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佐东,苏丽君
(1青岛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 青岛 266071,song_zuodong@126.com;2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21)
多元文化背景下医学生医德系统构建探讨*
宋佐东1,苏丽君2
(1青岛大学党委宣传部,山东 青岛 266071,song_zuodong@126.com;2青岛大学医学院图书馆,山东 青岛 266021)
在医德构建面临多元文化挑战的背景下,医学生医德培养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原点,从构建目标、医德内容、教育方式、时间维度四个方面入手,系统构建;以学生为本、培育共同价值观;注重制度建设和路径选择是医德系统构建的着力点。
医学生;医德系统;多元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医德构建是医学生培育过程中的重要任务,也是衡量医学生成才与否的重要指标和关键要素。长期以来,单纯以灌输为主的医德教育方式不仅备受诟病,也遭遇了医学生价值趋向多元化的挑战。因此,立足于提高医德教育实效的各种改革和探索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从历史的角度分析,文化多元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但多元文化对医学生医德构建形成了挑战。一方面,国家与国家交融,使得各民族的道德文明不可避免地受到影响,[1]社会变革时期各种思想、意识、价值观等也复合式冲击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道德观念与生活方式,文化多元化为人们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使价值的评判标准变得飘忽不定,从而影响医学生对主流医德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价值观的多元趋向使得价值比较的机会增多,价值选择的变量增加,更衍生出道德选择的矛盾与困惑,引发社会的不和谐现象。如:人们的物质需求随经济发展得到了满足,但精神需求却出现了空缺;学校希望学生有独立人格与创新意识,但校园生活却处处是严格的、不可质疑的规范;社会呼唤着爱心与良知,但自私自利、见利忘义等现象却司空见惯并挑战着公众的道德底线;在道德和制度层面,明确要求医院和医生要恪守医德、救死扶伤、廉洁行医,但医院的经营难题、部分医务人员面对红包和医药回扣的表现也是一种客观存在。总之,受思想解放、社会发展和文化碰撞的影响,医学生面临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问题,容易出现价值取向的移位和价值选择的困惑,从而削弱了个体道德践履能力,甚至引发医学生道德信仰危机。[2]凡此种种,都是医德构建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
维度是指一种视角,是判断、说明、评价和确定一个事物的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条件和概念。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医学生医德,应摒弃单一,强调立体多维系统构建。
2.1 构建目标
目标决定着医德构建的方向、内容、途径、方法和实效。医德目标由总目标和阶段性目标构成。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增强医德观念、提高医德素质,全心全意为人类健康服务,是医德构建总目标包含的内容。医德目标还应体现医学科学和卫生事业的发展特点,遵循医德认知发展规律,在诊疗规范和个人修养方面有具体要求。以总目标为依据,阶段性目标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按法律、道德以及学校纪律约束要求自己,做一名合格的大学生;二是提高医德认识,培养医德情感,树立医德信念,锻炼医德意志,树立社会责任感,为做一名尽心、尽责的医生打好道德基础;三是立足自身确立既有个性又有层级的职业目标。职业目标由低到高依次为不准脱岗离岗、不准推诿病人、不准谋私徇私;应该对病人和家属尽心、尽责、态度和蔼;提倡做医心诚、医术精、医风正、医纪严的好医生。
2.2 医德内容
医德内容是医德构建的核心。医德内容决定着医德的价值取向,是实现医德目标的重要依托,也是进行医德学习、习得规范、提升德性的重要依据。
现代医德教育的转型要求教育内容的系统性。[3]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医德教育内容的重要衡量标准和核心价值标杆,[4]应将其融入医德构建全过程,并在医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有所侧重。与医德构建目标相适应,医德内容分为认知性内容、规范性内容、实践性内容三方面。低年级医德萌芽期,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医学的崇高性,树立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医德教育以认知性内容为主;中年级医德成长期,主要引导学生系统学习医德理论和规范,医德教育以认知性内容和规范性内容为主;高年级医德社会化前期,主要引导学生将医德思想、医德理论转化为医德行为,医德教育应结合临床实践和教学,以规范性内容和实践性内容为主。如果只看重医德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了具体的医德实践,可能会导致医学生在面对现实的利益冲突时不能坚持正确的医德观。[5]医学生从“坐而论道”到“知而行之”,在亲身体会病人被疾病折磨时的痛苦、家属面对亲人身患重症时的焦急与期盼中,加深对医疗卫生工作意义和自身肩负责任的理解。
2.3 教育方式
教育是医德系统构建的基础和手段。某种意义上,道德教育的方式方法本身就是道德教育的内容。除传统教育方式外,这里主要强调自我教育与心灵培育。
自我教育就是要回归医德构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医学生个性越来越鲜明,教育者只有充分尊重学生越来越强烈的自我意识,引导其走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反思,才能适应多元文化背景下对新型医疗人才的需求,从而保证医德构建的人性化。自我教育是医德构建维度空间中不可或缺的纵轴。
心灵培育指医德教育中应关注学生心理变化,因为个体具有健康的心态是医德构建的前提。在多元文化冲击的道德体系下,影响道德抉择结果的有时并不是道德标准的高低,而是心理活动。因此,医德教育的工作重点不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医德是什么,更应作他们的心灵导师,为其心智成熟提供心理辅导。
2.4 时间维度
时间维度要求改变医德教育主要依托《医学伦理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现状,把医德构建与学生日常管理结合起来,与医学生五年学业规划和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结合起来,克服学生因见习、实习等环境多变因素导致的教育变数,提高医德教育的实效性。比如,在一、二年级接触医学伦理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三年级在结合理论的基础上组织医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四、五年级则结合临床实习,引导学生将“医者仁心”“大医精诚”的精神内化后并付诸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医德构建的核心原点。目标、内容、教育、时间是医德构建的四个维度。
3.1 以学生为本是医德系统构建的出发点
坚持以学生为本,是医德系统构建的出发点,也是培育医学生仁爱之心的基础。医学是一门“以心灵温暖心灵”的科学,医生之于病人首先在于如何向病人奉献天使般的温暖。[6]要重视感情和价值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其主要立足点不是控制、约束,而是对学生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把人性化管理、人文化关怀、人情味服务结合起来,[7]让学生在被理解、尊重、关心、信任中感受、体验和学习,逐步提高自我道德水准,完善自我修养。
3.2 共同价值观的培育是医德系统构建的基础
共同价值观是医德原则和医德规范的集中概括,可最大限度地形成思想共识,引导学生从内心深处认可和服从医德规范,达到医德教育和医德构建的目的。
共同价值观的培育和塑造是一个长期积累、浸润的过程,离不开所有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一方面,管理者所倡导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奋斗目标、行为准则要通过各种形式弘扬宣传,使之成为学生的主流意识和精神支柱;另一方面,管理者要将管理重点由行为层转至观念层,将学生引向既定的教育和管理目标。
3.3 制度建设是医德系统构建的保障
医德构建离不开制度建设的保障。一是医德成长档案记录制度,详细记录医学生在校期间道德表现情况,为医学生学习知识,参与实践提供外在的动力支持;二是医德考核评价制度,对医德教育的效果进行评估,促使医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掌握行为标准;三是医德激励机制,对优良医德行为进行奖励。
3.4 医德系统构建要注重路径选择
要充分发挥医学伦理课的主渠道作用。教学要贴近学生实际,结合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捕捉学生的主要困惑。
要充分发挥医学生自我教育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在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监督、自我调节、自我激励、自我控制的过程中,陶冶情操,提升品格。
要充分发挥网络的作用。建立校园医德教育网站,研究医学伦理的网络表达,利用网络的优势,增强医德教育效果,汇集医德教育正能量。
要充分发挥医德主题教育的作用。开展各种与医德教育有关的人文和医学专业知识讲座,邀请专家教授传授行医之道,畅谈医德感悟,帮助学生树立发展方向。
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医德是知、信、行的统一,通过社会实践,引导学生走出校园,开展义务献血、健康教育等医德公益活动,从小事做起,进一步提高医德认识,坚定医德信念,培育医德情感,更好地践行医德规范。
[1] 钟声.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医学生的道德构建[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88-90.
[2] 吴蓓.道德智慧视域下医德教育的伦理探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26(3):367-369.
[3] 罗光强,王晓敏.从单一到系统:医德教育模式的现代转型[J].大学教育科学,2011,(1):46 -48.
[4] 陈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4):439-441.
[5] 于芳,徐玉梅,宋茂银.高等医学院校学生医德素质评价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2,25(3):381-383.
[6] 吴孟超.为医重在德 重德贵创新[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2):3-5.
[7] 宋佐东.文化管理模式在医学生医德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92 -93.
〔修回日期2014-03-15〕
〔编 辑 李恩昌〕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Ethics System in Medical Students in the Multicultural Background
SONG Zuo-dong1,SU Li-jun2
(1 Party Committee Propaganda Department,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21,China,E-mail:song_zuodong@126.com;2 Library of Qingdao University,Qingdao 266021,China)
The construction ofmedical ethics system is an important task to cultivate themedical students.It's also a significant indicator and a key element to determine the students are successful or not.In themulticultural background,medical ethics system construction should tak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 system as the original point,from target,content,time,education four dimensions to obtain systematically.Meanwhile,it's the main point to put the students first,to cultivate the common values and to focus on the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and the path choice.
Medical Students;Medical Ethics System;Multiculture;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R195
A
1001-8565(2014)03-0402-03
2014-02-07〕
* 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研究计划项目,项目编号:J11W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