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瑶 (重庆大学艺术学院 重庆 401331)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B·泰勒说:“文化或文明从一种广泛的人种学的意义上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其他所有人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一切能力和习惯。”1文化作为整体发展的方略,对于文化本身发展的研究在中国的深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历程。在世界多元化并存的21世纪,各种类型的文化涵化现象的层出不穷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挑战,同时也萌生了“文化自觉”,思想观念与学术理念也将进入一个新纪元。
我国随着对传统文化研究的深入和民族精神的发掘性构建,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传统文化典籍与民族文化遗产的整理工作”与十八大关于建构中国文化软实力、弘扬民族精神等一系列的文化政策与举措。文化全面推进的步伐已在我国昂首阔步的进行,这决不是纯粹的复辟,而是传承与发展,将优良的精神赋予本时代合理的载体之上并为载赋之道探索适时的章法。这意味着我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建设、文化发展进入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推进时期,而文化传统在“回归”的同时更需要对时代的诉求做出自身的有一种回应。
Web游戏是基于Web浏览器的网络在线多人互动游戏,无需下载客户端,只需打开IE网页,登陆即可进入游戏。作为一种新型高速发展的游戏类型,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成为独立的游戏类目,早先网页游戏玩法单调、模式沉闷势态已经被逐渐弱化,网页游戏以方便快捷的游戏方式,受到上班族的青睐和追捧。随宽带的发展,在技术形式方面的便利进一步成就了网页游戏在从推广到销售的呈现出低水平重复性和普遍性。这种行为逻辑从设计伦理的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定义为是客观现实与虚拟现实对于人的双重享受,同时也是为我国的“文化自觉”提供了一种契机和平台。
可以说web游戏回避了过往传统网游的很多客观问题:1.下载游戏的时间耗费;2.客户端占容量大,对配置要求高;3.登入、退出、切换便捷;4.成本投入低,易于创业。因为这些优势大大增加了尝试性人群加入游戏群体,消费受众作为消费目标的增加也代表着利润的增高,并且技术门槛低使得行业体系迅速成长。但导致从业人员蜂拥而至,资质参差不齐的制作方、运营方数不胜数,游戏系统的原创性就不言而喻了,无论从推广形式、交互形式、营销形式统统是大相径庭,创发性极低。跟风现象使得国内网页游戏周期大多数很短,故而数量方面只能用数不甚数来形容,这种势态对于我国的“文化自觉”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效应,正面效应可以说在网页游戏这个平台的发展也是对于大大加强了中国文化发展平台的是软实力,相反的是在网页游戏这个行业的快速问题型发展的过程中,使外界对中国文化的正确理解增添了阻碍。
设计伦理可以解释为从设计的角度考虑设计行为中涉及的伦理道德问题。当然这个说法其实并不周全,“设计”和“伦理”两个独立概念合成后,有相加更有化合,形成其独立的体系及解读视角。设计伦理学可以依托一般伦理学为逻辑起点,从行业特质出发由无限丰富的具体设计伦理现象抽象出超越直觉的理性,然后在反复的思辨中形成对设计伦理本质逐步清晰的认识。2
国内学者李砚祖曾撰文提出设计存在由功利到审美再到伦理的三重境界,阐明这是艺术设计的层级递进之道。3其实,这也应是设计行业走向成熟的一个必然过程,中国网页游戏的模式设计、交互设计、角色设计等等设计方面,暂时能够看到的大多只有浮躁,照搬现象跟风势头的严重也引起了部分的关注和相关的改善,利用设计伦理的视角从根源上去观察分析此类问题不单单要解决一个作为“文化自觉”平台的问题,而这类问题本身也是一个“文化自觉”的问题需要去解决。
Web游戏这个行业当下的问题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从设计的伦理角度来分析解决之道同样在于规范教育,设计伦理教育的重要性也就无需多言,许平先生十年前就曾在他的《设计的伦理》一文中恳切地论述了设计伦理教育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整个的民族去规范设计的伦理道德同样是对于“文化自觉”的一种回应。
在设计的伦理中,以实践伦理学方面划分:可分为描述伦理学(对社会伦理现象进行描述性研究)和应用伦理学(研究伦理学理论的运用实践),那么对于web游戏这个行业的设计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这两种伦理学划分,那么游戏本身的设计方对于在我国的适用性设计、游戏文化深度性设计、媒体传播的渠道的伦理设计以及制作水准的把控等方面应提升伦理高度,避免单纯的为了利益而付诸于浪费;另一方面对于监管部门同样需要提高监管力度,提高行业的整体入门门槛与产品投放门槛,对于已投放产品在社会各界所造成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控,避免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片面理解与异化理解。
Web游戏这个行业在运行发展的过程中所遇到的混乱浮躁现象也是很多新兴网络行业所共有,设计的伦理不论对于行业还是对于从业的人都是一种规范性的提出,也是对于我国“文化自觉”贯彻响应,早日完成由功力、审美到伦理的良性环境的转变。网络资源虽然是虚拟资源,但也是依靠现实设施所存在,资源对于社会乃至国家都是有限的,合理利用资源不仅仅是净化虚拟空间,同样也是在保护全人类的生态环境。
注释:
1.转引自朱狄《原始文化研究》,三联书店1988年版,第16页.
2.席卫权:“设计伦理及教育问题之辨”,《装饰》,2007.9.
3.李砚祖:“从功利到伦理——设计艺术的境界与哲学之道”,《文艺研究》,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