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鈜
(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上海200042)
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考察
潘鈜
(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上海200042)
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这一理论的提出,经历了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的探索和实践:毛泽东为生态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际基础;邓小平使生态建设制度化;江泽民把生态建设和人类文明初步结合;胡锦涛明确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论;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全面落实这一理论、建设美丽中国殚精竭虑。
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历史考察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提出是党的十八大的重要贡献之一。十八大第一次深刻、全面地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和政策,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并且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的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不仅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了方向,也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十八大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的理论,也源于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长期实践和艰苦探索。本文试图从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以来各个时期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和实践,勾画出其历史发展的轮廓,说明我们党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以提高贯彻执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为建设美丽中国而努力奋斗。
毛泽东、周恩来等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没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在诸如国土资源珍惜、开发,水土森林保护、种植,自然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以及人口有计划增长等方面,不仅有许多重要的论述,更有丰富的实践。
自然资源的有限和人口增长的无限是人类社会不可克服的矛盾,这个问题不解决,势必影响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因此控制人口的增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毛泽东是我国计划生育的倡导者和决策人,据文献记载,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他有关计划生育的重要谈话就有19次,并且从人本视角、宣传教育、制订规划、提高人口素质、建立专门管理机构等5个方面提出具体要求。[1]1957年2月,毛泽东在《如何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讲话提纲)》中说:“从六亿人口出发,节育。”[2](P312)第一次提出计划生育的概念。接着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又指出:“可以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3](P562)在3月1日在第十一次最高国务会议作结束语的提纲中又说:“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2](P362)他还说过:“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4](P131)1963年1月毛泽东说:中国现在人口太多了,大约六亿八千万,人口无限制增加也不是好事。要像日本、法国一样来一个计划生育。……资产阶级能够控制人口的发展,难道马列主义者的我们不能做到吗?[5](P186)1965年11月17日,听江苏省委彭冲汇报,谈到计划生育时毛泽东说:把这件事搞好,意义大嘛![5](P540)就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1974年12月31日,毛泽东还审阅同意由中共中央转发上海市《关于上海开展计划生育和提倡晚婚晚育工作的情况报告》。[6](P564)但在另一方面,毛泽东又说:“我国有六亿人口,……这是我们的本钱。”[2](P342)这就是说,毛泽东对控制人口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和周恩来等的认识有些区别。这是出于他们国际政治战略视角的不同。毛泽东更多从政治战略角度看待我国人口问题。因为从国际因素来说,当时美国仍对我敌视和包围,一旦爆发战争,需要更多人口作为兵源;从国内来说,百废待兴,特别是农村,急需大量劳动力。另外,毛泽东还认为:“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7](P307)而且人口增加了,到那时我们的工农业都发展了。在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这一对关系中,毛泽东更看重人是生产力,是历史的创造者,有了人,可以创造奇迹。而周恩来等经济工作的实际领导者,则对人口增长造成的严重后果有更深切的体会,主张尽早倡导节育,更快降低过高的人口增长率。但对毛泽东中国人口总归还是要有计划地逐渐增长这一点,周恩来等也是没有异议的。加上中国长期受传统思想的影响,节育、避孕这种事认为不能登大雅之堂,此外,在节育技术上也遇到许多困难。因此,50年代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进展迟缓,很不得力。到了“大跃进”经过三年困难时期,人口呈现爆增趋势,毛泽东等认识到人口问题的严重性,党中央才下决心实施计划生育政策。最初,要求60年代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1%以下,先从城市开始,70年代初才逐步向农村推广。实际上这个目标直到1999年才达到。可见实行计划生育、降低人口生育率这一工作多么艰巨。
毛泽东特别关怀水利建设,早在1934年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我们也应予以极大的注意。”[8](P132)1949年4月,国家建立水利部。1950年夏,安徽、河南连降大雨,淮北地区灾情严重,为百年未有,大量灾民流离失所。毛泽东批阅淮北地区灾情报告时不禁落泪。他从7月20日到8月31日,连批三份淮北灾情报告给周恩来,提出“一定要把淮河修好”。1952年10月,他亲临黄河视察。30日上午,乘专列前往黄河大堤,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王化云说:他为了解从长江上源引水入黄是否有可能性,查勘了金沙江上游通天河。毛泽东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如有可能,借一点来是可以的。晚上,到达开封,又同中共河南省委负责人谈河南工作和治理黄河事,强调“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午夜,查阅《河南通志》、《汴京志》和《龙门二十品碑帖》,了解黄河泛滥史。31日上午到达郑州,来到黄河岸边的山顶观察黄河在这一带的走向、水势、流量和黄河铁路大桥情况。毛泽东对陪同人说:黄河既是养育中华民族的摇篮,又是一条危害人民的害河。历史上决口不知有多少次,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不知造成多大的危害,现在到了我们手里,一定要治服它。你们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不然,我是睡不好觉的。[9](PP.621-622)1953年2月16日-2月26日,毛泽东第二次离京外出视察,沿途又多次提到黄河、长江的治理问题。16日上午乘专车到达郑州后,就向王化云了解三门峡水库建成后的使用年限等问题,强调修水库的同时应注意黄河流域水土保持问题。说:“要修水库,不要修泥库。”[10](P30)19日下午乘海军“长江”舰离开武汉前往南京,在舰上又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谈长江的治理与开发问题,提出:能不能从南方借点水给北方,并询问为什么不在这个总口子上(指三峡水库)卡起来,毕其功于一役?就是修那个三峡水库怎么样?22日到达南京前十分慎重地向林一山交代,南水北调的工作要抓紧。我算是了解了长江的许多问题和知识,学习了水利,谢谢你!一年多后,在1954年11月讨论修改国民经济发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一次会议上,毛泽东说:三峡工程按我们现在的物力、财力,只能列入长期计划。我是看不到了。对在场的邓力群说:将来建成时,你写一篇祭文告诉我。[10](P313)毛泽东对长江水利建设始终念念不忘,于是也就有1956年的《水调歌头·游泳》:“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千古咏唱。
对长江、黄河的治理的难以忘怀,毛泽东同样牵记其他方面的水利建设,他十分重视水土保持,1955年9月指出:“必须注意水土保持工作,决不可以因为开荒造成下游地区的水灾。”[11](P466)1962年3月25日,在邯郸召集刘子厚等开座谈会,询问河北水利建设、盐碱地改良情况,指出:平原地区蓄水恐怕大部分不能搞,还是要打井。河南废地太多,一千多万亩,以蓄为主搞坏了。[5](P94)12月10日到达天津,在专列上又谈到水利问题。说:农业要上去,首先要解决水和肥的问题。水,就要修水库、打井、排涝。肥,主要是养猪。这些事情,省、地、县要有个部署,不要搞急了,要一批一批地解决。要搞水利十年规划。过去看过你们的一个规划,再来时把你们的水库、打井和解决碱地洼地的规划看一下。水利、工业都不能冒进,要分步骤有计划地一步一步地搞。[5](P175)第二年11月12日,毛泽东又一次来到天津,对河北省委负责人说:你们都是河北人,你们要把水切实地治起来!你们十年能把水治好吧?我70岁了,看不见了,你们这一辈子把水治好吧!谈到防汛措施时,毛泽东说:河、水库要修,还要修村城(防洪堤)、镇城墙、县城墙……,城墙要普遍地修。城墙是个防卫武器,这种生产资料比牛、比人、比土地都重要,因为堤一溃,粮食被淹了,人、牛都没得吃了。汇报到河北的十大水库今年在防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时,毛泽东说:我要从南到北把你们的十大水库都看看。[5](P279)
毛泽东充分认识到森林对生态建设的重要作用,1949年他主持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就提出“保护森林,并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的方针。1955年10月曾满怀希望地说要“绿化荒山和村庄,……南北各地在多少年以内,我们能够看到绿化就好。这件事对农业,对工业,对各方面都有利”。[11](P475)同年12月31日,又在《征询对农业十七条的意见》中指出:“在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规格种起树来,实行绿化。”[11](P509)1958年8月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讲话指出:“要使我们祖国的河山全部绿化起来,要达到园林化,到处都很美丽,自然面貌要改变过来。”“农村、城市统统要园林化,好像一个个花园一样,都是颐和园、中山公园。”[12](P51)11月在修改《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稿中曾设想:全国18亿亩耕地中,三分之一种农作物,三分之一种花草,三分之一种树造林。[13](P575)1959年6月22日对河南省委领导吴芝圃等说:“没有林也不成其世界。”[14](P76)对森林作了很高评价。所以在一次接见黑非洲青年代表团时说:“要发展林业。森林是很宝贵的资源。”[7](P383)1960年1月9日,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对严重浪费木材的现象极为震怒:“木材浪费达到50%-70%,这简直是暴殄天物。”[14](P304)还提出要封山育林。要营造水源林、护岸林、防风沙林等。
毛泽东十分重视对“三废”的处理。1960年4月13日晚召集李富春、李先念、薄一波等开会时说:各部门都要多种经营、综合利用。要充分利用各种废物,如废水、废液、废气。实际都不废,好像打麻将,上家不要,下家就要。[14](P372-373)
作为国家的总理,周恩来是生态建设的实际领导人,他在水土资源保护,森林业建设,人口控制,环境保护等方面也有许多重要论述。和毛泽东不同的是周恩来不仅要参与总体的设计、规划,而且要风尘仆仆,四处奔波,负责贯彻落实。仅以水利建设为例,从1949年11月20日他在接见各解放区水利联席会议代表,用“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激励水利工作者,到1965年10月21日约有关方面负责人谈水利工作,这17年中,主持国务院讨论水利工作的会议就有14次;约钱正英等有关人员讨论水利工作有42次;亲赴水库工地视察9次:参加修水库体力劳动3次。特别是1956-1958年这3年,差不多每月都要找人谈水利工作。对林业建设也是如此。从1952年2月到1966年2月14年间,周恩来在森林防火、植树造林方面作过不少于10次的讲话。1962年11月2日约林业部负责人谈话时说,林业问题与每个人的关系都很大。林业的经营要合理采伐,采育结合,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续作业。采伐是有条件的,再不能慷慨地破坏自然;违背自然规律,什么都做不通。[15](P509)1964年5月7日,听取林业部副部长惠中权汇报植树造林工作后说:一亿二千万亩造林分布和全国无林地区分布,要分别造图、作表;东北、内蒙古地区的林业所要恢复;其他各地的林业指导站也要恢复。为解决劳动力问题,造林和森林采伐可采取征兵入伍的办法。从中央到地方,每个负责同志,除年老有病的外,每年都要带头种树,要养成一种风气,并对此事作出相应规定。[15](P641)尽管做了如此大量的工作,但周恩来对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仍不满意,1966年2月23日林业会议结束后对林业部负责人说:“我当总理16年,有两件事交不了账,一是黄河,一是林业。林业是抓晚了。并表示担心林业生产吃掉了老本。”[16](PP.15-16)
周恩来是我们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中最早提出环境保护和治理各种污染的国家领导人。早在1957年2月到重庆视察时,他就对陪同的地方领导说:污染环境的工厂,一定不要建。[15](P20)1958年7月7日在广东江门甘蔗化工厂视察时对设计人员说:工厂建成后的废气、废渣、废水如何处理,要大搞综合利用,化害为利,造福人民。[15](P152)1970年6月21日,他在同参加中日民间渔业谈判的中方负责人开会时说:处理好工业废水污染问题,保护好水产资源。[16](P375)1971年2月15日接见出席国务院规划会议各大区负责人时说:要搞好综合利用,解决废水、废气、废渣“三废”染污。4月5日,又和参加交通会议代表谈环保问题,说在经济建设中的废水、废气、废渣不解决,就会成为公害。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公害很严重。我们要认识到经济发展中会遇到这个问题,采取措施解决。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斯德哥尔摩召开,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动乱期间,周恩来仍决定派代表团出席,并认真审阅了代表团准备提交大会的报告草稿。周恩来对大气污染有高度的警觉,对代表团成员说,千万不能让北京成为当年伦敦那样的雾都。他特别关注气候的变化和空气中有无新的元素增加,1972年7月30日批示整顿气象局全国布局:“凡属空白地区、海岸都要分类补上。对北线西线寒流、东线南线暖流也要管。人不够,要从‘五七’干校调回,或者将转业或遣散走的调回。要打破军民界限,共同协力,军民两用。”强调:“预防各种气象变化,特别要防气流、大风突变转向,总结经验,并且要考虑到空气中有无新的因素、元素增变。”[16](P541)这充分说明周恩来对预防空气污染的科学预见。据原国家计委常务副主任顾明和原国家环保局局长曲格平回忆,从1970年到1974年这5年中,周恩来对环保问题作过31次谈话,足见他对环保工作的重视。[3](P426)
1973年8月5-20日,在周恩来指导下,国务院召开全国首次环境保护会议。会议研究了有关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制定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这是新中国第一个环境保护的综合性法规。《规定(试行草案)》确定环保10年规划,提出环境污染5年控制、10年解决的奋斗目标。一年后,即1974年5月,国务院环境保护领导小组成立,作为国家领导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专门机构,制定了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
综上所述,毛泽东、周恩来虽然没有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但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是十分巨大的,说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7]这是毫不为过的。
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邓小平同样十分关心生态建设。早在1963年谈到建立全国范围的独立工业体系时他就提出:“在这个过程中,第一要抓吃、穿、用的问题。农业除开化肥、农药以外,要着重解决水利问题,包括排涝在内。”[18](P336)1978年9月访问朝鲜回国途中经过东北时,邓小平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作出许多重要指示,也多次谈到生态环境问题。14日视察大庆油田时针对油、气、化工污染严重的状况,强调一定要把“三废”处理好,还指出大庆要多种树。15日听取黑龙江省委领导汇报开荒问题时说:开荒要非常慎重。黑龙江本来降雨量就少,由于开荒带来风沙等自然环境恶化,搞大面积开荒得不偿失,很危险。[19](P375)19日在唐山听取中共开滦煤矿委员会书记汇报后视察职工住宅区时说:楼房房间的净高要降低,这样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高,还干净卫生,节省材料。住宅区要种花、栽树,搞好绿化。[19](P385)听取关于唐山城市建设规划问题汇报时说:现代化的城市建设要合理布局,一环扣一环,同时要解决好污染问题。废水、废气污染环境,也反映管理水平。[19](P386)从1978年10月到1979年4月半年间,邓小平连续三次谈到桂林漓江的水污染问题,强调要下决心把它治好,造成漓江水污染的工厂要关掉。[19](P397-506)8年后1986年1月27日再度游漓江时,在游船上对陪同人员说:前次我来时,有个工厂污染漓江,现在漓江山水好多了,到桂林又可看到水中倒影了,石头都可看见了。他希望北京市搞好环境,种草、种树,绿化街道,管好园林,经过若干年,做到不露一块黄土。北京要种草,种了草污染可以减少。北京工厂污染问题要限期解决。要制定一些法律。邓小平还提出山区建设要禁止破坏山林,要搞经济林,发展竹木手工业生产。
邓小平对植树造林情有独钟。1982年11月他为全国植树造林总结经验表彰先进大会题词:“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12月26日,又在林业部《关于开展全民义务植树运动的报告》上批语:“这件事,要坚持二十年,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为了保证实效,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20](P21)1983年2月9日,他游览苏州名胜虎丘、留园等处时又说:苏州作为风景旅游城市,一定要重视绿化工作,要制定绿化规划,扩大绿地面积,发动干部、群众义务植树,每年每个市民要植树20株。这一年3月12日上午,79岁的邓小平到十三陵参加中直机关造林基地义务植树劳动,并且说:植树造林,绿化祖国,是建设社会主义,造福子孙后代的伟大事业,要坚持二十年,坚持一百年,坚持一千年,要一代一代永远干下去。[19](P895)1992年,邓小平已经88岁高龄,这一年的1月22日,游览深圳市仙湖公园时又种了一棵长青树高山榕。在有人介绍一棵树叫“发财树”时,邓小平说:让全国人民都种,让全国人民都发财。[19](1335-1336)
邓小平十分了解人口同资源、环境的密切关系,主张积极控制人口增长,他是较早意识到人口增长过快会给经济建设造成严重困难的中央领导人。1953年8月,他就指示卫生部改正限制节育、禁止避孕药和用具进口的做法。政务院还指示卫生部要帮助群众节育,批准卫生部修订提倡避孕的《避孕及人工流产办法》。当时卫生部受到传统观念影响,“避孕是不合乎自然规律的”、“生育是个人私事不能管”这样的旧观念很流行,邓小平对此也作过批评。他是为保证我国人口有计划增长,积极主张制定一对夫妇只有一个孩子政策的中央领导人。1980年9月,他在会见联合国人口活动基金执行主任拉斐尔·萨拉斯一行时说:现在我们提倡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我们的人口问题现在已成为一个沉重的负担。我们制定控制人口计划,争取本世纪末不超过12亿。[19](P672)
邓小平认为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邓小平的积极倡导下,1978年3月5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第53条规定:“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从此计划生育被确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0年9月,为了争取在本世纪末把我国人口总数控制在12亿以内,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发出号召,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为此,9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强调说:“控制我国人口增长,这是一项关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的速度和前途,关系到子孙后代的健康和幸福,符合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中央要求所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特别是各级干部,用实际行动带头响应国务院的号召,并且积极负责地、耐心细致地向广大群众进行宣传教育。”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第9次修订宪法,第25条计划生育在文字上有所修改,更明确规定:“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
在环境保护方面,这一时期重要的法令性举措有:1973年国务院召开第一次环境保护会议,颁布了《关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若干规定(试行草案)》,1974年国务院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沿海水域污染暂行规定》、《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食品卫生标准》等,使环境管理有了定量指标。特别是1979年9月13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第十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这是我国第一部环境法,标志着中国环境法体系开始建立。1983年12月31日至1984年1月,国务院召开第二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制定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三者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确立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和“强化环境管理”三大政策和八项环境制度的理念和方针政策。初步规划出到本世纪末中国环境保护的主要指标,明确了步骤和措施,由此推进了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反映在《宪法》中,2009年2月第十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又作了第四次修正:“第26条生活生态环境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国家组织和鼓励植树造林,保护林木。”总之,在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下,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有了宪法保证,生态建设从此进入国家立法范畴,得到有序的发展。
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世界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里约宣言》和《21世纪议程》等重要文件。与会各国一致承诺将保护生态,防止环境污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作为未来的长期共同的发展战略。我国政府对此予以积极支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深刻理解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意义。江泽民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并且先后多次作过全面精辟的论述,他指出: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合理控制人口规模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消除污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终目的。他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21](P462)强调:“人口资源环境三者的关系,人口是关键。”[22](P289)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不失时机地提出要努力改善生态环境,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加强环境保护联系在一起,提出“努力改善生态环境”的思想。把“改善生态环境”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这在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继承和发展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确定的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进一步阐述了控制人口增长的战略意义,强调“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必须合理控制人口规模。”这样,“就可以减轻人口过多对经济建设的压力,提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水平;反之,经济建设成果的增长就会被盲目增长的人口抵消掉,我们就很难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我们要居安思危,充分考虑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23]“控制人口增长,保护生态环境,是全党全国人民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国策。”[23](P533)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江泽民还把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环境意识和环境质量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23](P534)2002年3月,中央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江泽民在讲话中深刻总结了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提出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他说:“实现可持续发展,核心的问题是实现经济社会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我们一定要……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和自然的协调与和谐,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21](P462)这一年的11月,党召开十六大,江泽民在报告中强调:“必须把可持续发展放在十分突出的地位,坚持计划生育、保护环境和保护资源的基本国策。”[21](P546)不仅再次重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而且把“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21](P543-544)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此时已经初步显露。
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下,1994年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从我国基本国情出发,提出我国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行动方案。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科教兴国发展战略,随后可持续发展战略也被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党中央要求各级党政一把手要亲自负责人口、资源、环境的工作。从1991年开始,每年“两会”期间中央都要召开有关会议对此进行部署,这已经成为一项制度。特别值得指出的是1993年全国人大成立了环境保护委员会,次年更名为全国人大资源与环境保护委员会。该委员会在推动环境立法方面起到了可靠的组织保证作用。国家对环境立法也更加重视,1997年以来,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和修改的就有《森林法》、《土地管理法》、《渔业法》、《海域使用管理法》、《防沙治沙法》、《环境影响评估法》、《清洁卫生促使法》以及《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令、法规。
由此可见,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生态环境建设的认识是通过全国的实践,从1992年的“努力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到2002年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小康社会的四大目标之一。生态环境建设与文明建设初步结合,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与发展。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届一中全会选出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2003年8月28日至9月1日,胡锦涛在江西考察工作时明确使用“科学发展观”概念,提出要牢固树立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7年10月,在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进一步明确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经典定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24](P15)从此,科学发展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前进。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十七大继承和发扬了党中央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集体领导成绩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首次写入党的政治报告,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新发展,标志着我国人口、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正常关系基本形成。十七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五大目标之一。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24](P20)
把十六大、十七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容作比较,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十七大是大大向前发展了。在十六大报告中生态建设不是单独提出的,而是作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的前提下提出的,而且生态方面的具体内容只有环境和资源利用率两个方面。而十七大的报告在内容上就大大扩展了,就生态环境来说,它不局限在改善,而是明确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资源利用率也不仅是明显提高而是上升到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就把能源的生产、流通、消费的全过程联接起来,加以控制,既节约了资源,又防止和减少污染,整个生态环境也可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此外,十七大报告还提到包括循环经济在内的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些在十六大报告中都是没有的。
不仅如此,十七大报告还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即经济建设部分中,专门有一部分更详细阐述“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指出:“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和政策,加快形成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24](P24)十七大的这些论述,既从宏观上指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是一项基本国策,它关系到人民利益和国家民族的生存、发展,又从微观上要求通过不同办法、手段,包括开发推广先进技术,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还要加大节能环保投入,发展环保产业,加强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加强对水利、资源建设,加强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等。这些论述,思路明确,可操作性强,有很大的实际指导作用。
在此前后,国家立法也跟着行动。2004年以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新制定《可再生源法》(2005年),再次修改、充实了《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初次审议《循环经济法(草案)》等。至此,具有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已经基本形成。
2012年11月,党召开十八大.胡锦涛作了《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党的十八的重大贡献之一就是确定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地位。报告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它至高无上的重要地位作了深刻阐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25](P39)报告还指出必须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国策和一整套方针、政策。与此同时,报告还阐述了当前必须进行的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四个方面的主要工作。
从十七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位一体的总布局,到十八大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这是又一次实践上的开拓,又一次理论上的飞跃,说明党中央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发展,不断深化。
五位一体的总布局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其中经济建设是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前进方向,文化建设是精神动力,社会建设是有利条件,生态建设则是基本的自然环境。它们之间互相联系,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所以要放在突出地位和融入其他四方面建设的全过程,这是因为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建设转变生产方式,促进政治建设更加民主法治,丰富文化建设的理念、内容、方式,天蓝、地绿、水净,使人类社会健康、和谐,最终达到建成美丽的中国。特别是十八大报告在阐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时最后提出:“我们一定要更加自觉地珍爱自然,更加积极地保护生态,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24](P41)此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我们知道,在人类社会进步过程中,经过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到1789年法国大革命后开始了工业革命,以工业文明代替农耕文明。毋庸讳言,工业文明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有过巨大的进步作用,但不可否认它给人类带来诸如资源枯竭、气候变暖、核灾难、细菌、生化危机等一系列灾难。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已经认识到仅有工业文明不可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以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绿色转型为特征的生态文明,则是继工业文明之后导致人类文明发展进入一个新时代。因此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这是具有开辟一个新时代重大意义的举措。
总之,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已经形成系统、完整的目标体系、理论体系和制度体系,它是我们党长期实践探索基础上形成的重大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相统一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伟大实践,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理论意义。
为了深刻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意义,有必要学习马克思主义对人与自然相统一的理论。在写于1844年4-8月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认为那些“现实的、有形体的、站在稳固的地球上呼吸着一切自然力的人”,“它本来就是自然界”。[26](P167)之后,恩格斯在1876-1878年写成的《反杜林论》中也说:“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这里不言而喻,归根到底也是自然界产物的人脑的产物,并不同自然界的其他联系相矛盾,而是相适应的。”[27](PP.374-375)这就是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人和自然从来不存在任何对立,一方面,自然就如同血液、肌肉、细胞那样维持人的生存;另一方面,人的血液、肌肉、细胞同时也是自然的一种延续。它们相互协作,共同构成人与自然中生存和活动这一事实。总之,人在自然界中,自然也在人之中。人与自然本质上就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这种统一体意味着生态文明建设与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紧密联系,内外统一。因此,恩格斯告诫说:“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8](PP.383-384)在这里,马克思恩格斯以彻底唯物主义的观点,一方面强调自然环境的客观性和存在性,另一方面,又指出人类不是被动地存在着,恰恰相反,人类的主观能动性是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的特有的本性,人类可以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改造客观世界,而这种改造必须建立在尊重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谁违背了它,必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
这以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异化”了社会关系,也“异化”了自然界。他强调,由于资本积累唯利是图的反社会天性的驱使,资本主义生产无法避免自然生态的严重破坏,资本主义的本性决定它不会尊重物质世界。马克思以北美的农业为例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一个国家,例如北美合众国,越是以大工业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这个破坏过程就越迅速。因此,资本主义生产发展了社会生产过程的技术和结合,只是由于它同时破坏了一切财富的源泉——土地和工人。”[29](PP.552-553)只有到了共产主义,自然界“异化”才将被彻底克服。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因此,(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是人的实现了的自然主义和自然界的实现了的人道主义。”[26](P120,122)这充分说明,对自然界的破坏是资本主义本质所决定的,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则决定人和自然界的和谐。这也就说明,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题中之义,也是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发展,以无可辩驳的事实,不仅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预见,同时也证明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重大成果。
今天,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为全面贯彻十八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决策、建设美丽中国而殚精竭虑。
十八大结束后不久,2013年5月14日-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专程去天津考察,要求天津要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打造美丽天津,着力保护生态环境。强调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成果和必然趋势。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根本大业,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他说,建设美丽中国,必须始终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必须统筹谋划,搞好国土空间开发顶层设计,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还必须依靠最严格的纪律、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习近平总书记对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作了深刻阐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各个建设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这就是说生态文化是否在社会扎根,就是要看是否把生态理念和行为准则自觉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在产业发展中,是否认真制定和实施环境保护规划;在城市建设中,是否全面考虑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否考虑执行绿色环保和质量安全标准;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环境卫生、善待生命等等。天津市委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召开十届三次全会,作出了贯彻总书记讲话精神、加快建设美丽天津的新部署。
5月24日,中央政治局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行第六次集体学习,听取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郝志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孟伟就这个问题进行的讲解,并谈了他们的意思和建议。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认真听了他们的讲解,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并讲了话。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习近平要求全党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深刻阐明生态环境与生产力之间的密切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重要发展。习总书记还提出:要更加自觉地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要整体谋划国土空间开发,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体现生态文明建设状况的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最后特别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2014年3月,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李克强总理在3月6日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今年要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的美好家园,并提出三个主要方面的任务:(一)出重拳强化污染防治。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抓住产业结构、能源效率、尾气排放和扬尘等关键环节,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二)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变革。今年能源消耗强度要降低3.9%以上,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量都要减少2%。要提高非化石能源发电比重,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鼓励发展风能、太阳能,开工一批水电、核电项目。(三)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今年拟安排500万亩。在12日答中外记者问时,李克强总理特别提到要向雾霾等污染宣战。他说:去年国务院出台了治理大气污染的十条措施,在161个城市进行PM2.5数值的监测,这在发展中国家是最多的。他特别强调向包括雾霾在内的污染宣战,就要“铁腕”治污加“铁规”治污,对那些违法偷排、伤天害人的行为,政府绝不手软,坚决予以惩处。对那些熟视无睹、监管不到位的监管者要严肃追查责任。
全国各地区、各基层单位也都在采取各种措施,为建设美丽中国而积极行动。例如2014年7月10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4年年会系列活动之一——“绿色新区创新发展论坛”在贵阳召开。论坛以“绿色新区创新发展——塑造区域绿色增长极”为主题,来自国内外近千名嘉宾开展深入对话,最后,成立“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共同签署《国家级新区绿色发展联盟倡议》。联盟成员一致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绿色发展:一是将绿色转型、绿色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首要任务:二是将发展绿色科技作为引导绿色产业的原动力:三是用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保障绿色产业发展的持续性:四是深度培育符合绿色发展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五是深入开展区域间绿色发展交流与合作。联盟期待更多机构加入。倡议共同发起人有:上海浦东新区区政府,天津滨海新区区政府,重庆两江新区管委会,浙江舟山群岛新区管委会,甘肃兰州新区管委会,广东南沙新区区政府,陕西西咸新区管委会,贵州贵安新区管委会,山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会。
又如1979年被邓小平称为“全国污染严重的第一是兰州”。[19](P506)2013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193天,一跃排在了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第36位,比2011年增加了57天。截至7月底,今年兰州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140天,同比增加44天。兰州突破性地成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改善最快的城市,实现了环境明显改善、群众直接受益,一举摘掉多年来“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城市之一”的“黑帽子”。
总之,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在领导全国人民为贯彻十八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布局、为美丽中国的实现而殚精竭虑;一个既是金山、银山,更是天蓝、地绿、水净、绿水青山的中国,必将在不久将来鼎立在地球的东方。
[1]曹前发.“错批一人,误增三亿”说之历史误读[J].百年潮,2009(12).
[2]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3]新中国60年研究文集(2)[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
[4]中国计划生育全书[Z].北京: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
[5]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5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6]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6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7]毛泽东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8]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9]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0]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2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2]毛泽东论林业[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3]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2.
[14]毛泽东年谱1949-1976:第4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15]周恩来年谱:中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6]周恩来年谱:下卷[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
[17]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J].党的文献,2014,(1).
[18]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9]邓小平年谱1975-1997[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
[20]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1]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2]江泽民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23]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5]胡锦涛.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社会主义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6]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2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责任编辑:缪开金]
A Historical Review of CPC’s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AN Hong
(The Fourth Branch of Party School of CPC Shanghai Committee,Shanghai 200042,China)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put forward by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report embodies the combination of Marxism’s human and natur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form of the theory reflected the collective study and practice of CPC Central Committee leaders of several generations during the past decades.Mao Zedong set a solid found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y.Deng Xiaoping institutionalized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Jiang Zeming initially combined the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with human civilization.Hu Jintao clearly put forward the theory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Led by Xi Jinping,the new CPC leadership are sparing no effort to push forwar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eory.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CPC Central Committee collective leadership;historical review
A8
A
1674-0955(2014)06-0037-12
2014-07-12
潘鈜(1932-),男,浙江永康人,原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工作委员会党史工作委员会秘书长,上海市委党校第四分校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