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研究

2014-02-03 13:35熊小刚
中国科技论坛 2014年4期
关键词:参量经济区城市群

熊小刚

(1.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2.江西财经大学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13)

1 引言

近几年来,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规划的推动下,中部六省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并逐渐形成了若干个各具特色的发展区域,如长江中游经济区、皖江经济带、中原经济区等。其中长江中游经济区的区域覆盖面和规模最大,囊括了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主要城市,初步形成了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增长极的“中三角”经济区,其远景规划意在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之后,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引擎。“中三角”经济区可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广义上的“中三角”是指湖北、湖南、江西三省的所有行政区域;狭义上的“中三角”则是指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城市群的综合体,未被列入上述三大城市群范围之内的区域自然也被排除在狭义上的“中三角”区域之外。需特别说明的是,本文所研究的“中三角”是指狭义上的“中三角”,这也比较符合区域发展研究的惯例。

现实情况表明,与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城市群相比,“中三角”地区在经济实力、科技发展、社会进步、文化建设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而创新则是缩小差距、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区域创新系统作为推动创新蓬勃发展的成熟体系,是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引擎。虽然“中三角”三个子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系统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效应,但从跨区域的角度来看,却存在恶性竞争、重复建设、资源配置不合理等现象,由此导致科技资源布局分散,缺乏技术创新的跨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和公共平台等问题。根据长三角、珠三角与环渤海地区的区域发展经验,实行协同发展战略,对区域创新系统进行有效整合,是促进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方式。因此,要充分发挥“中三角”区域的整体效应,实现“1 +1 +1+>3”的效果,有必要对其跨区域创新系统实行协同发展战略。本文在对湖北、湖南、江西三省进行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现有研究成果,探讨了“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并对其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参量系统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推动“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相关建议。

2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性

“中三角”区域涵盖了整个长江中游地区,囊括了“一江两湖”(长江、洞庭湖和鄱阳湖)以及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试验区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个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面积达21.78 万平方公里,2012年底的人口总量达9000 多万,经济总量逾2.5 万亿元[1]。此外,“中三角”三大区域在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经济发展、产业布局及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存在天然的联系,不仅使得建立“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成为可能,更有必要对其实行协同发展战略。

从地理区位和自然禀赋来看,“中三角”区域均为中部地区腹地,同处长江中游地段,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中三角”区域以武汉、长沙、南昌三个已经形成的中心城市为核心,以武汉城市圈为重要辐射极,联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中部经济发达地区,以长江中游便利的水陆空交通走廊为主轴,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等国家规划重点地区和其他新兴区域增长极联系十分便利。武汉作为全国的九省通衢之地,依靠其发达的水陆空交通优势,已与长沙、南昌形成了三小时经济圈,而三大城市群内部也已建成一小时经济圈,便捷的交通将“中三角”各区域融为一体。

从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来看,“中三角”各子区域均是所在省份的龙头,辐射效应明显,具有抱团发展的基础和优势。其中,武汉城市圈总面积5.81 万平方公里,占湖北省总面积的31.2%;2012年总人口3000 多万,占全省一半以上,城镇化率为58.3%;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871.37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45378 元,超全省平均水平17.6%[2]。长株潭城市群所辖面积2.8 万平方公里,占湖南省的 13.3%;2012年末总人口1383.42 万人,占全省的20.8%,城镇化率为63.4%;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444 亿元,占全省的4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8506 元,为全省平均水平的2.05 倍[3]。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面积为5.12万平方公里,占江西省国土面积的30%,人口占江西省50%,经济总量占江西省60%[4]。从产业布局来看,武汉城市圈的主导产业是机械制造、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能源、轻纺及环保等六大产业;长株潭城市群的主导产业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交通运输设备、黑色冶金、精细化工、食品等六大产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导产业是光伏光电、新型能源、生物医药、精细加工、航空制造、汽车设备等六大产业。可见,三大城市群的主导产业既各具特色,又有所重叠、相互竞争,这就使得“中三角”区域的产业整合成为可能。

从生态文明建设来看,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是国家2007年批准的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2009年国家批复的生态文明建设试验区。因此,“中三角”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共同承担着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的重要使命,是探索区域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践行者。从发展目标来看,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试验区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全国两型社会建设的示范,建设具有国际品质的现代化生态宜居型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主要目标是成为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就生态经济的类型而已,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的生态经济主要涉及的是城市生态和工业生态,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则主要是自然生态和农业生态,两者的定位和核心是不一样的。但是,三大国家级区域规划的发展目标都对生态环境指标提出了硬约束,三者又同处长江中下游,拥有东湖、洞庭湖、鄱阳湖三大湖泊,如何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其面临的共同问题。

由此可见,对“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实行协同发展战略是非常有必要的,而且打造以武汉、长沙、南昌为核心增长极的“中三角”经济区也已成为中部三省的共识,并有望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为此,湘赣鄂三省于2012年2月10日在武汉举行了携手共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会商会议,并共同签署了《加快构建长江中游城市集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后又多次召开省际会商会议,为推进“中三角”经济区的建设与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5]。

3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

区域创新系统按动力来源及其形成方式不同可划分为自组织与被组织两种状态,被组织系统只能依靠外界的特定指令来推动组织的形成和向有序演化,不能通过自行组织、自行创生、自行演化来达到有序状态。而自组织则能在没有外界条件的特定干预下自行组织和不断演化、自发地从无序结构走向有序结构。由于自组织系统包含了许多不同要素,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差异性,要素彼此间通过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才形成了自组织系统,而系统的差异性会始终存在,自组织系统在保留合理的差异性的前提下会实现自我趋同,当自我趋同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这种系统要素之间的协同作用使得系统呈现出和谐的运动状态[6]。因此,跨区域创新系统要保持稳定而持续的自组织状态,必须走协同发展之路,通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实现整个大区域的和谐发展。就“中三角”经济区而言,其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可归纳为需求拉动、知识流动、生态共生和周期转化四个方面。

有需求才有动力,建设“中三角”经济区是促进中部崛起的战略选择。从政府需求的角度来看,打造地区竞争优势、提升综合竞争能力是每个政府的共同目标,渴望通过较低的成本来实现区域创新,因而会积极推动区域创新的发展,也是区域创新活动中重要的主体之一。但企业才是区域创新活动最重要的主体,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并不是每个企业都有能力和条件进行创新活动的,通过建立跨区域创新系统,共建共享创新资源,可以减少中小企业创新成本,是企业提高自身竞争力的理性选择[7]。在创新主体中,高校及科研院所是重要的生力军,“中三角”经济区内的科研力量分布不均,武汉是中部乃至全国实力雄厚的科技创新城市,长沙其次,南昌最弱,充分发挥武汉科研机构的辐射作用,带动其他地区的科技创新活动,也是“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目标之一。创新主体确实是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同发展也是为了实现创新主体的各种需求,但从动态角度看,知识的交流与互动则是推动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深层次机理。从区域知识生产与流通及其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区域内企业间知识结构性互补是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知识规模经济与知识范围经济的获得是创新主体协同的根本动力,区域非贸易依赖、知识的性质及其传递的时空特征会影响协同的效率,地理临近性则强化了各种协同逻辑,促进了区域协同向纵深层次推进[8]。

但是,这种单维的解释尚不能揭示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所有机理。需求拉动是跨区域创新系统框架的最大特点,而区域创新系统的诸要素如同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及生物个体,系统诸要素需保持同步协同才能保障整个创新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区域创新系统存在丰富复杂的信息反馈回路,对系统中各个要素和环节的运行状态和结果反馈并进行自我调节。而在区域创新系统的各个阶段必定存在着一些起主导作用的创新要素簇,其中主导要素在不同阶段的转换就构成了阶段转换机理[9]。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基于竞争与合作机制的资源要素匹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资源要素间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最终实现区域间各要素的交互性和同步性。从协同学与系统论思想来看,“中三角”经济区涵盖了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大城市群,属于典型的都市圈。而都市圈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内在机理是由于都市圈协同创新系统处于远离平衡状态,系统的总体目标是通过不断整合系统内的创新要素,实现都市圈协同创新的增值效应,因此当都市圈外界环境向其进行输入时,系统能够通过自身正反馈机制应对不同的环境,表现出自主性、自稳定和自协调,从而促进区域协同创新[10]。

4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参量系统

跨区域创新系统由于涉及了多个子系统,系统之间存在较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整个系统的常态是非平衡状态,也就是被组织状态,需要借助外在力量才能向自组织状态演化,这些外在因素构成了影响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参量系统。在不同参量的影响下,跨区域创新系统不断地进行“被组织——自组织——被组织”的循环演化,从而发挥区域创新系统的促进作用。根据协同学理论,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参量系统一般包括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其中序参量是指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而那些非关键因素称为控制变量。序参量是系统演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参数,它支配着各子系统的行为;而控制参量对序参量的协同竞争具有导向作用,其变化能够促使系统达到线性失稳点,导致序参量的地位和作用发生变化,催化物质的集聚状态达到临界值,由此产生非平衡条件下的“涨落放大”效应,使系统形成有一定功能的自组织结构,并通过从无序到有序的转变机制和驱动力量的“相变”运动,促使系统从不平衡状态转变到平衡状态,支配着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低级有序向高级有序演化。

区域创新系统一般是由市场、营销、产业、大学、科研、中介机构和政府管理部门构成的、协同的利益共同体。因此,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参量系统是个较为复杂的参量集合,但是,其中必有一个主体在整体上成为主序参量,居于主导地位,起着主导作用,可称其为核心主体,其他合作方则称为协作主体[11]。在作为复杂经济系统的“中三角”经济区域内,也存在着影响该区域前沿科学、高新技术研究一体化协作局面的若干序参量和序参量系统,这些序参量可归纳为市场效益导向序参量、科研组织结构序参量和政策规划导向序参量三个方面。诸种序参量相互影响、竞争协同,总体实现着对宏观性态的左右。由于序参量的相互竞争,使得决策必须经过反复权衡,最终选择最为有效的复合决策方案。因此,“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需要在对该经济区域的市场体系、科研体系、政治决策体系等社会体系内部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主导序参量进行深入理解后,方能获得较为全面的把握,寻找到切实有效的协作途径[12]。从而使协作方可以根据不同情况,通过对多种不同管制参量进行综合处理,有效地放大有利因素的影响、削减不利因素的影响,以便更好地实现“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

序参量虽然是影响系统有序的关键因素,但那些非关键因素即控制变量也对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具有较强作用,序参量和控制参量共同决定了协同机制和协同效应。“中三角”经济区内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都市圈协同创新是都市圈内不同的创新子系统协同以及系统内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形成企业、政府、中介、研究组织某一个或多个为序参量的有序的序参量集合,由序参量集合引导都市圈创新系统向更加有序的状态演化[13]。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和外界环境参量是“中三角”创新系统的控制参量,为了维持平衡态势,需要一种内在机制和外部力量促使都市圈创新系统获得正向增值。这种内在机制就是都市圈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它来自于系统内城际相互信任的关系和有效、持续的沟通和协作;而外部力量是都市圈内城际以及城市内部不断交融的创新要素流、信息流、物质流等。因此,“中三角”各子城市群以及各创新主体间需要进行协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构建城际间环境要素的流畅渠道,以促进“中三角”经济区的协同创新[14]。

5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

区域创新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是由多种关系相互协同作用而形成的复合体。因此,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不可能是由单一因素决定的,也不可能是单一因素的派生关系,而是由多种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协同调制而成的一个整体,即以需求拉动力为主导的多维协同整合作用。但除了需求拉动力之外,科技推动力、政府导控力和以企业家为核心的主体创新合力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进程和程度[15]。具体而言,“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可大致划分为创新主体、创新资源、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其中创新主体因素包括政府(含省、市、县等各级政府)、企业(国有及国有控股大型企业、民营企业、高科技企业、外资企业等)、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专业中介服务机构等;创新资源因素包括信息、知识、技术、资金、设备等;创新环境因素包括法律法规、政策、制度、体制、机制、文化、基础设施等[16]。这些影响因素范围非常广,几乎包括了系统内外的所有因素,共同影响着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进程。

根据影响要素的属性来分,还可将“中三角”经济区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划分为三种类型,第一类是指由创新本身的特性决定的,是区域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或要素由协同作用而实现区域创新的必要条件,主要包括创新模式、市场需求、专业化分工、创新外溢等;第二类是指区域创新系统中形成创新协同的环境条件,是区域创新系统各子系统之间或要素由协同作用而实现区域创新协同的充分条件,主要包括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三个方面;第三种类型是指区域创新协同可持续发展性,主要取决于区域协同度的高低和由于创新协同作用所导致的协同剩余(净利益)的分配程度[17]。

现实情况表明,区域协同度的高低和协同剩余(净利益)的分配程度是影响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而地理接近性、社会接近性和行业接近性等创新资源和环境因素则是影响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充分条件;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因素是实现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必要条件。也只有满足了这些条件,才能实现“中三角”经济区跨区域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可持续性。

6 结束语

“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过程是一个基于中部三省竞争与合作机制的资源要素匹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区域资源要素间关系是一种非线性关系,通过协同发展最终实现区域间各要素的交互性和同步性。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影响区域创新系统协同的序参量和控制参量,由于“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尚处在起步阶段,创新主体仍是影响协同进程的主导序参量。因此,“中三角”区域各创新主体间需要进行充分协作,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构建跨区域环境要素的流畅渠道,以促进“中三角”区域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具体可采取如下几项措施:一是成立跨区域协调机构和定期会商机制,加强区域内各地的横向联系和信息交流,构建跨区域协同创新网络,形成自组织创新机制。二是充分发挥区域内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与制度创新的优势,采取国内领先战略模式,形成领先技术的产业优势。三是加强教育资源的互动和共享,提高教育质量和水平,使高校和科研院所成为“中三角”区域科研、教学与社会服务中心,更好地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四是建立“中三角”跨区域创新系统储备基金制度,大力支持科技创新园区建设,培育和发展一批科技创新的中介服务机构,构建门类齐全、功能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五是充分吸纳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与外资研发中心开展广泛合作,创建科学技术专家和企业家协会,为产学研深入广泛的合作奠定基础,加强科技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区域科技资源共享。

[1]朱丽萌,陈雁云,习明明等.中三角城市群成长的可行性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2.

[2]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3]湖南省统计局.湖南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4]江西省统计局.江西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3.

[5]魏劲松.加快发展长江中游城市集群[N].经济日报,2012-03-06(20).

[6]柳卸林.区域创新系统成立的条件和建设的关键要素[J].中国科技论坛,2003,(1):18-23.

[7]H Haken.Information and Self-organiczation:A Macroscopic Approach to Complex Systems[M].Berlin:Springer-Verlag,1988.

[8]张林.区域知识系统的协同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3):86-90.

[9]叶建木,张艳伟.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科技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0,(2):86-90.

[10]解学梅.都市圈协同创新机理研究:基于协同学的区域创新观[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1,(2):95-99.

[11]许彩侠,金恬.区域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中的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12):38-42.

[12]蒋阳,陈建清.协同学视域:长江三角洲经济区域内的科学技术协作[J].科技与经济,2003,(6):21-24.

[13]吴悦,顾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知识协同过程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10):17-23.

[14]饶扬德.市场、技术及管理三维创新协同机制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08,(4):46-49.

[15]付颖.基于自组织理论的科技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16]范太胜.基于产业集群创新网络的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7):26-30.

[17]陈丹宇.长三角区域创新系统中的协同效应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0.

猜你喜欢
参量经济区城市群
太阳黑子自动识别与特征参量自动提取
含参量瑕积分的相关性质
基于含时分步积分算法反演单体MgO:APLN多光参量振荡能量场*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批发布
为世界级城市群铺路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自然条件下猪只运动参量提取算法
媒体在中原经济区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
为什么要建设一带一路经济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