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苹 (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 北京 100029)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立以社会主义现代建设为工作中心的工作方针。1979年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邓小平重申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思想及“双百”文艺方针。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深入给学术研究氛围带来宽松的环境。这一时期鼓曲研究成果颇丰,从鼓曲的流派形成、风格、表演艺术、音乐分析等,研究视角与方法都受到广泛关注,探索鼓曲艺术规律之路在进一步向前迈进。
鼓曲音乐本体分析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方面都较上个时期有较大发展,涉及音乐旋律、调式、调性、演唱、腔词关系等多个方面。周景春《乐亭大鼓唱腔结构分析》1深入研究曲种唱腔结构并总结规律,指出乐亭大鼓的唱腔有完整的结构,开头段有专用唱腔,主体段为多板式、多唱腔,调式由主调转为属调,调性对比鲜明。王亮《京东大鼓的音乐体制》2对比基本腔调,提出京东大鼓是“由四开板这个基础调派生的一系列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曲调有机的组合而成”。进行旋律分析的还有冯娴《论东北大鼓音乐》3、钱国桢《梅花大鼓音乐》4、陈钧《论早期京韵大鼓音乐》5等。此外,构成旋律特色的的装饰音也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如京韵大鼓艺术家骆玉笙在长期的表演生涯中形成了独特“骆派”风格,颤音的使用是她的特色之一。石俊平《浅谈骆派唱腔的装饰音》6通过分析骆派的大量作品,认为旋律的装饰音有三大功能,即“装潢功能”“动力功能”“扩充功能”。对衬字在京韵大鼓中被大量的使用的探讨有杜莹《京韵大鼓“衬”的艺术特色及在音乐发展中的特色》7一文,作者总结衬字“使唱词口语化,活泼化”“使唱词形象化,意境化”“给音乐发展的空间”“使音乐节奏富于律动变化”等几个特点。探讨腔词关系的则有乔建中《〈剑阁闻铃〉腔词关系初探》8和何佩森《简析骆玉笙演唱中的吐字归音》9,前者从词、腔、声三个方面对这首骆派代表作进行型态分析,后者则从声、韵、调三个方面归纳骆玉笙的演唱技巧。这些音乐本体分析拓宽了鼓曲音乐研究的视野,但是旋律方法分析带有西方作品分析的痕迹。另外,曲艺音乐文献的搜集整理方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由全国多家科研单位共同编撰的《中国曲艺音乐集成》。该《集成》分为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卷,全面展示我国丰富的曲艺音乐全貌。
鼓曲的改革与编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1986年举办了首次曲艺音乐学术讨论会,会后将收录的有关曲艺音乐改革的20篇论文,汇编为《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10。河南坠子乔清秀大胆吸收梨花大鼓等姊妹曲种的唱腔,形成全新的乔派坠子艺术风格,周俊全《从乔派坠子的形成谈曲艺音乐的改革》11、栾桂娟《从乔派坠子的改革谈起》12深入分析了乔派唱腔的特点,同时从鼓曲改革创新的角度总结乔派风格形成的经验,希望从中得到启示。刘书方《苦心不懈 天道酬勤——谈鼓王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改革》13从结构、伴奏、演唱等几个方面总结了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刘宝全的改革成果。李光的《骆玉笙京韵大鼓的音乐创造》14深入分析京韵大鼓骆玉笙音乐改革的特点。骆玉笙《京韵大鼓的改革与创新》15、张凌怡,韩宝利《梅花大鼓唱腔改革的几点体会》16、苏友谊《从“上党鼓书”进京谈鼓曲的改革》17介绍曲种改革成功的经验。郭学东《从“乔派坠子”的兴盛看曲艺音乐发展的规律》18从曲种发展史的角度找寻曲艺音乐发展的规律。探讨鼓曲音乐改革道路的则有于学洪《鼓曲音乐改革刍议》19、张玉梅《试论东北大鼓的音乐改革》20等。这类成果旨在总结改革取得的成功经验为曲种的改革提供借鉴。这个时期仍然涌现了优秀的鼓曲编创作品,骆玉笙的《重整河山待后生》充分展示了编创者敏锐的创作活力。80年代由老舍先生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改编的同名电视连续剧,刻画了在抗日战争期间北京市民从迷茫走向觉醒,由林汝为作词、雷振邦、温中甲、雷蕾作曲吸取了京韵大鼓的音乐素材编创了片头曲,年过七旬的骆玉笙用其悲壮、醇厚的演唱,首次与管弦乐合作,给青年观众耳目一新的感受,这次成功的改革给曲艺改革以新的启示。
鼓曲流派形成对曲种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而流派的形成与艺术家的天赋及勤奋是密不可分的。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骆玉笙在吸收了刘、白派的基础上,融会贯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骆派风格。李光《骆玉笙对京韵音乐的贡献》21总结了骆玉笙对京韵大鼓的四点贡献,“突破‘腔型’规律”“改变‘节奏型’”“运用正反宫转换手法”“抒情的歌唱方法”。京韵大鼓有固定的骨干音、落音,骆玉笙根据唱词字音的四声、感情的需要对原有腔型大胆破格,擅用掏板改变重音位置,加入衬字变化节奏。骆玉笙擅长发挥她苍劲、委婉的音色,将刘派断续的演唱特点,变“断”为“连”,注重润腔、吐字,多用颤音丰富唱腔,最终形成了华丽委婉的唱腔风格。刘书方《骆玉笙演唱研究》22将骆玉笙的艺术道路分为“会”“通”“精”“化”四个阶段。这类的文章还有王济《骆派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与创造》23;杜放《骆派京韵大鼓的形成》24;孙丽云《骆派唱腔抒情特色的成因》25;刘书方《谈骆玉笙的创腔技法》26;杨予野《关于乔派坠子的音乐特色》27;钱国桢《骆派京韵大鼓的唱腔特色》28;宋青《京韵大鼓少白派的形成与研究》29;王济《鼓板弦歌五十年——谈著名曲艺家骆玉笙的京韵大鼓艺术》30;白慧谦《白凤岩和京韵大鼓“少白派”》31;李世明、冯截《不断发展创新的白派京韵大鼓艺术——京韵大鼓泰斗白云鹏及传人》32;王春晖《鼓曲演唱大师与21世纪的曲艺音乐》33;马紫晨《乔清秀传》34等。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深入改革,学术研究空前活跃,不仅研究成果的数量增多,研究思路与方法也随之拓展。但对鼓曲音乐的研究视野主要集中在京韵大鼓、河南坠子、东北大鼓等几个发展较为成熟的曲种上,对于流派的研究则集中在京韵大鼓刘派、骆派等知名的表演艺术家上。
新世纪的十年来鼓曲音乐研究继续发展,融合了人类学、传播学、生态学等人文学科多重视角综合研究。民族音乐学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从学科自身建设到研究对象、方法不断地完善,给鼓曲音乐研究带来了新的视野。马春莲对河洛大鼓进行专题性研究,先后撰有《洛阳河洛大鼓音乐调查报告》35《“河洛大鼓”传承方式初探》36《河洛大鼓艺人社会行为的初步分析》37等文。河洛大鼓是流行于河南洛阳和偃师一带的鼓曲曲种,作者将河洛大鼓的旋律与洛阳琴书、河南坠子、曲剧、豫剧等其他艺术形式对比分析,认为艺人凭借着超强的融合与创新能力,在吸收借鉴相关音乐语汇时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河洛大鼓流传至今已有五代传人,作者实地考察,参与了演出活动,以调查报告的形式详细记录音乐形态、板式结构、传承方式、演出实录。作者还总结河洛大鼓在近百年主要以“口耳相传的原始形态”“吸收与融合的兼容形态”“移植与创编的创作形态”三种方式进行传承。
传播学形成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美国,是一门研究人类传播现象及规律的学科。美国传播学家哈德罗•拉斯韦尔提出了“传者-讯息-媒介-受者-效果”的5W模式,冯光钰将其原理与方法运用到曲艺音乐研究中,采用纵横传播的研究方法力图梳理全国数百种曲种的历史与现状,撰有《鼓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38、《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39等。一直以来曲艺音乐的分类由于标准的不统一从而导致了多种分类方法,对学术研究带来许多的不便,作者提出曲艺音乐分类应规定统一标准,并结合曲艺音乐传播的特点提出了鼓曲、牌子曲的六分法。作者指出鼓曲类曲种主要流行于北方各地,艺人行艺和移民促进了曲种的相互交流与传播。并总结北方的鼓曲主要在说唱形式、音乐体制及伴奏方式三个方面对南方各种大鼓产生影响,而全国的四十多个鼓曲曲种主要以“华北地区为基地向北南和东西各方交叉辐射传播形成”。
随着近年来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如火如荼地展开,考察曲种发展史以及生存状态、传承保护受到关注。冯志莲对东北大鼓进行了长期的关注,撰有《东北大鼓保护刍议》40《东北大鼓兴盛考略》41《东北大鼓生成新探》42《东北大鼓备忘录》43《东北大鼓衰微寻由》44等。这种以某一曲种为考察对象,从历史渊源、生存状况全面观照,并对其生存现状和发展前景做了探索性的论述,为鼓曲在现代社会的传承与保护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鼓曲艺术规律也给予了研究工作以新的拓展空间。
纵观百年来的鼓曲音乐研究,在许多学者的不懈努力下,研究成果急剧增长,研究水平总体也在不断提高,但同时我们发现仍有很多问题需要加以关注。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至今,各地政府的文化部门及曲协等文化机构积极挖掘地方曲种,出版了大量有关曲种历史渊源、音乐形态的研究性成果,涉及的曲种主要有京韵大鼓、西河大鼓、山东大鼓、乐亭大鼓、湖北大鼓、河南坠子、京东大鼓、淮北大鼓、河洛大鼓、东北大鼓,曲种研究十分丰富。但据统计,全国现存的有五十多种鼓曲,北有豫东大鼓、豫南大鼓、潞安大鼓、襄垣鼓书、长子鼓书、高平鼓书、淮北大鼓,南有随州大鼓、益阳大鼓、江西大鼓、广西大鼓、钢镰大鼓、长沙大鼓等,目前研究的曲种与全国现存的曲种相比而言还有一定差距,鼓曲曲种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特别是随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开展,地方普查工作的有序进行,在各地我们陆续发现《集成》上缺乏记载的曲种,如近年来北京密云发现的五音大鼓,没有独立条目进行详细介绍,仅在北京琴书的渊源中稍有提及。其次,从曲种的研究程度来看,层次不一,研究目光主要集中在个别发展较为成熟的曲种上,如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东北大鼓等,有些研究还停留在基本介绍层面尚未继续深入下去。因此,鼓曲曲种研究有待进行深层次挖掘。
流派的形成极大丰富了曲种的发展,而目前关于曲种流派的形成与风格特点、表演艺术家的艺术道路、演唱风格方面的研究也比较集中我们耳熟能详的几位表演艺术家,如京韵大鼓刘(宝全)派、骆(玉笙)派、河南坠子赵(铮)派等,其实在乡村里巷活跃着大量的民间艺术家,他们对当地鼓曲的形成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尤其是近年来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他们的艺术水平更是让人惊叹不已。对这些民间艺术家的调查与研究可以补充中国曲艺志书的文献记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但这些艺术家年事已高,相关资料会随着他们的相继去世而消失,如果不加快整理与研究,会给我们的研究工作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鼓曲音乐本体分析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从旋律、调式、调性、板式结构、唱词、腔词及演唱,到作品结构分析、曲种渊源对比等,都极大加深了对鼓曲音乐的深入了解。鼓曲作为一种说唱艺术,音乐的叙述功能使其有别于民歌与戏曲,“鼓曲在近千年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艺术成就,其音乐表现力因篇幅和容量的长大而胜于民歌,又因其表演负担的相对轻松而可以将主要精力集中于唱腔的节奏和结构,因此在唱腔节奏的安排和唱段结构的发展变化方面,鼓曲的艺术成就超出了歌舞音乐和戏曲音乐。”45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对于鼓曲音乐的学理性研究并不深入,在传统音乐的研究领域还是十分薄弱。
近年来,研究者积极借鉴将人类学、传播学、生态学等人文学科的研究方法,如河洛大鼓、东北大鼓的专题性研究、鼓曲类音乐的传播学研究等。他们尝试用多种视角重新审视研究对象,力图总结艺术本身及发展的规律,并探寻鼓曲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方向,这些研究方法带来了新的研究思路。但是这类型的研究并没有被广泛的应用到鼓曲的研究中来,随着学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必将会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进入我们的视野。
注释:
1.周景春.乐亭大鼓唱腔结构分析[J].乐府新声,1983(3).
2.王亮.京东大鼓的音乐体制[J].中国音乐,1984(3).
3.冯娴.论东北大鼓音乐[J].乐府新声,1987(1).
4.钱国桢.梅花大鼓音乐[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88(2).
5.陈钧.论早期京韵大鼓音乐[J].中国音乐,1997(3).
6.石俊平.浅谈骆派唱腔的装饰音[J].曲艺,1992(3).
7.杜莹.京韵大鼓“衬”的艺术特色及在音乐发展中的特色[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3).
8.乔建中.〈剑阁闻铃〉腔词关系初探[J].乐府新声,1993(3).
9.何佩森.简析骆玉笙演唱中的吐字归音[J].曲艺,1992(3).
10.全国曲艺音乐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组整理.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C].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
11.全国曲艺音乐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组整理.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C].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
12.栾桂娟.从乔派坠子的改革谈起[J].曲艺,1985(1).
13.刘书方.苦心不懈 天道酬勤——谈鼓王刘宝全对京韵大鼓的改革[J].中国音乐学,1987(1).
14.李光.骆玉笙京韵大鼓的音乐创造[J].中国音乐,1990(3).
15.骆玉笙.京韵大鼓的改革与创新[J].文艺研究,1981(5).
16.全国曲艺音乐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组整理.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C].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
17.全国曲艺音乐学术讨论会研究会组整理.曲艺音乐改革纵横谈[C].北京:中国曲艺出版社,1987.
18.郭学东.从“乔派坠子”的兴盛看曲艺音乐发展的规律[J].艺术论坛,1986(2).
19.于学洪.鼓曲音乐改革刍议[J].曲艺,1989(7).
20.张玉梅.试论东北大鼓的音乐改革[J].乐府新声,1987(1).
21.李光.骆玉笙对京韵音乐的贡献[J].曲艺,1992(2).
22.刘书方.骆玉笙演唱研究[J].曲艺,1992(2).
23.王济.骆派京韵大鼓艺术的发展与创造[J].曲艺,1992(2).
24.杜放.骆派京韵大鼓的形成[J].曲艺,1992(2).
25.孙丽云.骆派唱腔抒情特色的成因[J].曲艺,1992(3).
26.刘书方.谈骆玉笙的创腔技法[J].曲艺,1992(3).
27.杨予野.关于乔派坠子的音乐特色[J].乐府新声,1985(2).
28.钱国桢.骆派京韵大鼓的唱腔特色[J].艺术研究,1994春季号(54-56).)
29.宋青.京韵大鼓少白派的形成与研究[J].中国音乐,1992(2).
30.王济.鼓板弦歌五十年——谈著名曲艺家骆玉笙的京韵大鼓艺术[J].曲艺,1981(9).
31.白慧谦.白凤岩和京韵大鼓“少白派”[J].曲艺,1995(10).
32.李世明、冯截.不断发展创新的白派京韵大鼓艺术——京韵大鼓泰斗白云鹏及传人[J].曲艺,1999(5).
33.王春晖.鼓曲演唱大师与20世纪的曲艺音乐[J].中国音乐,1998(4).
34.马紫晨.乔清秀传[J].曲艺艺术论丛,1981(1).
35.马春莲.洛阳河洛大鼓音乐调查报告[J].黄钟,2004(4).
36.马春莲.“河洛大鼓”传承方式初探[J].中国音乐学,2004(3).
37.马春莲.河洛大鼓艺人社会行为的初步分析[J].中国音乐学,2007(3).
38.冯光钰.鼓曲类曲种音乐的传播[J].乐府新声,2001(2).
39.冯光钰.多重视野中的曲艺音乐[M].香港:华夏文化出版社,2004.
40.冯志莲.东北大鼓保护刍议[J].乐府新声,2009(1).
41.冯志莲.东北大鼓兴盛考略[J].乐府新声,2008(3).
42.冯志莲.东北大鼓生成新探[J].乐府新声,2008(2).
43.冯志莲.东北大鼓备忘录[J].中国音乐,2008(2).
44.冯志莲.东北大鼓衰微寻由[J].乐府新声,2008(4).
45.周青青.我国的说唱艺术与文学和语言[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199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