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浙江省为例

2014-01-31 13:37:55朱宁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4年9期
关键词:浙江省汽车企业

朱宁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杭州310006)

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助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以浙江省为例

朱宁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浙江杭州310006)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高度契合了国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回顾并总结了再制造产业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以浙江为例分析了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现实基础和有利条件,并对下阶段工作提出了若干意见和建议。

再制造;循环经济;绿色制造

再制造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指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在节材、节能、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的成效显著:可节能60%,节材70%,节约成本50%,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得到了国际同行的广泛认同与关注。再制造高度契合了国家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并为其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大力开展绿色再制造工程是实现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之一。

作为经济大省和资源小省,浙江发展再制造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优势条件。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绿色制造、绿色发展,将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将成为全省扩大有效投资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和有力支撑。

1 国外再制造产业发展概况

20世纪30—40年代,为走出经济萧条的困境,最早的再制造产业雏形在美国汽车维修行业中显现。20世纪80年代初,美国正式提出“再制造”。此后,其他工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发展再制造产业。目前再制造在欧美发达国家已形成了重要产业,深入到汽车、压缩机、电子电器、机械设备、办公用品、轮胎、墨盒、阀门等多个工业领域。2010年,全球再制造业产值已超过1 400亿美元。每年全世界再制造业节省的材料达到1 400万t,节省的能源相当于8个中等规模核电厂的年发电量或者1 600万桶原油,能够维持600万辆客车运行1年。

从行业来看,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占比达2/3以上,近7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商之一——卡特彼勒公司,占总产值20%的产品属于再制造型产品。公司从设计阶段就考虑产品的可回收性和再制造性,出售的产品易于以旧换新和回收再利用,大大提高了市场竞争力。经过再制造的产品与刚下线的全新产品相比,价格仅为后者一半,赢得了市场青睐。

从国家来看,美国的再制造产业规模最大,超过1 000亿美元,并为社会提供了35万个就业机会。在欧洲,德国、英国、法国的再制造发展较成熟,主要特点是行业在制造企业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控制下发展,大部分在原制造企业的售后服务网络中流通,较少流向社会维修市场。欧洲一些大企业也相继开展了再制造,著名的宝马、大众、梅赛德斯等汽车企业建立了汽车拆卸试验中心,85%的废旧汽车零部件都可以得到回收利用,预计2015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95%。日本加强了对工程机械的再制造。再制造的工程机械中,58%由日本国内用户使用,34%出口到国外,其余的8%拆解后作为配件出售。松下、日立建机等工程机械厂商,纷纷开设专业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厂,或与其他的专业再生厂、再生件经销商建立联营网络,开展工程机械再制造经营。神钢、斗山和现代等企业已投入再制造行业,并联合以南京钢加、恒日机械、武汉千里马为代表的强势经销商在国内提前布局。

2 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和主要问题

2.1 产业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政策环境不断改善。2005年,国务院在《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支持发展再制造,并将其作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的重点领域。2008年3月,国家发改委批准全国14家企业作为新一轮“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企业”,其中包括一汽、东风、上汽、重汽等整车制造企业,以及潍柴、玉柴等发动机制造企业。2009年,《循环经济促进法》明确指出“国家支持企业开展机动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产品的再制造”。2009年12月,国家工信部公布《机电产品再制造试点单位名单》,第一批35家试点单位分属于工程机械、机电设备、机床、矿采机械、铁路机车装备、船舶、办公信息设备、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等多个领域。2010年5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11部委出台《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明确了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重点领域和主要任务。2011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深化再制造试点工作的通知》,决定适当扩大试点范围,继续组织开展再制造试点。

(2)再制造试点成效显著。2008年,仅机械产品领域就有近30家再制造企业挂牌,如二汽康明斯发动机再制造公司、广西玉柴发动机再制造公司等,企业生产能力不断增强。到2009年底,已形成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转向机、发电机共23万台套的再制造能力,在探索旧件回收、再制造生产、产品流通体系及监管措施等方面取得进展,并逐步开展工程机械、机床等再制造试点工作。试点催生了专业化企业,有效提升了再制造产业的专业化程度。下一步,汽车“五大总成”(汽车发动机、方向机、变速器、前后桥、车架)的回收管理体系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以旧换再”的政策和再制造有关行业和领域的技术导则正在拟定。

(3)再制造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取得进展。在技术基础方面,研发了多项再制造关键技术,如自主创新研发的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技术、自动化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半自动化微束等离子弧熔覆技术、自动化激光熔覆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且已在发动机再制造示范企业投入了实际应用,在形成性能提升型的再制造产业化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探索。理论基础方面,国内许多研究单位开展了基础性研究,如装甲兵工程学院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山东大学、中科院兰州化物所等,完善了涂层残余应力的计算方法,初步建立了寿命预测评估模型。

2.2 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再制造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以下问题。

(1)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各界所广泛认同。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将再制造产品与旧件翻新的概念混为一谈,对再制造产品质量及可靠性存疑。

(2)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按照《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规定,汽车“五大总成”需强制回炉,禁止进入市场交易或者以其他任何方式交易。因此在旧件回收方面,企业会遭遇障碍。

(3)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目前,我国对再制造的研究与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技术水平的限制。同时,再制造的社会化生产体系尚未形成,骨干企业的带动功能未充分发挥,围绕大型骨干企业配套服务的中小企业群体也未形成。

(4)再制造领域的质量标准体系还不完善。国家已有的政策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再制造质量标准体系的进步,但与我国再制造发展相比,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仍不完善,不能满足再制造产业实践的巨大需求。

3 浙江省加快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有利条件和现实基础

当前,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促和谐的重要时期,扩大有效投资是加快发展、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是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再制造利于形成“资源—产品—废弃物—再制造产品”的循环经济模式,实现了“绿色制造”,既有利于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也有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同时,作为经济大省,浙江省在汽车、机电、机械、五金等富有区域特色的行业数量众多,为再制造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台州路桥的废旧电机拆解行业在国内有一定知名度,现有10万余人从事废旧电机物资运输、拆解、再生、利用和销售。目前拆解业的销售额已占台州工业总产值的8%~10%。金华永康汽摩配、宁海模具、缙云机床、慈溪家电、乐清电气等多个产业集群,都为再制造产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平台。另一方面,省内数十年建设所积累的数万亿元的设备,正在经历或面临改造更新,尤其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引进的大量设备面临着报废。在浙江省内主要企业调查中发现,仅巨化、镇海炼化两大企业,由于腐蚀、磨损、老化等原因,每年报废和消耗各类装备或部件总计达3.12亿元,还有其他电力、冶金、纺织、汽摩配等企业,每年预计消耗超过10亿元。

除了上述的两点有利条件,浙江省通过开展国家再制造试点工作,已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200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首批14家再制造试点企业中,金华万里扬变速器有限公司名列其中。经过3年的建设,公司完成建设投资4 481万元,建设了200个再制造销售服务站,具备年产4万台汽车变速器的再制造生产能力,并于2012年3月通过了国家发改委组织的试点验收。

2013年3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全国28家第二批汽车零部件再制造试点名单,浙江省诸暨全兴精工有限公司和浙江再生手拉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2家企业名列其中。诸暨全兴精工有限公司汽车转向助力泵再制造试点建设项目利用废旧汽车动力转向泵,采用自主研发的专利技术和再制造技术,引进国内外高精度、先进的生产和检测设备。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年产60万台汽车转向助力泵再制造生产能力,在再制造机型和总体制造能力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集废旧转向泵回收、拆解、再制造、销售、技术研究、人才培训为一体的示范性再制造基地。通过资源再生利用可节约钢铁2 700 t,节约铝248 t,节电36万kW·h。浙江再生手拉手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是由吉利集团和浙江省再生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设立,获得吉利集团旗下所有品牌全部车系发动机、变速箱再制造授权。该公司年再制造3 000个发动机变速箱项目,公司计划投资6 000万元,在余杭区崇贤镇筹建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基地及零部件配送中心,预计每年生产再制造变速箱10 000台,节约综合耗能总量1 200 t标煤。

4 加快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在国家深入推动再制造工作的指导下,在浙江省委、省政府扩大有效投资,建设“两美浙江”的决策部署下,浙江省要紧抓机遇,从突破重点领域、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机制、强化技术支撑几方面着手,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奠定坚实基础。由此,对下一步加快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一是加强对产业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培育力度。建议成立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建立协调机制,及时研究和解决再制造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二是抓紧开展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前期调研,编制省内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关键领域,努力将再制造产业培育成浙江经济的新增长点。三是加强宣传推广,引导消费观念转变。要把再制造作为一种新兴交叉学科、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宣传再制造的概念和意义,以行业为单位,引导和鼓励企业发展再制造产品,提升社会大众对再制造产品的认知接受程度。

4.2 突破重点领域

在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依托品牌培育骨干企业,同时筹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地;联合“4S”维修和品牌企业的销售网络,构建回收网络体系和渠道;通过筹建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基地,解决二手汽车零部件的回收瓶颈限制。同时,加强再制造旧件回收管理,加强与各服务站的沟通与协商,共同制定与规范旧件回收的标识管理,完善旧件故障模式记录,以提高旧件拆解的效率与准确性。

在机床再制造领域,依托温岭市机电五金城、浙江东南机床城和华东机床配送中心,建设和培育机床再制造产业集聚区,统一规划、分期开发,建设科研基地、物流基地等,集中资源建设从生产到交易、流通到再制造利用,形成机床销售、售后等一条龙服务体系。

在机电产品方面,加快推进高耗能落后电机淘汰,对列入国家高耗能落后机电设备(产品)淘汰目录的老旧电机,全部实施淘汰、更新并替换为高效电机;采取招标方式选择旧电机回收的有资质的主体;回收的电机只用于再制造高效电机或进行拆解,不再回流进入二级市场;在本省范围内每年回收一定数量的老旧电机。

在轮胎翻新方面,以国内最大轮胎生产企业杭州橡胶集团的全资子公司——杭州中策橡胶循环科技有限公司为骨干企业,建成集废旧轮胎回收、翻新、再生胶、胶粉、热裂解等全产业链为一体的世界领先的废旧橡胶资源综合利用企业。预期到2015年,达到年回收利用全钢废旧轮胎374万条,轿车废旧轮胎588万条;到2020年,实现“回收利用废旧轮胎1 000万条、翻新轮胎150万条”的总体目标;预计总投资5.3亿元,投产后年产值总计达到22.2亿元。

4.3 完善政策机制

完善促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相关法规。抓紧制定出台《关于推进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及相关实施细则。同时,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情况,及时修订浙江省《关于贯彻<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的实施意见》等地方性法规,制定浙江省再制造领域的技术规范、再制造企业和产品认定规范等地方性规范文件,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意识。

4.4 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联合行业龙头企业、省内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一步加强再制造技术与工艺创新的研究,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再制造共性技术、专用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二是以浙江省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为依托,成立再制造领域的省级工程研究中心和技术研发中心,打造浙江省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平台。三是鼓励再制造试点企业开展产业化示范,鼓励制造企业开展有利于再制造的环境友好设计。四是联合高校、机构、重点实验室等,建立再制造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

[1]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EB/OL].http://bgt.ndrc.gov.cn/zcfb/201005/t20100531_ 498762.htm l,2010-05-13.

[2]徐滨士.绿色再制造工程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展望[J].中国工程科学,2011,13(1):4-10.

[3]徐滨士.发展再制造工程,实现节能减排[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07,21(5):1-5.

[4]葛莎莎,唐力媛,吴婧,等.美日德中汽车再制造业的比较和借鉴[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9,2(9):40-44.

[5]徐建中,张金萍,那保国.循环经济视角下我国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及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发展对策,2009,26(24):64-66.

[6] 刘润本.再制造产业化发展趋势[J].再生利用,2010,3(3):30-34.

Accelerate remanufacturing industry to boost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industrial structure—Taking Zhejiang province as an example

ZHU Ning
(Zhejiang Economic Information Center,Hangzhou 310006,China)

Rem anufacturing is an advanced form of reuse in the circular econom y.It highly fits the dom estic strategic developm ent,thus is one of the m ain w ays for saving energy,reducing em ission and realizing sustainable developm ent.This paper concluded the industry situation both hom e and abroad.On this basis,taking Zhejiang as an exam ple,analyzed developm ent situation and favorable conditions,and puts forw ard som e suggestions for future developm ent.

rem anufacturing;circular econom y;green m anufacture

F124.5;X37

:A

:1674-0912(2014)09-0021-04

2014-06-25)

朱宁(1981-),女,杭州人,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循环经济与区域发展。

猜你喜欢
浙江省汽车企业
《初心》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5期)2022-06-05 07:55:06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3期)2022-04-26 14:27:04
企业
当代水产(2022年2期)2022-04-26 14:25:10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云南画报(2020年9期)2020-10-27 02:03:26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7期)2018-11-10 03:29:10
2017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
中等数学(2018年4期)2018-08-01 06:36:36
汽车的“出卖”
汽车们的喜怒哀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