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河清
(长治市环境监测站 山西长治 046000)
随着环保工作的加强,城市环境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的深入贯彻,一些城市污染治理工程不断投资建设,在这些污染治理工程建设按照什么样的指导思想进行建设,就成为治污工程的关键,笔者认为河道生态工程应成为城市污水治理工程的核心
1.1 城市河道的水生态修复需要和河道自身的特点相结合,并结合当地自然环境,投放合适的生物,创设一个有利于河道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生物体系,并且以实际情况为依据对城市河道整体结构进行调整。
1.2 在城市河道整治工程中水生态系统修复既要考虑水生态,还要考虑与之联系紧密的河岸植被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河道生态系统,不仅能够发挥控制水土流失的作用,还能发挥水生态系统的自净作用。
1.3 城市河道执政工程的水生态修复设计要融入整体景观美学,不仅凸显出城市景观的设计,还要有机融合城市河道的生态系统和城市整体风格。以此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求和城市风貌建设需求。
随着社会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化学产品使用后产生了污染物,引发严重污染问题。因此,有效控制外源污染物是城市河道水生态修复的重要工作。
2.1.1 控制流入的污水。污染的根本源头是城市废水直接排进河流,既对河水造成污染,也对河道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因此,控制污水排进河流的渠道,并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性能,雨污分流,集中处理城市废水,不断扩大污水处理厂的规模,提高污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降低污水对城市河流造成的污染。
2.1.2 人工湿地系统的建造。人工湿地系统指的是人工将土壤、砂、石、煤渣等基质依照一定比例铺垫,植入特定的水生植被,并将底部完全封闭,能够处理废水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有效的人工半封闭生态系统,是内部良性循环的一个重要构成。同时,此种人工湿地系统可以对很多工、农业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当前,我国广泛应用这种方法,比如长治漳泽湖人工湿地系统。
2.1.3 建设河堤生态系统。河堤具有巨大作用,可以发挥缓冲作用,可以作为人们娱乐休闲场所,还是城市的一道风景。河堤建设要综合考虑美观、实用、安全、保护因素。河堤生态系统指的是将河堤建设成利于生物生长,与自然保持和谐的河堤系统,发挥水体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和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作用。
2.2.1 将水体溶氧度提高。在城市河道整治过程中,有必要充入大量的空气或者氧气于水体中,切实提高水体的溶氧度,修建过水端面、喷泉等,以修复和提高河道中需要氧气的微生物的活力,促使微生物可以更快的降解有机物,对水质进行改善,更好的修复水生态系统。
2.2.2 应用底泥生态疏浚技术降低内源污染负荷。生态疏浚是清除河道底部大量沉积物表层的氮、磷有机物富集层。此种技术可以将水底污染物对上覆水体污染率进行有效降低,避免内源释二次污染河道水质。我国太湖五里湖应用这种技术大大降低了底泥中磷的含量。
2.2.3 以河道的水体特征为依据,制造最合适的水生植物群落,将河道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吸收,接着带植物离开河道,就能带走河道中多余的营养物质。而适合的水生植物根系也能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给水中的微生物,对河道水生态系统进行改善。
湿地建设通过人工湿地建设或天然湿地改良,利用湿地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达到污水净化处理、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生物质生产与强化生态服务功能的目的。如长治市正在实行的三河一渠改造及太行湿地建设正在发挥着较好污水治理功能。
当前,我国2/3 的城市有缺水问题,很多城市河道污染严重。因此,解决河道污染问题,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的水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人工治理污染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也只能在短期内发挥作用。因此,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提高河道自净能力的有效途径。
在整治城市河道时要以当地的人文历史资源为依据,结合水文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倡人们保护水资源。城市河道可以有效推动城市化建设,重视城市河道水生态系统的保护可以构建一个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在长期内提高人们的生存和生活环境。
由此看来,将生态工程应用于城市河道整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提高了河道的自净能力,也构建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城市河道生态系统,为人们生存和生活提供良好的环境,推动城市的发展。从目前看来城市生态工程将是城市排水设施发展中一种较为理想的高级形式。它符合生态学的规律,能改善生态系统的循环运行。它既能消除人工生态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的冲突,使二者良好地协调起来,又能使城市生态和农业生态二者连接起来,建立合理而健全的城乡一体的人工生态系统。这确是解决环境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生态工程在城市整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有重要地位。
[1]万金保,孙蕾,刘峰,汤爱萍.鄱阳湖区农村面源污染控制中最佳管理措施示范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12(03).
[2]孟盼盼,刘淑娟,蒋跃平.人工湿地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3).
[3]王金辉.扬州市水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水利建设与管理.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