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隗静秋 郭 鉴
文化创意产业可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生产力水平,成为其走向富强的基础与支撑。作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载体,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被视为衡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准。提升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创新能力,充实国家或地区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关乎国家和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问题。基于此,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影响和制约浙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相关要素,从政府、园区、产业链嵌入三个层面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为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的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依托城市、集聚发展战略,集群园区主要分布于杭州、宁波、嘉兴、温州等城市,并由此形成许多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呈现多元化态势,突破了工业遗存改造的单一途径,新建园区、特色楼宇、高校校园、农居改造等多种形式并存;产业门类则覆盖信息服务、动漫游戏、设计服务、现代传媒、艺术品、教育培训、文化休闲旅游、文化会展等类别。从产业规模和集聚区块分布情况看,杭州、宁波两地的创意产业集聚较为明显,温州、台州等地印刷产业集聚区块较多,金华、丽水等地的文体产品和工艺品集聚区块较多。
据浙江省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 年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首次突破了千亿元大关,达到1060.70 亿元,增长15.6%,高于杭州市GDP 增速6.6个百分点;2013 年上半年,杭州市文化创意产业继续保持稳步增长,全市文创产业增加值实现587.72亿元,同比增长18.7%,占GDP 比重16.18%。作为宁波十大产业之一的文化创意产业,2012 年实现增加值117.45 亿元,占服务业比重为4.7%,同比增长15.7%,对服务业增长贡献率达5.8%,有效带动和促进了宁波乃至全省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从浙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现状看依然存在制约其创新发展的若干因素。
从涵盖的产业类别来看,每个园区基本都集聚有文化艺术、影视传媒、产品设计、景观设计、时尚消费、咨询策划等行业,产业形态相似,产业结构和类型存在同质化倾向,造成园区的特色难以凸显,无法形成竞争优势,势必会影响园区未来的发展。单单就杭州而言,几大产业园区产业形态同质化较为明显。
就园区现有产业类型而言,基本局限在行业范围内,其发展也基本停留在就发展创意产业而发展,产业的延伸性不强,特别是与外围诸如第二产业、旅游业等关联性不强,没有形成上下游组合式的产业链,限制了创意产业的发展,对未来园区的创新发展产生阻碍。如作为全国十大影视城之一的象山影视城,目前其功能定位仅仅是影视拍摄基地或主题公园,而具有产业要素和娱乐要素的影视投资、拍摄、制作、经纪等影视产业和房地产、商务、旅游业互动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尚未形成。
人才是文化创意产业创新能力提升的核心和关键。创造性、创新性、创意性人才能否被成功培养和有效使用,直接影响和决定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的成败。而从浙江省创意人才培养和使用现状来看,除了杭州具有省会城市的优势,其他地区创意人才严重缺失已经成为制约浙江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关键所在。这种缺失既和本省创意人才培养不足有关,也和环境吸引力、文化氛围等有密切关系。
温州、嘉兴等地的一些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是在工业园区的基础上“退二进三”发展而来的,基于硬件基础、原有工业布局等原因,在园区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矛盾。比如,对于企业厂房作为开发平台的创意产业园,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效益时,经营者可能会抬高房价;为尽快租出闲置厂房,经营者可能会降低门槛甚至招收一些非创意企业入住;同时,园区管委会在回收物业等方面也面临巨大资金压力,这些矛盾加大了园区在园区定位、品牌塑造、文化氛围营造等方面的难度。
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融资困难,产业发展仍存在一些重要障碍。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一直是阻碍浙江省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之一,原因是大部分文化企业沉淀成本很小甚至为零。同时,文创类小企业贷款手续相对复杂,审批流程慢,金额不高,回报也不大,银行工作人员不太喜欢接触此类业务。此外,缺少一个权威的可以对文创企业的创意、版权、品牌、人才和文化内涵等资产进行合理评估的机构。以嘉兴红船文化公司为例,公司将拍摄两部由嘉兴市委宣传部立项的电影《七把枪》和《烟雨红船》,拍摄历时三年,需要融资到1000 万元的贴息贷款。电影《水乡黎明》是纪念烈士、庆祝嘉兴解放65 周年的主旋律作品,也需要资金和政策支持。
此外,公共服务平台相对滞后,诸如企业价值评估平台、企业产品推广平台、企业资源(人才、技术、资金、渠道等)需求平台相对滞后甚至缺失。
充分发挥浙江省各级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通过政策扶持、园区建设和制度建设,加大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园区创新能力提升系统的形成与发展。
构建公共服务平台。采取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和市场化运作等方式,大力推动园区中介机构的发展,特别应侧重信息服务、品牌推广、会展策划与组织、现代物流等的培育建设。一是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政府、企业、园区三方共同建设浙江省文化创意园区公共服务平台,可引入多元化投资体制,通过政府产业配套资金给予扶持,并实行市场化运作,推动公益性和商业性服务有机结合,为全省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企业及创意行业企业提供信息咨询、人员培训、技术支持、创业辅导、市场开拓、融资担保、管理咨询、法律维权等服务。通过信息平台建设,增进园区创意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宣传企业形象和产品,并及时提供产业和设计对接信息,以降低产业园企业交易成本,提升商务协同效率。二是开展各类会展策划与组织。在完善浙江现有会展设施、提升会展服务水平的基础上,以各类展览为核心,吸引重大会展项目落地。以杭州为例,大力培育现有的中国国际动漫节、创博会、休博会、西博会等会展活动,加快打造中国电子商务之都、中国动漫之都、东方休闲之都等,打响一批行业品牌,以此为基础,推进各类会展的策划与组织。三是现代物流的发展。政府要鼓励发展专业物流公司,组建若干大型物流企业,充分利用浙江交通网络和海陆空港口的优势,构建四通八达、快捷及时和成本低廉的物流体系,充分发挥辐射和服务功能,高效合理配置资源,推动园区的创新提升。
加大相关生产要素的供给。一是金融支持政策。设立与完善文化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对政府重点发展的园区采取贴息、补助等方式予以支持。继续推进“浙江创意产业发展基金”建设,加大资金支持,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风险投资机制,为创意产业园区的发展解决资金困扰。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制,为创意企业提供软贷款和担保贷款业务服务。二是产业优惠政策。浙江省各级政府应在深入研究文化创意产业特点的基础上,结合省内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现状,在投融资、税收、土地等多方面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创意产业园区建设和发展。三是人才吸引和培养政策。结合全省人才工作制度和相关规范,出台相应的文化创意产业人才建设政策,在产业人才的住房、子女入学、落户等方面设定优惠条件,同时充分发挥省内高校的“蓄水池”作用,加强与相关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合作,拓宽以人(大师)引人(团队),以机会(提供创业机会)引人、以活动引人、以赛事引人的路子,着力引进一批国内外优秀的文化创意人才和创业团队。
集群治理属于集群的内部治理,它需要通过企业家和行业协会以及集群文化的塑造来共同推动,从而实现集群的持续不断创新。
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研发是企业和园区创新发展的基础。增强研发能力的主要途径有:一是增加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源投入。在政府优惠扶持政策的基础上,依托信息服务平台等辅助系统,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研发资金投入;采取多种形式建立研发中心、设计中心、工程技术中心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强化信息服务、产品开发、设计示范、培训服务等功能,搭建关键共性技术和行业技术支撑平台,支持和服务于整个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活动,特别是支持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同时通过行业协会组织,与省内院校或职业学校开办合作班,专门培养企业所需创意人才,建立员工培训机制,定期组织员工参加培训。二是加强产学研联合。浙江省应发挥浙江大学等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人才优势,联合共建技术开发中心,实现最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创新机制。三是推行企业专利战略。设立创新奖励基金,鼓励企业科研人员进行技术创新,调动员工积极性,同时从法律上保护专利知识产权,维护发明者合法权益。
营造文创产业园区发展提升的良好氛围。文创产业园区的发展需要园区及企业自身的文化氛围,因此,企业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浙江的文化特色,充分发挥政府、企业、行业协会和个人等多方面力量,逐步建设信用体系,营造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强化企业家自身的创新精神,建立并规范职业经理人机制,提升企业家队伍建设,提升他们的自身素质,带动企业文化氛围的形成和发展。创意企业要着眼于自身的特色,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增强他们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
推进行业协会建设。积极引导和推动浙江省创意行业协会发展,明确行业内部各类规范,由全省各级政府与行业协会,共同规范市场秩序。一是按照法定程序和行业发展需要,推动浙江创意行业协会的发展。政府通过减政原则,把属于市场行为的职能权力下放给行业协会,通过行业协会的自律和约束机制,实现政府、行业协会、企业自身的互动协调。二是发挥行业协会职能,以市场为导向,推动行业协会自身建设,设立行业发展规范等制度。企业应遵循行业发展的制度要求;协会要积极做好与市场的沟通对接,将最新的市场信息反馈给相关企业,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协调企业之间的竞争,使整个行业朝着有序化方向发展。
以开放的姿态融入全球价值链。以开放的姿态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加快国际合作渠道建设,构建国际合作体系,积极支持和推动省内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开拓国际市场,以获取学习、创新和升级的更多机会,进而沿着全球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环节攀升,走出一条产业持续创新和升级之路。
实施“引进来”战略。在园区自身积极融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引进来”战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吸引外资、外企等入驻园区,可以迅速向国际市场靠拢,学习到先进的经验,为更好地融入全球价值链打下基础。政府提供宽松的环境,吸引国外的著名企业入驻园区,提升产业发展的国际化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国际驰名的文化商标与文化品牌。
实现园区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升级。嵌入全球价值链后,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应通过培养自身的核心能力,改变在价值链中的位置,并沿着价值链向两端攀升,不断提高价值获取能力,实现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升级,从而促进园区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依据学界目前的既有研究成果,就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而言,应当遵循如下原则:首先,政府的决策保障是关键。通过政府强有力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制度体系建设,使得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能够得到政府的有力扶持,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的创新能力提升奠定基础。其次,企业的经营创新是载体。企业充分发挥灵活机动的优势,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充分吸引人才、资金、技术等资源,激发自身的创新活力,为园区的创新提升提供保障。再次,市场化推动是动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指导企业紧跟市场步伐,不断调整发展方向,始终契合市场需求,才能带动园区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最后,集群发展是目标。在全球价值链的视角下,以打造产业集群为宗旨,奋力开拓国内市场,积极融入国际市场,并努力向全球价值链的高端方向前进,才能持续推动园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浙江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园区创新能力提升是一项浩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诸多因素,充分调动潜在资源,协调各方利益诉求,加强各方之间的协同与沟通,这些今后都有待学界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倪宁,王芳菲.试论文化创意产业的概念及运营模式[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8)
[2]贺培育.美国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模式探析[J].文化月刊,2010(4)
[3]张晓明,尹昌龙,李平.2008,国际文化产业发展报告第一卷(2007)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4]王曦.澳大利亚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以“昆士兰模式”为例[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3(1)
[5]韩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模式[J].中国投资,2006(6)
[6]冯根尧.浙江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建设现状与对策[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2(1)
[7]王传宝.全球价值链视角下地方产业集群升级机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5)
[8]杨静,杨建梅.企业集群竞争力GEM 模型与钻石模型的对比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10)
[9]王彤玲,吴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分层与分布[N].光明日报.2011-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