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丽丽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0例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丽丽
目的 观察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在2013年4~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一时间段的60例同样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泮托拉唑口服, 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口服,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 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93.3%, 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全部患者顺利接受治疗, 耐受性较好。结论 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疗效相近, 但泮托拉唑不影响其他药物在体内代谢, 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疗效高,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消化性溃疡;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消化性溃疡(PU)是消化内科常见疾病, 具有很高的发病率, 研究表明, 胃酸分泌过多, 幽门螺杆菌感染和胃黏膜保护作用减弱等因素是引起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环节[1]。因此治疗消化性溃疡的重要措施是应用抗酸剂。2013年4~12月,本院消化科对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采用泮托拉唑治疗, 效果满意, 现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4~12月期间在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科住院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 男35例,女25例, 年龄15~75岁, 平均(40.5±4.5)岁。同时选取同一时间段内的另外6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作为对照组, 男40例,女20例, 年龄20~73岁, 平均年龄(41.3±5.4)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溃疡的大小等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全部患者均通过电子胃镜诊断证实为消化性溃疡, 包括胃溃疡73例, 十二指肠溃疡47例。溃疡大小为3~18 cm。排除标准:有活动性出血、穿孔、幽门梗阻、未能排除癌变的溃疡及癌性溃疡、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有胃、十二指肠手术史者, 对实验中用药严重过敏以及哺乳期妇女及孕妇。
1.2 治疗方法 给予全部患者常规治疗, 幽门螺杆菌阳性者联合口服抗生素, 可服用阿莫西林及克拉霉素,同时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硫糖铝[2]。在以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观察组患者口服泮托拉唑40 mg, 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 mg, 均在早餐前15 min服用, 1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标准 观察患者的疼痛、恶心、嗳气、烧心、腹胀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记录疼痛消失的时间以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疗效标准:治愈:溃疡及周围炎症以及临床症状全部消失, 黏膜缺损已完全被红色的再生皮覆盖;显效:溃疡消失, 原溃疡周围仍然有炎症存在, 临床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溃疡面积缩50%以上, 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无效:溃疡面积缩小不足50%, 临床症状没有得到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 采用χ2检验,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 60 例中治愈26 例(43.3 %), 显效17例(28.3%),有效 14 例(23.3%), 无效 3 例(5.0%), 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治愈27例(45.0%), 显效16 例(26.7%), 有效13例(21.7%),无效 4 例(6.7%), 总有效率9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在用药前后无明显变化。全部患者顺利接受治疗, 没有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病例, 耐受性较好。
消化性溃疡发病原因复杂, 药物因素、胃排空延缓、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精神因素等都与消化性瘟疫有关[3]。泮托拉唑同奥美拉唑都属于质子泵抑制剂, 是近年来新研制的第三代质子泵抑制剂, 其药理作用主要是通过特异性的抑制胃壁细胞的H+/K+-APT酶, 从而抑制胃酸的分泌。本研究中,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0%和93.3%,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疼痛消失的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说明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疗效相近, 但泮托拉唑的代谢途径可以通过第Ⅱ酶系统进行, 不易发生药物代谢酶系的竞争作用, 不影响其他药物在体内代谢[1], 对高龄患者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用调整剂量, 安全性和耐受性好, 疗效高, 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1] 池蕊.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中国伤残医学, 2013,21(4):191-192.
[2] 高月秋,刘波,刘红,等.探讨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中国伤残医学, 2013,21(5):203-204.
[3] 黄剑平.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观察.中国药师, 2009,12(7):933-934.
2014-03-26]
163311 大庆油田总医院消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