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宝祥
一般规律与中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之新见
——对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的某一视角解读
□ 沈宝祥
如何实现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是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的一大特色。这种“结合”既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有密切联系,又有所区别。本文立足于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相统一的原理解读这一问题,并据此提出,不能离开普遍性而专讲特殊性,故不能狭隘地片面地理解“中国特色”问题。“中国特色”就是“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社会主义的一般规律与“中国特色”是统一的,不可割裂的。
一般规律;中国特色;普遍性;特殊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具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的创新与突破。尤其是其中含纳的“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相统一”与“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相统一”的 “两个统一”问题,以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两个结合”问题。本文拟就“两个统一”与“两个结合”问题,谈点自己的看法。
《决定》第3条说:“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此前的一些文件中,有时也提到一般规律,但这样明确地讲“一般规律”,强调“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这是自改革开放以来,在我们党的文献中还是第一次,是重大的理论创新。
这里的创新处在于:过去,我们曾针对某些人对市场经济体制“姓资姓社”的诘难而回答说:计划与市场不是区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界线,市场经济乃优于计划经济的发展生产力之“手段”,故资本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也可以搞。现在,《决定》明确讲,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因此,健全我国的经济体制必须遵循这条规律。这就把市场经济的功能从“手段”提升到“一般规律”,完全肯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性质。
事实上,《决定》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定义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必将引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一系列突破。因为这里讲的一般规律,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包括规律性、国际惯例、文明国家通行的一些做法,等等。在这个《决定》中,涉及到很多这样的问题。比如,产权保护制度、混合所有制、自由贸易区、宪法具有最高权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顾问制度、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判和检察权、官员财产申报制、官邸制、建设法治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相配套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问题,因此将会成为下一阶段改革的重点。
《决定》对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的认识,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经历了从强调中国实际出发,到既强调中国实际又强调客观规律的认识过程。
事实上,党自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改革开放路线以来,首先强调的是 “从中国实际出发”。邓小平在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提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教训。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3页。从中可见,邓小平强调的是:(一)照搬外国模式(即苏联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不能成功;(二)中国应当抛弃苏联模式,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建设社会主义;(三)这样的社会主义叫做“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62-63页。这里,“中国实际”与“中国特色”几乎是同义语。
中国的实际是怎样的呢?党的十三大作出了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并认定这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中国最大的实际。十三大对我们党制定的一系列重要方针,都是以初级阶段作依据加以论证和解释。为什么要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为什么要发展商品经济?这些,“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所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29页。都是以中国实际,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解释。
然而,如果更深入探讨,苏联模式难道仅仅不适合中国实际吗?事实上,计划经济模式、纯而纯的公有制,不仅在我国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即使在它的母国苏联,在其他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能有效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由此可见,苏联模式在表层上表现为不适合中国国情,但在质底上,它是不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体制。据此,邓小平在1992年初的南方谈话中指出:“总之,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373页。邓小平在这里已经明确提到规律(“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的规律”),这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一个突进(从强调中国实际到提出规律);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定义:“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是对邓小平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既要强调中国实际又要强调客观规律,有其方法论根据的,这就是客观规律与中国实际之间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毛泽东曾在《中国革战争的战略问题》中讲到研究战争的方法问题,它对探讨这个问题很有启发意义。毛泽东说,研究战争,就是要掌握战争的规律,而战争的规律是分层次的:“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中国革命战争的规律——这是任何指导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70页。这就是说,战争分为战争、革命战争、中国革命战争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的战争,各不相同,但其中却有共通之处。因此,研究中国革命战争的人,不仅要掌握中国革命战争的特殊规律,更要掌握它与前两者之间的共通性——普遍性的战争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革命战争的本质。
延伸毛泽东的逻辑,我们现在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就不仅要掌握符合中国实际的特殊规律,更要掌握它与一般社会、现代化社会之间的共通性——普遍性的客观规律,才能从根本上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我们的具体分析如下:
社会具有不同层次,可分为“社会;现代化社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中国的现代化社会)” 三个层次。
其一,社会,包括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都是人类社会,具有共通的东西,即某种普遍性。比如,所有的社会形态都是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都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其二,现代化社会,包括资本主义的现代化社会和我们正在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都是现代化社会,二者必然具有共通的普遍性。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这是在中国这个独特的地域建设的现代化社会,当然有许多自己的特色。
既然现代化社会有其共通的普遍性,我们是后发现代化国家,就应当吸取人家的成功经验和办法,即吸取他们的文明成果(实际是遵循一般规律),来加快我们自己的发展。市场经济体制是人类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吸收借鉴了这个文明成果,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在其他许多方面,也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中国首位加拿大史博士生导师、南开大学的杨令侠教授,多年潜心研究加拿大,她认为,加拿大是一个100多个民族和谐共处、多元文化兼容并包的国家,深入研究其独特的政治体系、稳定的社会架构、宽容的国民性格、完善的社会体系等,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强国梦”,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见《光明日报》2013年12月3日第6版。
引申这种方法论原则,经济领域有一般规律,政治、文化、军事等其他领域,当然也有一般规律。比如,在政治领域,权力不能过分集中、必须适当分解;权力必须受相应权力的制约和监督;绝对权力导致绝对腐败等。在文化领域,文化多元发展、保护知识产权等。这些,都是现代化社会的普遍性规律。我们都要学习并遵循。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需要做到将社会与现代化社会的普遍性规律与中国自身的特殊性规律统一。这是两重意义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第一重意义,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的统一;第二重意义,人类社会的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的统一。
从哲学原理上说,个别就是一般。个别中包含着一般。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的原理。他说: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矛盾的共性是绝对的,矛盾的特殊性是个性,一切个性都是相对的。他强调:“这一共性个性、绝对相对的道理,是关于事物矛盾的问题的精髓,不懂得它,就等于抛弃了辩证法。”*《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320页。
依据《矛盾论》的观点,不存在与普遍性相脱离的特殊性,因此,不能以脱离普遍性的眼光来理解“中国特色”。这就是说,“中国特色”的东西在总体上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既是社会主义的普遍性与中国特殊性的统一,又是人类社会普遍性与中国社会特殊性的统一。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改革开放以前,由于我们长期生活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度,对现代文明缺乏了解,又多年受“左”的影响,因此对人类社会一般规律的认识相当艰难;以后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通过持续的思想解放才逐步认识了这个问题。比如,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过去长期认为这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东西,社会主义决不能采用;以后经过对市场与计划关系的曲折认识过程,才认识到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搞了市场经济体制整整二十年(从1992年到2013年)以后,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作用的认识,才从“基础性作用”(手段性作用)到“决定性作用”。再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失业”,这是资本主义社会独有的现象,社会主义社会没有失业现象。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出现了明显的失业现象,我们称之为“待业”,以区别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失业。现在,人们认识到,一定比例的失业是市场经济下的必然现象,失业现象本身并没有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性质之分。又如,过去长时期中,我们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只有竞赛,没有竞争(斯大林在他的著作中有论述)*斯大林说:“有时人们把社会主义竞赛和竞争混为一谈。这是很大的错误。社会主义竞赛和竞争代表两个完全不同的原则。竞争的原则是:一些人的失败和死亡,另一些人的胜利和统治。社会主义竞赛的原则是:先进者给予落后者以同志的帮助,从而达到普遍的提高。竞争是:打败落后者,以确立自己的统治。”斯大林将竞赛明确定性为社会主义,他所讲的竞争,在性质上显然是同社会主义原则相对立的。见《斯大林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94页。。竞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特有的现象。现在,我们已很自然地讲竞争了。《现代汉语词典》对“竞争”的解释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与别人争胜”。这是中性的解释,已不与社会性质挂钩了。又如,过去长时期中,我们认为人权是资产阶级的口号,社会主义不能用,现在,“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样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顺便说一句,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某些极左人士围绕众多“普遍性规律”问题而兴起的一轮又一轮的 “姓资姓社”的争论,在经过实践的检验之后,今天早已事非定论。因此,他们当年那种严肃而尖锐的发问,在今天看来,显得多么可笑!我们据此可以断言,当下某些人对一些“普遍性规律”问题继续进行 “姓资姓社”的问罪,过若干年后,人们同样会觉得可笑。这种情况只能说明:解放思想无止境。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上,我们理解了两重意义上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相应地,在实践中,我们就要实行两个结合。一个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另一个是,把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现实国情结合起来。
邓小平理论是我国实现“第一个结合”的典范。它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结合中国实际,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主题。具体而言,我们依据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阶段的原理,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概念,作出了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论断;我们依据科学社会主义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原理,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理论;我们依据马克思关于等量劳动领取等量报酬的分配原理,提出了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形式的分配理论和制度,等等。总之,我们创立了一整套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制度,并形成了体系。
在“第二个结合”方面,我们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最主要的是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和实践。市场经济及其价值规律,在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中,是被否定、被排斥的。因此,建立市场经济体制,难以从传统社会主义理论中找到理论支持,在这种境遇下,如果我们强行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说明建立市场经济问题,就很牵强附会。但如果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改革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来说明,那就顺理成章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明显地体现了“第二种结合”的特色。它指出:这是中国适应全球化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要,是走人类文明大道的需要(社会主义不能离开人类文明大道,这是马克思的一个重要思想)。据此,它要求我们,更自觉地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改革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继续深入地解放思想,将全面性的改革开放推入更深层次。
总之,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中,这“两个结合”的关系 是密切联系的。“第一个结合”是基本的,控引我们改革和建设的发展方向,“第二个结合”是举足轻重的。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们将进一步融入世界,同国际社会的联系将会越来越多,因此,“第二个结合”会越来越凸显。而第二个结合取得的实践和理论的成果,自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机组成部分。□
(责任编辑:胡 建)
2014-01-15
沈宝祥,中共中央党校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共党史等。
D616
A
1007-9092(2014)02-0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