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睦胜
(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江西 景德镇 333000)
动脉粥样型硬化有较多的危险因素。但近年国内外逐渐转而研究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动脉粥样型硬化的关系,亦取得了一定成就〔1〕。研究〔2〕证实,Hcy浓度水平上升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国外有个别文献提及血清尿酸(UA)水平的上升和颈动脉内膜的增厚有一定联系〔3〕,但对于Hcy、UA水平和动脉粥样型硬化及狭窄的关系研究较少,为对其加以分析,本文做出相应的研究,并从中得到了一些结论。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191例脑梗死患者。其中男131例,女60例,年龄60~85〔平均(73.6±2.7)〕岁。经检查确定有粥样硬化的106例患者中,单纯Hcy提升者53例,UA提升者19例,Hcy、UA均提升者34例。入选标准〔4〕:(1)满足我国第4届脑血管病会议审议的脑梗死诊断标准〔5〕;(2)经过头颅CT或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排除标准〔6〕:(1)有明显的肝、肾功能不全;(2)有急性心肌梗死亦或其他的血管栓塞类病症;(3)有恶性肿瘤或血液病者;(4)有甲亢或其他慢性的消耗类病症;(5)有感染及免疫类疾病亦或口服雌激素者;(6)2 w内接受过外科手术者。分别根据患者动脉硬化与否,差异性狭窄程度及Hcy和UA水平单独或同时提升等情况进行分组。本次研究经过所有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并由我院的伦理委员会审议通过。
1.2研究方法 以美国GE16层的螺旋CT通过连续扫描检测患者头颈动脉CT血管造影(CTA)。范围从主动脉弓到颅顶,完成之后通过EBW工作站的血管软件实施处理。将血管壁周围的钙化斑块和血管腔中充盈缺损定作粥样斑块,狭窄标准经过北美症状性颈动脉内膜切除试验(NASCET)分级法〔7〕确定。其中轻度狭窄<29%;中度狭窄30%~69%;重度狭窄>70%。依照CTA检测结果辅助上文描述进行分组。
1.3观察指标 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Hcy和UA水平,抽取患者晨间空腹血清,以Olympus AU-5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经循环酶法进行测定,其中血清Hcy的正常值介于5和15 μmol/L,而UA的正常值介于90和420 μmol/L。
2.1两组患者动脉硬化与否的组间血清Hcy及UA水平对比 有硬化组的Hcy水平为(22.38±13.30)μmol/L,UA水平为(376.4±122.2)μmol/L,均显著高于无硬化组的(16.53±10.81)μmol/L、(322.5±105.3)μmol/L(均P<0.05)。
2.2患者头颈部动脉差异性狭窄程度的血清Hcy及UA水平对比 中度狭窄组的Hcy水平为(21.28±9.97)μmol/L,重度狭窄组为(33.14±19.65)μmol/L,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的(15.38±5.91)μmol/L;重度狭窄组的Hcy水平亦高于中度狭窄组(均P<0.05)。患者头颈部动脉的狭窄程度与Hcy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845,P=0.000),与UA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115,P=0.354)。重度狭窄组的UA水平为(446.8±94.3)μmol/L,均显著高于轻度狭窄组的(355.5±93.6)μmol/L及中度狭窄组的(364.2±126.5)μmol/L(均P<0.05)。
2.3Hcy和UA水平单独或同时提升时与头颈部动脉的狭窄程度关系分析 Hcy、UA均提升组的重度狭窄比例为55.88%(19/34),显著高于Hcy提升组的11.32%(6/53)及UA提升组的15.79%(3/19);轻度狭窄比例为29.41%(10/34),显著低于Hcy提升组的60.38%(32/53)及UA提升组的68.42%(13/19)(均P<0.05)。另外Hcy提升组中度狭窄15例(28.30%),UA提升组3例(15.79%),Hcy、UA均提升组5例(14.71%)。
近年来,有报道称〔8〕,颅内外血管发生的动脉粥样硬化以及狭窄、闭塞均为脑梗死疾病的发病基础。Hcy是一种通过蛋氨酸发生去甲基代谢而形成的含硫基氨基酸,其有着较多类生物学效应,在细胞中通过维生素B6及B12作为辅因子而进行代谢〔5〕。而UA是一种嘌呤代谢产物,机体嘌呤核苷及嘌呤通过水解和脱氨以及氧化作用后形成UA,并参与代谢〔9〕。
有研究表明〔10〕,高Hcy血症对于动脉粥样硬化及血栓栓塞型病症,例如脑血管病和冠心病及静脉血栓等疾病的主要发病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伴随血浆Hcy水平上升,动脉粥样硬化型病症的发生率随之增加,机体空腹血浆Hcy的水平增加5 μmol/L,则患有缺血型脑卒中的危险性亦相应地增加约2.7倍。因此,该报道称高Hcy和脑血管病有着一定的相关性。然而,此类报道均主要针对患者的血浆指标含量,鲜涉及血清指标水平,且有关高UA水平和动脉粥样硬化之间联系的报道研究并不多〔11〕。
本研究表明患者是否有动脉硬化与其机体血清Hcy及UA水平有一定联系,这与Song等〔12〕报道一致。进一步相关分析发现,患者头颈部动脉的狭窄程度与Hcy水平呈正相关,其原因可能是因为高Hcy水平能够诱导机体内皮细胞形成促凝血因子,利于纤溶酶激活物有关抑制剂的含量表达,增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提升血液的凝固性,最终导致或促使血栓产生,诱导动脉粥样型硬化和狭窄〔13〕。此外,本研究表明头颈部动脉的狭窄程度越严重,患者血清Hcy水平也越高,但UA水平趋于增加,而且提示UA水平和患者头颈部动脉的狭窄程度有一定联系,还需经大样本的研究证实。分析其原因可能和高UA水平能够促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氧化以及脂质的过氧化,并促使颈动脉粥样硬化型斑块的形成有关。本研究表明单纯的Hcy水平上升或者单纯UA水平上升,患者血管狭窄程度较低,主要表现为轻度或中度,且构成比类似。但Hcy、UA均提升时,重度狭窄的比例显著上升,狭窄构成比也显著区分于单纯的Hcy水平上升或者单纯UA水平上升者。Manolescu等〔14〕亦有类似的报道结果。
综上所述,血清Hcy和UA水平可较好地反映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头颈部血管动脉粥样型硬化和狭窄程度,临床治疗时可监测二者指标,从而辅助治疗,效果较好,值得推荐。
4 参考文献
1韩 侨,曹勇军,尤寿江,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和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及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3;7(2):9-15.
2薛艺东,师 宁,高晓嵘,等.甲钴胺治疗急性脑梗死伴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和卒中后抑郁的疗效〔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3;32(7):720-2.
3Hsu FC,Sides EG,Mychaleckyj JC,etal.Transcobalamin 2 variant associated with poststroke homocysteine modifies recurrent stroke risk〔J〕.Neurology,2011;77(16):1543-50.
4张新勇,沈 军,周 永,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CD62P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12):1328-9.
5Osanai T,Fujiwara N,Sasaki S,etal.Novel pro-atherogenic molecule coupling factor 6 is elevated in patients with stroke:a possible linkage to homocysteine〔J〕.Ann Med,2010;42(1):79-86.
6寇雪莲,陈琳迪,唐维国,等.急性脑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饮食因素调查〔J〕.中华全科医学,2013;11(11):1758-60.
7陈玉岚,张向阳,珠勒皮亚·司马义,等.老年高血压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动脉僵硬度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0):4948-50.
8夏明武,贺 军.脑梗死合并2型糖尿病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J〕.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12;11(8):832-4.
9张玉杰,李淑娟,陈冬辉,等.H型高血压增加脑梗死的复发风险〔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2;6(1):56-8.
10桂树华,王挺刚,殷晓菁,等.老年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危险因素及与病变部位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22):5564-6.
11陈茂刚,朱武生,殷 勤,等.伴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脑梗死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变化〔J〕.中华医学杂志,2011;91(25):1753-6.
12Song IU,Kim YD,Kim JS,etal.Can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independently predict the prognosis of patients with functional disability after first-ever ischemic stroke〔J〕.Eur Neurol,2010;64(5):304-10.
13崔琳琳,胡桃红,谢晓春,等.血浆高半胱氨酸对冠心病、脑卒中临床预后的影响〔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1;10(6):501-3.
14Manolescu BN,Oprea E,Farcasanu IC,etal.Homocysteine and vitamin therapy in strok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a review〔J〕.Acta Biochim Pol,2010;57(4):467-77.