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三年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概述

2014-02-03 10:48董志凯
中共党史研究 2014年5期
关键词:经济

董志凯

(本文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 北京 100836)

2013年1月5日,习近平指出:“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这是两个相互联系又有重大区别的时期”,“两者决不是彼此割裂的,更不是根本对立的。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①习近平:《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人民日报》2013年11月8日。这个论断促进了对新中国60多年经济史的研究与思考。《中国经济史研究》开辟专栏从前后两个三十年的角度纪念改革开放35年。2013年度,学界在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既探索新中国成立60多年中经验和成就的总结与继承,也体现了对教训、问题的揭示与分析,力图对历史的研究更加准确、客观与科学。

下面仅就有限见闻从四方面归纳2013年度该学科研究中的部分成果。

一、对前三十年研究的新视角和新观点

(一)新民主主义经济问题

土地改革运动是一场深刻影响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历史性变革。2013年学界对土地改革研究的新进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从经济、社会等多角度对土改进行研究,既有正面回顾,也揭示其中的不足与副作用。从整体的宏观视野来看,土地改革不仅完成了从地主土地所有制向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巨大转变,而且带来了乡村社会的历史性变革②王瑞芳:《土地改革是生产关系领域的伟大革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12月16日。。在这场运动中,土改工作队的建构、阶级成分的划分、乡村政治的重塑,极大地改变了原有的社会格局和秩序。土改建构了新的、良性的国家与社会关系,但不可忽略的问题是,无论农村中哪个阶级,都生活在封闭、半封闭的传统农业社区环境和基本相同的文化环境中。怕富、不敢富的传统均平思想,以及由政治斗争引发的阶层社会关系紧张的态势和状况,既给新的国家与农村社会关系带来了张力,同时也存在着悖论:土改实现了农民“均分土地”的要求,但并没有改变传统的土地所有制度。③陈益元、黄琨: 《土地改革与农村社会转型——以1949年至1952年湖南省攸县为个案》《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4期。二是研究了土地改革与金融市场的关系。有学者研究了四川江津土改的个案,着重分析了土改对乡村土地信贷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影响,指出土改中的减租退押的胜利果实成为1951年新增农业税之来源④曹树基、李婉琨、郑彬彬:《江津县减租退押运动研究》,《清华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还有研究表明,1949年,中南新解放区刻意推迟土改时间,以便有充分理由对地主阶级征收高额的阶级累进税,增加国家财政收入⑤刘诗古:《征粮、“春荒”与减租退租:对土地改革的再认识——以1949—1951年中南区为中心》,《学术界》2013年第6期。。有学者指出,土改时期的山西长治地委书记王谦提出土地、劳动力入股分红,积累公积金,发展合作经济的经验是一种壮大农村经济特别是壮大农村基层金融力量的制度创新⑥韩毓海:《从1950年合作化争论漫议农村发展的关键》,《党的文献》2013年第2期。。

新中国成立后,新政权为恢复和发展经济,采取了许多措施,这些措施对企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使私营企业面临着生存环境的变化。一是出台具体政策,帮助私营企业渡过难关。有学者以刘鸿生家族的核心企业作为个案进行研究,详述刘氏家族企业大中华在中共建政初期的生存境遇,应对产销危机的尝试和成效,以及新政权的施策带给大中华的影响。研究认为政府在解决原料不足、扶持私营企业疏散、鼓励引导设厂、收购产品解决销路等诸多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①赵晋:《旧工厂与新国家:1949—1952年的刘鸿生大中华火柴公司》, 《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2期。还有学者对上海市公私合营企业定息进行研究②刘岸冰:《上海市公私合营企业定息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二是新政权成立后,为了改变工业布局,将沿海一带的企业,尤其是上海的企业迁到内地。一些学者运用大量档案资料阐述了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厂内迁的原因、路径与作用③谢忠强:《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厂内迁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三是新政权肃清在华外资银行的特权,并对其实施了监管和利用的政策,通过设立指定银行,严格限定业务范围,引导其成为新中国对外贸易的桥梁④徐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对在华外资银行的监管、利用和清理》,《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期。。

新中国成立前后,一些经济学家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特质和普遍性等宏观问题发表了独到的见解。这些思想丰富和发展了新民主主义理论,但长期为学界所忽略,有学者对此问题进行了揭示和再认识。⑤刘辉:《新中国成立前后经济学界对新民主主义的理论思考》,《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期。

(二)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城镇化

当代中国城镇化代表了传统中国走向现代的历程,因此,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研究成为热点,主要成果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有学者研究了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密切联系,指出1952年至1978年,中国年均GDP人均增长率(2.33%)接近全球平均值 (2.62%),高于人口和经济水平与中国接近的印度 (1.66%)。除了经济长期增长明显外,中国亦避免了第三世界的“假城市化”及其带来的问题。中国在这一时期没有出现第三世界的“城镇暴潮”,避免了过度或过快的城镇化对经济和管理的负累,但它也不是真正的“非城镇化”,因为在中西部地区新建和扩建了上百个城镇,使工业化和城镇化空间分布较为合理,并且建立了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由于60年代三年困难时期之后政府对农业的重视及两次上千万人的城市知识青年和干部迁入农村,将知识、技术和管理大量输送到农村,促使农业稳产和农村稳定发展。因此,1949年至1979年的城镇化和工业化是相关的。它是在“摸着石头过河”的方式下经历了多次调整,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城镇化。⑥薛凤旋: 《1949—1979年中国城镇化的经验与特色》,《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

二是有学者从工业化视角评价探讨城乡二元结构的历史作用:成就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快速建立;成就了中国向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的跃升;约束着中国新型工业化乃至整个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影响社会和谐进步的隐患因素,还长期使政府面临向农村提供公共产品不足的压力,也是长期采取粗放增长方式和约束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之一⑦郑有贵:《工业化视角的城乡二元结构评价探讨》,《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6期;曾丽雅:《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的经济改革》,《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

三是有学者研究了1949年至1978年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持续存在大量城镇人口向农村转移、到农村就业的现象,分析了其中比较复杂的缘由,认为中共对全民充分就业的理论认识、经济结构和城镇粮食供应能力对城镇就业的限制、加强农业建设和农村建设的切实需要等,都促成了这种现象的发生。这种就业探索是应对危机的一种合理抉择,但所取得的效果与预想大相径庭。⑧王爱云:《从城市到农村:多维度视阈下的就业抉择——试析新中国前三十年间城市劳动力向农村的转移》,《中共党史研究》2012年12期。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土地征用过程中出现了土地闲置浪费、利用率低的现象,阻碍了城市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济南市通过完善制度建设,严格审批程序,加强检查与监管等一系列措施,建立了规范化的土地征用机制。⑨伍玉振:《建国初期城市建设征地闲置浪费问题及其治理——以1949至1957年的济南市为个案》,《历史教学》2013年第5期。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业企业中的劳动竞赛,是提高生产效率最常见的手段之一,透过它可以考察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微观运作与产能效益。但是,国家未能有效减少来自单位组织及其成员的体制内博弈行为所带来的损耗,以致将旧体制下的经济送入了高增长、低效益的旋涡之中。有学者以钢铁工业的技术进步为例,探讨中国是怎样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对策。①林超超:《生产线上的革命——20世纪50年代上海工业企业的劳动竞赛》, 《开放时代》2013年第1期;荣文丽、武力: 《论中国技术进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2期。

(三)中外经济关系

学界研究了中印、中苏以及对港澳经济关系等,在运用新资料方面有所突破。有学者比较与阐述了印度在1950年至1962年期间,两次对中国西藏地方实施贸易管制和禁运;中国对这两次贸易管制和禁运的反应及政策第一次相当温和,第二次则采取了坚决的反击措施②戴超武:《印度对西藏地方的贸易管制和禁运与中国的反应和政策》(上)(下),《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6、7期。。有学者对中苏经济关系的论述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的不足:阐述了50年代中苏合资企业产生、发展及作用;以大量档案史料为依据,探讨了1954年至1963年2000多名中国工人赴苏援建的政策变化与基本状况;对于“一五”计划编制前后的经济速度指标呈现“先高后缓”的趋势,通过档案资料勾勒出苏联对于“一五”计划经济指标设定的影响路径③吴文珑:《从引进到赎回:新中国初期的中苏合资企业》, 《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3期;谷继坤:《中国工人“赴苏援建”问题的历史考察 (1954—1963)》,《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0期;孙璐:《苏联对中国“一五”计划经济速度设定的影响》,《社会科学论坛》2013年第5期。。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由于受“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的影响,内地对港澳供应面临严重困难。中国政府采取强有力措施,克服了货源不足的问题;同时建设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完善配额管理制度,对港澳市场供应逐步成为一项国家行动和系统工程。这一措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得到很好的坚持、完善乃至发展。④唐富满:《中国政府对港澳市场供应体系和政策基本成熟的历史考察 (1959—1966)》, 《党的文献》2013年第2期。

(四)关于困难时期人口问题

三年困难时期的人口非正常死亡问题,是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最富争议的问题。有一种观点认为1958年至1962年中国饿死3600万人。对此,有人撰文提出质疑,并阐明了其观点。文章刊出后激起了众多争论。有学者论述了大饥荒发生在粮食主产区的原因,这是1958年工业“大跃进”和粮食“包干制”两个重要的政策变化导致的。包干制诱导粮食主产区在正常年份通过高征购发展本地工业,工业化进程越快的地区,粮食销售也越多,对本地粮食的征购越彻底,使当地死亡率越高。⑤范子英、石慧:《为何大饥荒发生在粮食主产区?》,《经济学》2013年第2期。有学者认为,1959年至1961年的安徽灾荒本质上是一个农村现象,即使在农村地区,灾荒也不平衡,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产区可能更严重。还有学者通过对皖北萧县李家楼的考察后发现,1959年至1960年,李家楼总共205人中,有39人死于饥饿。而李家楼的邻村董庄只有一位老妇人去世。其原因在于董庄出的干部比较多。地处皖南山区的歙县律川村,“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没有造成领袖权被替代,宗族领袖以其智慧 (如偷稻种、瞒产、藏粮等)和宗族凝聚力 (如对外守口如瓶)使全村度过1959年至1961年的灾荒,没有人死于饥饿。⑥姚宏志:《1959—1961年安徽灾荒的差异性分析》,《党史研究与教学》2013年第2期;韩敏:《回应革命与改革:皖北李村的社会变迁与延续》,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年。

另外,在前三十年经济的研究中,2013年三线建设的成果比较集中。出版了关于三线建设和“小三线”建设的三部著作及相关论文。⑦包括倪同正主编:《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余朝林主编: 《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 (贵州六盘水专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现代上海研究中心编:《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王小蓉: 《略论三线建设在广安的发展及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3期;等等。

二、关于改革与转型历程阐述的新探索

中国30多年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辉煌的背后也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必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中国经济改革史的研究不仅成为经济史研究最突出的热点,而且视角与内容更加多样和丰富。

(一)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的特点

注重政府在市场机制中的作用,将政治与经济结合起来认识是2013年回顾改革历程和经验的一个特点。有学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角度回顾改革史,认为这是一个包含了战略性中央政府、竞争性地方政府和竞争性企业系统的三维市场体制,是把中央政府的战略领导力、地方政府的发展推动力与企业的创新活力有机结合的新型经济制度。竞争中的企业着力创新、谋求发展,是资源配置的微观主体;竞争中的地方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等多种方法构造了可持续的“投资激励体系”,降低企业投资创业的成本,从而提高企业均衡投资水平,并通过提供类似“总部服务”的职能帮助企业突破部门官僚主义的障碍,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超强投资驱动力;中央政府在制定国家长期发展战略的基础上,一方面总揽全局,把握发展与稳定的平衡,另一方面抓住全球化契机,审时度势地果断融入全球分工体系,有效吸纳了美国消费赤字、财政赤字、贸易赤字提供的“国际超常购买力”,从而为中国经济高投资和高增长创造了额外的市场机会。中美关系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意义在于:过去30多年中美两国同时实行了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中国追求的是不平衡的高速增长,特征是所谓的“三低三高”,即“低工资→低消费占比→低内需市场,高投资→高增长→高外贸盈余”;美国则是维持不平衡的赤字经济运行,即“低投资→低增长→高外贸赤字,高资产泡沫→高消费→高家庭赤字”。中美两国的经济发展无意中形成了互补性战略配对。①史正富:《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有学者从地方政府的角度阐述了类似观点②姚洋、张牧扬:《官员绩效与晋升锦标赛——来自城市数据的证据》,《经济研究》2013年第1期。。

(二)发展与体制双重转型是中国独特的改革开放之路

有学者提出中国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两种转型:发展转型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体制转型即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双重转型构成了中国独特的改革开放之路③厉以宁:《中国经济双重转型之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年。。中国特色的市场化经济改革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到1997年的初步转型,即由计划配置资源到市场配置资源的机制转型期;从1997年到2008年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时期;2008年之后在中国资本国际化趋势带动下走向世界工厂的经济发展期。用中国经济市场化转型特征的理论概括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建立对市场机制有灵敏反应的企业群,从而形成由价格系统配置资源的基本运行方式;二是在这个过程中将经济增长所需的资源平稳地从传统国营企业转移到新型企业群。中国经济转型过程就是中国经济资源配置方式转型过程与经济资源转移过程的统一,保证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与经济增长相互促进的关系,造就了后来中国经济运行的一系列特殊性。④刘骏民、季益烽:《中国经济转型特征与中国经济运行的独特方式》, 《政治经济学评论》2013年第1期。有学者认为中国的最成功的改革有三个:一是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二是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证券市场;三是民营经济的兴起⑤厉以宁: 《成功的改革不可逆转》, 《环球人物》2013年第28期。。中国是第一个以渐进改革的方式成功实行市场化转轨的国家,改革是一个决策者放手、地方试验和民间突破的互动过程。体制外经济力量的成长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构成,造成不可逆转的形势,观念和政策的突破往往是对事实的追认。⑥萧冬连:《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之路》,《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8期。

有学者利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数据,运用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方法从就业比重、资产比重、GDP比重、税收比重、外贸比重等五个方面分析改革开放以来公有制经济“量”的演变趋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所占比重呈现下降趋势。这五个比重中除了资产比重和就业比重还在50%以上外,其他三个比重已经在50%以下。这种情况符合基本经济制度与生产力发展的一致性。由于统计原因,非公有制经济中有大量股份公司与混合所有制经济,而股份制与混合所有制经济都是我国公有制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目前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仍占主体。在提高公有制经济整体素质的前提下,还要保持公有制经济适度的“量”,具体标准只能是“三个有利于”,而不能人为规定。①刘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量”的演化分析》,《贵州社会科学》2013年第2期。

(三)正视改革过程中的结构问题

2013年学界在回顾改革成就的同时更加正视困扰中国长期发展的结构性问题。有研究将中国经济发展的结构系统梳理为:内需——外需结构、投资——消费结构、产业结构、空间结构、工业化——城市化结构、收入分配结构、所有制结构、政府与市场的结构等。研究认为1998年是中国国内供求结构转折的历史性时刻,恰逢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中国经济进行了第一次以扩张总需求为特征的萧条期调控。中国的投资效率最差的时期为1998年和2008年,这也是两轮扩大内需宏观调控措施的实施时间。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政府主导的4万亿投资,带来了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涨和通货膨胀,后期严格的房地产调控、国际市场萎缩等和强制的国际再平衡、巨大的基础设施投资结合在一起,降低了资本的投资效率。

相对于制造业而言,中国的服务业税负并不高。中国过去30多年来,中国政府的财政和其他收入是通过自身配置资源和生产私人产品得到的。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大量的国有资源,再加上经济建设支出、向工业扭曲的协议低价格、金融抑制下的低利率与高收益率的反差等来补贴工业产品生产者,成为中国产品出口超强竞争力和中国奇迹的制度基础。从实践来看,后一种扭曲所带来的巨额土地收益是前一种扭曲的资金保证。与快速增长相伴随,中国从2O世纪末期的“过度工业化”到2l世纪初期“过度城市化”,一个以土地和住房为载体的巨大食利者阶层正在形成。工薪劳动者的实际工资是下降的。②付敏杰:《中国有多少结构问题?》,《经济学动态》2013年第5期。由于中国经济失衡、通货膨胀等一系列问题的根子在结构失衡,中国要通过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而结构升级首先是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根基在于制度创新,也就是“制度重于技术”。③刘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大讲堂》2014年第2期。

(四)不同观点的争辩

对于2012年出版的《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④吴敬琏、马国川:《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三联书店,2012年。,一些文章提出商榷,主要观点为:要搞市场取向改革,但不搞过度市场化;要搞国有企业管理的改革创新,但不能搞私有化;欢迎外资、利用外资,但不能被外资控制;我们支持竞争、反对垄断,但不能以反垄断为名、限制国有经济的发展;拥护政府让利于民,发挥民营经济的活力,但并不是支持政府让利于少数富人、少数大资本所有者,扩大贫富差距;赞成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但并不是说要削弱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和计划导向的能力。⑤有林:《一个严肃的学者起码要尊重事实——谈几点〈中国经济改革二十讲〉提到的我所了解的事实真相》;周新城:《中国改革确实面临向何处去的问题——关于我们同吴敬琏的分歧》;刘国光:《十八大后再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警惕以“市场化”为名推行“私有化”之实的倾向》,《中华魂》2013年第11期 (上)。

此外,有学者不同意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出现“开倒车现象”的观点,认为科学发展观强调必须更好地发挥政府宏观管理经济的作用,不是“开倒车”,充分发挥国家制定的规划和计划的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⑥陶玉:《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方向——对所谓十六届三中全会后出现“开倒车现象”观点的评析》,《中华魂》2013年第11期。

三、对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史的深入探索

过去30余年,中国通过改革开放有效地释放了廉价劳动力红利、全球化红利、政府主导型投资红利,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传统红利”正在递减。因此,十八大报告提出发展的动力问题,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一)工业化、增长与发展

围绕增长与发展的动力,2013年学界展开了比较深入的研究,既看到了成就,更揭示了新的问题与挑战。

关于经济增长之源。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开启了工业化进程,1978年前后的经济发展表现差异甚大。在1978年之前,实际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仅为3%,与美国的增长率相差不大,经济基础却比美国低许多。1978年之后,中国的人均GDP增长率上升到每年8%以上。以标准的经济增长核算方法来考察中国经济在两段时期的增长源,结果显示,1952年至1978年间的主要经济增长源是资本积累,此后的主要增长源是生产率的上升。①朱晓冬: 《中国经济增长靠什么》, 《中国改革》2013年第9期。

关于市场和政府的作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充分吸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懂得了必须依靠市场调节和政府调控并举的“双轮驱动”,明白了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职能和边界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因时、因地、因事而随时调整的,从而可以避免出现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引导中国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②武力:《“双轮驱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大成就》,《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3期;武力、王丹莉:《从跨越“贫困陷阱”到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略论国情对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的影响》,《中共党史研究》2013年第11期;兰日旭:《倒逼与深化:中共农村经济政策选择变迁的历史分析》,《长白学刊》2013年第1期。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大体经历了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三个阶段。企业承包制由于信息不对称、承包人谈判能力不同,人为地造成了企业的苦乐不均,企业采取短期行为的做法越来越普遍。《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构建了“一个基石、五大支柱”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了“抓大放小”战略。十五大报告提出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资本组织形式,特别肯定了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相结合的股份合作制。在世纪之交,政府提出了企业“走出去”的大战略。2003年十六届三中全会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对现代企业制度探索的继续与深化。③石建国:《改革开放后党对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探索与国企改革的路径选择》,《党的文献》2013年第4期;石建国: 《发展符合我国国情的现代产业体系——读〈李鹏论产业经济〉》,《人民日报》2013年9月3日;陈新良:《钢铁产能过剩分析》,《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4期;荣文丽、武力:《论中国技术进步的跨越式发展》,《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2期。

关于经济增长方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制造大国”,但长期形成的出口导向和粗放型发展模式却“难以为继”;2008年以来的全球性经济危机对中国传统制造业提出了严峻挑战。“中国制造”遭遇“去实业化”的迷雾。以高速膨胀发展的房地产和金融市场为代表的虚拟经济,严重冲击中国实体经济和制造业的发展。④史占中:《大国复兴与崛起: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文汇报》2013年1月15日。因此,中国实行的货币政策一方面被房地产绑架,一方面被流入的外汇绑架,对实体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也十分有限。信贷资金并未真正进入实体经济。⑤李晓丹:《是谁绑架了货币政策?》,《经济观察网》2013年5月16日。通过推导测算经济增长来源的非参数分析框架结果显示,1978年至2010年,TFP(全要素生产率)、劳动与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分别约为10.9%、3.7%与 85.4%。从经济增长的各分项来源来看,劳动的贡献份额最小,多数年份低于8%;TFP贡献份额在20世纪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上升趋势但波动较大,1992年一度超过50%,随后基本呈下降趋势,直至2005年后低于10%。资本贡献份额在90年代前大体处于下降趋势且波动较大,1992年后则基本呈上升趋势,2005年后接近90%。分地区来看,TFP对 东部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远大于对其他地区的贡献,尽管近年来其他地区在经济增速方面实现了对东部地区的“赶超”,但这主要得益于生产要素 (主要是资本)贡献的快速提高,而非TFP贡献的提升。①董敏杰、梁泳梅:《1978—2010年的中国经济增长来源:一个非参数分解框架》,《经济研究》2013年第5期。

关于经济运行机制。国内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经济危机发生时,中国的经济政策都是扩内需、“保八”。因为经济每增长1%能创造100万个就业机会,而每年中国新增劳动人口800万左右。但2012年因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虽然前三季度经济增长只有7.7%,城镇新增就业岗位数量却超过了1000万个。这样就没有必要为保就业而保增长。宏观调控目标成为稳增长、稳效益,防范和化解财政金融风险。②余斌:《国内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六大变化》,《中经要报》2013年第12期。

关于技术创新。1979年至1991年,中国的技术创新体系在改革开放政策下发生了有利于消化、吸收引进技术的变化,但技术创新所需的人才、企业动力和能力、科研体系、横向联合机制等依然存在问题。在列入国家计划的重大引进技术上,中国沿袭过去的模式进行消化、吸收,在非国家重点计划的引进技术上,其消化、吸收普遍采取政府行为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途径。总体上看引进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推广。由于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缓慢,技术创新只在局部和个别领域得以实现。③林柏:《1979—1991年中国工业技术引进及其绩效分析——以技术创新为视角》,《江汉论坛》2013年第4期。

关于家庭债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997年至2011年,家庭债务和宏观经济波动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家庭债务增长1个单位,GDP相应增长0.03个单位。从短期来看,家庭债务增加促进经济增长。基于实证结果,政府及相关机构应完善消费借贷的相关制度,保持家庭债务合理增长,家庭应合理控制债务的规模和提升风险防范意识。④郭新华、杨佩鸿、刘子兰:《中国家庭债务与宏观经济波动:1997—2011》,《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第2期。

(二)农业现代化问题

学界全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自1921年至今80余年关于农民、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方针、政策和决议。在过去的60多年里,农村和农民承担了支持工业化和改革的诸多成本,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了重大贡献。今天在经济发展后,需要反哺农民和支持农村时,由于历史遗留制度、城市基础设施不足、就业竞争等因素,不仅农民在城市落户难,而且经济结构调整也使得没有文化和专业技能的农民很难在城市稳定就业。⑤武力、郑有贵主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 (1921—2013)》,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

从农民主体角度研究农业现代化的研究成果逐渐增加。小农经济本质上是一种动态经济和开放经济,具有竞争、适应与转化功能以及市场基因,主张疏通农民走向市场经济的通道,走出以平均主义改造农民的误区,强化农民自我创业功能、深化农民财产权改革⑥温锐:《动态开放小农:现代化与中国农民的主体性讨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13年。。越来越多的农户已不再把改善生计寄希望于种粮、卖粮,兼业经营缓解了人地矛盾,并且有助于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使用,有助于农户分散经营风险。决策者制度设计应让这些“事实上的非农家”心甘情愿地把自己手里的土地转让给愿意经营农业的农户,从而实现彻底的身份转换。⑦李文:《新时期以来农户的兼业化发展及原因分析》,《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2期;董志凯:《当代中国环境变化与小农经济形态、作用变异》,《古今农业》2013年第3期。

以往的研究在论及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时,忽视了几个重要因素:国家在这一时期还采取提高粮食收购价、限定粮食征购数量,以及扩大进口粮食等特殊政策,给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提供了持续的推动力和可行条件;“四三方案”引进大化肥厂的投产,成倍地扩大了单位化肥施用量;籼型杂交水稻和高产小麦的研制成功和推广,这两项先进科技的引进和进步使得粮食亩产大幅度增加,从而为农村经济改革的成功提供了可靠的保证。这五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共同促使新时期农村经济改革顺利进行并最终取得成功。①叶明勇:《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经济改革成功的五大因素分析》,《古今农业》2013年第2期。

(三)城市化与城镇化

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城镇化要重视质量,“到2020年城镇化质量要明显提高”的要求,首次将“质量”标准引入城镇化的评价和衡量体系。有学者认为,1978年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78年至2000年,中国探索出一条依托小城镇的农村城市化道路,有效克服了城市建设资金不足和就业容纳能力低的限制,推动了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这阶段城镇化的特点为:小城镇优先发展策略;人口迁移模式的多元化;90年代以后,向城镇集中的农村劳动力逐渐成为主流。第二个阶段是2001年至今。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相匹配,多元化协调型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成为重要方针。主要特点为:强调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协调发展。“十五”发展规划中首次对传统的抑制大城市发展的基调进行了转变;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城镇化建设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②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 《财经数据解读》2013年第1期;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2012中国新型城市化报告》,科学出版社,2013年。推动新型城市化的关键是解决户籍政策和土地问题。过去30多年,我们的城市化建设并不成功,虽然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27%,但扣除进城的农民工和非城镇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5%。在推动城市化的过程中,要推进两方面的改革。要解决土地问题,解决户籍和福利,城市化才可以符合规律的推进。③《张曙光评价新型城市化》,《北京晨报》2013年4月10日。

研究城镇化离不开住房保障制度,有学者将住房保障制度的探索历程大体划分为四个阶段:(1)1949年至1998年,实物分配阶段;(2)1998年7月到2006年,市场化改革探索阶段;(3)2007年至2010年,全面构建住房保障制度体系阶段;(4)2011年至今,保障房建设跨越式发展阶段。中国初步建立起包括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商品住房、各类棚户区改造以及农村危房改造、游牧民定居工程的七大类、11个品种的保障性住房体系。当前尤其应加快构建公平分配、有效运营、有序退出等制度。④王保安:《住房保障中国模式的特点和成效》,《人民日报》2013年4月10日。

(四)区域发展研究

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大体经历了从均衡发展战略到不均衡发展战略再到统筹发展战略的转变。客观地讲,这些战略模式的转变,都是基于中国不同时期区域发展的内外环境而提出的,在战略转变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理论与实践经验。⑤屠凤娜:《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及发展趋势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13年第1期。我国的区域城镇化布局呈现出两个特点: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城镇化率较高。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为51.27%,城镇化率较高的省份主要是由大部分东部地区省份构成,中部地区的经济较发达的省份如黑龙江、湖北、内蒙古和吉林的城镇化率也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西部地区仅有一个直辖市重庆市的城镇化率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从构成的省份看,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相对发达,城镇化水平普遍较高,城乡融合的程度也较高,尤其是环渤海地带、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显得更为突出。在中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城镇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城镇化水平较低,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仍然较为明显。⑥刘玉红:《我国城镇化发展特征和内涵》,《财经数据解读》2013年第1期;刘浩、赵晓霞:《凉山彝族地区反贫困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区域发展是以“对外开放”为主题而梯度推进的。随着城市群、都市圈的推进,在经济转型方面,国家面临城乡统筹、政府职能转变、国际接轨、两型社会建设、新型工业化等问题,开始力图通过设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实现重点突破。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准了浦东新区、滨海新区、成渝、武汉、长株潭城市群、深圳、沈阳经济区等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这些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担当了为全国深化体制改革提供新鲜经验和思路的历史使命。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凸显的是国家发展主题由经济增长为主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转变,这将使得以往由“增量转型战略”所决定的“单项改革”由突出位置让渡到次要位置;而以“渐进式的总量转型战略”为特征的“整体设计与推进”将逐步由“试点——推广”过渡到主要位置。①朱占荣:《中国经验的贡献:从经济特区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光明日报》2013年3月1日;屠凤娜:《区域发展战略演进及发展趋势研究综述》,《社科纵横》2013年第1期。自9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形成了以“四大地区板块”布局战略为核心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善,但是也带来中西部地区土地资源浪费、资源环境过度开发、产能过剩等问题②刘宪法、郑宇劼:《中国区域发展的政策选择》,《开放导报》2013年第2期。。

民族地区是西部大开发的区域主体和主要依托,因此,21世纪初的西部大开发本质上是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因此,有学者以民族地区为研究视角,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进程作了分析。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阶段性地推进,民族地区开发也历经了以谋篇布局为开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以培育自我发展能力为核心三个阶段。③谭振义、赵凌云:《2000—2010年西部民族地区开发进程的历史审视——基于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视角》《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西部大开发大体上经历了起步与谋篇布局、推进与差距进一步扩大、突破与差距扩大趋势得到扭转、深入推进与开启改善民生的四个阶段。十多年的西部大开发成效显著,但其根本性问题——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依然没有明显改变。其根源在于以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为目标理念,导致传统的不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得以延续。因此,必须树立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理念来引领西部大开发向纵深推进,才能解决制约西部地区发展的根本问题。④谭振义、赵凌云: 《中国西部大开发进程的历史审视》,《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3年第2期。

就东北振兴战略的10年历程,有学者以大事记的形式,作了简单整理⑤刘永刚、宋雪莲等:《东北振兴十年记》,《中国经济周刊》2013年第29期。。10年来,东北商品粮综合生产稳步提高,其中,玉米大豆亩产、总产量均达到全国首位;东北立足原有的资源禀赋和区域优势,完成了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型;东北积极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合作组织,农民人均收入得到了稳步的提高。但东北振兴存在着如下不足:部分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生态环境受损;各区域发展水平不均衡,差距较为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较为缓慢;对外贸易产品单一,效果不明显。⑥张立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十年回顾及展望》,《北方经济》2013年第14期。未来应通过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化改革开放、加强省区协作、重视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措施,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⑦张宇帆、丁晓燕:《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成就与对策》,《经济纵横》2013年第6期。

浦东是全球地方联结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实现区域发展的典型案例,它挑战了产业分工的“雁型模式”,可以为大都市边缘区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在南汇和浦东合并的时代背景下,新浦东区域发展应在内生发展能力、产业引领控制能力、服务全国能力、低碳经济转型、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⑧赵建吉、曾刚:《上海浦东新区区域发展轨迹与内涵探析》,《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3年第4期。

(五)财政、投资与金融

1983年至1984年的“利改税”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头戏。有学者从这一角度,分析了国有企业“脱困”的基本路径。两步“利改税”解决了把国有企业推到和其他市场经济主体一样的纳税人的地位。当年到东北进行国有大型企业的调研之后,发现规范手段在中国调节效果很差,“利改税”后出现了国有企业连续二十几个月的效益滑坡。从1987年开始,推行国有企业承包。没两年,政府就意识到这种承包很难避免短期行为等非平衡发展的紊乱状态,从而探索确立“税利分流”概念。1994年改革之后,分税分级财政体制和多层次复合税制的配套改革,解决了在中国搞市场经济必须构建的间接调控体系基本框架问题。2000年后,国企“三年脱困”目标基本实现。国有企业在“瘦身”后财务指标才普遍向好,自然而然地使社会注意力放到了资产收益上面。2008年,在中央级开始正式编制国有资本经营预算,除了部分国企仍然不上缴资产收益,其他国企有的按5%、有的按10%缴纳,再往后又增加了15%这一档 (烟草已升为20%)。作为企业做大做强的重要线索,混合经济是企业产权结构和企业治理结构最具代表性的形式。在企业经营性国有资产方面,应落实分层界定中央的资产、省的资产、市县的资产,中央、地方分级行使出资人职责,三个层级上都相应地设立专门管理机构。①贾康:《国有经济、国有资产及相关问题的认识与改革探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5期。

有学者依据新中国成立后60多年系统的统计资料,纵观投资率和消费率的变化历史:投资率由略有偏高走向过高,再进一步走向过高;与此相对应,消费率由略有偏低走向过低,再进一步走向过低。相对物质文明的提高来说,精神文明的提高是滞后的;相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提高来说,在生态文明方面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而这一点又正是由于长期存在投资率过高、消费率过低,以及与之相联系的经济的超高速增长,从而导致包括教育、卫生和社会保障等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滞后,特别是导致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②汪海波:《再评“迷思论”——对〈破解中国消费不足论的迷思〉一文的商榷意见》, 《中国经济时报》2013年2月26日。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增长的显著特点就是快速地集中并利用土地和劳动力资源,有效地形成和积累交通、城市基础设施、厂房、设备等社会和产业资本,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从而形成了以大规模投资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③胡祖铨:《我国投资规模的历史变化及特征分析》,《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3年第35期。。跨国投资进入了经济史研究的视野④董志凯:《改革开放与跨国投资历程考察》,《桂海论坛》2013年第1期。。

1929年到201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及其前身对江苏省无锡地区、河北省保定地区的22个村庄先后进行了4次大规模的经济调查及1次小规模的经济调查,积累了南、北两地数千农户长达80余年的家庭经济数据。利用这一系列数据中有关农户借贷的材料,分析1930年到2010年农户借贷渠道的变迁,并提出,80余年中,农户融资的主渠道几乎没有变化,向私人借钱是农户借债的主要来源;农村信用合作化高潮时,国家银行、信用合作社等正规金融机构一度成为农户借钱的主渠道,向私人借贷所占的比例迅速式微;信用合作社、国家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没能代替私人借贷等非正规金融组织。以保定为代表的华北农户没有走出主要依赖于私人等非正规金融部门借贷的传统路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任重而道远。⑤赵学军: 《华北农户借贷渠道变迁之管窥——基于“无锡保定农村调查”系列资料 (1930—2010)的分析》,《中国经济史研究》2013年第4期。

新中国成立以来,外汇一直都是中国最急需、最紧缺的资源。截至1978年年末,中国国家外汇储备仅为1.67亿美元,1980年甚至为1.296亿美元。因此,国家长期对外汇实施严格管制,实行强制结售汇制度。尽管如此,外汇仍然供不应求,长时间存在外汇汇率“挂牌价格”(管制价格)与“黑市价格”并存的“价格双轨制”,黑市价格大大高于挂牌价格。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以非常优惠的政策招商引资,海外华侨的个人汇款也逐步增多,国家外汇储备也不断增加。但直到1989年末,外汇储备余额也仅为55.50亿美元。1990年我国进一步加大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1994年年初开始实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主要是推动挂牌价格与黑市价格的并轨,大幅提高了挂牌价格(最高时美元兑人民币突破8.21元),并将由指定专业银行办理结售汇业务,逐步放开到所有银行均可办理,银行可在批准的额度内保留一部分结售汇头寸。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外汇储备的增长。到1994年末,国家外汇储备突破500亿美元,1996年末突破1000亿美元,2001年末突破2000亿美元。中国外汇储备快速增长并保持世界第一的规模,不仅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也为人民币提供了重要支撑,为人民币国际化创造了重要条件。⑥王永利:《巨额国家外汇储备:饱受争议,却获益无限》,《国际金融研究》2013年第9期。

(六)中外经济关系

随着全球化开放的发展,中外经济关系研究成果增加,探索视野拓展、内容丰富。从土地成本、基础设施与公用设施、产业配套、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国际比较,土地成本变化决定中国出口产品的结构变化;基础设施完善程度与管理水平影响中国吸引外商直接投资和承接产业转移能力;产业配套能力增强,决定着中国贸易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增加;劳动力资源丰富保障人口红利的延续,成本提高和劳动条件改善意味着时代变化①胡江云:《中国的比较优势还在吗?》,《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2期;李天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边境贸易政策演变的历史考察》,《当代中国史研究》2013年第4期;董志凯:《改革开放与跨国 (地区)投资历程考察》,《桂海论丛》2013年第1期;张茉楠:《警惕潜在的中国对外资产负债表风险》,《中国宏观经济信息》2013年第9期。。GDP与外贸数据的扭曲夸大了中国外贸依存度及外贸失衡度。GDP的扭曲主要来自汇率法与购买力平价法估算的差异;贸易数据扭曲包括:关境统计的重复计算以及由产权问题导致的国际贸易物流与资金流的不一致。对2007年中国实际外贸依存度及其失衡度的重估显示:2007年中国的外贸依存度从官方统计的68.02%下调为31.59%,外贸失衡度也从官方统计的10.13%下调为2.11%。②李昕、徐滇庆:《中国外贸依存度和失衡度的重新估算——全球生产链中的增加值贸易》,《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有学者指出,尽管中国通过FDI(外商直接投资)获得了外国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和管理经验。双顺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中国国内储蓄不得不通过国外的资本市场转化为国内的投资。此外,资本项目管制、外来资本的超国民待遇、地方政府政绩函数包含FDI等,使得FDI迅速增长成为资本账户盈余的主要贡献者。③刘煜辉:《关注国际收支变局》,《财经》2013年第2期。

四、关于中国现代经济史学科价值与方法的新思索

吴承明指出,经济理论在经济史研究中都是方法。在新的改革与发展的背景下,出现对经济学理论新的反思,对经济史的回溯研究也不失为发展经济理论的方法。

近十余年来,在世界反复出现经济与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引人注意的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家抱怨经济学家并不了解金融系统的实际运作,对危机的到来也没有充足的应对准备,认为学习经济史可能有助于改善这种现状。林毅夫也在“两会”上说:我在西方没有取到“真经”!西方理论不断在更换,在发达国家,都不能做到“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惑”,也就是说,放在几百年后还成立,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怎么能做到放之四海而皆准?④林毅夫:《我在西方没有取到“真经”!》,《羊城晚报》2013年3月9日。学习、了解经济史能够使经济学家和决策者长远地看待经济的发展和变化。首先,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可以从经济史中认识到,过去已多次出现经济表现和经济政策的重大非连续性问题,未来有可能再次发生。其次,经济史强调背景与语境的重要性。另外,经济史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经验和实证领域,学习经济史能够让人了解真实的世界。如何帮助全球数以亿计人口摆脱贫困,以及如何解决贫富差距等难题,经济学家需要转向历史记录。⑤郑讴:《借鉴经济史有益于制定经济政策》,《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8月2日。

无论归纳法或演绎法都不是经济学中最有效的研究方法,所有科学的新思想都是通过溯因法和回溯法产生的,这两者才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人的悟性活动可以区分为演绎、归纳和抽象三种活动。马克思提出的关于抽象的两个基本原则,构成了回溯法发展的理论基础,第一是真实性的原则,第二是揭示深层实在的原则。按照这两个基本原则,弗里德曼实证主义经济学方法论中,以虚构为特征的“仿佛”方法违背了第一个原则;而作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方法论基础的演绎法 (又被称为公理演绎主义)则违背了第二个原则。自20世纪40年代迄今,西方经济学中的健康力量,仍无法改变以虚构的假定和公理演绎主义为基础的新古典经济学的主流地位。⑥贾根良:《重新认识经济学说史中“方法论之争”》,《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7月15日。中国经济学在与西方经济学的融合方面存在着严重的东施效颦现象、经济学非人化与本末倒置的经济学数学化倾向。许多论文看起来充斥着模型和数学公式,但是基本上没有理论创新,所要证明的结论许多就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问题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最重要的与中国浅表性的经济体制改革和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密切相关。①葛守昆:《中国经济学的问题》,《中国经济报告》2013年第4期。需要对以往经济史研究中相对薄弱的微观材料进行搜集和研究,要重视学科交叉与多维度视角研究。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空间存在着多样性,而多样性也带来了事物之间的各种联系。②《从时间维度到空间关系 社会科学应“另眼”看世界》,《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3月22日。

智者有言,如何解释历史,就决定了你如何选择未来。过去30多年,中国超常增长,究竟是昙花一现,还是为人类发展史贡献了东方智慧?未来能否持续?回答的关键离不开认识历史。通过回顾以往的研究状况,从长计议,部署一些长远性、基础性、前瞻性课题,让一些真正有志于研究科学的人心无旁骛地做下去,甚至几代学者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对人类文明有所贡献。习近平最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化改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中强调“兼容并蓄、海纳百川”。这也是我们坚持进行前沿状况研讨的宗旨。

附:本学科2013年新出版的文献资料与部分新著

文献资料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9年10月—1966年 5月)第 1—50册,人民出版社,2013年。大大丰富与补充了1992年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的中共中央文件。其中有大量有关经济建设的历史文献。

著作 1.《百年回顾与展望》编写组:《中国电机工业发展史:百年回顾与展望》,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2.倪同正编著:《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四川人民出版社,2013年;余朝林主编:《三线风云:中国三线建设文选 (贵州六盘水专辑)》,当代中国出版社,2013年。3.孙玉琴、曲韵等:《中国对外开放史》第3卷,中国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年。4.郭亮:《喧嚣与轮回:中国商业记忆 (1950—2012)》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5.史正富:《超常增长:1979—2049年的中国经济》,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6.《国家开发银行史》,中国金融出版社,2013年。7.武力、郑有贵主编:《中国共产党“三农”思想政策史 (1921—2013)》,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3年。8.萧冬连: 《国步艰难: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年。9.温铁军等:《中国的真实经验——八次危机》,东方出版社,2013年。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国家开发银行联合课题组:《陈云对外开放思想形成和发展》,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

重要当事人回忆、口述史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 《中国共产党口述史料丛书》(1—6卷),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主要是从近几年出版的《百年潮》杂志、《中共党史资料》丛书中精选出来的,也吸收了一些最新的征集成果。其中有关经济社会的内容占很大比重。2.高尚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第—个总体设计——纪念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发表20周年》, 《改革内参》2013年第39、40期。3.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口述上海编委会:《小三线建设》,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年。

猜你喜欢
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搞活一座城,搞好“夜经济”
夜经济 十人谈 激荡另一种美
经济下行不等同于经济停滞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虚拟经济、实体经济孰轻孰重? 中国经济亟需强化“脱虚入实”
分享经济是个啥
分享经济能给民营经济带来什么好处?
拥抱新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