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绘画在美术学习中范本作用之初探

2014-01-28 14:52郑丽琴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江苏南京211171
大众文艺 2014年4期
关键词:范本画作大师

郑丽琴 (南京晓庄学院美术学院 江苏南京 211171)

在通过仅仅仰仗“高考名师”的套路学习便能摧城拔寨的关卡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在本科阶段接触到美术史。无论作为课程的美术史如何乏味,其中的文化吸引力和明星效应仍然会对学生的绘画学习产生不小的影响。而从外部环境来看,大量优质画册、史论书籍和高质量展览都成为触手可及的学习资源。正因为这类资源日趋丰富,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时会面对大师作品,处理其自身与大师画作、理念的关系。

一、对大师作品吸收的必要性及难度

“取法乎上”是标准方法,能培养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行业高度。随着社会文化内容的变迁,陪伴“写实”的材料技法在绘画中的地位确有降低,对于“真实”和“宏伟”的理解在一次次的信仰更替和科技进步之后有了全然不同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内涵。大师画作在经历了千百年的积累之后,虽然品质依旧经典,但依然无情地出现了“新旧”区别。这是建立在早早确定的“好坏”基础之上的时间产物。如今我们仍然赞美达芬奇或者丢勒的绘画作品,但那与来自五六百年之前的钦慕必定不同。这种不同随着时间的流迁而积累,使得古往今来的大师们留下的身后宝藏变得需要梳理。

如今,我们对于“艺术”的强调笼罩了绘画,对于“个人观点”的肯定重于对道德的尊崇。这便是新事实。同时,由于绘画涵盖面与可能性不断扩张的内在要求,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为艺术创作的源泉。连曾经的“采风”也伴随着“艺术为了人民”的衰亡而显得教条了,那么宏观来讲,当代绘画的吸收面就必须更广更深。而大师提供的绘画作为范本的价值,在各种复杂中凸显——一种与视知觉有关的规律,与个人有关的表达,与文化信仰有关的判断……都成为可供借鉴吸收的清晰模版。

但是,由于学习是一个伴随着种种不确定变化的过程,使大师范本的选择和借鉴方式都较为感性,甚难表述。这种实实在在存在着而又难以言说的情况,便是下文要试加分析之处。

二、大师范本的横向分类

撇开时代区别不谈,仅是同一时期的画家也千人千面。其中名垂千古者必定因其作品的深刻本质而让人无法忽视。我试着先撇开时代背景,而将大师分为两类:一类为画面特质极为完善的,另一类为在自我完善过程中并未使画面语言风格充分完成的。前者提供的是高度和风格,而后者提供的则是供习画者探索的可能性。

前一类以培根为例。培根的华丽才华不必赘言,其画作有无限解读空间。但是,究其作品作为习画模版来讲,所提供的线索太短,能触发感觉共鸣而直接借鉴的内容、技法又太少。培根被尊为西方学院派集大成者,多少是由于其总结、表现的东西太过完备,强度力量又无可匹敌而形成的。这种成就是天赋燃烧的结果,可供敬佩,难以效仿。又或者,把德加放入第一类中。那么新印象派的修拉则可归入第二类大师。或许是因为英年早逝,其画作还没有达到收放自如的的境界便戛然而止。所谓的点彩笔触,看不出画家随性的手肘手腕运动,完全没有庖丁解牛的得心应手。但是其对于画面构成的处理,对于画面中关键点的塑造表现都有一种未完待续的清晰感。这是一种行为一致性上的召唤,对习画者情感上的引诱很有效。

上所述,即为我表达的第一个基本意思——大师都能提供高度上的标准,但不一定其各个方面都能与我们习画者有关。从这个意义上说,那些有“未完待续”感的艺术家或许更能提供线索。

三、大师范本的线索性联系

回到时间轴上,正是画家、作品的前后左右关系构成了美术史的脉络,图示了绘画风格的演化与地域文化差异的。如果学习大师绘画与美术史结合起来的话,那就要理清线索,方能体味出每个大师的来龙去脉,也便于学习吸收时产生有效的恒力。

假设我们以表现主义的先驱蒙克为基点,那么往古推导,能发现其早期与印象派打过擦边球(即时性的快速描绘手法);吸收了浪漫主义的画面张力(较为直接浓郁的色彩);戈雅一脉的造型特点(带有自疑气质的精神)。往后退,有马蒂斯等对其绘画元素的纯化处理,;德国表现主义对其画面内容的社会文化性扩充;更有当代众多画家对其表述个人情绪态度的跟随。于是,我们发现,某一位巨匠,就可能串起前后数百年,纵横十几国的一帮代表性画家。于是,从这个角度讲,线索成型了。

但这还是仅仅针对某一“风景”而看到的线索,而个人绘画创作的来龙去脉在哪里?

四、大师范本在习画过程中的功能定位

首先,我们知道,诸多方面塑造个人,甚至包括一些先天条件和集体潜意识成分。大师范本毕竟只是我们学习生活接触到的一部分,其功能作用有范围限制和特点。

那就看看大师范本能对我们绘画的哪些方面直接的养分。

1.技法语言

如今,架上绘画的尴尬和立足之处同为其手工性。这种遵循视知觉和材料特性而传承的内容在观念盛行的当代艺术门类中显得步履缓慢。但也正是这种手艺性使得绘画本身具备了安全感。人对手艺的感情会在日复日的劳动中增强,最终会从画面上体现出来。

2.品质标准

不管被打上何种时代烙印,大师画作总是高度标杆。究其原因,是因为其接近某种真实本质。而人类的生存价值,很大一部分是通过繁琐的外在触及本质,从而自我完善。

3.绘画元素的处理方式

好画有很多种,但也可以说只有一种——即那些把运用了的绘画元素处理得精准巧妙的绘画。轮廓、体积、光影明暗、内容素材、质感节奏等等……或多或少地出现于画中,需要画家主动处理。大师的手法往往不动声色、自自然然,产生的效果会在张力和肃穆之间达到平衡。看到此,能体会出其处理手法及其背后的能力。这也便是我们实实在在努力去学的本领。

无论作为教师还是画者,我都能看到自身和身边的现象。看到自己是如何在一次次的喜好冲突中被众多大师范本搞得心生荡漾,也看到很多学生在对大师的景仰中对着自己的画发愁。这都是必然过程,是绘画创造性本质追求过程中的困惑。但是,我们也要有方法在林立的标杆中形成自我,画出有个人面貌的作品。或许届时,大师范本会显示为你作品中的文化依托,庄重地与各个方面锦瑟和鸣。

猜你喜欢
范本画作大师
对话大师
对话大师
用好语文范本引向课外阅读摭探
“引子”教材观:聚焦语文要素与课文范本的阅读教学模式——以部编版教材为例
浅谈基于范本的“三笔一体”书法教学
学生画作欣赏
环保高效的清洁大师
义乌大陈:打造康养小镇“范本”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
“我心中的航天梦”画作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