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熊 珍 裴飞一 贺 虎
关于军队可持续建筑发展的思考
文/熊 珍 裴飞一 贺 虎
摘 要:本文简要分析了可持续建筑的含义和军队可持续建筑的发展历程,在指出军队可持续建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后,重点提出了构建全面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标准、建设高效有力的监管机制、培养高素质人才等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军队;可持续建筑;发展
可持续建筑是指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思想而进行规划、设计的建筑,内容包括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以及与其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其理念就是追求降低环境负荷,与环境相融合,并有利于居住者的健康;其目的在于减少能耗、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2003年,随着国家倡导构建生态文明和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全军环保绿化委员会将军队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纳入国家环境总体建设之中,在稳步推进绿色营区建设的基础上,组成跨专业、多学科的军队“生态营区理论与建设模式研究”课题组,就我军开展生态营区建设进行了前期论证和研究。随着我军在某集团军炮师开展的生态营区建设试点取得良好成效,2005年3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环境保护绿化委员会第八次全会上,正式提出了在全军开展创建生态营区的活动,并于同年7月向全军下发了《关于开展创建生态营区活动的通知》,要求全军团以上部队和单位按照生态营区的实施意见、建设导则和评价标准建设和管理营区,努力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做贡献。新时期,中央军委提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战略思想,而全面建设现代营房也就成为了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重要内容之一。现代营房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产物,是新时期新阶段赋予的新使命和新课题。相对于传统营房,现代营房具有集中部署、集成建设、平战结合、坚固安全、环保节约、信息智能等特点,符合军队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发展的要求。然而现代营房的重要内涵就是其可持续发展性,即引入全寿命周期理论,应用国内外建筑领域的先进技术,采用低能耗的环保建筑材料,实现军队营房在空间、生态、美学上的最优组合。
由于起步较晚,我军的可持续建筑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相应的法规体系还不够健全,没有明确的评价标准体系和专门的管理部门,相应的职能分工不够明确,不能实行有效的一体化管理,也没有建立明确的监管机制,不能确保营房建设完全按照可持续建筑的设计方案实施。因此,在全面建设现代营房的背景下,军队可持续建筑发展应注重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建议推动国家在可持续建筑方面的立法,出台符合我军现状的可持续建筑标准,制定强制性或指令性政策。通过行政立法,把可持续建筑的建设从一种号召性、自觉性行为转变为一种强制性行为,并明确相关的行政职能和行政责任。二是针对部队出台军事能源管理的政策、命令,明确机构设置与相关职责,规范工作程序,设立国防能源资源管理规划与目标。对军队建筑的能源规划实行量化管理,将建筑物的可持续性纳入营区建设的硬性指标,提高可持续建筑在营区建设评价的权重,提高军队建设可持续性建筑的积极性。三是建议推动国家立法,对低军事价值的建筑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促进地方人力物力财力依法为我所用,利用地方的优势资源推动军队可持续建筑发展的进程。四是建议制定相关制度,允许各军种保留节能收益,用于安排节能项目改造,鼓励私营部门投资进入国防建筑设施的节能项目改造。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人类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可持续建筑的理解也在逐步加深。美国LEED建筑评价体系也在不断更新,在某些国家,已经出现了第二代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如德国的DGNB可持续建筑评价体系等。我军在进行现代营房建设的过程中,也需要有适应时代潮流和技术发展的评价标准体系。该体系应包含可持续建筑最核心的价值体系,具有完整的建筑全寿命周期成本计算方法和评估体系。建议新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生态质量、功能质量、经济质量、技术质量以及过程质量。生态质量即包括LEED评价体系中的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高效的能源利用、可更新能源的利用、材料和资源问题;功能质量则应包括室内环境质量,社会文化问题、建筑物功能发挥;经济质量则主要考虑建筑物的经济效益;过程质量主要包括可持续的场地规划、建设过程、拆除过程等全寿命周期的可持续性;技术质量包括建筑物的抗灾害能力、完成军队建筑使命与目标的能力,建筑物对各种要求的适应性等。在设计评价体系过程中,还需要建立完善且庞大的数据库,为各项指标的具体细则的建立和权重的分配起到指导作用。
首先,可持续建筑发展涉及部门多,协调工作量大,应建立军队的协调管理机构,协调一体化设计管理,提高设计管理效率。协调管理机构负责联络使用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的上级单位和设计单位,以及其他建设过程中涉及的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工作,针对使用单位的使用要求、经费预算、可持续性建设目标,与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沟通。从项目立项到竣工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协调整个工程项目的一体化设计管理,将项目的可持续性设计完全融合于工程的设计、施工等各个环节之中。
其次,对可持续建筑的主管机关、职能及编制做出明确的规定,要充分利用已有资源,尽可能减少新的行政审批环节,具体可考虑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已经拥有的设计审查、开工许可、竣工验收等行政审批职能的基础上,相应作有关可持续建筑的内容扩充,不再增加新的行政审批环节。
再次,要通过有效的行政监管,真正使建筑完全按可持续建筑标准进行设计、建设。利用强制措施,保证可持续建筑建设的规范性和标准性。
四、培养高素质人才
受固有的传统观念影响,部队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较低层面上,对可持续建筑的认识不够深入,这就容易导致对可持续建筑的发展产生消极情绪。所以从宏观方面讲,应该做到将可持续建筑从单一项目建设的层面,提高到基建营房保障,乃至军事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从而引起部队领导的重视与思考。将可持续建筑发展与军队保障能力紧密结合起来,针对营区的建设发展提出可持续性建设纲要。
人的素质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教育与培训是提高人的素质的基本途径。可持续建筑首先要以宣传、教育、培训为手段,提高军队各级领导干部及广大基层官兵的可持续建筑意识,在军队形成建设可持续建筑的氛围:通过科普教育以及文化宣传的方式提高官兵发展可持续建筑的意识。通过示范建筑、示范营区的建设,研究适应当地条件的新的可持续发展材料、设备和技术。以试点工程为载体,综合推广应用可持续建筑新技术,展示可持续建筑成果,扩大宣传和推广。示范项目应成熟一批推广一批,并采取媒体推广会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
参考文献:
[1]晏黎.我军现代营区模式研究[D].重庆: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2010.
[2]曹巨辉,吴景峰.现代营区建设研究[R].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2011.
作者单位:(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西安通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