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万红,鲍军超
resilience是心理学领域的一个重要概念,中文译为复原力(台湾)、抗逆力(香港)[1]、“压弹”[2,3]、心理韧性[4]、心理弹性[5]等。对于resilience的中文翻译,于肖楠等人认为,从心理学意义上看,resilience不仅仅意味着在重大创伤或应激之后恢复最初状态,在压力的威胁下能够顽强持久、坚韧不拔,更强调在挫折后的成长与新生。这一涵义与中国文化中的 “韧性”一词的内涵更为接近,因此倾向于将resilience译为“心理韧性”或“复原力”。而国内学者对这一概念的中文翻译接受较多的为“心理弹性”。
心理弹性是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心理学界和心理咨询界逐渐兴起的与心理健康相关的热点研究领域。弹性最初是一个物理学概念,是物体随外力作用发生形变并可在外力消失后复原的特性,后来被借用到心理学领域,表达个体在遭受不利处境后,仍能朝着正常方向发展的一种现象。对于心理弹性的定义,学术界见仁见智。一种观点认为,心理弹性是一种稳定的个性特征或能力,保护个体免受危险和逆境的消极影响[6—8];另一观点认为,心理弹性是遇到危险后的一种积极适应的结果[9,10]。还有学者认为,心理弹性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是个体面对生活困境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良好适应的动态过程,是个体在遭受重大压力和危险时能迅速恢复和沉着应对的过程[11]。美国心理学会(APA)(2005)将心理弹性定义为:指个人面对逆境、创伤、悲剧、威胁或其他重大压力的良好适应过程,以及对困难经历的反弹能力。综合来看,对心理弹性的不同定义都表现出两个特点:个体都经历了逆境,经历逆境之后都能取得成功的适应与良好的发展。所以,心理弹性是一种成功应对逆境的特质[12]。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被归纳为三类:个人能力和人格特质(individual- level)、家庭支持系统(family level)、社会支持系统(social environment- level)[13]。
对于心理弹性的形成和发展机制,研究者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形成了相应的心理弹性模型。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armezy,Masten和Tellegen(1984)(席居哲,2006)提出的补偿模型(compensatory model)、挑战模型(challenge model)和条件模型(conditional model)。Kumpfer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有整合性的弹性框架,(见图1),兼顾了外界环境、个体内部及其相互作用问题,较好地解释了适应结果的成因、结果和过程,对心理弹性研究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图1Kumpfer的心理弹性框架
1.3.1关于心理辅导与训练增强心理弹性的研究国内对心理弹性的研究还处于引进、起步阶段,本土化的研究还未受到重视。量化、实证研究也才刚刚开始,研究成果极少。滕秀杰[14]首次进行了“团体心理辅导”,对个体的心理弹性进行干预。其主要干预手段是以认知行为理论为指导,通过改变个体的认知与行为,分别对心理弹性的掌控感、关系感和情绪反应进行干预,从而提高个体的内部弹性因子,最终达到个体心理弹性水平的提高;周媛婷[15]等通过对76名有明显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医学院学生分组进行系统地心理技能训练。发现心理技能训练可明显提高有心理危机倾向学生的社会支持、积极应对、心理韧性的维度,能消除引起心理危机的倾向,具有显著的心理危机预防干预教育效果。
1.3.2心理弹性与体育的相关性研究关于心理弹性与体育运动的相关研究也处在初步的探索阶段。张同全、杜恒波等对烟台三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体育运动与复原力存在正相关关系[16]。《锻炼方式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17]研究结果表明,中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有利于其心理弹性的提高。主要表现在锻炼方式会对心理弹性的目标专注、积极认知维度产生影响,锻炼方式对未离异家庭的中学生心理弹性影响较大。
近年来,有关心理弹性的研究逐渐引入我国并开始成为心理学研究的热点,特别是马加爵、药家鑫等具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校园恶性事件发生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弹性问题备受社会舆论的关注。如何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使其在面对困难、挫折时能够采取积极、有效的手段成功应对,引起了各高校心理辅导中心的高度重视。目前,在我国使用较多的提高心理弹性的手段主要是通过团队心理辅导进行心理技能的系统训练。这种方法虽然对心理弹性的增强有明显的作用,但让受训者直面自身心理问题对多数人来说,特别是对已经存在一定的心理危机倾向或行为的受训者来说,还不是完全能够接受的。而体育运动给人带来的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锻炼,能使个体之间产生频繁的人际交流,受训者可在真实的体育情境中体悟到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战胜困难后的快乐和取得成功的喜悦。这些感受对个体的认知与行为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进而带来个体的社会适应性发展。那么,在心理弹性训练过程中,体育运动中的真实情境发挥的作用是否会优于团队心理辅导中的模拟环境?体育运动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有没有直接影响?其影响程度如何?笔者探索性地分析了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与其心理弹性的相关性,探究了不同的体育参与方式对心理弹性产生的不同影响,从而为改进心理弹性干预方法、手段提供了必要的理论支撑。
以武汉市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程教学的大学一、二年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统计学特征、体育参与情况以及个体心理弹性状况,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体育参与特征的大学生心理弹性差异,探讨体育参与对大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程度,为探索通过体育手段干预大学生心理弹性提供必要的依据。
2.2.1研究工具以胡月琴、甘怡群[18]等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作为大学生心理弹性测量工具。《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共27个题项,包括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等五个因子,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自编大学生体育活动参与问卷,合为“大学生体育参与与心理弹性问卷”。
2.2.2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平台搜索关于心理弹性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2)问卷调查法。制定《大学生体育参与与心理弹性问卷》,采用分层抽样法对武汉市八所一类普通高校开设体育课程的大一、大二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413份,收回379份,剔除无效问卷23份,有效回收率为86.2%;(3)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有效数据进行整理编码,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分析。
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心理弹性每题平均得分为3.63,居于较高的水平范围。在其五个层面中,以“积极认知”得分(M=4.081 5)最高;其次为“家庭支持”(M=3.846 5)和“目标专注”(M=3.653 9);而情绪控制得分(M=3.286 5)最低。
表1 大学生心理弹性及各维度得分
大学生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心理弹性差异分析(见表2)。从表中可以看出,在性别变量上,男女学生心理弹性存在着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年级变量上,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与二年级学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在独生子女、城乡来源、家庭状况等变量上无显著差异。均数比较表明,女生心理弹性明显优于男生,这一结果与雷万胜[19]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而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显著性优于二年级学生,这一结果与Hannah的研究类似。Hannah研究发现,心理韧性与大学生年龄、年级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20]。在是否独生子女、是否单亲家庭、城乡来源等变量上,大学生心理弹性并无显著性差异。
表2 人口统计学变量的大学生心理弹性差异摘要
以大学生心理弹性为因变量,以大学生周体育活动次数、次体育活动强度、次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为影响变量,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方差分析
由变异数同质性检验得知,同质性检验均未达到显著,符合变异数分析的重要假设-变异数同质。通过表3可以发现,不同体育参与次数、活动强度大学生心理弹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项目选择上则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经比较分析来看(见表4),95%置信区间表明两者之间差异显著(未包含0)。结果表明:在活动持续时间上,半小时以内的组别、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组别明显优于一小时以上的组别,半小时以内的组别与半小时至一小时的组别无显著性差异;在活动项目选择上,隔网对抗组和接触对抗组明显优于个人项目组,隔网对抗组与接触对抗组无显著性差异。
表4 大学生体育参与特征方差分析的事后比较检验摘要
通过前面分析得知,体育活动在持续时间上,半小时以内组别与半小时至一小时以内组别并无显著性差异;活动项目选择上,隔网对抗组与接触对抗组也无显著性差异,因此对其进行变量转换。将体育活动时间分为一小时以内、一小时以外两组,项目选择分为个人项目、集体项目两组。
以心理弹性为因变量,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为自变量进行双因子变异数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项目选择在心理弹性的二因子变异数分析摘要
由变异数分析摘要表可知,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与项目选择在心理弹性交互作用F值未达到显著(0.116>0.05)。表明大学生心理弹性在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与活动项目选择变量上无显著性交互作用。
通过相关分析表明,心理弹性虽然与大学生性别、年级、体育参与时间、体育活动项目选择呈非常显著性相关,但学生性别、年级与其心理弹性相关系数值均<0.40。说明呈较低程度相关;而体育活动参与时间、体育活动项目选择方面相关系数均>0.40而<0.70。说明体育参与时间、体育活动项目选择与心理弹性呈中度相关。
表6 心理弹性与大学生性别、年级、体育参与时间、项目选择相关矩阵
(1) 大学生心理弹性普遍处于较高水平范围,在其五个层面上,“积极认知” “家庭支持”水平较高,“情绪控制”得分较低。
(2) 大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变量、年级变量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女生心理弹性明显优于男生,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显著性优于二年级学生;在独生子女、城乡来源、家庭状况等变量上无显著差异。
(3) 不同体育参与次数、活动强度的大学生心理弹性无显著性差异,而在活动持续时间和活动项目选择上则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在活动持续时间上,一小时以内组别明显优于一小时以上组别,活动项目选择上,集体项目组明显优于个人项目组。
(4) 大学生体育活动持续时间与项目选择对其心理弹性影响无显著性交互作用。大学生心理弹性与其性别、年级变量上呈显著性的低度相关;在体育参与时间、体育项目选择变量上呈显著性中度相关。
(1) 大学生心理弹性在性别、年级变量上,女生优于男生,一年级优于二年级。这一有趣的研究结果国内外基本一致。对这一现象的解释,从我国传统文化背景上看,性别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女生的弱势地位,女生在社会立足必须寻求更多的社会支持。这无疑对形成女生忍耐性与坚韧性高于男生的性格特点有一定影响;而一年级学生心理弹性优于二年级。合理的解释应该是一年级学生刚从中学步入大学,中学时期的那一股热情、兴奋的劲头还未减退,对事物的看法仍然保持着积极向上的态度,往往看到事情的正面,所以其心理弹性较强。
(2) 体育活动时间、体育项目选择变量上,一小时以内组别优于一小时以上组别,集体项目组优于个人项目组。分析原因可能在于参与体育活动一小时以内,学生的心态变化还不太明显,对出现事件的处理处于常态,而一小时以后,随着体能的消耗加大,情绪上发生了变化,如果对环境变化的判断与估计不足,就容易出现情绪失衡,影响其面对困难的处理结果;而集体项目组优于个人项目组,可能因为集体项目更强调与同伴的沟通、协作,有助于增强个体心理弹性。
(3) 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体育参与时间、体育项目选择变量呈中度相关。这一研究结论对于利用体育活动参与增强大学生心理弹性的探索具有积极意义。基于在参与时间上,控制在一小时以内;项目选择上,多选择集体运动项目将对大学生心理弹性产生积极影响的结论,建议在进行心理弹性辅导与训练中,以控制体育活动内容、时间的方式,将体育活动参与作为心理辅导的一种手段,以获得更好的效果。同时,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应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理论知识和方法,并将之灵活地运用到日常的体育教学实践中,这对于增强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实现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1] 席居哲,桑标,左志宏.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心理科学,2008,31(4):995~998.
[2] 刘取芝, 吴远.压弹: 关于个体逆境适应机制的新探索[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 4(2):111~115.
[3] 王艳军.岳博士系列访谈(一)人格完善新概念:你压弹得起吗?[J].校园心理,2005(10):12~17.
[4] 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 2005,13(5):658~665.
[5] 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6):1091~1094.
[6] Hollister- Wagner GH, Foshee VA, Jackson C. Adolescent aggression:Models of resiliency[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2001(31):445~566.
[7] Joseph JM. The resilient child:preparing today's youth for tomorrow's world[M]. New York:Plenum Books, 1994.
[8] Markstrom CA, Marshall SK, Tryon RJ. Resiliency,social support,and coping in rural low income.Appalachian adolescents from two racial groups[J]. Journal of Adolescence,2000(23):693.
[9] Hauser ST. Understanding resilient outcomes:Adolescent lives across time and generations[J].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999:1~24.
[10] Masten AS, Hubbard JJ, Gest SD, et al. Competence in the context of adversity:Pathways to resilience and maladaptation from childhood to late adolescence[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9(11):143~169.
[11] Masten A, Best K M, Garmezy N. Resilience and development: Contributions from the study of children who overcame adversity[J]. Development and Psychopathology, 1990(2):425~444.
[12] 晁粉芳.大学生心理韧性与人格、社会支持的关系[D].沈阳:东北大学,2010.
[13] Olsson CA, Bonda L, Burns JM, et al. Adolescent resilience: aconcept analysis[J]. Journal ofAdolescence, 2003(26):1~11.
[14] 滕秀杰.大学生心理弹性的评估与干预[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15] 周媛婷,等.心理危机医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67~469.
[16] 张同全,杜恒波.大学生复原力调查[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9,23(2):110~112.
[17] 欧阳翠云.锻炼方式及家庭结构对中学生心理弹性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2(12):90~93.
[18] 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2008,40(8):902~912.
[19] 雷万胜,等.大学生心理韧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2):155~157.
[20] Wiebe DJ. Hardiness and stress moderation: A test of proposed mechanism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1(60):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