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袁静波
(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广东 广州 510230)
近年来港口建设发展迅速,工程规模越来越大,建设用地及建筑材料日趋紧张,填海造陆已成趋势,同时港口装卸机械更趋大型化。为对正在制定待出版的《港口道路与堆场设计规范》中的条款进行研究和讨论,并结合设计和建设实践情况合理确定规范参数,调研组对国内外典型港口进行调研,本文主要针对后期使用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沥青铺面在港区内使用相对较少,在物流园区使用较多,从已有使用情况来看,沥青优势还是比较明显的:对地基不均匀沉降敏感性较低,平稳性好,开放交通快,养护方便。
港区沥青铺面的主要问题是车辙严重及承载能力相对较低,集中在以下区域:
1)港区车辆经常装卸作业区域;
2)RTG保养站、RTG调车道等车辆轮迹比较集中区域;
3)集装箱堆箱及舱盖板堆放等集中荷载作用区域;
沥青铺面适用于流动机械标准荷载为P1~P4级的港区道路和堆场铺面设计,但造价一般高于其他铺面形式。港区铺面如采取沥青铺面,可采用全厚式沥青铺面,此种铺面类型非常适用于重载车辆[1]。
目前港区陆域形成方式复杂,填海造陆工程项目较多,吹填时间短,工期紧,地基固结时间不足,造成港区工后沉降严重,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地基深层压实度不足:在铺面结构施工前,场地经过大面积碾压,地基表层压实度一般都能满足要求;但对于一次性厚层冲填或回填造陆的场地,压路机的有效压实深度有限,大面积施工时距离地基表面1.5 m深度的土基压实度难以保证,同时路基填料质量也难以控制(易出现砂混淤泥现象)。实际检测过程中,多采用直接以交工面地基表层压实度作为控制标准,很难去分层检测路基压实度。
2) 地基工作区深度较深:港口地基情况比公路要差,设计上一般考虑在铺面结构层下边设1层中粗砂垫层来过渡,厚度一般为1~2 m;路基工作区深度常规取1.5 m。由于港区流动机械荷载远大于公路荷载,路基工作区深度须更大。理论分析表明,堆场在多列6层重箱作用下工作区深度约为3.85 m,现场试验表明,在3层15 t重箱加载情况下工作区深度已达到1.9 m[2]。
3) 地基顶面回弹模量较小,实际施工过程中,现场一般实测值为30~40 MPa。调查表明,砂垫层厚度在1.5 m以上,回弹模量大致可以达到60 MPa。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地基处理多不到位,须加强对地基施工处理过程的控制,确保每一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同时应确保距离地基表面1.5 m深度范围内回填良好的材料及保证分层碾压密实,土基压实度须满足规范要求[2]。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对于新近填海造陆并存在厚层软土地基的工程,实际控制沉降指标较难,如严格控制沉降指标,则投资上需要增加很多,地基沉降控制值须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目前集装箱堆场残余沉降一般按20~30 cm控制,散货堆场一般不做严格限制。
不均匀沉降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地方:
1) 水工结构与后方连接区域一般地基处理不到位,存在薄弱环节;码头前方作业区与堆场之间,码头前方作业区一般回填材料较好,沉降较小。
2) 轨道基础与铺面之间,轨道基础一般采用桩基础,铺面结构下一般存在软弱层,沉降较大,后期铺面会与轨道基础形成高差;
3) 堆场内部,对于重箱堆场,尤其是空箱堆场,由于堆高较高,堆场地面坡度宜采用0.3%~1.0%[3],实际一般采用0.5%,坡度过大会影响作业安全和堆场作业效率;
4) 集装箱箱脚做条形基础时,一般按20英尺标箱来设计间距,40英尺标箱堆放时,由于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会存在搁肚子的现象;
5) 不同地基处理区域交接部分,由于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后期存在不均匀沉降;
一般在码头前沿与堆场间做一过渡段,如简支板或易修复铺面,并预留沉降量[4];轨道基础与铺面之间,由于交接处难以碾压,一般水稳基层改做贫混凝土,同时在轨道基础两侧基层局部加厚;对于不同地基处理区域交接部分,设置过渡区,过渡区内埋设土工格栅,以尽量减少局部区域内的不均匀沉降。
实际使用过程中残余沉降较大,但不影响使用,残余沉降主要影响管线等。铺面设计应主要考虑差异沉降问题,而不是残余沉降,按不同功能和使用要求(件杂货,散货,集装箱)确定工后沉降控制标准。
不均匀沉降按10~20 cm控制[3],不均匀沉降对堆场使用影响较大,对管线正常运行也比较重要,在设计中要特别加强对不均匀沉降的控制。
联锁块破损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联锁块与构筑物边上交接处,基层难以碾压密实,同时填缝砂及块体下部垫砂层易流失,导致联锁块表面会出现不平整及松散,车辆经过时易损坏。
2) 集中荷载作用点处,如箱脚基础及舱盖板堆放区域,联锁块受到冲击荷载,破损严重。
3) 重型荷载作用下基层底面的疲劳开裂,引起基层顶面不平整,导致块体底面脱空。
设计上一般需要注意交接处的处理,采用局部加厚基层,水稳改贫混凝土;同时保持联锁块排水通畅,并通过采取设置边缘约束、过滤等措施,减少联锁块铺面边缘区域垫砂层的流失。
目前国内联锁块的预制,检测时多以抗压强度满足要求来控制,对于施工过程中材料质量的控制不严,本次调查的众多港口中,联锁块做的好的不多,主要涉及到费用和检测问题。为保证施工质量,应加强联锁块质量控制的全过程监测。
目前RTG轮胎转场多采用转向钢板形式,为保护轮胎,正常情况下采用先顶升再转场,但特殊情况仍需考虑用轮胎转场的需要。
RTG转向钢板损坏情况较普遍,主要集中以下两个方面:
1) 使用1~2 a后,板底脱空,钢板下沉严重,车辆经过时,转向钢板活动幅度较大可能跳出来;
2) 锚筋和钢板焊接处焊接失效,锚筋头漏出来会损伤轮胎。
原因主要是钢板施工时涉及二次灌浆,施工质量难以把握;同时不同材料(钢板、混凝土)伸缩性能不同,结合部位很难连接较好;补救措施多采用配置钢筋网片加现浇混凝土。翻修次数比较频繁,维修量较大,且效果不理想。
应对措施:
1)转向钢板施工时加强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2)取消转向钢板,转向时先顶升再转向;
3)采用耐磨地坪代替转向钢板,耐磨地坪厚度5 mm,从已有港口使用情况来看,效果比较理想,耐磨地坪参数要求为耐磨性(磨坑长度)<25 mm,抗压强度(28 d)>98 MPa,莫氏硬度 8。
散货堆场的主要问题如下:
1)散货堆场一般均载较大,地基处理考虑造价因素,多作简单处理和分期堆载,后期沉降一般较大。
2)散货堆场的道路超载严重,铺面损坏较多。
3)散货堆场的坡面排水问题较大,采用中间向两边排水,即便设计时预留较大排水坡度,堆场使用后期中间沉降较大,堆场依然会有积水坑。
4)散货堆场内的排水沟设置较难。排水沟一般做成明沟加盖板,对于堆场四周设排水沟,下雨后排水沟内会有沉积,清理麻烦。如设盲沟、渗沟或排水管,对于矿粉等不透水材料,会堵塞渗水路径。
5)散货堆场对于不良地基情况,轨道基础多采用轨枕道砟结构,后期不均匀沉降严重,调整较大,变形严重;轨道基础采用天然地基轨道梁加复合地基时,一般对地基要求较高,但轨道梁下的基础处理多不到位,轨道梁基础使用过程中会有沉降,且难调整。轨道基础采用轨道梁加桩基础时,造价昂贵,同时由于土体负摩擦和侧向变形,桩基础可能会侧移。
目前散货堆场的铺面设计,由于地基强度较低,按常规设计需要较大厚度,实际设计时一般仅以地基稳定来控制,铺面主要起隔离作用。铺面前期使用较多的是联锁块、碎石等简易铺面,待地基稳定后再考虑做永久性铺面。
对于散货堆场港内道路,如须保护道路结构(如混凝土铺面),一般通过限载来控制荷载。
堆场内的排水,目前多靠蒸发和抽水,可以通过在排水沟外侧边缘做挡块挡一下,减少散货进入沟内。
对于轨枕道砟结构,基础可以采用轨道板结构[5],使地基表面受力均匀,减少不均匀沉降,实际使用效果较好;同时在设计时就确定使用期调整验评标准[6]。对于轨道梁结构形式,需要做好深层地基处理,沉降较大时,一般只能采用轨道梁加高的方法调整;对于桩基加轨道梁形式,设计时还需考虑桩基侧向滑移。
通过对道路、堆场病害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常见病害的类型及原因,并结合已有的技术,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为设计和施工人员提供参考。港口道路、堆场的设计有其特殊性,需要综合考虑港口规模和运量、使用要求、陆域形成和地基条件、工期、工艺荷载、后期维护等,通过技术经济综合比较确定。
[1]MS-23,Thicknessdesign-asphalt pavementsfor heavy wheel loads[S].USA:Asphalt Institute,2006.
[2]交通运输部水运工程建设项目——港区吹填软土地基材料参数与工作区影响深度专题研究[R].中交第四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2013.Port&waterway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of Ministry of Transport:Special study on material parameters of harbor soft 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depth in workspace[R].CCCC-FHDI Engineering Co.,Ltd.,2013.
[3]JTS165-4—2011,海港集装箱码头设计规范[S].JTS 165-4—2011,Design code of container terminal for sea port[S].
[4] 胡家顺,王琳,郑小楠,等.青岛港前湾港区四期工程1#~4#泊位关键技术[J].水运工程,2011(9):99-104.HUJia-shun,WANGLin,ZHENGXiao-nan,et al.Key technology for berths No.1 to No.4 of Qingdaoport Qianwan harbor phaseⅣ[J].Port&Waterway Engineering,2011(9):99-104.
[5] 刘洪波,李业富,赵丽云.复杂地基条件下轨道基础的研究及应用[J].水运工程,2011(11):207-210.LIUHong-bo,LIYe-fu,ZHAOLi-yun.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rail foundation under complex ground conditions[J].Port&Waterway Engineering,2011(11):207-210.
[6]吴剑,李瑞刚.罗泾港区二期工程矿石堆场堆取料机基础设计[J].水运工程,2011(5):124-150.WU Jian,LI Rui-gang.Stacker-reclaimer foundation design for Luojing port phaseⅡproject[J].Port&Waterway Engineering,2011(5):12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