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西南山区茄子抗黄萎病嫁接技术探讨

2014-02-05 03:11包崇来毛伟海胡海娇叶志理
浙江农业科学 2014年4期
关键词:根苗黄萎病抗病性

包崇来,毛伟海,胡海娇,叶志理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青田县章村乡农技站,浙江 青田 323913)

浙西南山区茄子抗黄萎病嫁接技术探讨

包崇来1,毛伟海1,胡海娇1,叶志理2

(1.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蔬菜研究所,浙江 杭州 310021;2.青田县章村乡农技站,浙江 青田 323913)

以浙茄砧1号、赤茄、E2006-4和ESI-1等4个材料作砧木,浙茄1号为接穗,浙茄1号自根苗为对照,通过对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及产量等性状进行试验研究的结果表明,浙茄砧1号综合表现最佳,为目前浙西南山区茄子嫁接首选的砧木品种。

茄子;砧木;嫁接技术;黄萎病

茄子是浙江省青田县章村乡山地蔬菜的主要种类,近年来给种植农户带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调动广大农民种植蔬菜的积极性,2013年栽培面积发展到超过50 hm2,已成为章村乡的农业主导产业之一。但随着种植年数的增加,近年来茄子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发病逐年加重,严重制约了茄子产量、品质和效益的提高,已成为影响该乡茄子产业发展的瓶颈之一。

茄子嫁接栽培是防治茄子黄萎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1-4]。目前章村乡茄子嫁接栽培尚属起步阶段,为了更好地防治茄子黄萎病,探讨不同砧木对嫁接茄子生长的影响,为章村乡及浙西南山区茄子嫁接栽培技术推广提供参考依据,笔者于2013年进行了茄子嫁接技术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l.l 试验材料

接穗品种为章村乡茄子主栽品种浙茄1号;砧木品种为浙茄砧1号、赤茄、E2006-4和ESI-1;种子均由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提供。

l.2 试验方法

试验在青田县章村乡小砩村进行,试验地为沙壤土,肥力中等。赤茄、E2006-4和ESI-1于2013年3月3日播种,浙茄砧1号于2013年3月13日播种,接穗品种浙茄1号于2013年3月23日播种。嫁接方法采用劈接法,4月26日嫁接,此时砧木6~8片真叶,接穗5~7片真叶,茎秆半木质化。5月24日定植,株距50 cm,行距60 cm,每小区40株。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重复3次,共15个小区,小区面积16 m2。以同期播种的自根苗浙茄1号作对照,试验过程中只防虫不防病,田间管理均按常规管理进行。

物候期、农艺性状、抗病性等数据调查与记载参照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5]。

2 结果与分析

2.l 植株生长和物候期

2.1.1 生育期

从表1可知,浙茄砧1号嫁接组合的始花期、坐果期和始收期比其他砧木嫁接组合和对照要早,而以赤茄、E2006-4和ESI-1作砧木的嫁接组合的始花期、坐果期、始收期比自根苗要迟。

表1 嫁接对茄子生育期的影响

2.1.2 植株生长

4个砧木嫁接后,嫁接苗生长势明显强于对照自根苗。由表2可以看出,嫁接茄子株高、茎粗、根重、茎重和叶重均比自根苗茄子有明显优势。其中浙茄砧1号嫁接组合优势最明显,平均株高为142 cm,比自根茄子高26.4 cm,增加20.0%;茎粗为1.66 cm,比对照粗20.3%;根重76.6 g,比对照增加41.9%;茎重和叶重也分别增加51.0%和17.7%。

表2 嫁接对茄子植株生长的影响

2.2 抗病性

由表3可见,茄子嫁接组合的黄萎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自根苗,浙茄砧1号、赤茄和E2006-4嫁接组合达免疫水平,田间未发现黄萎病发病植株,但ESI-1嫁接后发病率为7.5%,病情指数为2.5%;浙茄砧1号和E2006-4嫁接组合对青枯病达免疫水平,田间未发现发病植株,但赤茄与ESI-1嫁接组合的病情指数与对照自根苗差异不大,表明2个砧木对青枯病抗性不强;嫁接组合对绵疫病的抗性与对照自根苗差异不明显。

表3 嫁接对茄子抗病性的影响

2.3 产量性状

由表4可以看出,嫁接后平均单果重差异不显著,但以浙茄砧1号嫁接的单果重最大,达125.5 g;平均单株座果数以浙茄砧1号作砧木的嫁接组合最多,为42.6个,比对照增加31.9%,其余3个嫁接组合也比对照有一定程度的增加;浙茄砧1号嫁接组合的前期产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与其他组合,E2006-4嫁接组合的前期产量也极显著高于对照;在总产量上,浙茄砧1号、E2006-4和赤茄嫁接组合极显著高于对照自根苗,分别比对照增产27.9%,20.1%和14.8%。

表4 嫁接对茄子产量性状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嫁接后的茄子无论在生长势和产量,还是在抗黄萎病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自根苗,但是不同砧木品种间也有较大的差异,以浙茄砧1号作砧木的嫁接组合表现最为理想。

嫁接后生育期的变化主要是由砧木熟性的差异引起的。本试验中,浙茄砧1号为极早熟材料,耐寒性极强,因此其嫁接组合表现较好的早熟性;而E2006-4、赤茄和 ESI-1为热带地区引进的材料,早熟性差,故其嫁接组合表现早熟性欠佳。

本试验中,茄子嫁接后显著提高对了黄萎病的抗性,但赤茄和ESI-1作砧木的嫁接组合对青枯病的抗性与自根苗差异不大,均有一定程度的发病,与很多文献的报道不一致[6-8],这可能是茄子青枯病生理小种不一致所造成的,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因此,在推广茄子嫁接砧木时,一对要先进行试验再推广,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1] 刘庭付,包崇来,毛伟海,等.不同砧木嫁接对茄子生长和抗病性的影响 [J].中国蔬菜,2008(增刊):32-33.

[2] 傅鸿妃,张雅.嫁接对茄子杭茄1号植株和果实性状的影响 [J].浙江农业科学,2010(5):939-942.

[3] 毛虎根,石月红,孙艳军,等.不同砧木对嫁接茄产量及抗病性的影响 [J].江苏农业学报,2006(6):260-261.

[4] 潘春香,任安祥,庞琢,等.茄子嫁接技术的试验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2006,9(9):84-86.

[5] 李锡香,朱德蔚.茄子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6] 吕顺,伍文生,叶榛华,等.石碣紫红茄嫁接试验 [J].广东农业科学,2004(6):50-51.

[7] 宋敏丽.茄子嫁接抗黄萎病与叶片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游离脯氨酸含量的关系 [J].山西农业科学,2007, 35(4):51-53.

[8] 周长勇.茄子嫁接砧木品种筛选试验 [J].长江蔬菜, 2006(9):44.

(责任编辑:张瑞麟)

S 641.1

:B

:0528-9017(2014)04-0538-02

文献著录格式:包崇来,毛伟海,胡海娇,等.浙西南山区茄子抗黄萎病嫁接技术探讨 [J].浙江农业科学,2014(4):538-539.

2014-01-16

浙江省农业新品种选育重大科技专项 (2012C12903);浙江省农科院创新提升工程项目 (2012R23Y01E01)

包崇来 (1973-),男,浙江宁海人,副研究员,从事蔬菜育种研究与推广工作。E-mail:baoc l@126.com。

猜你喜欢
根苗黄萎病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棉花GhIQM1基因克隆及抗黄萎病功能分析
杉木扦插苗与实生苗生长对比分析
杉木不同育苗方式苗木生长比较分析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全球首个作物黄萎病菌资源和基因组数据库正式上线
不同育苗方式落叶松苗木生长及生物量特征研究
浅谈裸根苗造林的优势
棉花抗黄萎病的分子遗传结构揭示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