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霞,陈 平
(1.中国矿业大学董事会,江苏 徐州 221116 ;2.中国矿业大学教务部,江苏 徐州 221116)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是基于学校和企业合作并共同参与的一种人才培养过程[1],它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各有侧重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学校教育功能与企业生产经营实际需求的有效结合,在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更加实用的人才。煤炭行业校企合作由来已久,如中国矿业大学自1989年开展校企合作,目前已与一百多煤炭行业企业建立了董事会合作机制,校企双方在服务于国家和行业的战略需求以及服务于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缔结了深厚的友谊,共同为国家能源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形成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一些成功经验。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一方面原煤炭行业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高等工程教育战略[2],另一方面煤炭行业企业要破解煤炭行业产能过剩难题和提升煤炭行业企业人才核心竞争力,煤炭行业校企双方在人才培养方面承担了新的责任与使命,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因此,探讨如何破解校企难题及如何建立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正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与研究意义之所在。
目前,煤炭行业企业与高校的合作人才培养主要是利用高校的人才高地的优势资源,为企业输送或培养优秀的毕业生。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一是对口单招,即针对固定的行业或企业,招聘一些优秀的一线青年,来校深造,毕业后仍然返回原来的行业甚至原来的企业工作。二是订单培养,学校根据行业或企业的需要,适时修改教学大纲,有针对性的培养一些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优秀毕业生,以满足企业的迫切需求。同时也开展一些短期的专业技能培训、业务素质培训等。三是企业推广,学校利用董事会、校友会等不同层次、不同平台,对企业进行形象推广,并且通过专场招聘会等方式对学生的就业进行有效引导,使行业高校毕业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毕业生能尽量多的比例在行业内就业,以期达到提升行业人才素质及满足企业人才需求的目的。
以上三种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自身的不足,难以适应新时期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高要求。一是对口单招的研究生在校学习时间虽长,但由于大多数已在企业有了一定的职务,不少人仅把重返学校学习当作“镀金”或是“提升学历”,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难以保证,学习效果欠佳,更遑论掌握煤炭行业最新科学技术和规范化、科学化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二是订单培养虽对行业企业运行人才短缺问题开展了针对性地培训,但有些企业在选送培训学员方面存在偏差,造成不少对口单招学生仅为毕业就业而来,由于对煤炭现场情况的不了解,阻碍了他对知识的选择和掌握。三是企业推广虽为毕业生进入行业企业带来了便利,但由于高等学校长期不同程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方案制定与社会脱节、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偏弱等问题,此外,行业企业出于安全因素考虑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或企业实习时间大幅缩水,造成了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偏弱,难以实现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以及实现工程教育强国的目标。
针对制约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瓶颈问题,着力于破解校企人才培养困境,以期努力实现校企合作共赢,作者尝试建立了以下三种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
改革对口单招模式,建立以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为主线,融合煤矿安全、绿色开采技术等现代煤矿最新科技以及高效企业团队建设等现代企业管理为一体的培训模式,做到三个“精心”,努力提升行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精心设计培训课程。着眼现代煤炭管理运行体制,以煤矿总工程师培训为主线,建立涵盖现代采矿技术、安全技术等现代化采矿科学技术以及高绩效团队建设、企业精细化管理、基层管理干部工作方法与沟通技巧、领导艺术与方法等现代企业管理技术和为扩大煤炭行业企业员工的国际化视野而开展的海外培训课程。在培训课程的设计中做到以上课程的有机融合,并由校企共同设计和组织实施。
精心遴选授课教师。学校设立授课教师专家库,聘任近五年来理论造诣高、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效果好、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授课主讲教师,建立师生交流互动机制,广泛征求师生意见,形成培训过程的持续改进机制。教师在授课课程中充分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并结合企业实际设计实践案例,使培训结合学员实际,针对性强。
精心组织培训考核。培训企业指定专人全程参与培训过程,督导员工培训质量,并以此作为员工培训期满回进行岗位调整、职称和职务晋升的重要参考。在培训结业考核中,加大过程考核比重,采取多种形式对培训成效进行考核,严格规范,不走过场,确保成效。
改革订单培养模式,构建以“力行计划”为主导的学校教师企业挂职指导模式,学校主动选派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一方面满足煤炭行业企业对科技人才的长期需求以及现场指导企业员工的实际需要,另一方面也通过企业现场锻炼提升高校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从而满足工程实践创新人才的培养需求[3]。
实施“按需选才、优中选优”的选拔机制。学校紧紧把握煤矿企业高端人才短缺这一现实,从研究采矿、瓦斯防治、矿井安全等煤矿重大问题的青年教师中遴选优秀教师,推荐到西部、到煤矿生产一线挂职半年或一年时间,担任矿长助理、总工助理、厂长助理等职务。
坚持“全程跟踪、加强监管”的工作原则。学校成立领导小组,承担与合作单位的联系、接洽、沟通、确立意向、人员选派、过程管理等工作,通过开展挂职锻炼经验交流会和挂职岗前廉政教育活动,并赴企业听取挂职单位意见,系统组织挂职教师的考核。
形成“ 优势互补、互利多赢 ”的长效机制。青年教师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针对企业面临的突出难点、重点问题开展技术攻关,现场指导培训企业员工,为企业技术改造提供智力支持。挂职教师立足企业实际,认真开展课题研究,提高工程实践能力,并将企业实践案例纳入课堂教学,适应创新人才的培养要求。
自中国矿业大学启动力行计划以来,其青年教师到行业企业挂职锻炼得到了多家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广泛认可,教育部网站也对该校着力推行青年教师力行计划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的做法进行了报道。
改革毕业生就业推荐与选用形式,创新学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体制机制,构建以卓越采矿工程师培养为主体并覆盖至其他煤炭主体专业的校企协同学生培养模式,切实增强学生实践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4],实现国家工业化建设以及工程教育强国的目标。
联合行业企业制定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按照高等教育战略要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遵循工程的集成与创新特征,对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科学设置,大幅增加实践教学环节的学分数和学时数,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其中,本科阶段在企业实习不少于一年,主要将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以及课程设计、科研训练、毕业设计等环节集中进行整合[5],并结合企业实际开发创新能力训练课程,全部安排在企业进行,进行工程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达到工程师培养的基本要求。在研究生培养阶段,第5年学生根据专业领域并结合工程现场实践,第6年学生深入企业或行业一线结合实际项目开展研究。此外,高校和行业企业还应共同评价学生培养质量,加强工程实践过程考核与成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公正、客观评价教育质量。
联合行业企业开展工程实践中心建设。卓越计划的实施关键是做实学生不少于一年(研究生层次学科领域为两年)的企业培养过程,因此有必要对原实习基地进行升级建设。按照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的建设标准和有关要求,建立管理制度、教师队伍和经费投入等三个方面的保障体制,努力搭建学生工程实践的良好平台。一是建立工程实践教学运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学生安全管理、生活保障等有关规章制度,回避学生企业实习风险,消除企业不愿接收学生实习或实习缩水的情况。二是建设专兼结合指导教师队伍,实行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相结合的双导师制,定岗定责进行生产实训,将学生毕业设计结合现场实际选题,引导学生参与企业现场的科研项目,真刀真枪做毕业设计。三是加大投入,购买学生企业实习保险,为批量的卓越学生企业实习锻炼提供必要的食宿等学习生活条件,并进一步优化企业工程实践场所教学资源。
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推进协同创新人才培养。在矿业类卓越工程师校企联合培养的基础上,依托“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与更多行业知名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使其具备毕业后担任矿业领域骨干、煤矿总工程师或专业矿长能力。学校成立了煤炭高效安全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卓越工程师班,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理念,制定学士学位(4年)与专业硕士学位(2年)相贯通的人才培养方案。目前,每年从协同中心成员单位选拔培养本科生进入协同创新中心学习,现已从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西安科技大学和安徽理工大学等四所协同高校中选拔录取了两个年级共36名学生我校学习。
通过以上三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新模式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持续提升的体制机制,实现了企业和学校的和谐共赢。对于企业而言,通过校企合作前置实习课程,锻炼了适应企业发展的未来员工的素养和能力,加深学生对企业的了解、认可从而有利于学生就业时做出合理的双向选择,有利于企业选聘一批留得住、用得上的优秀员工;学生毕业进入企业后,迅速融入企业发展,理论结合实践,在学校挂职教师指导下又能进一步完善自身素质;学生毕业工作数年后,通过再次“回炉”到学校接受现代煤矿技术和管理技术等综合培训,形成了入职前后各阶段的能力提升持续改进机制[6],将极大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于学校而言,通过校企合作新模式的确立,进一步加大了学校服务社会和行业的能力,改革了优秀人才的培养模式,并搭建了优秀人才培养需要的双师型教师、实习平台建设等多种资源,进而更好实现工程教育强国的教育目标。
本文所提出的煤炭行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为当前形势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指出了一条新路子。为了确保新模式的成功实施,应注意以下4个问题。
学校与企业双方应该充分重视新模式的实施,签署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文本协议,必要的时候应该设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作为沟通双方的桥梁和纽带。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双方要积极开展信息交流,使合作双方充分了解彼此的需求,增进合作的诚信。在各司其责、各尽其力的基础上互通有无,明确双方的责权利,最大限度的保障双方的权益,共同发展。
学校与企业双方应该建立必要的章程、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制度,对合作的全过程进行实时的监督和管理,不能再就事论事,流于形式。而应该将新模式看成是进一步加强双方合作的机会,积极寻求更加全面深入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
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中双方应给予新模式的实施适当的政策保护和倾斜。合作双方力争在具体合作的各部门、各环节都能做到无缝对接,这必将会使双方更加顺利的拓宽合作渠道,深化校企合作层面与层次,更精准的能找准彼此合作的契合点,进一步巩固校企合作关系,加快合作进程。
学校与企业应严格遵循诚实信用原则,合作的双方要有战略的眼光和大局意识,在正确处理付出与回报的关系中实现双赢。这是双方的道德规范,也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能够进一步合理化、制度化、长效化,以此达到长期合作的保障。
[1] 陆坤,李凤岐,郭禾.基于校企合作的卓越软件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11):176-178.
[2] 张文生,宋克茹.“回归工程”教育理念下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1):77-79.
[3] 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180-182.
[4] 崔刚,陆勇.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工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之架构[J].江苏高教,2012(5):97-98.
[5] 马寅秋,苏晓云.地方高校“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研究[J].石油教育, 2011(5):71-73.
[6] 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32(2):4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