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2014-02-03 11:33林建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特色历史

林建华

(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北京100144)

论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

林建华

(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北京100144)

党的十八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涵,初步形成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的新特点,即主题性、继承性、辩证性、自主性、人民性和前瞻性,从而极大地激活和传递了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的正能量。

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和独特的基本国情。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思维观念、言谈举止往往会左右国家的发展进程、影响国家的发展方向,人们从中往往能观察出国家的未来气象。就此而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品格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时代兴衰的风向标和晴雨表,它潜移默化地形塑着社会的面貌。《管子·霸言第二十三》曰:“观国者观君,观军者观将,观备者观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深谋远虑、深思熟虑、高瞻远瞩、高韬宏略,发表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语言生动、语意悠长的系列重要讲话。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围绕治理什么样的国家、怎样治理国家这个根本问题,提出了诸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惩治和预防腐败、坚持依法治国、抓好意识形态这一极端重要的工作、始终坚持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等重要思想观点,其中,主线总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奋斗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根本动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鲜明的新特点,即主题性、继承性、辩证性、自主性、人民性和前瞻性。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

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每个时代、每个国家都有其需要面对的主要矛盾、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也是时代和国家的主要问题,即主题。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中国人民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不可逆转地结束了近代中国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悲惨命运的基础上,又不可逆转地开启了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军道路,这就成为当代中国建设和发展的主题。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不能丢,丢了就不是社会主义。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主义,关键要看这个主义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1]在此前的2012年11月17日,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2]在此后的2013年10月7日,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演讲时又强调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3]所谓当代中国的“根本性问题”,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科学概括。

历史地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从最直接的维度来看,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为新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成功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萌生于、形成于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也必将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于未来中国的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进程中。

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伟大成果,也是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科学真理。因此,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来源于实践、来源于人民、来源于真理。正如习近平一再强调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赢得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2]

我们必须坚定而清醒地把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当代中国的红线和主题,并使这一主题在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上凸显体大思精的时代特征,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升华。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主题性特点。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追根溯源,从1516年秋托马斯·莫尔所撰写的《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后来以《乌托邦》的称谓而闻名于世)发表算起,世界社会主义有着近500年的历史。

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从六个时间段分析了社会主义思想从提出到现在的历史过程,其内容包括空想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列宁领导十月革命胜利并实践社会主义,苏联模式逐步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实践,我们党作出进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1]

世界社会主义走过了绵延不绝、波澜壮阔的发展行程。世界社会主义的最初形态是空想社会主义,托马斯·莫尔等人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先驱,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是空想社会主义的集大成者。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积极进行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主动参加工人运动的革命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和俄国实际相结合,取得了十月革命的伟大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论、运动变成了现实的社会制度。人类历史上首次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是从苏联开始的,并逐渐形成了苏联模式。这一模式既发挥过重要历史作用,也存在着严重弊端,其影响至深且巨。坚持和推广这一模式的基本做法同时又试图克服这一模式的缺陷的苏联、东欧诸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终结了社会主义制度在这些国家的存在史。

在近代中国风雨如晦的年代,为改变中华民族的命运,中国人民和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千辛万苦的探索和不屈不挠的斗争,但一次次都归于失败。“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4](P1471)历史和现实的逻辑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基因和酵母,俄国十月革命和列宁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中介和桥梁,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土壤和果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最新成果。只有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放到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长河中去观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价值、实践价值和理论价值才会愈加彰显;只有深入研究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进程、历史经验、历史规律,才能切实把握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实际上,这也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世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作用所提供的极其重要的参照系,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习近平立足当代中国,紧密联系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紧密联系干部群众的思想实际,从思想源头和实践历程的维度,深刻阐明了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的演进,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递嬗,强调要通过学习了解社会主义发展史,更加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做到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关于社会主义发展六阶段的重要论述,既展示了习近平宏阔的世界视野和深邃的历史视野,也展示了习近平坚定的中国视野和清醒的创新视野。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继承性特点。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实践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特别是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崭新课题。列宁曾把建设社会主义比作攀登一座崎岖险阻、未经勘察、人迹罕至的高山,比作通过最狭窄、最难走、最曲折和最危险的山间小道。十月革命以后,列宁对这种探索过程进行了概括,他指出:“我们初次从事新的事业,聪明才智从哪里来呢?我们这样试试,那样试试。我们曾随波逐流,因为那时区分不出正确的东西和不正确的东西,要做到能够区分是需要时间的。”[5](P283)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我们“准备作几千次尝试,而且,我们在作了一千次尝试以后,准备去作一千零一次尝试”。[6](P379)1956年,毛泽东提出要“以苏为鉴”,探索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1982年,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的开幕词中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7](P3)路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跨出第一步,才有第二步。习近平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但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和实践。”“虽然这两个历史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有很大差别,但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1]

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是一脉相承、薪火相传、生生不息的壮丽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开创的,但也是在新中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20多年建设的基础上开创的。对于这两个历史时期,是决不能否定的;同时,这两个历史时期也决不能相互否定。因此,我们要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在充分肯定各自历史贡献、充分观照各自历史特点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两个历史时期的辩证统一。而正确认识和把握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就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互相否定的论断,彰显了习近平实事求是的比较观和贯通过去、现在、未来的发展观,是我党在政治上的高度清醒,同时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方法论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辩证性特点。

四、任何一个国家都有权选择和决定自己的发展道路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在改革开放30多年一以贯之的接力探索中,我们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2012年12月,习近平在深圳视察时明确表示,中国改革不会走苏联的老路,不会重蹈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的覆辙。[8]2013年3月23日,习近平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中强调:“我们主张各国和各国人民共同享受尊严,‘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9]2013年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时又指出,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我们要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也绝不会接受任何外国颐指气使的说教。[10]习近平用“鞋子论”这一晓畅易懂的语言阐释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内蕴着深奥的哲理。

从现实来看,“鞋子论”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当今世界个别国家认为自己的“鞋子”适合所有的国家,并且鼓动或强迫别的国家都要“穿”。但是,强迫让别人穿上、强迫让自己穿上或被别人强迫穿上“不合脚的鞋”,很可能会把脚弄疼,把路走偏。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国家,特别是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必须坚持“穿合脚的鞋”,“走自己的路”。削足适履是教条主义的做法,会化掉中国自己的特色。削履适足是经验主义的做法,会化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正确的做法是:按足制履,制履适足。唯有如此,才能健步如飞,捷足先登,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从历史来看,在新民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以俄为师”、“走俄国人的路”,并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如何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和巩固社会主义,毛泽东形象而又生动地说,1950年到1957年,基本上可以说是抄的,就是抄苏联。这个抄是必要的,你不懂嘛。等于写字一样,历来写字讲究临帖,你不临帖怎么行呢?所以,不能讲1950年到1957年那个临帖是错了。临帖之后,你就要脱离那个帖,自己独立写字嘛。而且,写草字的人先要写正楷,然后才能写草书,不可以一下子就写草书。看来,要有个时期学习外国。现在还要学习外国,不能说现在连一点书都不抄了。人家书上是正确的东西,而我们没有书,这一部分还得抄。取经是一万年都要取的,你取我的经,我取你的经。不能搞绝对化。全部抄和完全不抄都是形而上学。[11](P1070)这就是毛泽东的“写字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习近平的“鞋子论”与毛泽东的“写字论”同曲同工,彰显了习近平的政治悟性和政治自信,即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自主性特点。

五、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力量自信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在当代中国,人民是指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具有最大的普遍性和广泛性。因此,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主人翁精神,坚持依法治国这个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保障人民权益,更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在同采访党的“十八大”的中外记者见面时,习近平深情而庄严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他说,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12]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习近平进一步指出,我们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呼声、回应人民期待,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13]

对于人民应具有的理想信念、精神状态和道德境界,习近平也有过深入思考和一系列重要论述,彰显了他的政治定力和战略定力。政治定力,就是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战略定力,就是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

习近平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2]这一论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钙”引入政治生活领域,发人深思。习近平高度概括了坚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义,科学分析了信仰迷茫的严重危害,进一步强调了加强理想信念对于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矢志不渝地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巨大作用。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价值观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与发挥作用的。核心价值观,则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融为一体。这一概括,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实际上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14]

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渊泉和我们党的坚实执政基础;只要我们永不动摇信仰、永不脱离群众,我们就能无往而不胜,等等。习近平的这些重要思想观点,源自党的力量自信,同时也强化了党的力量自信。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主体性特点。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历史的、现实的,更是指向未来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提出并深刻阐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所谓民族复兴,就是改变民族因某种原因陷入停滞不前、贫穷落后、被动挨打的状况,使民族奋发图强、独立解放,实现民族繁荣昌盛,以重振民族雄风、重塑民族形象、重立民族地位、重现民族辉煌。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基本陈列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15]中国梦是一种宏大的叙事,它源于我们党对中华民族百年近代历史的深刻把握,对改革发展实践问题的清醒认识,对最广大人民群众脉搏的真切感知。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一种为群众易于接受的形象的表述,是一个最大公约数,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核心内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中国梦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理想追求,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在对中国梦的阐释中,习近平一再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又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其他各方面建设;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又坚持改革开放;既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13]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13]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只有每个人都为美好梦想而奋斗,才能汇聚起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在中国梦的丰富内涵中,“人”是关键因素。习近平指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16]这就是说,中国梦依靠的主体力量和惠及对象是人民,人民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坚固的基石。实现中国梦必须实干,实干才能梦想成真。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强调,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更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9]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越要动员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实现中国梦,最终要靠全体人民辛勤劳动,天上不会掉馅饼。

中国梦打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众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为中国梦界定内涵、塑造灵魂、彰显本质。就此而论,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用不同的话语表述的同一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接续奋斗的伟大实践。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习近平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16]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的鲜明的前瞻性特点,同时也极大地激活了讲述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塑造好中国形象的正能量。

《礼记·乐记》云:“穷高极远,而测深厚。”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需要中国。习近平反复强调,中国梦也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梦。中国梦既是与中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梦想相连的,也是与各国人民追求和平与发展的美好梦想相通的。各国人民要勇于追梦、共同圆梦。这是因为中华民族始终恪守一种理念,即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17](P196)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1世纪中叶中国梦梦圆之时,中国贡献给人类和全世界的,绝不会是什么“黄祸”的威胁和全球的动荡,必定是红色的玫瑰和甘露的芬芳。

[1]习近平.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有所前进[N].人民日报2013-01-06.

[2]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

[3]习近平.深化改革开放共创美好亚太——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10-08.

[4]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5]列宁全集:第3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6]列宁全集:第3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安伟光.外媒称习近平强调中共改革不会走苏联老路[N].环球时报2013-03-18.

[9]习近平.顺应时代前进潮流促进世界和平发展——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3-03-24.

[10]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12-27.

[11]逄先知、金冲及主编.毛泽东传(1949-1976)(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12]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16.

[13]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

[1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祖国和人民同行努力创造精彩人生[N].人民日报2014-05-05.

[15]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2-11-30.

[16]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17]费孝通文集:第14卷[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

[责任编辑:李冲锋]

On Xi Jinping’s Concep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LIN Jian-hua
(Ideological,Political and Theoretical Teaching Department,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144,China)

Since the convening of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led by Secretary General Xi Jinping is sparing no efforts in realizing the Chinese dream of national rejuvenation by sticking to the road of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recent remarks and speeches of Xi Jinping have enriched the theory of 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As a result,Xi’s concept greatly stimulates and transmits the positive energy in the narration of Chinese stories,voice of China and image of China.

CPC;socialis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hinese dream

D616

A

1674-0955(2014)06-0010-07

2014-07-28

本文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社会主义主要流派的历史演进研究”(项目批准号13JZD002)的阶段性成果

林建华(1966-),男,山东莘县人,北方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特色历史
特色种植促增收
特色小镇党建怎么抓?
“特色小镇”看“浙”里
新历史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九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5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