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科普之精品
——《自然灾害》

2014-02-02 17:50:31
中国地震 2014年1期
关键词:自然灾害北京师范大学减灾

《自然灾害》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先生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先生针对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编著的一部高级科普之精品,也是新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至2013年8月已是第3版第6次印刷(彩色铜版精装本,411页,定价48元)。

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它带给人类的苦难数不胜数,人们只能通过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经验性地、统计性地、进而科学地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以求减轻它带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人类社会要一直面对的任务。

《自然灾害》全书共9章,第1章对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系统进行了概括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造成这些圈层运动和变化的能量来源,这为读者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原因提供了基础。第2~8章分别对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空间灾害进行了介绍,这7种灾害的章节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则更利于时间较紧、工作领域不同、兴趣各异的广大读者有选择地阅读。

本书的文字简洁凝练,案例经典翔实,图片精美绝伦,三者兼备,相得益彰。初次翻阅,相见恨晚之感便油然而生。

小到电子显微镜下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直径100微米左右的火山灰颗粒,大到气势磅礴壮观的熔岩流,虽然二者的尺度不可比拟,但当其图片辅之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同样是震人心魄。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自然灾害涉及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经济学,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的研究领域,所以《自然灾害》作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和必然。

由于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就决定了其读者不仅是广大的学生,还包括从事减灾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包括对某一灾害比较熟悉但对其他灾害接触较少的专业研究人员,也包括一切关心减灾事业、对地球变化的秘密感兴趣的人们。

猜你喜欢
自然灾害北京师范大学减灾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1-26 03:30:27
北京师范大学长春附属学校
中小学校长(2021年8期)2021-09-11 09:39:54
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葛建全
Moliere’s Sublimation of the Three Unities
区域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1:03:13
三年困难时期的背景原因分析与思考
海运平安险承保范围争议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24期)2016-07-06 16:44:54
国务委员、国家减灾委主任王勇在北京出席“防灾减灾日”活动
中国民政(2016年10期)2016-06-05 09:04:16
农业减灾自救 刻不容缓
山体崩塌的成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