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系列 第37期】
水体污染警报
——贝螺中锡含量超标
本期话题:
本期涉及的是贝螺中锡含量超标的问题。众所周知,重金属可能导致水体污染,较熟悉的污染源有汞、铅、砷等,而另一个隐形杀手——有机锡却鲜为人知。食品质量监管部门曾经针对一些海产品中的有机锡进行检测,有不少贝螺被检测出锡含量超标。那么,有机锡为何出现在水里?它对海洋生物和人体有什么危害?日常生活中,怎样才能避免锡中毒?
刘少伟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阮赞林华东理工大学食品药品监管研究中心教授
本刊:锡为何物?
刘教授:锡是一种略带蓝白色光泽的低熔点金属元素,在化合物内是二价或四价,不会被空气氧化,主要以二氧化物(锡石)和各种硫化物(例如硫锡石)的形式存在。锡是大名鼎鼎的“五金”(金、银、铜、铁、锡)成员之一。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能利用锡制作器皿。我国一些古墓中已发掘到一些锡壶、锡烛台之类锡器。据考证,我国周朝时期,锡器的使用已十分普遍了。此次含锡贝螺事件中,造成水体污染的化合物为有机锡,该化合物是锡和碳元素直接结合所形成的金属有机化合物。
阮教授:随着工业用途不断拓展,这种古老金属的开采、选矿、冶炼和加工得到了快速发展,逐步形成了门类齐全的锡产业。荣获“工业味精”称号的锡在电子、信息、电器、化工、冶金、建材、机械和食品包装等行业中被广泛应用。有机锡被分为烷基锡化合物和芳香基化合物两类。其基本结构有一至四取代体。有机锡可作为催化剂、稳定剂(如二甲基锡、二辛基锡、四苯基锡)、农用杀虫剂、杀菌剂(如二丁基锡、三丁基锡、三苯基锡)及日常用品的涂料和防霉剂等。在自然环境中,这些化合物与热、光、水、氧和臭氧等作用后会迅速分解。
本刊:水里的有机锡从何而来?
刘教授:船舶在海洋中航行,与海水接触部分不仅受海水强烈的电化学腐蚀,还受海洋生物附着的污损。海水对于钢质材料来说是一种非常强的腐蚀性介质,而许多海洋生物和微生物吸附于船底、螺旋桨、船舶管路及其他金属结构表面,并生长和繁殖,特别是在温暖的海域和春夏两季。近代发明了一种船舶防腐涂料,可杀死欲附着船底的螺贝和水草等,减少了船体燃料消耗,降低了维修费用。但随后的研究表明,这类涂料中的有机锡,是迄今为止“人为”大量释放至水环境中的最毒化学品之一。
阮教授:船只表面防腐涂料中的有机锡化合物进入水体后,很难分解,它在天然水体中的半衰期可达几个月。若沉到水底淤泥中,其半衰期甚至长达10年。目前,我国大连、青岛和北海等港口海域均发现有机锡污染,且远高于国际公认残留标准。防腐涂料的使用,虽然使船舶得到了保护,降低了维修费用,但是却给水体造成了巨大的污染。
本刊:有机锡对生物有何危害?
刘教授:有渔业专家说:如果闻到海风中带着强烈的海腥味,说明海洋可能受到污染了。这种腥臭味是海水富营养化的结果,其中,就可能包括有机锡污染。有机锡对水生物的污染,通过食物链给人体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据悉,人体如果长期大量食用含有机锡的水产品,不仅会产生内分泌毒性,还会影响胚胎发育、神经系统及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引发肿瘤。除神经毒性外,许多有机锡化合物又是免疫抑制剂,可引起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和非特异性宿主防御缺陷,部分原因可能是抑制胸腺细胞的能量代谢,导致胸腺破坏。短时间大量有机锡化合物进入人体可引起急性中毒,各种有机锡化合物急性中毒病例的神经病变各不相同。
阮教授:水生物对有机锡具有很强的富集能力,因此,即使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也会引起累积性中毒,尤其是生活在水底淤泥中的螺、贝类生物,更容易在体内积存大量毒素。有机锡化合物对生物体,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白质水肿、细胞能量利用中氧化磷酸化过程受障、胸腺和淋巴系统的抑制作用、细胞免疫性受损害、激素分泌抑制引起糖尿病和高血脂病等。对人的毒性,局部对皮肤、呼吸道、角膜的刺激作用,通过皮肤或脑水肿会引起全身中毒,甚至死亡。有机锡化合物种类繁多,其毒性及毒作用靶器官不一。有机锡可经呼吸道吸收,经皮肤和消化道吸收的程度因其品种而异。
本刊:如何避免有机锡中毒?如何挑选新鲜贝螺?
刘教授:最糟糕的主要是有机锡易在生物体内滞留,很难代谢。这类有机锡化合物主要源于农业杀菌剂、油漆等的防霉剂和水下防污剂等,它们很容易被人体小肠或皮肤吸收,并分布在肝、肾和脑部,引发中毒。还需注意的是,有些市民以为把蔬菜多洗几次,把肉类炖久一点,就可去“毒”了,事实不是这样。有机锡化合物都存在于动植物体内,与动植物已经融为一体,很难通过常规方法去除。提醒爱吃海鲜的人,少吃受污染的淡水鱼和海鱼,尤其是少吃生活在水底的螺、贝类等。
阮教授:当我们选购贝螺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挑螺的时候,先挑那些探出须,一触便缩进去的螺;我们还可以拿其中的两个螺对敲一下,听听声音,好的螺听起来的声音比较紧实,不好的螺听起来空空的;买回家的贝用篮子筛几下再放到水里漂,如果有空的或带泥巴的贝它就会冒泡和浮上来;闻一下,同样用篮子筛几下再闻一闻,臭的贝就能够明显闻出来。用于煮汤的贝可以用刀从贝缝处剥开,看一下贝肉的质地和色泽。太多泥和有异味的,首先要去除。
本刊:目前,国内涉及有机锡的相关标准有哪些?
刘教授:近年来,广西相关部门加大渔业环境保护力度,各级渔政部门定期在全区13个区域采样监测渔业水质,以确保水体质量安全。2013年,广西质监局对地方标准《水质有机锡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征询意见。
阮教授:GB 2763-201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T 5009.215-2008《食品中有机锡含量的测定》等国家标准。其中GB 2763-2014中规定了食品中各种锡的残留限值。这些标准为我国日常贝螺类等水产品的有机锡监控能力的提升,应对有机锡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可靠手段和依据。
船舶外壳涂料防腐,人们品尝美味贝螺,各取所需,并无冲突。但当美味的贝螺被船壳油漆中的有机锡污染时,船舶的涂料安全就不仅仅是保护船体自身的问题。降低食用贝螺类等食品安全风险,应尽早开发出环境友好型无锡防腐涂料,出台相关安全标准,降低对水域的污染。相关部门应加强水质和水产品监测管理,消费者应尽量避免食用近海受污染水域中的贝螺类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