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宇 刘成雁 王志嘉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沈阳 110015)
辽宁省国产重大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何宇 刘成雁 王志嘉
(辽宁省分析科学研究院,沈阳 110015)
在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的推动下,辽宁省国产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在产品关键技术、整机设计水平、关键部件研制、软件开发、研发投入等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提高,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建议对策,推动我省科学仪器产业做大做强。
科学仪器;开发专项;关键技术;仪器产业
辽宁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我国科学仪器研发、生产及使用大省,产业发展基础良好,现已初步形成了以光谱、色谱、射线及油品分析为主的四大类科学仪器研发生产产业集群,注册企业百余家。由于企业研发资金投入有限,掌握、突破某些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尚未形成,国外一些科学仪器公司对我国科学仪器市场形成了垄断,制约了国产科学仪器产业发展。“十三五”将是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的关键期,根据《关于开展我国科学仪器设备“十三五”发展战略调研工作的通知》我省组织专家深入分析我省仪器行业特点,研发能利和产业基础能力。探究未来发展方向,破解发展难题,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重点。
1.1 重大科学仪器专项现状
在科技部条财司的大力支持下,2012年辽宁省成为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以下简称“仪器专项”)试点组织地区,2012、2013年,辽宁省共获得7项仪器专项立项,2012年立项3项,总资金达38226.67万元,其中国家专项资金17553万元,沈阳2项、抚顺1项,丹东4项。
1.2 射线产业发展现状
在丹东从事射线探伤机制造的企业有35家,其中5家做分析仪器,是我国最大的核检测仪表生产基地。射线类仪器是丹东仪器仪表产业园的传统优势产业,其主打产品占射线类国产仪器市场份额的80%左右,仪器仪表产业具有良好的基础,产品和技术均居国内领先地位。
1.3 色谱产业现状
大连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仪器配套设施完备,精密加工方面优势明显,软件开发能力较强。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和大连北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是大连市从分析仪器生产的龙头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大连市仪器生产及配套企业企业20余家,年产值约2亿元。
1.4 光谱类仪器产业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目前有3家生产原子吸收光谱仪器的企业,产品均属国际中端水平,仪器的可靠性、稳定性等关键性指标已达到国内同类先进水平。
沈阳华光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是辽宁省光谱仪器生产企业中发展最快的。公司先后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原子吸收光谱仪、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实验室用大型精密仪器,曾获国家、省、市中小企业创新基金支持,销售额以年均30%以上的速度递增,即将投入生产的新一代全自动多功能原子吸收光谱仪,获得了6项国家专利,其中3项为发明专利。
近年,国家在政策导向和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辽宁国产科学仪器大力支持,辽宁省国产仪器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仪器专项为国产仪器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研发环境,对提升国产科学仪器竞争力、激发市场活力有重要意义。
当前,产品关键技术、核心部件无法替代进口,与国外有不小差距;国内缺少相应的生产研发机构和掌握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团队;整机设计水平较弱,产品可靠性和精密加工能力与国外先进水平尚有差距;软件数据库开发有待加强,不同于一般的软件开发,仪器软件开发需要懂得软件开发、了解仪器构造原理同时考虑仪器应用便捷性、易操作性和界面设计美观性、稳定性。
3.1 大力引进、培养优秀人才,形成布局合理的科研队伍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把科研队伍建设摆在仪器产业发展的突出位置,以培养、引进和用好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核心,重视科研管理、服务人才队伍建设,要大力引进科学仪器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高级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人才,为国产科学仪器提供良好的人才保证;要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各大高校结合市场需求和自身专业特色,加大对仪器管理和仪器高级技工的培养力度,共同满足国产科学仪器对核心部件研发、机密加工、软件、数据库开发等多个领域需求,进一步调整优化科技人才队伍布局,形成各类人才衔接有序、梯次配备的人才结构,为我国科学仪器事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3.2 加大科学仪器关键领域的多元化研发投入
加大科技研发投入,积极鼓励和支持仪器生产企业走跟踪、模仿、自主研制道路,制定并不断提升国产科学仪器标准,提高国产仪器性能,增强国产仪器竞争力;加大政府科研投入力度,同时积极鼓励民营资本研发投入,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发挥财政资金杠杆作用,积极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后补助”[1]等方式支持我国科学仪器发展,着力在设计技术、可靠性技术、制造工艺、基础零部件和电子元器件、大型铸锻件、仪器仪表、计量测试设备、精密加工等方面基础性、共性技术研发,提高软件、数据库开发等应用领域的开发能力,加强集成电路及关键元器件、新型传感器和智能化信息处理技术的研发能力,突破国有仪器研制的核心技术,不断推进我省射线类、色谱类、光谱类科学仪器产业做大做强,走适合本地区发展特点的产业集群化发展道路[2]。
3.3 加快推进科学仪器科技平台建设,构建布局合理的基础设施
加快推进科学仪器科技平台建设,积极完善仪器生产的配套设施,组建仪器标准化研发测试平台,满足科学仪器生产研发企业的迫切需求;积极推进重点实验室、大型科技仪器中心等公共技术平台建设,降低社会开放服务门槛;加强技术的测试、验证认证许可体系建设和产业化配套能力建设;加强国内外科学仪器比对试验,建立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质量评价标准体系,积极开展国产科学仪器的应用方法研究,进一步拓宽国产科学仪器应用领域。
3.4 加大支持国产科学仪器政策力度,促进成果转化、产业推广
加大国产科学仪器政策支持力度,国家在大力推动国产科学仪器研制的同时要积极推进国产科学仪器成果转化,产业化推广[3-4],推出更多仪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例如,(科技型仪器生产企业)销售仪器可以退税补贴用于研发成本,加大财税支持,对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科技服务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5]。同时,积极推进仪器专项产品进入政府采购清单,进一步加大对国产科学仪器产品的推广力度,为国产科学仪器的推广提供有力支持和政策保障。
3.5 推广“官产学研用”的研发模式,全面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积极大力推广“官产学研用”的研发模式[6-9],通过仪器专项实践证明,“官产学研用”的研发模式是符合我国科学仪器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政府通过“顶层设计”和征求社会需求等方式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项目研发路线和方案,建构以企业为研发主体,以高校为人才智力支持中心,以科研院所为应用开发载体,建立科学的组织体系与规模结构,形成高效的运行机制与管理体系,构建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从而保证了仪器的研制、应用和生产有机结合起来,进而大大提高了仪器研制的实效性和成功性。
[1]科技部财政部.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引入“后补助”[J].生命科学仪器.,2013(6):16.
[2]杨翠芬.基于就业视角的山西产业结构调整与对策[J].科技和产业.2012(2):12-15.
[3]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创建新的机制和平台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科技产业.2013(12):37.
[4]肖莲英.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J].科协论坛.2013(9):181-182.
[5]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14-8-14] http://www.mof.gov.cn/pub/czzz. / zhongguocaizhengzazhishe_daohanglanmu /zhongguocaizhengzazhishe_caikuaishijie/201408/ t20140821_1129756.html[EB/OL].
[6]刘佳弘,杨广敏.产学研用相结合视角下高校对辽宁经济社会影响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50):175-176.
[7]王雪原,王宏起.政府引导下的产学研战略联盟运行机制及策略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144):184-185.
[8]项杨雪,柳宏志.基于产学研战略联盟的高校创新团队建构模式及运行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03):77-83.
[9]邰枫,高国华,宋广清,朱红.工程教育背景下的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191-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