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中医文化修养 提高中医人才人文素质※

2014-02-05 08:37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5期
关键词:中医药人文素质

朱 燕

(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46)

增强中医文化修养 提高中医人才人文素质※

朱 燕

(江苏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210046)

笔者论述了中医与文化的关系、中医文化的内涵以及中医文化在中医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结合现在中医高等教育的现状指出只有不断增加中医文化修养,提高中医人才人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中医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从增设文化传统课程、加强经典学习、继承师带徒的形式、提高教师人文素养、拓展教育空间、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等几方面切实增强中医高等人才的文化修养。

中医文化;中医教育;人文素质

中医作为一门兼有自然与人文双重属性的人文科学,要求中医人才必须具备一定的人文修养。只有不断增加中医文化修养,提高中医人才人文素质,才能真正提高中医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中医药事业的继承和发展。

1 中医与文化的关系

中医作为一种传统意义上的古老技术,深深扎根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里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之间是体与用的关系,中医的发展不能离开中国数千年所积累形成的传统文化这个母体,以及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逐渐积淀成的文化心理特质。中医学与中国文化这种血肉相连,荣损与共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中医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医学。在思维方式、医学模式、检验标准、价值取向等领域和现代西方医学有着诸多异质,中医身体内流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液,深深地烙有人文文化的印记,融丰富的自然知识与人文知识于一体。从本质上说,中医的许多理论概念,比如阴阳、五行、脏象、经络、精、气、神、君臣佐使、气味归经等认识属于人文文化的内涵。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自然”医学模式转变,中医药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和东方智慧越来越受到世人的瞩目[1]。

2 中医文化的内涵

中医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中医文化既包括整个中医学学科体系(包括中药学及相关学科)中所有的知识、理论和技能,也包括与其学科发展和医疗行为密切相关的各种文化形式和文化活动;既包括物质层面的典籍著作、器械设备、环境设施以及各种形式的文化载体,行为层面的教学、科研、医疗活动、组织管理工作,制度层面的各种规范和习俗,如教学科研的规章制度、组织管理的规范条例、学习培训的形式及要求等,又包括精神层面的历史传统、精神氛围、理想追求、人文气象。狭义的中医文化仅指与中医学学科相关的(不包括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知识、理论、技能和医疗实践活动。具体来说,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主要包含历史文化、哲学文化、学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及文学艺术几方面。如果我们按照文化人类学中将文化分为核心文化、主干文化和边缘文化的分类方法,那么,哲学文化是中医文化中的核心文化,它指的是人们在历史的创造与选择过程中形成的价值体系,决定着中医文化发展的主要方向,构成中医文化的特殊本质。学术文化和道德文化是中医文化中的主干文化,它指的是人们的知、情、意在历史的创造与选择过程中形成的实践体系,包含人们认识已知世界和探索未知世界的实践,直接表现为与中医药相关的科学思考和科学发明,依循特定的伦理道德(职业道德)将职业生活目标付诸实践的活动等。文学艺术等属于边缘文化,表现为与中医价值体系表现某种疏远或离异倾向的文化区域、文化活动、文化事业、文化人以及相应的文化产品[2]。我们所指的中医文化,也就是希望中医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文化修显然不是狭义的文化内涵,而是广义的、覆盖整个中医学科体系、渗透到各个层面的内涵丰富的中医文化。

3 中医文化和中医高等教育

3.1 中医文化在中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现代医学提出“生物-心理-社会”新医学模式,是力图改革单纯生物医学模式,遏止盲目的技术至上主义带来更多的危害。中国传统医学以整体观念为一大基本特点,重视“天人相应”,不把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属性强行剔除干净,同时另一大基本特点:“辨证论治”,实际上是重视个体化治疗,重视人的情志,具有以个人为本的倾向。因而,中医的人文精神与新医学模式比较吻合。所以,在中医教育中也应该深刻地凸显中医的人文理念,积极迎和新医学模式,以更好地促进中医现代化[3]。我国已进入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以人为本,重要的是提高人的社会价值和生活质量。而中医大学生人文素养基础培养是保持和发扬中医传统本色和优势的需要,更是现代医学模式的需要[4],同时也是新形势下对中医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医教育必须加强人文教育,这样才能有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通过中医文化的学习,让大学生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不仅仅创造过历史的辉煌,且当今依然以其特有的东方智慧对现代科学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启发价值和借鉴意义;才能有助中医大学生正确认识中医,巩固专业思想,增强中医信心,才能正真意义上培养出高素质的中医人才。

3.2 中医教育中文化教育现状 目前中医教育大有西化趋向,忽视了传统文化在中医发展中的作用,因而培养出来的中医大学生,重医轻文,人文素养缺失,人才异化现象严重[5]。中医院校的新生往往一入学,由于没有很好的思维过渡,直接陷入古今、中西相冲击的文化震荡场,文言文与现代符号的共行令许多思维不够灵活的学生无所适从[3]。正式开始学习后中医专业开设了大量现代理化知识,目的是使其专业性更符合所谓的科学性,甚至与西医并驾齐驱,故目前的中医专业多列为理科招生。据报道,我国医学院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约占总学时的8%[6],而对于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中国古代哲学、中国传统文化等人文课程开设严重不足,使中医教育与人文教育严重脱节。即使开设有人文课程,也缺乏专业针对性与实效性,不能按自身规律在相应环境中进行培养。与此同时,由于部分中医教师自身缺乏人文素养,导致知识结构单一、思维方式片面,培养出来的中医大学生当然无中医人文特色与优势。学生不仅不能够灵活运用中医思维诊治疾病,也很难适应社会科技发展的需要,从而使中医大学生在社会难有立足之地[5]。

3.3 增强中医文化修养 提高人文素质 面对中医教育的现状,继承和发展中医文化成为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重要使命,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生存下去,中医人才应紧抓中医文化的根基,提高人文素质,才能走正中医的道路。

3.3.1 增设文化传统课程 必须加大人文课程的教学,将其和医学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调查发现,医药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得分并没有随年级的增加而增长[7]。可见,加强人文选修课的建设,增加人文课程数量,提高人文教育质量显得迫切和必要。同时要优化中医院校的课程设置,逐步提高传统文化教育地位,缩减部分西医课程和现代理化课程,增设古代哲学、自然辩证法、古典文学等课程,使专业教育与传统文化教育相互渗透,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把握中医学发展脉搏,精通中医学知识和技能,具有高尚思想道德情操的高级人才[8]。

3.3.2 加强经典学习 中医药经典著作是中医药学的精髓,其中包含的许多哲学思想,不仅对医疗实践,而且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指导作用。众多学者发出了重拾中医经典的呼声,中医院校必须强化经典著作的教学,要求学生重读四大经典与历代名家学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加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这对提高学生的临床和理论水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大有裨益。

3.3.3 继承和发展“师带徒”模式 中医几千年来传统教育模式是师带徒的形式,对于中医临床技能的继承,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优势。中医教育除了按部就班的课堂程序教学以外,应该充分发挥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的老一辈中医临证家的教育示范作用,发挥师徒间“口传心授”的传统优势。

3.3.4 提高教师人文素养 让中医教师在教育中充分挖掘和发挥专业课对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潜移默化作用,真正起到教书育人之目的。学校必须加大对专业教师进行人文知识培训,并重视跨学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注重教师的中医临床实践,这样方可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教育理论体系。

3.3.5 拓宽课外文化教育 创造良好的人文教育环境,拓宽文化教育空间,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思想文化内涵和吸引力,以及加强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引导,在开好文化素质教育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同时,注重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课外可开展有关专题讲座、名著导读、名曲名画欣赏、课外阅读等文化活动。此外,还可让中医大学生参加如社会调查、社区服务或参观革命圣地等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渗透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才可能不断得到提高。

3.3.6 搞好网站建设 建立人文教育信息网络系统,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播迅速的优势,让中医大学生更多了解人文知识,了解成为中医名家、中医大师必备的人文素质,只有正确全面的认识自我需求,才可能培养与造就出既可继承中医传统又具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中医人才。

4 展望

中医学是一门富有人文精神的科学,体现在孔子的“仁者爱人”,后世医家的“医乃仁术”,以及孙思邈的“大医精诚”,人文精神是民族精神和文化性格的集中体现[9],因此在中医教育中增强中医文化的修养,提高人文素质,才能使中医人才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培养出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中医自信心,从而萌发出对中医药事业工作的热忱,才可能培养出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合格中医人才。加强中医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让其认清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文化的源流关系、中医学术体系的本质和特点,中医学才能得到生存和发展。因此,继承和弘扬中医文化,强化中医人文根基,才能把准中医学术方向,推动中医学科的发展及中医高等教育的进一步优化改革。

[1]章茂森.从中医的学科定位谈中医的教育[J].亚太传统医药,2006,(6):8-9.

[2]王乃平,黄贵华,陈川.继承和发展中医文化是高等中医药院校的重要使命[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6):1-4.

[3]李晓康,刘公望.中医文化·新医学模式·中医人文教育[J].天津中医学院学报,2004,23(4):196-199.

[4]祝葆华,姚榛祥,刘胜春.在临床带教中加强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3):320-321.

[5]黎祖敏,蒋雅艳.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探析[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0,26(12):880-882.

[6]胡为俭.构建和谐中医院人文管理体系的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6,(4):423-424.

[7]申俊龙,李效云.中医院校大学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98-110.

[8]孙丽霞,沈歆.高等中医教育应大力弘扬中医文化[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7(4):229-231.

[9]王有炜.人文精神: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着力点[J].高等农业教育,2006,(7):43-45.

Enhance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and Improve the Humanistic Qual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ale n ts

Zhu Yan
(The first clinical medical colleg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Nanjing,210046,China)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and necessity in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CM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medicine and culture,the connotation of the Chinese culture and TCM culture.Combined with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higher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We points out that only with increa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improving humanism quality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he quality of the edu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be truly improved,promoted and developed.Putting forward from the additional cultural traditional courses,strengthening the form of classical learning,inheritancing the master,improving teachers' humane quality,expanding the education space an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advantage of network a few aspects,the higher talen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ulture can be strengthen.

Cultur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education

10.3969/j.issn.1672-2779.2014.05.050

1672-2779(2014)-05-0084-02

杨 杰 本文校对:金桂兰

2013-11-2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痹病重点学科开放基金资助项目[No:BBXK2013108]

猜你喜欢
中医药人文素质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工艺美术教育审美素质的培养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人文绍兴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人文社科
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用好“变”的态度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