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水利风景区 打造水生态城市

2014-01-29 07:37:58汪琳
治淮 2014年7期
关键词:淮南市风景区淮河

汪琳

建设水利风景区 打造水生态城市

汪琳

淮南市地处安徽省中北部,淮河中游,地跨淮河两岸,淮河干流由西向东横贯全市,境内河流沟渠纵横交错、湖库湿地星罗棋布,是绿色生态的宜居地。全市总面积2596.4km2,总人口245.6万人,市辖五区一县和毛集综合实验区,是全国25个重点防洪城市之一,是淮河流域粮食生产主体功能区之一。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和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淮南市国民经济已进入持续、快速增长轨道。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建设“现代淮南、文明淮南、生态淮南”的总体目标,制定了“东进南扩”的空间发展战略,勾画了八公山、舜耕山、上窑山“三山鼎立”,淮河、高塘湖、瓦埠湖“三水环绕”,中心城区、西部城区、山南新区“三城互动”的城市空间格局,打造宜居、宜游、宜学、宜业的“四宜”淮河流域现代化中心城市。

一、发挥优势,启动风景区创建

水利风景区是以水域(水体)或水利工程为依托,按照水利风景资源即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资源类别,开展观光、娱乐、休闲、度假或科学、文化、教育活动的区域。水利风景区是在现代水利召唤下产生的,以环境资源为载体,以恢复和保护水环境为前提,为人民提供休闲娱乐空间的经营活动。水利风景区有水库型、湿地型、自然河湖型、城市河湖型、灌区型、水土保持型等类型。淮南市水资源丰富,境内有淮河、西淝河、架河、窑河等10条主要河流与人工沟渠,总长度399.5km;有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十涧湖等主要湖泊以及26座小型水库,湖库总面积161.9km2;因采砂沉陷形成较大面积的沉陷区5处,总面积91.9km2。

淮南的城市基本格局呈现“随矿建镇,多点分片”的分散性特征,城市建设建成区较小,聚合度不高,同时城市发展侵占区域自然,造成了城市自然生态功能失调,破坏了生态系统。水利风景区的创建是生态水利的重要体现形式,是拓展水利服务社会功能的重要措施,自2001年水利部启动国家水利风景区创建工作以来,水利风景区作为一个水利工程与景区建设相结合的新型绿色水利生态系统,成为水利工作者与景区规划者共同探讨的新课题。

二、因地制宜,打造水生态城市

1.以滨河城市建设为契机,推动水生态城市建设

淮南是重工业城市,支柱产业是煤、电、化,由于观念及经济实力的原因,过去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的污染直接影响了城市的整体形象。淮南拥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秀丽的山水,滨河老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少,田家庵圈堤段淮河外滩地城市建设上没有统一规划,随意建设,造成脏、乱、差的现象,影响了城市的形象。随着市委、市政府决定打造滨河城市建设工作部署,滨河大道(北外环线道路工程)开工建设,可以利用城市防洪墙建设滨河景观带,对田家庵区滨淮河段水生态环境进行修复,提升城市品位。

2.以湖库资源为基础,建造内河湖水利景观

焦岗湖是淮河流域天然淡水湖泊,总面积达4khm2,有“淮河大湿地、华东白洋淀”之美誉,是安徽省唯一以湿地类型申报的国家水利风景区,在内河湖水利风景区创建上有典型的示范作用。景区独特的湿地生态系统,拥有芦苇荡、荷花淀、渔家乐等独特的水域风光和悠久厚重的淮河民俗文化,是内河湖水利风景区创建的一个亮点。淮南市境内水面面积在1km2以上的湖泊、采煤塌陷区13处,可以根据当地的地貌特点及水土保持要求,对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合理配置和优化布局,发挥其调节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功能,以打造滨高塘湖、滨瓦埠湖城市空间格局为契机,构建内河湖景观体系,形成独特的水生态体系。

3.以城市发展为动力,打造魅力水景新城

城市水利风景区建设是城市的生命核心与生机所在,在城市生态环保、城市景观建设以及改善市民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都起到重要作用。山南新区是淮南市在舜耕山以南建设的新区,被誉为淮南的“南大门”,富有四千年蔡楚文化底蕴,区内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分布11条水系和众多塘湖,现状水域20多hm2,占区域总面积10%。山南新区通过九条南北向水系和两条东西向水系将众多水库、池塘串联起来,形成构建“九纵二横十六湖”的水网系统。目前核心区15km2范围内的水系

改造工程初具规模,已建设两条水系(D、E水系)和一个水生态公园(中央公园),通过水系改造、水生态修复和水体景观规划,实现水系的合理利用,营造“生态之水、景观之水、文化之水”,使水系成为山南新区建设闪光点,形成一道独特城市水利风景区。

三、突出重点,建设水利风景区

1.依托水利工程,建设特色景区

安全的水利工程是水利风景区建设的根本,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淮河治理资金的投入,一批河流治理工程、行洪区调整改造工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的开工,淮南市淮河干流防洪标准提高到百年一遇,水利工程安全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水利工程是景区建设的基础和载体,好的景区建设使得水利工程内涵更为丰富,外观更为亮丽,是对水利工程质和量的提升。可以在对全市水资源调研的基础上,对全市水利风景区建设进行整体布局,综合考虑中心城区水系和周边河流、湖泊、水库以及降水、地下水的整体上做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时要重视水文化元素的融合,突出淮河文化特色,塑造精品水景观,通过大力提升水利工程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推动水利风景区建设再上新台阶。

2.结合区域发展,打造精品景区

注重水利风景区建设与地方经济、旅游的协调发展,坚持风景区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并将这一原则贯穿在景区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全过程。根据淮南市水资源特点,构筑具有区域特点的水利旅游精品线路。东、西部地区以高塘湖、瓦埠湖等湿地、水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建立绿色生态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南部以山南新区城市水系改造工程为基础,建立以休闲、度假、娱乐为主题的城市水利风景区体系;北部以滨淮景观带为基础,建立以民俗风情、风貌、人文历史为主题的旅游线路。同时要整合水利风景区资源,适时建立水利旅游协作组织,将水利旅游纳入社会大旅游规划之中,把水利风景区建成集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成为人们休闲度假的精品线路。

3.创新务实思维,推进景区管理

创新是加快水利风景区建设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水利风景管理工作中,要创新发展思路、创新投融资机制、创新经营理念。根据景区发展的需要,在景区建设管理上,可采用市场化运作和多元化投资的方式,培植更多富有活力的发展主体,改变传统的行政管理景区的模式,实行企业化管理。同时大胆搞活开发旅游项目经营机制,可以通过企业自筹资金,建设基础设施和游乐项目,也可通过招商引资与客户合作经营旅游产品、餐饮业和其他服务业,提高景区市场化运作水平,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保障景区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淮安市水利风景区以其改善水环境、保护水资源、修复水生态的深刻内涵,在科学推进水资源综合利用的过程中始终保护生态优先的原则,在水利生态文明建设中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城市建设中,应立足淮南实际,发挥水利风景区的典型示范作用,建立相适应的生态系统,构建生态型产业体系,营造宜居绿色环境■

(作者单位:安徽省淮南市淮河河道管理局 232001)

(专栏编辑:顾 梅)

猜你喜欢
淮南市风景区淮河
雨中即景
淮河防总召开2021年工作会议
治淮(2021年5期)2021-08-05 07:58:46
第二届淮河文化论坛在阜阳举行
明月湖水利风景区的水文化挖掘与诠释
现代园艺(2017年22期)2018-01-19 05:07:08
GIS在风景区用地适宜性评价的应用——以威海市圣水观风景区为例
现代园艺(2017年19期)2018-01-19 02:50:17
用“尚方宝剑”保护沙澧河风景区
人大建设(2017年9期)2017-02-03 02:53:29
采煤沉陷区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研究——以淮南市为例
淮南市3~6岁幼儿各项身体形态分析
淮南市一院举办“市内科病例讨论会”
五月的鲜花 绽放淮河梦
治淮(2014年5期)2014-03-11 20: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