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取向

2014-02-05 06:17周世锋
浙江经济 2014年23期
关键词:海岛十三五浙江

周世锋

“十三五”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策略取向

周世锋

“十三五”时期是浙江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应在理清基本思路和目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六大联动”基本方略

“十三五”是浙江提升海洋“两区”建设水平、打造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必须呼应海洋强国建设、呼应“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呼应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必须为推进浙江经济转型发展、建设美丽浙江、优化国土空间做出贡献、奠定基础。

抓住三大机遇

“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浙江地处长江经济带、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交汇区,“两带一路”建设将有力推动浙江开放型经济发展。“两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带来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将更好地发挥宁波-舟山港在“两带一路”中的战略枢纽港功能,加快港航物流服务业集群化、国际化发展,增强服务“两带一路”建设的支撑与保障能力。同时有助于浙江船舶与海工装备制造、海洋海岛旅游、海水综合利用、航运金融与信息服务、海洋科技研发与教育培训等产业“走出去”,建构“立足海丝、辐射全球”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推进浙江从海洋经济大省向海洋经济强省的转变。

海洋强国建设有序推进。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海洋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浙江地处东海前哨,积极增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特别是海洋科教创新能力、海洋船舶与工程装备能力、海洋运输与大宗商品贸易加工能力等,既是份内所事、职责所在,也是重点所在、任务所在。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加速。2014年5月,习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强调,“要继续完善长三角地区合作协调机制,加强专题合作,拓展合作内容,加强区域规划衔接和前瞻性研究,努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率先发展、一体化发展”。作为长三角的重要一翼,浙江需要积极响应、主动深入推进区域一体化。特别是在推进长三角通关一体化、海洋“两区”战略与浦东新区、上海自贸区等的战略对接与功能融合,在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扮演更重要和关键的角色,在上海国际金融、经济、贸易和科创中心共建中扮演更有特色和优势的角色,在长三角开放合作桥头堡建设中扮演更有参与性和推动力的角色。

体现三大要求

海洋经济转型发展的要求。相对陆域经济,海洋经济发展更加依赖于海洋科技广泛利用和集成应用。当前浙江海洋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很多是由于海洋科技支撑能力不足而低水平开发引发的。浙江海洋科教实力整体较弱,科研成果产业化利用能力较差,海洋重点学科建设与高级科研团队培养相对滞后,亟待通过国家大力支持、国际深度合作、政企密切互动等途径,加快有效改善。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美丽海洋是美丽浙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浙江海洋生态环保正面临严峻挑战。浙江近岸海域污染物的约80%来自长江。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深入推进,有可能使浙江海域污染面临更严峻形势。浙江亟待一方面积极共同参与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共建“美丽长江”;另一方面加强港湾、滩涂和海岛资源可持续保护,港口、临港重化与海水养殖污染防治等,切实建好“美丽海洋”。

海域海岛海岸线空间整合优化的要求。近年来,浙江省域人口、城市、产业向沿海转移的战略趋势日益明显。顺应海陆空间布局的发展态势,加快沿海城市群和产业带、港口群等的科学规划和统筹有序建设,发挥浙江深水海岸线丰富、海岛资源众多的资源优势,整合好功能,优化好布局,将助推和提高浙江海洋“两区”、海洋强省建设的质量和综合效益,增强海洋经济发展对全省转型升级的贡献度、带动力。

强化目标导向

浙江海洋经济的发展,若从1993年召开第一次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算起已进入了第四个阶段。“十三五”时期是以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舟山群岛新区为战略载体,建设海洋强省的关键时期。一方面要力争基本建成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同时舟山群岛新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另一方面需要结合海洋强国建设,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海洋科教创新能力提升、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海洋综合开发管理等领域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为海洋强省建设奠定扎实基础、赢得有利位置。

海洋经济发达。海洋经济综合实力明显提升,海洋经济增加值增长快于国民生产总值增速,海洋经济占全省GDP的比重和占全国海洋经济的比重明显提高。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经济增加值的比重也逐年提高。港航物流与海事服务业、航运金融与信息服务业、海洋生物育种与医药制品业、海水综合利用业等全国领先,国际竞合水平与能力显著增强。

海洋科教先进。海洋科教支撑能力明显增强,高水平建成浙江大学海洋学院等涉海高校和一批重点科研机构,全省海洋R&D经费占海洋经增加值比重高于全社会R&D经费比重,科技贡献率进一步提高。在海洋重点学科建设与硕博士培养,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工程中心建设、海洋新材料、海洋能等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海洋工程装备研制、海洋生物医药、智慧港口服务等实验与发展研究上取得显著进展或突破性成就,海洋科教整体实力居全国前列。

海洋生态良好。陆源污染物入海排放得到有效控制,典型海洋和海岛生态系统获得有效保护与修复,海洋防灾减灾能力有效提高,陆海一体化发展与保护体系建设基本完善,建成一批海洋生态保护区和美丽港湾,清洁海域面积增加,在国家长江口外侧与东海生态补偿建设试点、重要港湾与海岛生态系统平衡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修复、重要滩涂湿地与浅海资源分类保护与可持续开发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或关键性突破,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国领先。

海洋文化繁荣。全民海洋意识不断增强,海洋国土意识、资源意识、保护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海洋、有效保护海洋、科学开发海洋的良好氛围。海洋文化欣欣向荣,海洋文化交流、海洋文化挖掘、海洋文化艺术、海洋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

海洋管控有力。海洋经济的政策指导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科学监测与评估能力逐步提升,标准制度日益健全,综合管理体制与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海上统一执法,建成海岸带综合管理体制,彻底改变“多龙治海”局面,海洋综合开发管理与服务体制机制、法治建设全国领先。

实施六大联动

海洋强省与海洋强国联动。海洋经济发展多含有国家战略意图。浙江海洋强省建设要主动响应海洋强国战略,包括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东海权益保护与油气资源开发、国家战略物资储备与国际话语权争夺、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与高端航运服务业培育集聚等,积极参与其中,借力加快海洋综合开发、提升海洋经济发展的层次与能级,顺利解决好发展中面临的资源、要素、项目、平台等瓶颈问题,增强浙江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能力。

市场决定与政府管控联动。海洋强省建设离不开深水岸线、滩涂湿地、重要海岛、核电场址等浙江海洋战略性资源的支撑保障、高效利用与可持续维护。浙江的深水岸线、滩涂湿地、重要海岛等资源存在过度开发与开发不足、高效利用与严重浪费并存的局面,亟需综合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在增强省政府对深水岸线、滩涂等资源掌控能力的同时,借助海洋资源股权交易中心等平台来实现海洋资源高效地市场化配置。

海域与陆域联动。海洋强省建设离不开海洋开发与陆地开发的统筹规划、协同推进,特别是在功能分区、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需要加强海洋与陆地的联动发展与有效保护。沿海陆域要加强中心城市的科技、人才、金融、信息等对海洋经济的支持作用,产业集取区要承接海洋经济部分环节向陆域延伸,实现海陆经济一体化,重点要加强陆域污染的防治与减排、达标排放,加强陆域围垦、水库等建设对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海陆生态环保一体化。

有效保护与适度利用联动。海岛岸线资源是浙江重要而独特的海洋资源,是海洋强省建设的战略载体。浙江已制定了重要海岛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规划期内明确了100个重要海岛进行开发和保护。在新的背景下,需要结合长江经济带、海上丝路、港航强省、上海自贸区等建设,加强大小洋山岛、六横岛等岛屿现代化综合开发保护的研究;严格执行《海岛保护法》,加大港湾型、浅海型海岛保护力度。

环境综合整治与专项行动联动。浙江海岸线漫长而曲折,形成一系列重要而宝贵的港湾资源,但部分港湾因大规模滩涂围垦活动、临港重化工业无序发展、入海河流上游水库建设等而受到破坏。省政府已发布三门湾区域统筹发展规划,对三门湾区域各方面统筹发展进行了总体部署。浙江的重要港湾和河口还有很多,环境问题突出,需要采取综合治理,加强区域开发与保护整体战略研究与规划制定,在加快区域转型升级发展、实现区域基础设施与城市和产业规划一体化的同时,加强重要港湾生态修复与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海陆污染联合防治与港湾纳污总量与结构控制、港湾海岛滩涂湿地保护与港航纳潮和净化能力维护,为子孙后代留一片海洋净土、生态家园。

港、产、城联动。以港带产、以港促城,发挥港口对产业、城市的引领作用,依托港口发展临港产业,以港口开发促进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和港城形象提升。以产联港、以产兴城,发挥产业对港口、城市的支撑作用,以临港大运量产业为重点,推进产业与港口联动,促进港口能级和服务水平提升,加强制造业与服务业联动,推动与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发展,带动城市繁荣与发展。以城强港、以城优产,发挥城市对港口、产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强化城市与港口、产业的功能互补,推进嘉兴港由大港向强港升级,引导产业向价值链高端优化提升。

(本报告系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社科联“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十三五”时期浙江促进海洋经济发展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研究》阶段性成果)

作者为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区域发展处处长

猜你喜欢
海岛十三五浙江
扫一扫阅览浙江“助企八条”
冰与火共存的海岛
在海岛度假
浙江“最多跑一次”倒逼“放管服”
浙江“双下沉、两提升”之路
浙江医改三部曲
神奇的海岛
高山海岛踏歌行(一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