺盛,一些小规模的地方炼厂遍地开花。同时,随着多年规模化、一体化和集约化的发展,我国炼油工业的脚步也逐渐从做大走向做强。
当然,我国炼油能力过剩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关注,正在逐渐加强宏观调控,监控炼油扩能,进一步完善炼油项目的审批和产业政策。今后,国内炼油市场主体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仍将继续,竞争日趋激烈。我国炼油企业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要取得发展的主动权,必须未雨绸缪,及早应对,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